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70)
2023(5750)
2022(4810)
2021(4047)
2020(3407)
2019(7313)
2018(7260)
2017(13681)
2016(6960)
2015(7955)
2014(8058)
2013(8140)
2012(7990)
2011(7664)
2010(8041)
2009(7759)
2008(7353)
2007(7056)
2006(6713)
2005(6371)
作者
(23207)
(19821)
(19391)
(18694)
(12609)
(9180)
(8692)
(7474)
(7389)
(7047)
(6992)
(6565)
(6414)
(6371)
(6083)
(5985)
(5811)
(5688)
(5646)
(5219)
(5144)
(4775)
(4748)
(4616)
(4474)
(4465)
(4149)
(3981)
(3915)
(3832)
学科
(59055)
经济(59028)
管理(27814)
(22664)
(19406)
企业(19406)
方法(16687)
地方(15500)
数学(14044)
数学方法(13977)
环境(12174)
地方经济(12083)
技术(11881)
(11163)
中国(10962)
业经(9996)
(8463)
(7533)
经济学(7470)
(7280)
(6915)
理论(6734)
(6575)
技术管理(6501)
(6417)
金融(6416)
(6411)
资源(6262)
农业(6174)
产业(6168)
机构
大学(125393)
学院(124836)
(64797)
经济(63723)
研究(46318)
管理(44412)
理学(37173)
理学院(36770)
管理学(36340)
管理学院(36093)
中国(33663)
(26505)
(26104)
科学(25886)
(23798)
经济学(21813)
研究所(21284)
财经(21182)
(19668)
中心(19551)
经济学院(19259)
(18960)
(17113)
师范(17024)
北京(16805)
(15783)
(15493)
财经大学(15186)
(15176)
业大(14257)
基金
项目(73583)
科学(58390)
研究(55709)
基金(53510)
(45885)
国家(45538)
科学基金(38887)
社会(38774)
社会科(36925)
社会科学(36912)
(28577)
基金项目(27540)
教育(24257)
(23092)
自然(21919)
资助(21607)
自然科(21328)
自然科学(21324)
自然科学基金(20923)
编号(20780)
(17821)
成果(17242)
国家社会(17008)
重点(16903)
(16565)
(15477)
课题(15083)
发展(15053)
(15022)
经济(14885)
期刊
(81991)
经济(81991)
研究(44243)
中国(24418)
(21093)
管理(18894)
学报(17213)
科学(17000)
技术(14047)
经济研究(13935)
(13711)
大学(13494)
财经(13156)
学学(12790)
(11612)
教育(11190)
问题(10494)
技术经济(10132)
(10070)
金融(10070)
业经(9841)
农业(9229)
(7937)
世界(7379)
国际(6948)
统计(6804)
(6619)
论坛(6619)
经济问题(6473)
(6263)
共检索到2018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胡春力  
技术进步作为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因素,是经济体制改革所考虑的中心问题之一。经济体制改革能否对经济增长产生强大的推动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改革能否对技术进步起促进作用。在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这两种基本形式的体制下,解决技术进步的方式、途径和效果有很大不同,比较二者的机理和状况,将有利于对有计划商品经济目标模式的探讨。一、传统计划调节体制下的技术进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技术进步的推动力来自国家。作为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决策者的国家,通过集中管理的计划,对科技事业的发展及生产领域的技术进步起决定性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晓红  潘志刚  
技术进步在推动经济较快增长的同时,随着经济总量规模的不断扩大,也耗费了巨大的稀缺不可再生资源,污染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下,技术进步、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之间成为一个相互制约、相互关联的三元系统。通过构建该三元系统的关联模型,量化了该三元系统间的关联关系。由技术进步效率概念和内涵的界定,建立该三元系统的调控优化模型,得出技术进步效率是该三元系统调控的最佳切入点,这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分析路径。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华  魏晓平  
借鉴罗默内生增长模型的主要思想,把能源、环境质量引入生产函数,并将技术因子与劳动力、能源、环境质量相融合,得到更贴近现实的反映经济增长的产出方程式,从而可测定技术因子对"能源—环境—经济"系统的直接与间接效用。在此基础上,通过检验中国1981~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环境治理、技术进步的长期协整关系和短期动态关系进行经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经济正处在规模报酬递增的阶段;长期中,分别融入技术变量的劳动力、能源消费和污染治理投资及资本存量、技术进步均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短期中,加入技术变量的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加入技术变量的劳动力与污染治理投资对经济增长呈现...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宋马林  王舒鸿  
如果环境规制的作用可以测度,则可以定量分析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本文在考察中国区域环境效率的基础上,将影响因素分解为技术因素和环境规制因素两类,对环境规制初步的量化,然后进行理论命题的统计检验,计算1992年以来中国各省份的环境效率值。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环境规制因素,从区域差异的视角来分析影响环境效率的各项因素。结果表明,中国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推动东部地区先进环保技术向中西部省区的转移,加大对中西部省区环境问题的环境规制,以及促进中部地区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推动中国环境效率整体提升的同时实现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苏婧  谢向伟  
随着我国城市群都市圈战略的实施和“两带一路”的稳步推进,“以点带面、从线到片”的空间集聚已成为当下区域发展的基本表现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但也使绿色可持续发展面临着节能减排的压力与挑战。如何协调好要素空间优化配置和节能减排目标已成为新阶段我国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中亟需解决问题。本文将绿色技术进步和能源效率引入传统的产出密度函数,构建一个能够刻画集聚经济、绿色技术进步、能源效率与环境污染四者关系的理论模型,并采用2010-2020年我国299个地级市的数据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集聚经济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明显的倒“U”型效应,集聚经济的环境效应存在异质性,集聚经济同时具有增长和减排的双重效应。因此,在绿色经济发展中应健全集聚减排机制;重视产业结构升级、区域城市开放、环境规制和环保投入等对节能减排的影响;并通过不断推进绿色技术创新实现绿色发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利锋  
