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80)
2023(4715)
2022(3738)
2021(3603)
2020(2872)
2019(6437)
2018(6501)
2017(10242)
2016(6814)
2015(7905)
2014(8075)
2013(7099)
2012(6579)
2011(6274)
2010(6617)
2009(5827)
2008(5850)
2007(5640)
2006(5035)
2005(4796)
作者
(17536)
(14454)
(14225)
(13821)
(9282)
(6888)
(6659)
(5757)
(5560)
(5430)
(4981)
(4969)
(4739)
(4727)
(4531)
(4527)
(4466)
(4383)
(4345)
(4240)
(4008)
(3670)
(3498)
(3478)
(3429)
(3353)
(3254)
(3122)
(2994)
(2927)
学科
教育(19923)
管理(19014)
(18963)
(18161)
经济(18150)
(16916)
企业(16916)
技术(12559)
中国(11822)
理论(9546)
方法(7388)
教学(7327)
(7276)
技术管理(6046)
数学(5435)
数学方法(5344)
(5221)
(4887)
(4735)
业经(4652)
发展(4243)
(4120)
研究(3988)
思想(3954)
政治(3770)
学法(3731)
教学法(3731)
高等(3546)
学校(3536)
思想政治(3520)
机构
大学(98493)
学院(94366)
研究(34120)
教育(29453)
(28895)
管理(28356)
经济(27995)
(24945)
师范(24873)
理学(23793)
理学院(23415)
(22934)
管理学(22906)
管理学院(22674)
师范大学(20468)
科学(19551)
中国(17888)
(17168)
(16825)
技术(16750)
职业(16339)
北京(15571)
研究所(15454)
(14030)
中心(13576)
(13039)
(11863)
教育学(11359)
职业技术(11244)
财经(11127)
基金
项目(54835)
研究(50479)
科学(44883)
基金(34935)
教育(33077)
(29089)
社会(28813)
国家(28640)
社会科(26959)
社会科学(26952)
编号(23908)
科学基金(23786)
(23680)
成果(22277)
(21992)
课题(20582)
(17783)
基金项目(17266)
规划(15353)
(14396)
项目编号(14386)
重点(14229)
(13560)
资助(13276)
教育部(13242)
(13166)
(12808)
(12637)
自然(12529)
自然科(12210)
期刊
教育(51916)
研究(40113)
(33996)
经济(33996)
中国(30727)
技术(16957)
职业(14577)
学报(12673)
(12565)
科学(11494)
大学(10987)
管理(10898)
技术教育(9855)
职业技术(9855)
职业技术教育(9855)
(8679)
论坛(8679)
学学(8419)
(8333)
财经(7126)
(6257)
图书(6072)
农业(6012)
技术经济(5865)
高等(5698)
成人(5561)
成人教育(5561)
(5162)
科技(5128)
高等教育(4988)
共检索到1557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玲  刁哲军  王春丽  
技术与职业教育的价值关系具有互指性,职业教育满足了人类繁衍生息对技术传承的诉求,不同的技术哲学对职业教育模式的选择不同;技术作为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职业教育对象获取物质资料和非物质资料主要依凭和途径,是职业教育最为丰富的课程资源之一,也是职业教育课程评价的核心指标。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宏伟  
哈贝马斯的"兴趣"框架包含技术兴趣、实践兴趣、解放兴趣三部分,反映了"类主体"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为厘定职业教育内在价值提供了分析工具。依据"兴趣"框架,职业教育内在价值表现为技术价值、实践价值、解放价值三方面,其中技术价值是基础,实践价值是技术价值的进一步深化,解放价值是对前两个价值的反思与超越。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志刚  米靖  
职业教育价值论解决的是职业教育如何满足个体与社会需求的问题,通过考察人们对职业教育价值认识的发展历程,分析了职业教育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科技价值、教育公平价值以及社会价值,并就当代职业教育价值观的取向进行了阐释。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姜大源  
相对于通用教学论的普适性,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论强调其特殊性:它是被与职业领域紧密相关的专业科学所特质化了的教学论,是在广泛的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背景下连接专业科学与教育科学以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纽带。因此,职业教育的师资除应具备通用教学论的能力之外,还必须具备专业教学论的能力。专业教学论是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最重要的学习领域。鉴于职业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艳霞  夏建国  
