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08)
2023(3323)
2022(2771)
2021(2656)
2020(2251)
2019(4908)
2018(5032)
2017(8931)
2016(4971)
2015(5928)
2014(6090)
2013(5956)
2012(6035)
2011(5541)
2010(5873)
2009(5684)
2008(5936)
2007(5886)
2006(5297)
2005(5017)
作者
(17726)
(14933)
(14462)
(14045)
(9517)
(7166)
(6634)
(5772)
(5584)
(5480)
(5152)
(5147)
(4916)
(4844)
(4711)
(4542)
(4469)
(4357)
(4336)
(4303)
(4040)
(3719)
(3683)
(3399)
(3393)
(3361)
(3294)
(3250)
(3028)
(3028)
学科
(21873)
经济(21846)
(20086)
管理(19935)
(18076)
企业(18076)
技术(11516)
方法(9104)
(8082)
数学(6785)
数学方法(6604)
中国(6279)
技术管理(6213)
理论(6112)
(5423)
(5020)
业经(5003)
(4810)
教育(4610)
(4100)
贸易(4095)
(4061)
(3984)
农业(3713)
教学(3709)
(3563)
(3468)
银行(3454)
(3433)
(3377)
机构
大学(89764)
学院(86782)
(31375)
研究(30619)
经济(30548)
管理(30520)
理学(24859)
理学院(24537)
管理学(23949)
管理学院(23768)
中国(22732)
(20507)
科学(20150)
(16969)
研究所(15145)
(14996)
(14976)
(14227)
(13823)
中心(13777)
师范(13698)
北京(13162)
业大(12481)
(12021)
技术(11882)
财经(11609)
农业(11199)
师范大学(10985)
(10338)
(10144)
基金
项目(50013)
科学(38759)
研究(36908)
基金(35056)
(31137)
国家(30851)
科学基金(25658)
社会(22288)
社会科(21098)
社会科学(21090)
(19430)
基金项目(17805)
教育(17463)
(16608)
自然(16070)
自然科(15752)
自然科学(15750)
自然科学基金(15467)
编号(15364)
资助(14492)
成果(14218)
重点(11496)
(10930)
(10838)
课题(10838)
(10414)
创新(10200)
项目编号(9796)
国家社会(9367)
教育部(9194)
期刊
(40509)
经济(40509)
研究(28311)
中国(21279)
学报(17502)
教育(15193)
科学(14897)
(13302)
(13295)
管理(13030)
大学(13004)
学学(11732)
技术(11330)
农业(9031)
图书(8447)
财经(7582)
技术经济(6721)
(6685)
(6422)
金融(6422)
书馆(5952)
图书馆(5952)
(5898)
论坛(5898)
科技(5837)
情报(5759)
经济研究(5410)
(5203)
问题(5122)
(4971)
共检索到1445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谷亚先  
一、情报活动与技术引进的关系本文所讲的技术引进是指企业或部门根据国际市场发展预测和产业产品结构调整方向,通过涉外渠道,向国外发达国家或地区合理引进先进技术成果(软件),技术装备(硬件)或包含软件和硬件附加投资的项目,但不论是何种技术引进都是以较大的外汇来换取的。因此技术引进必须十分重视情报活动。技术引进过程中的情报活动,是指被传递利用的相关技术引进的事实(数据、知识等),主要着眼于情报如何在技术引进全过程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彭靖里  Jeanne·杨  可星  
在对技术路线图(TRM)的内涵、结构框架及其功能特征总结的基础上,对国外应用TRM方法开展技术竞争情报活动的进展,以及我国TRM研究及其在技术竞争情报中应用的动向进行了全面梳理和分析,并指出基于突破性创新的TRM编制与技术竞争情报战略的互动研究等,将成为今后TRM方法在技术竞争情报中应用的发展趋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邱陵  
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科技进步则主要来源于国内自主开发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要使技术引进成为摆脱目前经济困境的手段和经济长期有效发展的源泉,就不仅要正确理解技术引进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而且还要深入研究技术引进的运行规律。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巍  吴宗法  
本文根据技术整合的相关理论分析了日本汽车工业发展过程的关键因素,即通过准确的市场和技术定位,结合自主开发,有效地整合技术,改善生产方式,以提高自身竞争优势。我国汽车工业应吸取日本汽车工业发展的经验、教训,建立良好的产业环境,制定合理的技术战略,落实技术整合工作,以推动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穆德萍  
浅议技术引进中的情报调研穆德萍技术引进是促进企业技术进步的有效途径。探讨技术引进中的情报调研特点和内容,具有重要的意义。1技术引进及其情报调研的特点从宏观上看,技术引进及其情报调研具有以下特点:(一)调研内容综合性强。技术引进是将科学技术转化成现实生...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叶光辉  李纲  
