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60)
- 2023(10467)
- 2022(9241)
- 2021(9040)
- 2020(7340)
- 2019(17374)
- 2018(17603)
- 2017(32579)
- 2016(18726)
- 2015(21251)
- 2014(21622)
- 2013(20659)
- 2012(18953)
- 2011(17174)
- 2010(17256)
- 2009(15452)
- 2008(15006)
- 2007(13081)
- 2006(11580)
- 2005(10185)
- 学科
- 济(65360)
- 经济(65289)
- 管理(49335)
- 业(45496)
- 企(38867)
- 企业(38867)
- 方法(31398)
- 数学(26412)
- 数学方法(26061)
- 教育(23009)
- 中国(22471)
- 学(18013)
- 农(17022)
- 理论(16641)
- 财(16201)
- 业经(14755)
- 地方(13280)
- 和(11873)
- 技术(11849)
- 贸(11326)
- 贸易(11319)
- 农业(11214)
- 制(11103)
- 易(10951)
- 环境(10186)
- 务(10136)
- 财务(10071)
- 财务管理(10053)
- 教学(9931)
- 发(9573)
- 机构
- 大学(263947)
- 学院(256916)
- 管理(99066)
- 济(90646)
- 经济(88290)
- 理学(85940)
- 研究(85680)
- 理学院(84873)
- 管理学(83324)
- 管理学院(82822)
- 京(57920)
- 中国(56864)
- 科学(53925)
- 范(44949)
- 师范(44706)
- 所(42689)
- 财(42087)
- 研究所(39062)
- 江(37837)
- 北京(37505)
- 教育(37326)
- 中心(37189)
- 师范大学(36685)
- 业大(36353)
- 农(35557)
- 财经(34161)
- 州(31207)
- 经(30958)
- 院(30819)
- 技术(30042)
- 基金
- 项目(173738)
- 科学(137112)
- 研究(134830)
- 基金(122360)
- 家(104922)
- 国家(103853)
- 科学基金(88703)
- 社会(80829)
- 社会科(76158)
- 社会科学(76138)
- 省(68779)
- 教育(68404)
- 基金项目(65082)
- 划(59725)
- 编号(58083)
- 自然(56754)
- 自然科(55370)
- 自然科学(55360)
- 自然科学基金(54334)
- 成果(50130)
- 资助(49966)
- 课题(42271)
- 部(39618)
- 重点(39534)
- 发(37164)
- 项目编号(36036)
- 创(35971)
- 教育部(34645)
- 年(34624)
- 规划(33686)
共检索到3772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潘艺林
批判诠释论在西方虽然只是一种非主流的社会理论 ,影响却很大。我国学者时有介绍 ,但尚未紧密结合国内教育研究的具体问题加以深入研究和运用。为此 ,本文针对近十年来我国教育研究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论述了它对教育研究的启示 ,指出 :它不仅能提供方法论基础 ,而且可启示教育研究“少炒时髦”、增强问题意识并通过净化概念等工作而引导教育行动
关键词:
教育研究 批判精神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肖绍明 扈中平
戴伊克的批判话语研究综合社会认知心理学等多学科方法,研究社会认知在社会结构和社会话语之间的协调作用,通过心理模式、语境模式、事件模式研究生产和再生产意识形态的具体过程,并根据"意识形态方块"等方法研究意识形态话语结构的各个层面。教育学批判话语的权力分析从话语/社会分析、批判语境分析和交际事件分析三个阶段阐释话语结构和权力结构的交互状态。这种批判话语研究范式能更好地揭示教育问题,体现教育学研究的人文精神。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顾瑾
以质询、反思、否定、创造为基轴的德育批判是德育实现时代跨越、增促社会进步、谋求人的发展的重要环节。对德育批判精神的探讨,不仅是为了呈现一种德育的精神诉求,也是为了揭示与形成一种更为深刻有力的批判教育的品质。本研究认为:加强德育实践的批判性检视、培育德育主体的批判性人格、弘扬德育的社会批判精神,不仅是德育实践的理性之声、德育主体的生成之道、德育功能的实现之基,也是造就批判性公民的重要进路。
关键词:
德育 批判 否定 创新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熙
围绕着语言与社会之间的双向建构,英国社会语言学家费尔克拉夫深入探讨了话语在何种程度上受制于具体的社会情境,又在何种程度上积极地推动社会变迁。在方法论上,由于批判性话语分析特别强调在情境中体会语义和语用,所以民族志与文本分析必须在研究过程中相互交织在一起。在意义诠释的基础上,批判性话语分析还具有一层"批判的维度"。研究者需借助社会学及教育学的相关理论去挖掘蕴含在文本之中的权力。从批判性话语分析的视角出发来研究教育问题,我们能够获得以往的社会研究模式无法提供的新视野。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彭丽
批判教育学,作为一种对教育的政治学研究,将学校日常进行的知识传授活动"问题化",并对这种作为"政治的实践"的知识传授过程进行了批判性分析,展示了学校教育是作为一种主要的社会关系再生产的工具。在对学校教育进行批判性分析的基础上,批判教育学主张在学校实施一种解放的教育学,即是说,把以往作为"统治的实践"的教育改造成为一种作为"自由的实践"和"解放的实践"的教育,并倡导通过教育变革来实现社会变革,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批判性、民主性的"公民"。从而以个人的解放来实现社会的解放。论文旨在对批判教育学纷繁芜杂的文献进行一次梳理工作。论文着重从意义分析的角度,对这些文献进行了深入分析,形成了以"公民"和"解放...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占魁
哲学批判的本质是对"更好可能"的开放式追寻。哲学批判有关"反"或"非"的立场,通常建立在人们"质疑"既有事态价值品质的基础上,并集中表现为不同学说或观点之间的一种"辩证讨论"。学界有关"批判话语"的复杂意向,使得我国教育研究中的批判实践往往游离了其学术根基,进而致使教育理论在当前的社会危机中日益消减了其所应有的社会影响力。为重振中国教育的公信力,中国教育学界不仅需要在学界内部重建并严格恪守教育批判的学术原则,而且它还必须能够真诚地接受来自教育实践者对其理论品性的质疑与挑战,从而自觉地担负起重建中国批判教育实践的历史使命。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占魁
作为美国新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的创立者和最早在北美倡导批判教育运动的领军人物之一,阿普尔对由右翼保守势力主导的市场化和私有化的教育改革已经进行了长达四十多年的批判研究。在批判立场上,阿普尔表现出对社会草根群体的现实关怀;在批判方法上,阿普尔采取了情境化的关系分析进路;在批判旨趣上,阿普尔致力于民主社会的教育重建,其实践策略包括将批判性反思、学校变革、民主实践的捍卫与对教育改革中赤裸裸的经济逻辑的抵制相结合的"非改革主义的改革",将教师、社区和社会活动家等众多教育利益相关者动员起来积极参与学校教育变革的"厚民主"的教育,以及旨在实现教育领域的知识分子从单纯以知识生产为目的的"学者"转变为能够基于自...
