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19)
2023(10507)
2022(8829)
2021(8178)
2020(6859)
2019(15453)
2018(15284)
2017(28407)
2016(15435)
2015(16910)
2014(16819)
2013(16431)
2012(15340)
2011(13957)
2010(14469)
2009(13710)
2008(13726)
2007(12784)
2006(11406)
2005(10546)
作者
(45749)
(38367)
(38122)
(36241)
(24483)
(18190)
(17024)
(14584)
(14575)
(13857)
(13355)
(12943)
(12726)
(12521)
(12136)
(11860)
(11361)
(11347)
(11161)
(11075)
(10026)
(9561)
(9218)
(8986)
(8757)
(8578)
(8486)
(8349)
(7661)
(7627)
学科
(59944)
经济(59860)
管理(56387)
(54430)
(48603)
企业(48603)
方法(23349)
技术(20919)
(19015)
数学(18604)
数学方法(18344)
(18074)
中国(17581)
业经(16071)
(15686)
(14789)
技术管理(13530)
(12988)
理论(12384)
(11692)
银行(11660)
(11636)
财务(11604)
财务管理(11577)
(11176)
(11160)
金融(11157)
企业财务(11094)
体制(11037)
地方(10587)
机构
大学(232430)
学院(229790)
(92706)
经济(90767)
管理(86788)
研究(78741)
理学(74127)
理学院(73208)
管理学(72008)
管理学院(71534)
中国(58697)
(49178)
科学(48021)
(46689)
(40011)
(37264)
财经(36115)
研究所(36039)
(35553)
中心(34758)
(32598)
业大(32186)
(31605)
师范(31240)
北京(30833)
(28867)
经济学(28801)
(28465)
农业(27622)
财经大学(26652)
基金
项目(149870)
科学(119967)
研究(111060)
基金(109190)
(95739)
国家(94947)
科学基金(81593)
社会(71906)
社会科(68166)
社会科学(68146)
(59312)
基金项目(57668)
教育(52124)
自然(51612)
自然科(50442)
自然科学(50425)
(50209)
自然科学基金(49625)
编号(43138)
资助(42711)
(37022)
成果(36917)
重点(34941)
(33783)
创新(33745)
(32757)
(32070)
课题(31822)
国家社会(30153)
教育部(29229)
期刊
(108356)
经济(108356)
研究(72417)
中国(52042)
(38321)
学报(37261)
管理(37119)
科学(35647)
(32430)
教育(30792)
大学(28966)
学学(27101)
技术(22893)
农业(21475)
(21101)
金融(21101)
财经(19901)
(17248)
经济研究(16529)
业经(16250)
科技(14279)
问题(14001)
技术经济(13366)
(11753)
(11727)
(11489)
论坛(11489)
(10825)
现代(10563)
图书(10553)
共检索到3556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庆明  
技术创新的制度结构 ,就是促进技术创新的各种具有不同地位和作用的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耦合而成的制度体系。尽管不同制度安排在技术创新活动中的功能和作用各异 ,但技术创新制度结构的核心功能是解决技术创新的激励问题 ,即为技术创新活动提供持久、稳定的激励是技术创新制度结构的核心功能 ,而这一核心功能的实现是通过不同制度安排降低技术创新活动中的交易成本、减少技术创新的外部性等次一级功能实现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玉川  赵喜仓  
区域技术创新制度可分为区域创新主体核心层制度和区域创新主体支撑层制度。通过问卷调查和因子分析,建立了区域技术创新制度的研究模型。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区域技术创新制度促进区域技术创新,需要同时完善区域创新主体核心层中的企业家制度、R&D制度以及区域创新主体支撑层中的创新融资制度、技术中介制度、创新公共服务制度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新宁  
文章基于绿色技术创新高质量治理的理论逻辑,对绿色技术创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结构进行研究,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对绿色技术创新发展的全球案例进行研究。研究得出:发达国家在绿色技术创新制度发展的经验体现为政策的多维激励(积极制定系统高效的科技政策)、市场制度的多层驱动(促进技术创新与市场紧密结合)、社会力量的多环参与(提高公众和社会组织参与程度)、法律法规的多重保障(全力为绿色技术创新保驾护航)。中国绿色技术创新制度体系的建设,在借鉴发达国家绿色技术创新制度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应从政策体系、产学研合作、社会参与等方面着手推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新宁  
文章基于绿色技术创新高质量治理的理论逻辑,对绿色技术创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结构进行研究,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对绿色技术创新发展的全球案例进行研究。研究得出:发达国家在绿色技术创新制度发展的经验体现为政策的多维激励(积极制定系统高效的科技政策)、市场制度的多层驱动(促进技术创新与市场紧密结合)、社会力量的多环参与(提高公众和社会组织参与程度)、法律法规的多重保障(全力为绿色技术创新保驾护航)。中国绿色技术创新制度体系的建设,在借鉴发达国家绿色技术创新制度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应从政策体系、产学研合作、社会参与等方面着手推进。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宋才发  
企业技术创新制度的形成和建立,必须有适宜的法律环境和法律保障。我国已颁布的科学技术进步法及相关的法规,初步形成了适应我国特点的、以促进现代企业创新和保护科学技术发明创造的法律体系。企业必须创造条件,依法增强科技在现代企业机制中的显示度和促进企业革新的改造步伐,加强法律法规价值的导向功能,依法改革和完善科技经营管理制度,办好高新技术产业区,拓展高新技术的国际市场。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贺修铭  
本文认为,出版业的文化认同功能具体表现为作为文化时间和空间的媒介及文化冲突与选择的工具,其实现机制主要是自然认同和强制认同。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孙育红  张志勇  
