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77)
2023(9392)
2022(7797)
2021(7182)
2020(5793)
2019(13538)
2018(13390)
2017(25457)
2016(13604)
2015(15402)
2014(15488)
2013(15037)
2012(14144)
2011(13094)
2010(13749)
2009(12669)
2008(12479)
2007(11456)
2006(10489)
2005(9777)
作者
(40598)
(33544)
(33529)
(31637)
(21669)
(16079)
(15107)
(12932)
(12890)
(12199)
(11616)
(11510)
(11078)
(10951)
(10548)
(10273)
(10011)
(9714)
(9588)
(9575)
(8633)
(8377)
(8278)
(7894)
(7606)
(7600)
(7492)
(7484)
(6777)
(6595)
学科
(66362)
经济(66295)
(36079)
管理(34889)
(28219)
企业(28219)
方法(24059)
中国(21341)
数学(20747)
数学方法(20222)
地方(19137)
(18186)
业经(15343)
(12439)
农业(12313)
(11808)
金融(11805)
(11454)
银行(11443)
理论(11341)
(11172)
(11088)
贸易(11072)
(10988)
(10980)
(10724)
地方经济(10707)
(10639)
技术(9912)
(9537)
机构
学院(200971)
大学(199327)
(81919)
经济(80120)
管理(73442)
研究(72255)
理学(61474)
理学院(60719)
管理学(59336)
管理学院(58967)
中国(55210)
(44191)
科学(43726)
(37839)
(37263)
研究所(33466)
(32201)
中心(32168)
(31525)
(30268)
师范(30015)
财经(29002)
北京(28874)
业大(26972)
(26579)
(26039)
(25654)
经济学(24609)
农业(24117)
师范大学(23935)
基金
项目(124913)
科学(98272)
研究(94174)
基金(87895)
(76920)
国家(75839)
科学基金(64320)
社会(58903)
社会科(55849)
社会科学(55832)
(50491)
基金项目(44735)
教育(43985)
(42231)
自然(39844)
编号(39080)
自然科(38918)
自然科学(38910)
自然科学基金(38161)
资助(37048)
成果(32913)
(32389)
重点(28659)
课题(28592)
(26741)
发展(26132)
(26042)
(25683)
创新(24280)
国家社会(23822)
期刊
(102245)
经济(102245)
研究(66261)
中国(47084)
(30766)
管理(30501)
教育(30285)
学报(29845)
科学(28632)
(28369)
大学(23314)
学学(21489)
(21411)
金融(21411)
农业(21134)
技术(20533)
业经(17848)
经济研究(16172)
财经(15251)
(13205)
问题(12938)
图书(11565)
(11497)
统计(10957)
技术经济(10669)
(10006)
(9961)
论坛(9961)
商业(9952)
世界(9921)
共检索到3248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苏振兴  
一、对进口替代模式的评估。拉美国家实行的进口替代模式具有一系列共同的、相互关联的结构性特点。这些特点引起一系列结构性失衡。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宋霞  
正确认识与衡量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是治理贫困问题的前提。新世纪拉丁美洲国家的减贫战略在以往减贫政策的基础上,应用多维和混合方法对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加以衡量,将教育、就业、养老、健康、数字融入等社会政策融合协同到减贫大战略中,关注减贫政策的新维度;同时从宪法、法律和机构层面上对脱贫权利及与脱贫相关的社会权利提供保障,成立专门负责减贫战略的政府机构,减贫开支亦试图不受政府更迭和经济周期影响,从而体现出融合性和制度性新特征。但无论单维还是多维,无论孤立还是融合协同,仅仅停留在政策层面上的减贫战略无法根除贫困,尤其是相对贫困。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宋霞  
正确认识与衡量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是治理贫困问题的前提。新世纪拉丁美洲国家的减贫战略在以往减贫政策的基础上,应用多维和混合方法对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加以衡量,将教育、就业、养老、健康、数字融入等社会政策融合协同到减贫大战略中,关注减贫政策的新维度;同时从宪法、法律和机构层面上对脱贫权利及与脱贫相关的社会权利提供保障,成立专门负责减贫战略的政府机构,减贫开支亦试图不受政府更迭和经济周期影响,从而体现出融合性和制度性新特征。但无论单维还是多维,无论孤立还是融合协同,仅仅停留在政策层面上的减贫战略无法根除贫困,尤其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志祥  
涉足国际领域——合作开发拉丁美洲国家资源的探讨李志祥石油支持能源需求与经济增长成正比关系,经济增长速度越快,所需的能源就越多.1996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10.6%,而油品需求也以两位数的速度增加,而且增长的幅度高于过去的两年.这是由于我...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工  
拉丁美洲国家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面一直引领着世界各国的改革与发展。其改革的模式不仅影响着许多国家的改革,也影响了我国的改革,也是世界银行多年来一直提倡的模式之一。但是从其改革的预期和改革的实际结果分析来看,拉丁美洲国家养老保险制度实际上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着重从拉丁美洲国家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的实际绩效与世界银行关于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目标之间的差距,来谈存在的问题及值得我们注意的经验教训,以供我们在深化改革过程中去借鉴。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马建蕾  秦富  刘岩  
