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25)
- 2023(3385)
- 2022(2912)
- 2021(2758)
- 2020(2286)
- 2019(5154)
- 2018(5173)
- 2017(9663)
- 2016(5622)
- 2015(6334)
- 2014(6315)
- 2013(6114)
- 2012(5883)
- 2011(5647)
- 2010(5997)
- 2009(5782)
- 2008(6056)
- 2007(5625)
- 2006(5075)
- 2005(4664)
- 学科
- 济(21029)
- 经济(20992)
- 管理(15116)
- 业(14416)
- 企(12721)
- 企业(12721)
- 学(8181)
- 方法(7754)
- 教育(6970)
- 理论(6046)
- 财(5938)
- 中国(5672)
- 业经(5474)
- 农(5412)
- 数学(5397)
- 数学方法(5261)
- 制(4693)
- 和(4490)
- 融(4193)
- 金融(4191)
- 银(3915)
- 银行(3899)
- 务(3849)
- 财务(3837)
- 财务管理(3829)
- 农业(3727)
- 行(3718)
- 思想(3668)
- 企业财务(3658)
- 贸(3560)
- 机构
- 大学(93220)
- 学院(89623)
- 研究(32474)
- 济(31519)
- 经济(30779)
- 管理(28501)
- 理学(23951)
- 中国(23592)
- 理学院(23546)
- 管理学(22958)
- 管理学院(22779)
- 科学(21198)
- 京(20546)
- 所(17756)
- 财(17192)
- 范(16552)
- 师范(16447)
- 研究所(16162)
- 农(14844)
- 江(14677)
- 财经(13566)
- 师范大学(13473)
- 中心(13131)
- 北京(13099)
- 经(12123)
- 业大(12082)
- 州(11933)
- 农业(11670)
- 院(11108)
- 教育(11008)
- 基金
- 项目(52977)
- 科学(41255)
- 研究(39871)
- 基金(37847)
- 家(33377)
- 国家(33061)
- 科学基金(26988)
- 社会(24647)
- 社会科(23033)
- 社会科学(23023)
- 省(19830)
- 教育(19468)
- 基金项目(19357)
- 划(17873)
- 自然(16870)
- 自然科(16437)
- 自然科学(16428)
- 编号(16410)
- 自然科学基金(16154)
- 成果(16109)
- 资助(15229)
- 重点(12539)
- 部(12199)
- 课题(12141)
- 发(11157)
- 性(10888)
- 创(10665)
- 教育部(10401)
- 年(10234)
- 大学(10077)
共检索到1405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冯文全
拉斯的价值澄清德育理论是当代西方较有影响的德育理论流派。该理论认为,在复杂多变和价值多元的社会里,只能通过分析与评价的手段,帮助人们减少价值混乱,促进价值观的形成。为此,该理论提出了价值澄清的四大要素和几大主要方法。该理论对于改进我国的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拉斯 德育价值澄清理论 四大要素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邢红军
杨振宁教授是当代最卓越的物理学家之一,他的主要贡献在理论物理方面。1957年他与李政道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使他享誉国际物理学界。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洋
价值澄清理论是美国知名的德育流派之一,其内容主要包括价值澄清的七个步骤、四个要素以及20多种价值澄清策略。作为一种价值培养方式,价值澄清理论旨在通过分析、澄清和选择的过程引导受教育者树立个体价值观。它以主体性本位、现实性突出和较强的可操作性而广受西方欢迎,同时又存在价值相对主义、注重形式化,忽略教育结果等局限性。基于对我国价值观教育现状的思考,通过借鉴价值澄清理论,可以得出启示: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方向引领;要增强价值观教育日常化;要充分尊重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要提高受教育者筛选过滤信息、选择和分辨价值观的能力,潜移默化地引导人们认同和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振华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公平是一个历史范畴,它包括政治、社会及经济诸多方面内容。它不仅要求法律上平等,而且要求实际平等。他们认为资本主义的平等只是形式的表面(法律上)的平等,社会主义形式上平等和实际不平等不可避免。要实现真正平等,必须消除剥削制度,实现共产主义。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林祖华
改善民生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课题。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全部学说中,充分认识人民群众的作用、切实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其重要内容。马克思恩格斯的民生思想对当今中国不断推进民生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启示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民生思想 人民群众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陈旭远 杨宏丽
切瑞霍尔姆斯分析了泰勒原理、施瓦布的"实践4"、布卢姆的目标分类学以及布鲁纳的学科结构理论当中的结构性特征。基于此,本文认为课程是经过权力的运作机制之后而得以确证的合理化、合法化的文本;一旦文本有机会进入到课程当中,读者"我"、学习文本、一起学习的他者之间就构成了多元的、动态的、复杂的对话过程。
关键词:
切瑞霍尔姆斯 课程 权力 对话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罗婉明
