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69)
2023(2210)
2022(1788)
2021(1504)
2020(1314)
2019(2890)
2018(2753)
2017(5536)
2016(3093)
2015(3483)
2014(3397)
2013(3540)
2012(3246)
2011(3007)
2010(3112)
2009(3194)
2008(3350)
2007(3229)
2006(2932)
2005(2724)
作者
(9233)
(7803)
(7428)
(7359)
(4804)
(3631)
(3432)
(2905)
(2880)
(2879)
(2800)
(2589)
(2552)
(2550)
(2498)
(2293)
(2247)
(2209)
(2189)
(2037)
(1967)
(1920)
(1827)
(1777)
(1761)
(1750)
(1675)
(1584)
(1517)
(1510)
学科
(13737)
经济(13717)
(11997)
管理(10902)
(9638)
企业(9638)
(5681)
方法(5359)
中国(5348)
(5064)
劳动(5045)
(4531)
(4054)
理论(4020)
业经(3753)
数学(3733)
农业(3713)
数学方法(3691)
教育(3456)
(3101)
财务(3090)
财务管理(3086)
(2961)
企业财务(2952)
(2732)
(2660)
(2625)
收入(2605)
动力(2481)
人口(2424)
机构
大学(53771)
学院(52290)
(21469)
经济(21088)
管理(18134)
研究(16310)
理学(15158)
理学院(14986)
管理学(14782)
管理学院(14668)
中国(11760)
(11419)
(11242)
科学(9231)
财经(9106)
(8872)
师范(8840)
(8404)
(8334)
(8122)
研究所(7362)
经济学(7332)
北京(7209)
师范大学(7138)
(6691)
财经大学(6523)
经济学院(6485)
中心(6388)
(5657)
业大(5542)
基金
项目(29365)
科学(23438)
研究(23314)
基金(21618)
(18208)
国家(18009)
社会(15994)
科学基金(15438)
社会科(15036)
社会科学(15032)
教育(11133)
基金项目(10750)
(10745)
编号(9459)
(9334)
成果(8887)
资助(8690)
自然(8588)
自然科(8363)
自然科学(8360)
自然科学基金(8227)
课题(6855)
(6839)
国家社会(6777)
重点(6596)
(6390)
教育部(6235)
人文(6171)
(6043)
项目编号(6008)
期刊
(27060)
经济(27060)
研究(18447)
中国(11710)
(10744)
学报(8325)
教育(8168)
管理(7296)
科学(7225)
大学(6619)
财经(6363)
学学(6046)
(5492)
(5333)
技术(4061)
经济研究(4003)
业经(3927)
问题(3834)
(3432)
金融(3432)
农业(3264)
图书(3177)
(2926)
(2909)
技术经济(2719)
书馆(2606)
图书馆(2606)
(2386)
论坛(2386)
现代(2371)
共检索到824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克任  
目前我国不具备实行按劳分配的条件,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仍然具有商品属性。因而个人消费品只能实行按劳动力价值分配。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但它作为对未来社会分配制度的一种设想、也包含不少主观臆想的因素或非科学的成份,从而使按劳分配理论与现实社会主义实践之间存在巨大差异。当前明确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申晓梅  
按劳动力价值分配能不能直接等同于按劳分配?前几年理论界有人提出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等同于按劳分配的观点。随着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化逐渐成为事实,此观点被认可的范围越来越广,但对此我却有不同的理解或认识。按精典作家的论述,按劳分配的本义应该是“社会产品在作了各种必要扣除后,归劳动者消费的消费资料按劳动这个统一尺度进行分配。”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所构想的实行按劳分配的社会经济条件,与今天我国社会主义现实的经济条件有着很大的不同,如还存在着广泛的商品货币关系,劳动的直接社会性程度很低,各人劳动质的差别很大,无法直接用劳动时间来计算等,因此贯彻按劳分配应该从现实情况出发,不能作教条主义的理解和套用。但...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艳  贾丹林  
论劳动力成为商品与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刘艳,贾丹林劳动力能否成为商品问题一直是近年来理论界探讨的热点问题,有的学者认为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劳动力不能成为商品,因为马克思论述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是一个历史范畴,只适应于资本主义社会.笔者认为,劳动力能否成...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黄萍  张存刚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起点。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坚持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不是按劳分配的理论依据。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作为分配关系 ,其存在的合理性应该从生产关系中找。不能以十五大提出的按要素分配来否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就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两种分配方式来说 ,在效率和公平方面存在的差别是很大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何炼成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私企业中的劳动力还是商品并具有价值:工资是劳动力价值的表现形式;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按劳分配不等于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按要素分配并不是说所有要素都参与价值的创造,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关柏春  