在知识管理活动与竞争情报活动融合基础之上,文章首先提出了竞争情报实践活动所要求的"社区—技术"两层模式:基础层面向知识管理活动,进阶层关注竞争情报活动。然后,从学习型竞争情报组织、竞争情报契约机制、竞争情报转移机制三方面论述了"社区"元素在竞争情报活动中的应用。最后,以全方位竞争情报技术、竞争情报安全规则和竞争情报推荐机制为突破口阐述了"技术"元素在竞争情报活动中的应用。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叶光辉  李纲  
关键词: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靳娟娟  
本文分析了情报活动中存在的法律意识薄弱、法律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情报活动今后的立法方向。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端直  刘东  
浅论技术引进四川联合大学刘端直,刘东一、技术引进意义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民经济的发展必须依托于自身的科研成果和技术革新,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实行内外技术交流,经过30多年的艰苦奋斗,我们已使一些领域的技术指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顾月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北京市地方工业有计划、有步骤地对重点产品和企业,进行了以内涵为主的技术改造,从1978年—1989年技术改造投资总额为157亿元,其中含有技术引进的改造110.5亿元,含外汇15.02亿美元。通过引进技术改造现有企业,吸取了国外先进技术和工艺手段,促进了北京工业布局、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姚新超  
论技术引进合同中的限制性条款姚新超(山东经济学院)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证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使之消化吸收是提高我国生产水平,加速企业现代化,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发展我国经济的有效途径。随着我国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的不断发展,以及外贸经营权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司春林  
当今世界,国家或地区之间技术转移日益频繁,规模日益扩大。对于发展中国家,引进国外技术,已成为实现工业化和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各种途径引进国外技术,并加以吸收,消化以至改进,目的也是为了摆脱许多产业技术落后的状况,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以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但是,同样是引进和利用国外技术,情况都可能各有不同。造成不同效果的某些原因,可以结合技术转移与学习过程来加以分析。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杨光  
介绍网络环境下用链接数量关系对网页内容进行分析的方法以及这种方法在企业获取竞争情报活动中的应用,并以海尔和LG集团为例,说明链接分析原理和方法除在网络计量学等领域得到较广泛的应用外,也可以应用到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建设中。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守刚  
现代财政最为本质的特征是公共性,体现为财政收入的大众性、财政支出的公益性和财政管理的公开性,这一特征是在历史演进过程中逐步获得的。本文以西欧部分国家为例,分别从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及财政管理诸环节的变迁出发,考察西欧地区从传统国家向现代国家的演进过程,透视现代财政的关键特征及其演变的基本脉络。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戴亦欣  
随着低碳发展进程的逐步加快,各国政府开始加大力度推进低碳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在这个过程中,公众对于特定低碳技术的认知和认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技术是否能够在地方广为推广和顺利应用。有哪些因素影响到公众对低碳技术的认知?哪些因素能够改变公众认知?这些都是政府在进行低碳治理和决策中必须了解和考虑的元素。本研究建立在对当前低碳技术公众认知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分类,梳理了影响低碳技术公众认知形成的关键因子,并通过在某城市的公众低碳认知测试,展示了当前我国公众对低碳发电技术的认知程度和关键因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我国影响低碳技术公众认知的理论框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中应该关注的方向,不仅为进一步的实证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