目前,生态技术创新作为技术创新的重要方向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在许多国家受到高度重视并在实践中积极推进。在生态技术创新过程中,生产者个体的收益最大化倾向不仅要通过经济利益诱导,同时也必须在制度的约束下进行。一套严密而又行之有效的制度有利于为生态技术创新提供有效的激励机制,可约束机会主义行为并促进创新企业间的有效合作。因而,必须通过法律制度、产权制度、政府调控制度和监管制度等促进并保障生态技术创新的实施。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自2003年《政府采购法》实施以来,政府采购工作步入法制化轨道。水利部政府采购工作也经历了从无到有、逐渐完善的发展过程,在组织机构、制度建设、体制机制和手段创新等方面都开展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组织机构逐步建立。水利部党组对政府采购工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政府采购工作专题座谈会,要求深入贯彻落实政府采购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水利部直属预算单位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政府采购管理难度大。为切实贯彻落实政府采购相关制度要求,水利部建立了职责明确、层层把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淑  赖明勇  
硅谷已成为高科技产业王国的代名词,是什么使硅谷成为神话?人们易于认同地区科研与工程技术实力等非制度因素。本文着重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深入地分析了美国硅谷创新的制度结构(包括硅谷创新的正式制度安排与非正式制度安排),强调制度结构在硅谷高技术产业发展中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马莹  甄志宏  
本文以中国高铁技术创新实践为例,分析一种由政府主导的,既合作又竞争的技术创新模式。笔者在原有发展型国家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引入新经济社会学制度和认知两大变量,指出是制度环境和认知框架建构出不同的产业政策范式,从而影响不同创新模式的形成。在创新的不同阶段,既有的认知框架决定了技术发展路径的选择,既存的制度环境又规制着技术创新的组织形式,塑造了不同时期创新的理性选择。在不同产业政策范式的指引下,原铁道部在打造政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同时,构建寡占竞争格局,通过合作与竞争双重机制推动了中国高铁技术实现创新。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马莹  甄志宏  
本文以中国高铁技术创新实践为例,分析一种由政府主导的,既合作又竞争的技术创新模式。笔者在原有发展型国家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引入新经济社会学制度和认知两大变量,指出是制度环境和认知框架建构出不同的产业政策范式,从而影响不同创新模式的形成。在创新的不同阶段,既有的认知框架决定了技术发展路径的选择,既存的制度环境又规制着技术创新的组织形式,塑造了不同时期创新的理性选择。在不同产业政策范式的指引下,原铁道部在打造政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同时,构建寡占竞争格局,通过合作与竞争双重机制推动了中国高铁技术实现创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翠锦  李万明  王太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资源日益稀缺。作为微观经济主体的企业只有走绿色技术创新的道路,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制约我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主要因素,并指出只有进行制度创新,才能保证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顺利开展,制度创新是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关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超  
企业集群是企业家的聚集区域,创新是推动企业集群“点——线——面——群”成长和升级的关键因素。文章运用组织社会学中的新制度学派观点,从“组织域”层面解释企业集群的创新机制与模式,对企业间网络、群内企业以及集群环境之间关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企业集群创新扩散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玉虹  马勇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密不可分、互相促动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尽管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谁占主导的问题上有不同的见解 ,但是它们的理论分析都表明了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一种紧密的互动关系。文章在对比分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关于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互动理论的基础上 ,指出经济发展过程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统一过程 ,而且在中国经济体制转轨的大背景下 ,制度创新比技术创新更为重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红  祝木伟  孙婷婷  苏晓丽  
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功能应综合上位——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对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的要求,以及下位——满足教师发展需求来准确定位。高职院教师发展中心功能包含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增强教师对教学学术性和专业性认识,提升教师师德修养,培育职业教育教学文化等。实现教师发展中心功能的路径为:加强顶层设计,独立设置教师发展中心;加强教师发展队伍建设,配备足量专兼职人员队伍;强化高职教师发展研究,构建不同层次教师发展体系;加强教师发展需求调查,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师发展活动,增加活动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