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647)
2022(1500)
2021(1541)
2020(1294)
2019(2685)
2018(2699)
2017(4877)
2016(3188)
2015(3656)
2014(3494)
2013(3580)
2012(3571)
2011(3471)
2010(3572)
2009(3333)
2008(3461)
2007(3226)
2006(3019)
2005(2915)
2004(2768)
作者
(11856)
(10112)
(9835)
(9502)
(6475)
(5119)
(4298)
(3970)
(3902)
(3840)
(3510)
(3408)
(3374)
(3364)
(3351)
(2987)
(2949)
(2925)
(2879)
(2732)
(2709)
(2669)
(2622)
(2451)
(2378)
(2350)
(2327)
(2234)
(2164)
(2077)
学科
(11477)
经济(11465)
管理(6800)
(6660)
(5965)
(4907)
(4300)
企业(4300)
农业(3855)
地方(3836)
方法(3238)
中国(3143)
业经(2949)
理论(2809)
教育(2659)
(2648)
(2496)
数学(2149)
数学方法(2114)
(2042)
(1954)
金融(1949)
(1865)
(1861)
银行(1837)
(1772)
及其(1735)
地方经济(1723)
环境(1715)
生产(1661)
机构
学院(51119)
大学(50921)
研究(22057)
(17965)
(16788)
科学(16610)
经济(16373)
中国(15407)
农业(14690)
(13643)
管理(13505)
研究所(12521)
业大(11538)
(11245)
理学(10770)
理学院(10524)
(10477)
管理学(10199)
管理学院(10106)
(9978)
中心(9129)
农业大学(9058)
(8992)
(8872)
(8772)
(8772)
师范(8663)
科学院(8484)
(7972)
(7441)
基金
项目(30779)
科学(22048)
基金(20386)
研究(20236)
(19817)
国家(19626)
科学基金(14471)
(14141)
社会(11138)
(10903)
基金项目(10699)
社会科(10381)
社会科学(10371)
自然(9966)
自然科(9664)
自然科学(9657)
自然科学基金(9462)
教育(9000)
资助(8243)
编号(8042)
成果(7752)
重点(7637)
(7505)
科技(7455)
计划(7083)
(6683)
课题(6524)
(6227)
(6217)
科研(5786)
期刊
(23750)
经济(23750)
(17601)
学报(16345)
研究(16289)
农业(12404)
中国(12095)
大学(11253)
科学(11083)
学学(10609)
(7485)
教育(6742)
(6722)
业大(4793)
(4779)
财经(4590)
管理(4441)
(4332)
金融(4332)
农业大学(4199)
图书(3995)
(3931)
问题(3686)
业经(3637)
书馆(3360)
图书馆(3360)
技术(3343)
资源(2981)
世界(2845)
科技(2829)
共检索到854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圣菊  
抗战时期,由于粮食需求的急剧增加,湖南省积极开展了粮食品种的改良与推广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大幅度增加了湖南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与总产量,为抗战提供了大量的军民用粮,同时也增强了国统区粮食管理的宏观调控能力,为坚持抗战做出了重大贡献。
[期刊] 求索  [作者] 黄均霞  
"农业国防"是以粮食为中心,通过加强战时粮食生产和调整粮食政策来增强国防力量,是农业国持久战与"消耗战"的主要表现。1939年,湖南省政府以"农业国防"为中心开办粮政,统制生产、加强购储与控制粮价,将粮政迅速纳入战时轨道。田赋征实后,湖南省政府调整战时粮政,加大粮食征集力度、加强粮政管理、严格粮食流通,以强化"农业国防"。"农业国防"政策为抗战胜利做出巨大贡献,但巨大的征实征购摧垮了湖南农村经济,也使"农业国防"政策难以持久。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浩然  马万利  
民国前期,云南粮食基本上处于供求平衡状态。随着抗战爆发,由于农业劳动力锐减、农业生产资料匮乏、粮食需求增多和分配机制低效等原因,导致云南农村破败、粮食产出锐减、供求失衡、粮价指数和零售品价格指数上涨,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粮食危机。为了应对粮食危机,云南省政府试图通过农业技术改革、扩大种植面积、统制流通环节和抑制消费等措施减缓粮价恶性上涨的压力。但由于云南省政府更多关注流通领域的统制,导致粮政无法根本解决抗战时期的云南粮食危机,由此推动了战后昆明民主运动的开展和云南的和平解放。
[期刊] 求索  [作者] 杨乔  
抗战相持阶段,因战乱和自然灾害威胁,湖南民众生命朝不保夕。同时,神权迷信活动泛滥,妨碍了抗战运动的开展,国民政府因此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法令来指导民众礼俗以期改变迷信泛滥局面。湖南省各县地方政府对于破除迷信神权的法令大多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态度,普遍采取了婉言劝告、宣传、巡查等方式来防止迷信活动泛滥,其成效虽有限,但对破除迷信、移风易俗、提高民众觉悟,维护抗战国策仍具有积极作用。
[期刊] 求索  [作者] 李俊  
全面抗战爆发后,黄河与长江中下游等重要粮食产区先后沦陷,国內粮食供求矛盾十分尖锐。国民政府为解决粮食问题,缓解大后方粮食供应紧张情形,平抑物价,决定通过生产增加粮食总量,遂发起战时大后方各省粮食增产运动。其主要措施为扩大种植面积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这两大措施的实施在初期取得了一定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大后方各省粮食总产量,使后方粮食供应紧张状况得以缓解,有力地支援了抗战。但后期却因租佃问题、农村劳力问题、农家负债及资金周转问题等因素的制约,导致大后方粮食生产徘徊不前,甚至下降。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郝银侠  