在新凯恩斯主义框架内,考虑环境污染对生产的负外部性,构建包含环境因素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考察环境保护税与环保技术进步对生态环境质量以及宏观经济产生的长期效应与短期效应,主要得到以下结论 :一是环保技术进步的长期效应与短期效应均表现为产出、就业增加以及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表明环保技术进步无论对宏观经济还是生态环境均具有积极作用;二是环境保护税提高的长期效应与短期效应存在显著差异,具有明显的"短期损失"与"长期收益"权衡取舍的特征。在短期中,环境保护税提高使得政府面临稳定产出、就业与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权衡取舍问题。由上述研究结论,可以得到以下政策启示:第一,环境保护税能够帮助政府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绿色发展。要构建和完善环境保护税政策体系,加强对环保技术开发与使用领域的税收支持,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对环保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第二,运用环境保护税支持绿色发展,不仅要权衡短期损失更要看重长期效益。在谋求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过程中,尽管环境保护税提高会对经济发展带来短期"阵痛",但是长期来看收益更加显著。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雷起荃  赵曦  
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经济级差进一步扩大了。90年代,必须重新认识西部地区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采取切实措施扭转“地区倾斜战略”的经济发展思路,实施“重点产业倾斜”的西部开发战略,通过广泛的科技进步大力促进西部基础产业、高科技产业和农业的发展,从而迅速推进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和经济增长,以逐步协调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关系,促进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龙剑  
一、引言目前,人们普遍认识质量,技术进步,经济增长间具有相互联系,但对三者间具体在哪些方面发生联系,如何发生联系却不甚清楚。尤其是对质量与技术进步、质量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研究不多,使我们准以透彻地描述质量提高如何促进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如何提高质量,提高质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等问题。而上述问题不搞清,我们就很难明确提高质量的现实意义和提高质量的途径与方法,就很难让人们,特别是领导们真正树立起质量意识,认识到质量提高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鉴于此,本文拟抛砖引玉,对质量,技术进步、经济增长间的关系作一初步探讨。二、几个基本概念 1.质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0300系列中关于质量的定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纪珂  
在文化发展的初期,人类从依靠采集渔猎为生的社会进展到刀耕火种型的农业社会是第一次农业革命,其起点是工具和火的发明创造和技术进步。后来进展到役使家畜耕田,出现第二次农业革命,其起点是对牧畜的驯化和畜力利用技术的发明和进步。到十八世纪瓦特发明蒸汽机以后,能源出自煤炭的水力,面粉机、纺织机也相继发明,使生产的效率陡增。机器代替人力的技术进步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顾新一  
理论和实践都证明,要提高经济效益,必须充分发挥科技的作用。而这种作用只有在科技进入了生产过程并转化成经济能力时,也即通过技术创新活动后,才能发生。所以,从经济角度去认识和研究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是很有必要的。一、价格对技术创新的影响让我们借助于供需曲线来分析这个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门熙新  黄擎明  
第二部分软技术作用下生产函数的理论模式与评价一、软技术进步的含义与度量 (一) 软技术进步的含义 1.软技术进步体现在数量上的增加即根据某一系统目标任务的需要,原来没有采用的软技术,现在已有若干种软技术被采用,这从采用软技术数量上表明其进步。 2.软技术进步体现在质量水平上的提高软技术质量水平的高低,包括二重内容:其一,就某一种软技术的应用来说,其本身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门熙新  黄擎明  
第一部分软技术的特点、功能与作用一、什么是技术技术是一个受时间制约的相对概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技术有着不同的内涵,人们对技术也有不同的理解。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技术扩大到人类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技术中的科学知识因素增加了,技术活动中的物质手段不仅指原来意义上的工具和设备,即硬件,而且包括标明工具设备互相作用方式、活动程序和过程的软件,以及各种方法和手段。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吉川洋  
按照经济学的标准理解 ,经济增长是个“长期性”的问题 ,所以是由供应方这个主要因素来决定的。但是 ,本文中介绍的模型说明了制约经济增长的原因是现有的产品、产业、部门的需求的停滞。如果需求成长的话 ,资本就能进行积累 ,经济就会增长。已有的产品、部门的需求可以描绘成 S型的减速曲线 ,所以要维持经济增长的话 ,就必须创造出新产品、新部门来让需求高速成长。这种能创造需求的技术革新力量才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从这个意义上说 ,在“长期”的经济增长过程中 ,认为“需求”的问题是有双重含义的标准理论并没有成功地把握住经济增长的本质。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高永刚  李海瑛  
经济增长和就业是我国面临的两大难题 ,技术进步能够促进经济的增长 ,可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 ,会造成工人的失业。如何调节这一矛盾呢?本文认为只有“有选择”地发展技术 ,才能实现“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的目标。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平  殷明明  王伟  
本文在1960—2014年间112个主要国家与地区的非平衡面板数据的基础上,从技术进步的视角出发,对技术进步在汇率错位影响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中介作用进行了全面考察,并通过改变汇率错位的测度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对基准模型结论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结果发现:汇率低估对技术进步和人均GDP增长率的提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汇率低估带来的技术进步显著促进了人均GDP增长率的提升;汇率低估除对经济增长有直接影响外,还通过技术进步渠道对经济增长产生间接影响,技术进步的中介作用显著;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样本下技术进步在汇率错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