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69)
2023(4001)
2022(3223)
2021(2883)
2020(2439)
2019(5336)
2018(4906)
2017(9764)
2016(4872)
2015(5387)
2014(5255)
2013(5228)
2012(4808)
2011(4434)
2010(4875)
2009(5231)
2008(4122)
2007(3969)
2006(3680)
2005(3579)
作者
(13373)
(10775)
(10719)
(10328)
(6850)
(5236)
(5013)
(4372)
(3987)
(3975)
(3788)
(3758)
(3546)
(3473)
(3448)
(3396)
(3240)
(3149)
(2972)
(2853)
(2797)
(2637)
(2580)
(2557)
(2522)
(2456)
(2377)
(2228)
(2212)
(2173)
学科
(24806)
金融(24805)
(21774)
银行(21774)
(21221)
(18814)
经济(18793)
(16868)
(14937)
企业(14937)
管理(14745)
中国(14550)
中国金融(10904)
(9211)
(8888)
(6749)
财务(6730)
财务管理(6721)
企业财务(6524)
方法(6441)
地方(6183)
业经(5830)
理论(5330)
(5282)
(5159)
数学(5135)
数学方法(5066)
体制(4690)
事业(4642)
制度(4507)
机构
大学(70954)
学院(70295)
(31222)
经济(30437)
中国(26000)
管理(24017)
研究(22104)
理学(19321)
理学院(19134)
管理学(18900)
管理学院(18759)
(18673)
(15662)
银行(15159)
(14737)
金融(14462)
财经(14427)
(14232)
(14174)
(12963)
中心(12922)
人民(12282)
国人(11224)
(11178)
中国人(11175)
经济学(11174)
中国人民(10989)
财经大学(10788)
科学(10693)
(10623)
基金
项目(39068)
研究(31808)
科学(30841)
基金(28413)
(23146)
国家(22890)
社会(21156)
社会科(20242)
社会科学(20237)
科学基金(20051)
(15290)
基金项目(14293)
教育(14171)
编号(13083)
(12252)
成果(12048)
资助(11894)
自然(10734)
自然科(10523)
自然科学(10523)
(10369)
自然科学基金(10365)
(9350)
课题(9301)
国家社会(8917)
重点(8824)
(8820)
(8769)
项目编号(8705)
(8650)
期刊
(35793)
经济(35793)
(27290)
金融(27290)
研究(27059)
(15830)
中国(15320)
学报(9203)
管理(8987)
财经(8964)
教育(7956)
(7820)
科学(7674)
(7626)
大学(7611)
学学(7065)
经济研究(5393)
理论(4973)
技术(4835)
业经(4666)
中国金融(4632)
问题(4592)
实践(4507)
(4507)
国际(4034)
(3943)
农业(3922)
财会(3487)
农村(3431)
(3431)
共检索到1222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秋明  
对担保机构属性的不同认识影响了担保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从担保机构担保所具有的特性入手,分析了担保机构与金融机构货币流通、信用、风险管理三个本质要素的联系,从而明确了担保机构的金融属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蔡幸  
信用担保是促进中小企业债务性融资可得性的有力保障。金融机构与信用担保机构合作的实质是控制和分散信用风险。目前不与担保机构共同分担风险的金融机构在60%以上,两者合作障碍来自于担保机构本身担保功能薄弱、规范的风险分担机制的缺失、信息不对称的影响等多方面的原因,解决的措施着重在于建立充分的风险分担契约安排、实现对呆账的共同追索和处理、提取担保风险准备金方面的合作、加强信用担保机构本身的建设等方面。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常丽娟  梁凤  
在回顾相关担保理论的基础上,本文以融资担保机构的直接利益相关者(银行和中小企业)为研究视角,通过建模分析了融资担保机构与银行之间的比例担保,中小企业提供的反担保,以及融资担保机构对中小企业调查监控力度的强弱对其担保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中小企业提供足够的反担保品并且该反担保品价值大于担保责任余额时,加大对企业的调查力度以及增加担保机构的承保比例,有助于缓解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当中小企业提供的反担保品价值不足以抵偿贷款金额本息和时,加大对受保企业的调查力度以及提高承保比例只会加剧企业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郭安娜  陆巍峰  王强  柴雷鹰  杨曦  李青  
目前由于我国整个金融生态环境和信用体系建设不够完善,金融机构与借款人之间存在着较明显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商业银行为了保障贷款资金安全,普遍要求借款企业提供抵质押担保或第三方担保,使担保成为我国商业银行设计贷款契约最重要的非利率因素。因此,研究探讨信贷担保方式创新,具有现实和长远的实践意义。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吉明  钱敏  吴登宽  
为了进一步了解担保机构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合作的现状,促进担保机构和银行业金融机构良性互动发展。温州银监分局对此进行了调查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黄磊  倪民  孙丰山  
信用担保机构的发展是金融发展的客观需要。由于信用担保机构并非直接的商业性信贷机构,其直接承担着经济与社会的双重职能。本文以山东省莱芜市的信用担保机构作个案研究,着重分析信用担保机构发展的基本特征及其现实制度障碍,并据此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米文通  