按照粮食库券条例规定,粮食库券以田赋征实所得实物为担保,到期后可以粮食库券面额抵缴当年粮户应缴田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粮食库券却大多没有按照规定偿还。造成此种状况的主因既有印刷、运输的迟缓,亦有大面额粮食库券太多难以分发的困难,更有后期国民政府粮食短缺而不愿按规定偿还的苦衷。由于国民政府在粮食库券返还问题上过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导致粮食库券的长期效应远不及短期效应。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邹源椋  王伦信  
师资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也是推动大学发展的核心力量。抗战时期,云南大学抓住北平、上海等地著名高校内迁的历史机遇,通过庚款讲座教授资助、发挥学者学术影响力及与内迁高校合作等举措,礼聘内迁学者,强化师资队伍。云南大学的师资建设适应国家与地方战时需要,合理建构师资布局,依托内迁学者培养本土师资,使其在高校内迁的八年间迅速成长为民国时期著名国立大学。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国琴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为安置民众、调动全国人力物力进行抗战,在各地相继建立职业介绍机构、颁布职业介绍相关法律法规,发展职业介绍事业。昆明由于地处后方,其战略地位提高,城市和工业获得一定发展,当地职业介绍所也获得发展,其中尤以隶属云南中华职业教育社的昆明职业指导所发展最快。昆明职业指导所成立后积极开展职业调查、职业训练、代办招考、职业介绍等工作,为昆明职业介绍服务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卫东  
北海币是山东抗日根据地发行的货币,曾以辅币的形式依附于法币,在币值、信用等方面得到了法币的有力支撑,而北海币亦为法币提供了有力保护,两者相辅相依,共同对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山东抗日民主政府为使北海币信用免受法币贬值的影响,在维持两币同时流通的前提下,以强制法币折价来扭转北海币对法币的依附关系,但却遭到市场的强力抵制。有鉴于此,山东抗日民主政府毅然取消了法币的合法通货地位,最终使北海币摆脱了法币的影响而成为根据地的本位币,而法币则在退出流通领域后转化为北海币的外汇,成为进行对日货币战的工具。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晓军  
抗日战争时期图书馆馆际合作的典例为:西南联大三所大学之间的紧密型合作;西南联大与国立北平图书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之间的互助合作;有共同宗教背景的高校联盟在上海公共租借地以及在成都华西坝开展一定地域内的互助合作等。由于战时环境的特殊性以及战时工作宗旨的变化,图书馆馆际合作的主要特点为:馆际合作主要集中在高校图书馆以及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之间;战时馆际合作局限在一定区域和一定时期内,合作各方因地制宜、同舟共济地开展资源共享。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守广  
抗战时期的后方企业家群体大约形成于1938年到1939年之间,具有以工业家、金融家为核心、联系比较紧密、代表性广泛等显著特点;后方企业家群体对于中国抗战的胜利和西南、西北区域经济的开发作出了巨大贡献,并把中国近代企业伦理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正伟  顾云卿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为救济和补助因战争而被迫中断学业的高中毕业生,并为高等学校提供专业预备训练,教育部特别创立了大学先修班。大学先修班分教育部特设先修班和国立大学附设先修班。大学先修班在课程设计、师资配置、教材开发、教学实施与评价等方面都表现出一定的独创性。大学先修班与抗战进程相始终,它在救济青年学生学业、增进专业性向和学术兴趣、奠定其从事高深学术研究基础的同时,也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区域均衡发展。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易棉阳  
金融是经济的核心。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选择多头监管模式对金融业实施严厉的监管。监管面几乎涉及到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各个领域,其中,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分三个层次进行,即国家银行、商业银行、省县地方银行,对金融市场的监管主要集中在票据贴现市场、外汇市场、内汇市场和货币市场。抗战时期的金融监管主要靠行政命令来维系,忽视金融同业组织和金融机构本身的作用,致使战时金融监管在带来高收益的同时也引起了高昂的成本。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磊  谢长法  曾艳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战略重心西移,重庆成为战时的陪都。随着重庆战略地位的提高,职业指导事业得到迅速发展,尤其以重庆职业指导所的建立和发展最为典型。重庆职业指导所自成立以来,致力于开展职业介绍、难民就业指导、职业训练和升学就业指导等工作,有效地弥补了政府职能的不足,对完善指导工作体系,协调人事矛盾,促进就业及维护后方社会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宓汝成  
抗战时期的中国外债宓汝成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发动全面武装侵略,全国军民当即展开反侵略的神圣战争。中国政府除了以与远东国际关系有关的国际条约如《九国公约》(1922年)等为依据向国际社会揭露日帝行为以明真相外,又本着“多交友,少树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