通过从历史和国际比较的角度对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的发展进行分析,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同时通过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分析对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的区别与联系进行了梳理,从而为技术教育的独立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柳靖  柳桢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类型,在发展历史中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大致经历了传承技术,注重从做中学;富国强兵,发展军事力量;解危济困,维护社会稳定;安国富民,发展经济实力;培训技能,促进青年就业;面向人人,关注个人发展等价值观的嬗变历程。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小勇  
本文在对生存论进行哲学探讨的基础上,对职业教育的生存价值进行了简要阐述,认为,生存价值是职业教育价值的重要方面。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川  
任何学校教育的改革,无论是宏观方面还是微观方面的改革,课程内容的改革都是最本质、最核心的深层次问题。课程改革最核心的问题是:教师在课堂上究竟应该给学生传授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从知识论角度讲,人类积累的知识可以分为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应该坚持以实践知识为本位而非书本知识为本位、以工作过程为本位而非课程考试为本位、以实践教学为本位而非课堂讲授为本位的价值取向。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陶军明   刘萍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跨界属性决定了其利益场域的多元性、系统性和复杂性。因而,职业教育政策就调整的范围和对象而言,也完全突破了一般意义上教育政策“纯粹”的、“基于教育”的特点。通过对生态本体的认识以及职业教育政策本质的梳理,发现生态性是职业教育政策的固有属性之一。职业教育政策过程中利益冲突的存在,导致职业教育政策的决策空间会受到利益和价值判断的挤压与影响,客观上要求职业教育政策主体具备系统化思维,职业教育政策过程应该坚持和彰显共同体内涵的生态性价值取向。职业教育政策生态性价值取向意味着职业教育政策的运行应秉承动态平衡、多元共治、自我创新以及以人为本等原则。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延平  
职业教育公平是指所有人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和机会的基本平等与对个体发展差异性的尊重。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应具有同等的发展机会,获得同等的待遇和社会认可,并作为教育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守教育公平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凸显普遍性与正义性的公平内涵。职业教育公平是对职业教育本体价值和普遍性的肯定,彰显着职业教育对社会处境不利群体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邢广陆  
关于教育价值,一直以来是教育理论界积极探讨的重要课题,在哲学意义上的价值,一般是指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或主体需要被客体满足的效用关系,即事物对人的积极意义。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和教育性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价值可以分为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本文在对高等职业教育社会价值、个体价值分析基础上提出高等职业教育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哲生  
根据教育分类的观点,高职教育不属于普通高等教育,而是技术与职业教育中的高等教育,它有自身的专科、本科、研究生层次,社会上关于高职教育是低水平、低层次的二流教育是认识错误,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相关的国际性文件,技术与职业教育在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其实具有独特的、非同寻常的社会功能。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姜大源  
本文从职业特征入手分析了专业与职业的关系,并指出职业教育与培训只有以职业性原则为根基,才能使课程开发、教学过程和质量评估真正体现职业教育专业办学的特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唐永泽  王晓东  
教育都是要为受教育者从事职业(工作)服务的。把教育分为职业教育与非职业教育的标准和依据是教育与职业的关联度(或称相关性),职业教育是直接为从业服务的教育,非职业教育是间接为从业服务的教育。从本质内涵上看,与职业教育对应的非职业教育应该称之为学科知识教育;从两类教育的功能和相互关系的角度,可将职业教育称之为应用(技术)教育,非职业教育称之为基础(知识)教育;将与职业教育对应的非职业教育称为普通教育不尽科学,离弃了区分这两类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何杨勇  陈珺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自由教育的合理性进行批判和辩护:(一)自由教育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教育;(二)职业教育是特殊的自由教育;(三)自由教育是对职业教育的批判。同时进一步厘清了自由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