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60)
2023(6072)
2022(5185)
2021(4721)
2020(4058)
2019(9079)
2018(9051)
2017(17031)
2016(9594)
2015(10831)
2014(10935)
2013(10621)
2012(10064)
2011(9310)
2010(9711)
2009(9433)
2008(9697)
2007(8948)
2006(8165)
2005(7685)
作者
(29195)
(24560)
(24433)
(23260)
(15828)
(11647)
(10966)
(9404)
(9237)
(9003)
(8763)
(8348)
(8309)
(8089)
(8042)
(7497)
(7276)
(7234)
(7147)
(7080)
(6502)
(6111)
(5925)
(5850)
(5697)
(5530)
(5498)
(5335)
(4950)
(4840)
学科
(36602)
经济(36517)
管理(34625)
(29437)
(26098)
企业(26098)
(13623)
方法(13580)
(13382)
数学(10603)
数学方法(10399)
中国(10368)
(10154)
(9680)
业经(9661)
(9463)
体制(8004)
(7979)
银行(7961)
(7866)
财务(7840)
财务管理(7817)
理论(7688)
(7654)
金融(7651)
(7616)
企业财务(7434)
(6522)
环境(6440)
(6399)
机构
大学(152582)
学院(148582)
(58931)
经济(57621)
管理(52765)
研究(52237)
理学(44426)
理学院(43819)
管理学(43026)
管理学院(42725)
中国(39552)
(33293)
(32350)
科学(31497)
(27211)
财经(25224)
(24622)
研究所(24292)
(23335)
(22611)
中心(22552)
(21425)
师范(21226)
北京(20328)
业大(20060)
(18998)
经济学(18827)
(18569)
财经大学(18512)
农业(18127)
基金
项目(92505)
科学(73368)
基金(68256)
研究(68234)
(59719)
国家(59237)
科学基金(50187)
社会(44408)
社会科(41959)
社会科学(41946)
基金项目(35585)
(35015)
教育(32046)
自然(31521)
自然科(30772)
自然科学(30760)
(30308)
自然科学基金(30239)
资助(27330)
编号(26767)
成果(24485)
(22794)
重点(21547)
(21469)
课题(19765)
(19059)
(19057)
国家社会(18725)
教育部(18621)
(18326)
期刊
(71908)
经济(71908)
研究(49359)
中国(32452)
(28266)
学报(25597)
科学(23271)
(21927)
管理(21405)
大学(19725)
教育(18513)
学学(18430)
(15278)
金融(15278)
财经(14491)
农业(13972)
(12423)
技术(11503)
经济研究(10414)
业经(10145)
问题(9697)
(8510)
(7783)
理论(6916)
国际(6776)
现代(6756)
图书(6751)
(6747)
世界(6743)
技术经济(6636)
共检索到2354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宾文高  
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已规定了指定辩护制度,我们应正确认识其与法律援助之间的关系;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在司法实践中这一制度的贯彻执行仍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法制不断健全的进程中,完善指定辩护制度是必要的。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顾振哲  
中韩刑事辩护制度比较研究顾振哲韩国律师制度是于1905年创立起来的,迄今己有近90年的历史。韩国现有律师2260名(1992年统计数字),按全国人口计算约每1.5万人有一名律师。其中刑事辩护工作是律师的主要业务之一。韩国《刑事诉讼法》及《律师法》所规...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仵凤清  高林  
自恋型领导有时可能会给企业带来风险或危机,所以对领导者的自恋型风格予以批判和否定也在情理之中,但是自恋型领导真的就那么一无是处吗?你自恋吗?如果有人向你提出这个问题,你肯定会坚决予以否认。"自恋"常用来形容自我陶醉、孤芳自赏到无法自拔,极富贬义色彩,理所当然任何人都不想自己与自恋有丝毫联系。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不仅自恋型领导本人对于被贴上"自恋"的标签感到十分苦恼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陈勇  