中国与拉丁美洲(简称拉美)国家农业资源互补性较强,近年来双方农产品贸易发展较快。本文分析了中国与拉美国家农产品贸易的现状、前景和挑战,并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本文认为,中国与拉美国家农产品贸易快速增长,但主要表现为拉美国家向中国的出口,且集中在少数国家和少数产品,贸易发展非常不平衡。随着中国和拉美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双方对农产品有巨大的潜在需求,对各自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也都具有强大的供给能力,双方之间存在巨大的农产品贸易潜力,但中国与拉美国家农产品贸易也面临着跨国公司控制、贸易成本高昂、拉美国家农业投资环境不理想等方面的挑战。本文建议要加强贸易促进,改善市场准入,建立均衡的贸易关系,改善农业投资...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邵锋  
智利和牙买加在上世纪都进行了旨在促进效率和公平的财产税改革,但改革成效却大相径庭。智利政府的改革目标集中,改革措施务实加上本国经济环境稳定,所以改革取得了成功。牙买加政府推动的财产税改革目标不切实际,策略失当,管理机构效率低下,最后改革没有成功。两个国家的财产税改革给我国带来了启示:改革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在效率和公平之间应该保持平衡,目标的达成依赖于强有力的执行。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卡门·米罗,侯文若  
一、引言1.基本数据及其不足之处 和其他发展中地区相比,拉丁美洲的基本人口数据比较准确。这个地区大多数国家在1950—1970年的20年里都定期地举行了10年一次的人口普查。可惜缺少1980年人口普查材料,而且,就是这一年已经搞了人口普查的少数几个国家,也因时间过于仓促还提不出定论的数字。因此,这篇报告提到人口数、人口结构和人口分布的估计数字,依据的主要是1970年人口普查的材料。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黄志成  郭有鸿  
拉丁美洲课程论的发展历程向我们揭示了作为发展中国家的课程论发展之特色 ,即最早是法国百科全书派形成拉美传统课程 ,然后是受美国行为目标派对拉美课程的影响 ,最终是拉美本土“民众教育”对课程的选择。拉丁美洲课程论的发展提示我们 :模仿容易创新难 ,发展中国家在其课程论的发展过程中 ,在引进国外思想和模式的同时 ,必须要按照各自的实际情况形成具有自己的特色的课程论 ,即要融各国之长 ,弃他国之短 ,建我国之特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赵长华  
进入90年代,世界经济领域出现了区域集团化向纵深发展的趋向,拉美经济一体化在经历了80年代的徘徊、停滞的低潮阶段后也重新活跃起来。拉美国家为振兴地区一体化,自去年以来采取了一系列大的动作,以跟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潮流。1990年5月联合国拉美经委会第23届部长会议向拉美各国呼吁,“为避免90年代成为另一个失去的十年,拉美必须有效地加强区域一体化进程,依靠集体的力量,发展各国经济”。几乎所有拉美国家都认为,拉美不应把自己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志洋  宋玉颖  
拉丁美洲国家多次经历金融危机,其经济金融政策具有很强的宏观审慎导向性质,这些经验同样对逐渐开放金融体系的中国具有借鉴意义。本文总结了2008年金融危机后拉丁美洲国家的政策应对,并从防止外汇市场风险传染、拨备制度运行完善和重视制度层面建设三个方面论述了其应对金融危机的特征,认为中国政府应加强制度层面建设,增强逆周期宏观审慎调控政策的公信力,才能有效保证金融体系稳定。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焦必方  孙彬彬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拉美国家适应于国内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竞争的要求,大力推进工业化转型,发展资源密集型经济,其结果是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环境的恶化。拉美国家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在资源禀赋、自身经济增长的需要以及全球化的助推下,牺牲资源和环境的经济发展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转变。在对拉美问题的分析和解读中,本文认为利用自身资源禀赋、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是一种客观需要,而在处理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冲突时,关键的问题是要加强政府对于自身发展模式的选择和进行有效管理。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吴国平  
为了缓解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稳定经济和社会形势,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反危机政策调整措施。2009年该地区的经济和社会主要指标表明,尽管经济无法避免危机的冲击出现了近25年来的最大跌幅,但是反危机政策保持了宏观经济和社会稳定,减少了经济和社会的波动。面对全球金融和经济仍存在的不确定性,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的反危机政策调整将面临新的挑战,并将对其未来经济和社会形势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钱晨  
21世纪以来,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关注焦点,并成为国际金融海啸爆发以来拉动全球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同时近年来出现的一些国际新形势也正倒逼着国内创新和改革,以适应经济发展需要。例如美国主导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以调整其在亚太地区的贸易战略,稀释中日话语权,并促使制造业回巢。中国积极采取了一系列加大经济开放力度的举措加以应对,如推进自由贸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峰  徐康宁  王美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以开放促发展的道路进行了全面的探索,"走出去"战略的提出,加快了中国资本走出国门的步伐。国家形象作为"软实力"建设的重要一环,是否会受到越来越活跃的对外经济活动的影响,如何在不断扩大对外经济活动的同时塑造一个良好的国家形象?本文使用Latinobarómetro所提供的涵盖18个拉美国家的微观调查数据,尝试对这一问题做出回答。通过实证模型的检验,结果发现:中国出口的增加会降低东道国对于中国国家形象的评价,但影响程度较小,而对外投资则对中国国家形象有正向影响。通过加入表征个体特征变量与核心变量的交互项,文章发现受教育水平越高、经济条件越好以及具备学生身份的群体随着中国在东道国经济活动的增强,对于中国国家形象的评价会越高。分行业来看,初级产品部门的出口活动所引致的对于中国国家形象的负面评价最为显著;从具体的职业划分来看,无论是中国的出口总额、出口种类还是对外投资,对东道国个体经营者造成的影响相对于工薪阶层要更加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