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42)
2023(14399)
2022(12492)
2021(11547)
2020(9734)
2019(21925)
2018(21979)
2017(42213)
2016(22604)
2015(25287)
2014(25018)
2013(24895)
2012(23027)
2011(20830)
2010(21121)
2009(19563)
2008(18731)
2007(16836)
2006(15017)
2005(13356)
作者
(65178)
(54089)
(54074)
(51318)
(34770)
(25967)
(24332)
(21139)
(20548)
(19454)
(18493)
(18380)
(17449)
(17352)
(16642)
(16609)
(16070)
(15515)
(15487)
(15444)
(13630)
(13354)
(12931)
(12532)
(12228)
(12113)
(12003)
(11839)
(10885)
(10577)
学科
(108452)
经济(108359)
管理(70439)
(67118)
(56989)
企业(56989)
方法(42443)
数学(35891)
数学方法(35529)
中国(26011)
地方(24293)
(24243)
业经(23107)
技术(22661)
(22535)
(22027)
理论(17767)
农业(17021)
(16870)
(15919)
(15896)
贸易(15882)
(15307)
地方经济(15042)
环境(14894)
(14216)
银行(14173)
(14163)
金融(14161)
技术管理(14093)
机构
大学(329970)
学院(327724)
(138638)
经济(135777)
管理(130698)
理学(112533)
理学院(111303)
研究(110851)
管理学(109596)
管理学院(108984)
中国(81097)
(70080)
科学(66764)
(61456)
(55194)
研究所(49959)
财经(49122)
中心(48836)
(48519)
(46784)
业大(45520)
北京(44546)
(44511)
(44115)
师范(43781)
经济学(42098)
(39741)
(39379)
经济学院(37555)
财经大学(36226)
基金
项目(217861)
科学(172078)
研究(162972)
基金(157490)
(135906)
国家(134745)
科学基金(116516)
社会(103787)
社会科(98426)
社会科学(98398)
(85568)
基金项目(83539)
教育(74312)
自然(73636)
自然科(71918)
自然科学(71906)
(70939)
自然科学基金(70659)
编号(65960)
资助(63859)
成果(53917)
(48886)
重点(48496)
(47847)
(47214)
课题(45782)
创新(44916)
国家社会(42606)
教育部(41550)
项目编号(41049)
期刊
(159247)
经济(159247)
研究(103890)
中国(63606)
管理(51346)
学报(48949)
(46912)
科学(46114)
(42263)
教育(39458)
大学(37480)
学学(35059)
技术(31713)
农业(29423)
(26723)
金融(26723)
经济研究(25883)
财经(25594)
业经(23878)
(22041)
问题(20118)
技术经济(19302)
图书(18230)
科技(17861)
理论(16143)
现代(15315)
(15262)
(14586)
论坛(14586)
实践(14473)
共检索到4922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英  
技术创新划分为生产过程创新和产品创新。前者提高生产率,因而能够推动经济增长速度的提高;后者改变产品的质量和差异性,不一定加速增长。产品创新在后工业经济时期是技术创新的主要形式,因此在这个新的历史阶段,经济增长速度比不上工业经济时期。发达国家的经济现实证明了这一趋势。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荣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感到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技术创新的内涵及特点的阐述,进一步论述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妍蕊  郝永发  
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源泉。而一项技术创新的真正意义不在于创新本身,而在于创新的扩散,技术创新只有扩散,才能够创造出规模效益。本文主要探讨技术创新扩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耿庆  
技术创新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引擎,本文首先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辨证分析中国技术创新的现状,然后运用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实证研究我国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贺青  葛翔宇  
文章通过建立VAR模型,运用协整理论、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来分析政府投入、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经济增长、科研投入和技术创新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的动态均衡关系。科研投入与经济增长、科研投入与技术创新两两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双向因果关系,但经济增长与技术创新两者之间只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经济增长对技术创新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没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它不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小红  
根据经济增长理论及影响变化因素,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实际,本文论证了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不同模式,提出了发展中国家促进技术创新发展的框架,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提高区域经济的增长速度和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是发展中国家的必由之路。在区域经济视角下研究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因素,通过政府和企业联动改善这些因素作用的效率,非常必要。论文首先根据技术创新理论,分析了不同层面的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区域经济视角下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强调了政府、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不同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嫣然  吕寒  蔡建峰  
文章从数字经济的协同渗透效应和挤出效应出发,结合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进行理论分析,利用2016—2019年我国31个省份相关数据,验证了数字经济与技术创新、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倒U”型曲线关系,以及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适度发展数字经济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并以此拉动区域经济增长,且数字经济对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戴玮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支撑创新发展的条件不尽相同,这也使得各地区创新发展的优势并不完全一致。基于此,文章分析了技术比较优势影响地区技术创新活动进而影响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并提出了技术创新只有结合地区的技术比较优势,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增长的命题。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应用2009—2019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当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够充分发挥当地的技术比较优势时,将更有助于地区的经济增长;在考虑了不同的技术比较优势和经济增长指标后,这一结果依然稳健;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省份和中西部地区省份依据技术比较优势进行技术创新,能够更好地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为了更好地发挥创新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内在驱动作用,技术创新应该在充分考虑本地区技术水平的条件下,遵循地区技术比较优势展开。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程工  
一、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动力主要是:资本品投入的增加,劳动力投入数量的增加,劳动力质量的提高,技术进步.其中,劳动力质量的提高主要是由技术进步所引起.以下分析,假定人均资本不变时,经济增长是如何受技术进步影响的.假定国民收入为Y,储蓄率(s)保持不变,投资等于储蓄,即:I=S=sY两边同时除以工人数N,得到:I/N=sY/N如果我们定义函数f,使得f(K/N)= Y/N,其中K为资本投入量,可得:I/N=sf(K/N)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婷  孙斌栋  
通过选取2010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为样本,采用空间计量模型考察了技术创新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其他经济增长因素后,反映技术创新的专利授权水平对城市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不过,技术创新的作用还不及物质资本及其它经济增长因素的作用,这说明当前我国仍处于主要依靠物质资本促进经济增长的发展阶段。制度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过度的政府干预会阻碍城市经济增长。基础设施对城市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不及基础设施的直接投资效应。大多数城市的规模可能尚未达到规模集聚经济的门槛,因而表现为规模不经济。城市经济增长还存在明显的空间依赖性,表现出较强的空间临近溢出效应...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跃  卜曲  彭春香  
利用中国大陆30个省份2005—2014年的面板数据,建立综合指标体系测量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和经济增长质量,运用Moran’s I指数观察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与经济增长质量的空间结构和特征。区域之间有较强的空间依赖性,空间集群特征明显。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运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分析其关系及作用路径,结果表明: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对经济增长质量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直接效应上;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对本区域经济增长结构性、稳定性、福利变化与成果分配、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均有积极的作用,区域间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仅对经济增长结构和生态环境具有正向带动作用;劳动力数量是一把"双刃剑",对本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积极和消极...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静春  
以安然事件为起点的一系列财务和金融欺诈丑闻使不少人因此批评美国的制度危机,但我认为,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促进经济增长的努力会从实际结果上增加经济增长的不稳定性。这是经济增长的一个两难选择。面对“非理性繁荣”带来的经济后果,美国的经济政策只能再一次做出艰难调整。由于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引擎,技术创新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可以预计,在经济政策做出适当的调整后,我们仍将看到它对经济增长的实际贡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