社会变迁是个复杂的过程。要研究某特定社会的变迁,除了要研究转变的原因、过程、方向及内容,更要研究转变对该社会带来的影响。在各方面的影响中,社会变迁所带动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及道德等精神方面的影响,对德育工作者来说,尤其重要,只有明白社会价值变迁的动向,才能发挥教育的主体性、能动性及前瞻性。本文概要介绍了社会学中的社会转变与价值变迁理论,以及它对德育的启示
关键词:
社会变迁,价值变迁,德育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罗志勇
论谢拉的思想体系及其价值罗志勇Abstract:Sherabaddevotedallhislifetotheprobeofthetheoryandpracticeoflibraryscience.Hefoundedatheoreticalbasiso...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朱成全 刘帅帅
19世纪末20世纪初,奥地利学派同德国历史学派展开了一场经济学方法论大论战。门格尔和施穆勒的交锋集中体现了双方的分歧,深层次来看,这种分歧正是对于经济学学科性质不同理解的表现。目前我们对大论战有一定的误解和轻视。其实门格尔和施穆勒并非水火不容,最终也未分胜负。而且,大论战绝非历史的小插曲,当时其影响力远超所谓的"边际革命"。澄清大论战及大论战时代的原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构建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启示。只有牢牢把握经济学的本质——兼具科学性和人文性,在构建"一般性"的同时坚持历史维度,坚持中国主体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朱成全 刘帅帅
19世纪末20世纪初,奥地利学派同德国历史学派展开了一场经济学方法论大论战。门格尔和施穆勒的交锋集中体现了双方的分歧,深层次来看,这种分歧正是对于经济学学科性质不同理解的表现。目前我们对大论战有一定的误解和轻视。其实门格尔和施穆勒并非水火不容,最终也未分胜负。而且,大论战绝非历史的小插曲,当时其影响力远超所谓的"边际革命"。澄清大论战及大论战时代的原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构建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启示。只有牢牢把握经济学的本质——兼具科学性和人文性,在构建"一般性"的同时坚持历史维度,坚持中国主体性,才有可能做到"占据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莉
第斯多惠教育思想是现代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是教育资源优化的理论指引。第斯多惠强调教育发展的主动性、自然性及文化性特征,教育理应重视与社会发展的相辅相成性。在分析第斯多惠教育思想内涵的基础上,对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进行了探讨,以期挖掘该理论对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启示及实践价值。
关键词:
第斯多惠 教育思想 高校教师 专业发展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覃丽君
伊拉斯谟教师流动项目有教学型流动与培训型流动两种类型,分别于1997年和2007年启动。结合相关统计数据,通过对参与教师的学科领域、逗留时间、资金情况以及性别比进行分析,该项目呈现出总体规模不断拓展、培训型流动教师增幅快、教师在外停留时间减少等特色,并存在项目影响有限、教师流动分布不均、教师性别比不均等问题。
关键词:
教师流动 伊拉斯谟项目 流动特征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马云
在我国近现代各种职业教育思想中,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是最为系统、最为完善的。其职业教育思想的社会化、人本化和和谐性的价值取向对我国当代职业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黄炎培 职业教育思想 价值取向 启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罗军伟
尽管国内外学者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争论不一,但马克思劳动价值中的价值思想应当是确定的。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包含着三个基本论断:劳动决定价值、活劳动创造价值、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凝结为价值。它们蕴含着丰富的价值思想: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尊重劳动群众。当下,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的价值思想就是要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为此,我们需要大力彰显劳动价值,深入探讨实现体面劳动的路径与对策,切实让广大劳动者共享发展的成果。
关键词:
劳动 活劳动 价值 劳动价值论 体面劳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冬梅
马克思和恩格斯农业合作思想对当下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具有理论价值。其农业合作思想吸收借鉴了空想社会主义者建立公社的初衷和愿望,并在对资本主义私有制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所形成。马克思恩格斯的农业合作思想重视农业的基础性地位,重视农村集体经济,强调农业发展有利于人的发展,有利于实现共产主义。新时代,积极推进农业合作社的规模经营,提高生产经营集约化水平,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积极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关键词:
马克思 恩格斯 农业合作 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