近年来"工具论"受到的冷落和批判促使我们重新审视它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追本溯源,可以看到"工具论"表达的是这样一种语文课程性质观:语文是一门以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工具为根本目的任务的文化基础课程,语文课教学生掌握语文工具应该做到"文道统一"。"工具论"紧紧抓住"语文课程是干什么的"这一根本问题正确地揭示了语文课程的本质。理解"工具论",应着眼于其表达的课程理念而不要只在表述形式上兜圈子,应将作为"语言"的"语文"和作为一门课程的"语文"的性质区分开来,正确看待工具性和人文性之间的主从关系。实践表明,"工具论"富于生命活力。语文教育应坚持"工具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谈苏欣  
循证教育研究对基于事实揭示教育规律、提升教育研究的科学性、基于证据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政策、促进教育改革是不可或缺的。制约循证教育研究进一步发展的限度有三重:一是研究目的上倾向于片面地以“有效性”为最大追求,难以回答教育中的价值问题;二是研究方法上易陷入纯粹的技术主义与应用的取向;三是研究结果上“证明”多于“创造”,各相关方在教条化的框架中出现惰性,反被“证据”制约。要突破循证教育研究的限度,首先应从横向上追问“证据”之于教育研究的概念原点,让价值在技术之上、“求用”的同时也“求真”;其次,应从纵向上回溯相关教育思想史渊源,不仅关注“证据”、更要关注“证据”背后真切的时代背景与具体的教育问题,化解“客观证据”与“意识形态”的矛盾;最后,应反思“教育”与“证据”的关系,促进循证教育研究与其它研究范式与方法的结合,从机械循证到自主循证,唤醒沉睡在教条主义中的循证教育研究。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缪毅  胡奕明  
基于薪酬辩护的假说,本文以2003-2012年间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内部收入差距对高管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当企业内部的收入差距相对过大时,高管人员会做出种种薪酬辩护行为,可能会通过盈余管理来对业绩进行调整,也可能会在薪酬契约中增加较好业绩指标的权重。进一步研究证实,在内部收入差距相对过大的情况下,国有企业高管的辩护动机更强,其辩护行为也更加明显,同时权力较小的管理者往往通过盈余管理虚构业绩的方式来进行薪酬辩护,而权力较大的管理者往往通过增加有利业绩指标权重的方式来进行薪酬辩护。本文从业绩指标的调整和选择两方面对管理者的薪酬辩护行为进行检验,考察了在不同环境下管理者实施薪酬辩护的具...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鲁保林  孙雪妍  
在《资本论》中,利润率下降规律理论体系的展开表现为一个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这一规律是基于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规律推导出来的必然结论,是资本主义内在逻辑展开的必然结果,无限发展的实践一定能够对其真伪作出确切判断。利润率的实际动态表现为一种趋势和压力,是一系列作用方向和作用程度不同的下降趋势和反作用趋势“合力”形成的结果。这一规律不仅揭示了利润率下降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联系,而且宣告了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鲁保林  孙雪妍  
在《资本论》中,利润率下降规律理论体系的展开表现为一个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这一规律是基于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规律推导出来的必然结论,是资本主义内在逻辑展开的必然结果,无限发展的实践一定能够对其真伪作出确切判断。利润率的实际动态表现为一种趋势和压力,是一系列作用方向和作用程度不同的下降趋势和反作用趋势"合力"形成的结果。这一规律不仅揭示了利润率下降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联系,而且宣告了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杰夫·惠蒂  许立新  