当前我国担保机构违规经营情况严重,对此问题的分析应放在金融深化背景下进行。通过分析国内金融深化不足与担保机构违规关系,以及国外担保机构监管经验借鉴,本文认为我国在金融深化不足情况下,对担保机构应该严格监管、积极引导。并根据国内融资性担保和非融资性担保两种担保机构运行现状,从行业自律、市场监管和信息引导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闫绪娴  闫绪奇  
运用2004—2006年我国沪市上市公司关于担保行为的经验数据,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类别、上市公司担保行为所涉及的金融机构性质以及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情况对上市公司担保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类别显著影响其提供担保的行为;上市公司担保行为所涉及的金融机构性质与其担保水平并无直接关联;股权制衡度并不显著影响上市公司对外提供担保的水平。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杨  
随着我国金融业开放不断深入和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金融担保品作为提高金融市场流动性、管理金融交易风险的基础工具和金融衍生品的基本支持"平台",已开始出现在金融市场的不同业务中,其重要作用也日益明显。随之,对于金融担保品的管理需求也日益迫切。担保品管理是一种极具创新性和基础性的金融风控制度,能将复杂的信用风险转化为较容易计量和预测的市场风险,有助于控制风险,降低管理成本。近年来,由托管结算机构提供的第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林平  袁中红  
本文对广东省信用担保机构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研究,就担保体系建设和风险分担机制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雅宁  杨宜  刘婧  
融资担保作为中小企业融资的新渠道,对提高资金融通效率、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对我国融资担保机构的运营现状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利用实地调研获取的48家北京市融资担保公司数据,采用DEA模型对其运行绩效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北京市融资担保机构的运行绩效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引起部分融资担保机构运行绩效低下的原因,提出改善融资担保机构运行绩效的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雅宁  杨宜  刘婧  
融资担保作为中小企业融资的新渠道,对提高资金融通效率、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对我国融资担保机构的运营现状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利用实地调研获取的48家北京市融资担保公司数据,采用DEA模型对其运行绩效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北京市融资担保机构的运行绩效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引起部分融资担保机构运行绩效低下的原因,提出改善融资担保机构运行绩效的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田天  赵倩  
本文基于风险投资担保的内涵及构成要素,揭示了风险资本的形成、风险投资运作过程与退出的机理,提出了在风险投资活动中担保公司的介入与运行方式等问题,探讨担保公司如何在风险投资业务中有所建树的新课题。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薛菁  邓帆帆  肖敏娜  
以15个城市204家融资担保机构的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对政策性担保机构、商业性担保机构、互助性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服务的效率进行实证考察,结果显示三种模式担保机构的服务效率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差异。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产业集聚程度、企业信用体系发育程度、政府的支持程度、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程度、商业银行的发达程度与地理位置等,是造成不同模式担保机构融资服务效率出现地区差异的主要因素,影响程度因地区而异。这些结论为界定三种模式担保机构在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中的有效区间提供了依据。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薛菁  邓帆帆  肖敏娜  
以15个城市204家融资担保机构的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对政策性担保机构、商业性担保机构、互助性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服务的效率进行实证考察,结果显示三种模式担保机构的服务效率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差异。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产业集聚程度、企业信用体系发育程度、政府的支持程度、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程度、商业银行的发达程度与地理位置等,是造成不同模式担保机构融资服务效率出现地区差异的主要因素,影响程度因地区而异。这些结论为界定三种模式担保机构在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中的有效区间提供了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