关键词:
阿普尔 批判教育研究 教育改革 教育重建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乔卫平
在处理传统教育与现实教育的关系方面 ,中国近代以来长期陷入三个误区 :第一 ,每一次教育改革都以否定前一阶段教育的“自我否定”为基调 ;第二 ,不加区别地“全盘否定”构成认识传统教育的主调。近代以来 ,中国教育改革所依赖的政治环境日益恶化 ,所必需的经济资源不断减少 ,而教育改革的主题却不断扩大 ,这种相悖的历史格局 ,成为中国近代以来教育变迁难以摆脱的第三个误区。摆脱以上三大误区 ,是 2 1世纪中国教育成功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传统教育 批判 误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卢朝佑 扈中平
批判教育解释学源于批判理论和解释学的发展,是基于批判教育学与批判解释学的融合,使解释学同社会批判、意识形态批判相结合,霸权是其针对性。再现是限制性原则,描述了前批判的解释;批判反思描述了批判的解释,称作可能性原则。批判教育解释学的实践有助于促进真正让我们超越受到限制的交流而达到反思性的解放,建立一种真正解放的合意,致力于人的解放和确保有利于人的解放的社会。"培育主体的批判意识、建立厚民主对话情境、造就批判的和可能性的语言、秉持反思性改造和转化行动"成为批判教育解释学的兴趣。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应强
大学精神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主题,是我国社会发展转型及其触发的高等教育转型的一种表现。大学精神的传统在现代遭遇到严重挑战,必须重建大学精神。大学精神的重建,需要对现代大学进行准确定性与定位,需要守望大学的精神传统,需要注入时代精神的质素。知识分子在大学精神重建中将发挥重要作用。提升人性、教化社会、泽被人类是现代大学文化使命的核心和根本。
关键词:
大学精神 大学传统 知识分子 大学使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旭辉
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大多表现为描述式研究、思辨式研究、实证性研究和诠释性研究,缺乏批判性研究的基础。建立在批判理论基础上的批判研究因其独特的立场、价值取向、方法论特点和研究途径,确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高等教育学应当建立起批判研究的基础,发展出自己的批判话语和研究范式。针对当前高等教育领域,尤其是国内学界相关研究匮乏的现状及其深层次原因,结合现实提出若干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批判研究的对策思路,我国高等教育学学者应致力于批判性研究的本土化和创造"实践的理论",以免陷入过于知识化的误区。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批判理论 批判性研究 方法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戎庭伟
批判教育学的权力批判,沦为一种再生产与抵制话语的强迫重复现象。这种误区根源于他们试图从权力外部入手、寻求客观知识进行抵制的思路,没有正确识别当前教育权力的多元构成特点,以及权力与主体之间的共构关系。福柯式微观权力分析发现,教育权力由国家、地方、教师、儿童等多元矛盾性主体偶然性构成,其目的在于生产儿童。这些特征决定了有效的权力批判必须从权力关系内部入手、发挥批判者自身的觉悟意识,以自身主体性的分析为内容而展开。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照明
伴随着当代空间问题的凸显和空间思想的发展,空间批判理论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后发展视角构建总体性的当代空间批判理论,才能够真正释放出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彻底的革命立场和批判精神。国内外马克思主义学者结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指导下,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在构建当代空间批判理论的实践中,缺少后发展的视角,多数拘泥于"西方中心主义"的传统思维方式。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话语权"尤为重要的当今世界,从后发展视角构建独立自主的科学空
关键词:
空间批判 后发展 方法论 意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惠芬 喻妍 崔雷 唐秋鸿
本文基于批判实在论的视角,援用Archer(1995)的社会变革理论,主张嵌入是ERP绩效的产生机制,在时间维度上构建了ERP绩效的产生模型,最后,通过调研广州明珠星获得数据,以该企业ERP系统的实施对库存管理绩效的提升为例对模型的解释进行了验证。本文研究克服了以往实证主义研究范式的不足,从根本上解释了ERP绩效的产生原因。
关键词:
批判实在论 ERP绩效 嵌入 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