也谈“按劳动力价值分配不等于按劳分配”──与申晓梅同志商榷关柏春申晓梅同志在贵刊撰文探讨了按劳动力价值分配与按劳分配的关系,认为两者之间既"有重大差别",又"可以结合或统一"起来。①我不同意这种观点。现在提出几点不同意见与申晓梅同志商榷。欢迎申晓梅同...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承明  
社会主义要求按劳分配,市场经济要求劳动力商品化。公有企业(包括全民和集体等)如何对商品化的劳动力实行按劳分配成为实际问题。因此,揭示按劳分配与劳动力商品的内在联系,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与实践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云峰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改革我们的分配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一条,也就是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主义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苏雪串  
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之间既有差别 ,也存在共同之处。其差别主要体现在两种分配方式依据的理论以及二者背后的所有制和经济体制不同。在我国当前的经济运行过程中 ,两种分配方式所依托的体制差异已不存在 ,并且传统的按劳分配所依据的理论在我国当前的体制下并不完全适用 ,两种分配方式也都承认劳动是人的谋生手段 ,劳动者对劳动拥有所有权。因此 ,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之间的差别正在逐步消失 ,二者之间能够相互渗透和兼容。从收入分配的目标来看 ,只有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有机结合 ,才能实现高收入水平上的公平。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莉  
本文依据党的“十五大”关于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要求,从劳动力作为一个重要的生产要素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出发,以所有权和分配权的关系为原理,并结合知识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形成过程的特点,分析了劳动力要素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理论依据,必要性和途径,方式。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何雄浪  李国平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起点 ,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的一元论 ,承认只有活劳动才是创造价值的源泉。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进步 ,我们应该扩大生产劳动的范畴 ,认为凡是有益社会的劳动都创造价值 ,各种非生产劳动要素虽不是创造价值的要素 ,但却是创造价值的前提、创造使用价值的要素 ,因而现实中生产决定分配的内涵要求我们重新认识社会主义的分配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是本质与现象的关系 ,按要素分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作方式的基本特征与必然要求 ,按要素分配不存在剥削 ,按要素分配并不违反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玲  
本文理论联系实际, 从劳动力资本化的涵义、理论依据和现实可行性方面进行分析, 提出了劳动力资本化的实施构想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贺志亮  
如何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九十年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当务之急。企业内部经营机制的转换,其中以劳动、人事、工资制度的改革最难。这项改革,从理论上看,涉及到怎样认识按劳分配和劳动力商品等重大理论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理论界不少同志提出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仍然是商品,我赞同劳动力商品的观点。但觉得还有一些重大的理论问题须进一步加以论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牛德生  
试论按劳分配收入量的界定——从劳动力商品特性所作的分析○牛德生(一)劳动力使用权价格是按劳分配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知道,作为商品它以所有权为前提,然后才通过市场。商品的交换说到底是一种权利交换关系。不过一般商品的交换体现的是所有权交换关系,伴随着商...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简新华  
读了董辅礽教授在《经济学动态》1998年第4期发表的《〈劳动力市场与劳动力商品〉序》一文,颇受启发,深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力商品和按劳分配问题的确还存在一些理论难题,需要深入研究。本文试对序中提出的几个难题做点初步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