译者说明在当今世界的大多数国家,专业的性质已日益由国家来决定。于是,在英国教育中便相继产生了“自由市场和强力政府”、中央控制下的分权过程和“远程操纵”的明显悖论。教师教育新近政策的变化,使教师之间产生了“新企业家”和“老集体主义者”的专业分裂;当下的教师专业主义使得全国教师工会具有一定的专业防御性质便不再让人觉得难以理解。然而,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为替代专业主义的传统模式和新工党政府试图削弱教师自主权的“管理式的专业主义”,当前需要对于教师专业主义进行重新认识和重新建构,在这一方面,“民主的专业主义”充满着希望,即教师必须积极地与包括学生、家长、社区和政府等利益相关者一同工作,主动把握和创造由...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简·图瑞尔  万晓宏  
早期为党内民主辩护的尝试已经失败。要么是因为这些尝试与民主的前提不一致,要么是因为那些前提本身存在缺陷。文章以协商民主理论为基础,为党内民主派别的可行性进行辩护。为了在不同的协商领域之间建立纵向联系,在竞争性议题之间建立横向联系,政党应该实行内部民主。此外,党内民主有义务向公众解释制定政策的议事日程,在认为必要时提供二级原则,证明党内民主实践出现例外是正常的。文章最后认为,为了实现党内协商民主的理想,政党应该采取一些制度上的措施。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锋  姚昌  
环境伦理的突出功能表现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调整上。从法学视角切入,以“权利”作为分析文本,论述了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在“自然权利”上的理论分歧,人类中心主义者从权利的属人性、权利义务的不对等性、主张自然权利的非现实性以及自然权利的不可操作性四个方面对自然的权利提出了批判,而非人类中心主义者指出权利概念的在不断地扩展,人类中心主义不可能完全解决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权利存在着转化为在法律上具有可操作性的可能,并且自然权利理论已在法律实践领域拓展,对自然的权利进行了辩护,由此提出了“非人类中心主义”、“自然的权利”的环境伦理定位。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范并思  
公共图书馆精神的发展经历了平民化、社会教育和民主社会的保障三个阶段。公共图书馆精神实质是保障社会成员获取信息机会的平等,从信息知识角度维护社会公正。“收费对免费”的讨论是对这一精神的挑战。信息时代仍需要公共图书馆机构/制度来维护社会信息公平。公共图书馆精神在中国并没有真正形成,但理论界对之却很淡漠。今天,公共图书馆精神已成为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动力。参考文献25。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颖  郭雯君  张梦柳  景涛  
[目的/意义]辩护性评论是针对一阶段负面评论进行反驳和纠正的二阶段在线评论。在冲突视角下探究辩护性评论信息的产生及传播动力机制,能够完善在线评论研究体系,为网络中冲突行为的研究提供新视角。[方法/过程]文章通过回顾在线评论和冲突相关文献,结合在线评论传播动机和冲突的特点对辩护性评论的传播动机、驱动路径和行为模式进行分析。[结果/结论]结果表明,根据辩护性评论传播者关注自我和关注他人的强度,可将辩护性评论分为4种类型,其传播动机分为品牌认同、品牌依恋,利他主义、追求公正,自我提升,自我表达和环境提升;在辩护性评论生成过程中,用户在认知和情绪两条驱动路径下对信息加工,形成评论的主题、具体内容和情绪基础;最后将辩护性评论的传播过程分解为4个阶段及6个环节并进行详细阐述。
[期刊] 征信  [作者] 刘宗胜  朱金鑫  
厘清信用承诺、告知承诺的概念,并对信用承诺进行分类,指出告知承诺是信用承诺的一种形式。对告知承诺的法律性质进行辩析,认为告知承诺不是一个独立的具体行政行为,而是构成具体行政行为的前提条件。针对我国信用承诺制度存在合法性存疑、承诺相关内容失范、违反承诺的法律后果失衡等法治困境,提出增设行政许可简易程序、确定信用承诺的范围、规范信用承诺的内容与法律效果的对策建议。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炳中  
在五四新文学的反传统进向中,传统实际上从未退场,"影响的焦虑"常迫使作家运用各种修辞策略为两者的关系作出调适。以此观照郁达夫小说集《沉沦》可发现,作品中的大胆暴露与病态描写虽然惊世骇俗,但作者也为之作了精心的"审美辩护"。主人公基督徒般的忏悔,目的在于引导读者进入其可理解与同情的内心世界,为其外在的行为作合乎逻辑的归因。基于此导向叙事,《沉沦》各篇的"审美辩护"构成了一个有机推进的"三部曲":《银灰色的死》主要借助传统家庭伦理为主人公的逾矩行为开脱,《沉沦》篇进一步把主人公个人的"堕落"归因于国家的贫弱,而《南迁》则是对前两篇小说"审美辩护"所留下裂隙的缝合。此外,通过引诗入文,诗歌形而上的玄思及反复性节奏与小说形而下的感抒及持续性节奏形成鲜明的形式落差,后者的情欲与颓废描写由此被前者所净化和升华。"审美辩护"揭示了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对于我们重审百年来中国文学的叙事修辞具有方法论的启示,也可为校正文学批评标准、敞亮作家的精神世界以及重建当下的文学生活提供更为有效的认知方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