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34)
2023(7521)
2022(5910)
2021(5219)
2020(4387)
2019(9751)
2018(9447)
2017(17873)
2016(9607)
2015(10601)
2014(10417)
2013(10428)
2012(9405)
2011(8181)
2010(8560)
2009(8563)
2008(8990)
2007(8439)
2006(7644)
2005(7365)
作者
(27882)
(23427)
(23087)
(21668)
(15002)
(11021)
(10308)
(8877)
(8757)
(8518)
(7973)
(7817)
(7800)
(7394)
(7242)
(6945)
(6830)
(6763)
(6663)
(6455)
(5871)
(5815)
(5628)
(5527)
(5228)
(5146)
(5122)
(5080)
(4527)
(4406)
学科
(69789)
(67212)
企业(67212)
(51643)
经济(51582)
管理(50272)
业经(26227)
(20565)
(20242)
方法(19860)
(17660)
财务(17645)
财务管理(17637)
企业财务(16706)
农业(15811)
技术(14836)
(12483)
数学(12333)
数学方法(12280)
企业经济(12150)
(12137)
(11670)
理论(11167)
(10823)
经营(10805)
(10160)
中国(10143)
技术管理(10007)
体制(9185)
决策(8584)
机构
学院(154375)
大学(147616)
(69096)
经济(68011)
管理(65357)
理学(55172)
理学院(54755)
管理学(54312)
管理学院(54020)
研究(43333)
中国(37243)
(34163)
(29932)
财经(26813)
(25341)
(24191)
(23798)
科学(23100)
(21140)
经济学(20289)
商学(20111)
商学院(19953)
业大(19808)
(19660)
中心(19510)
财经大学(19376)
北京(18609)
农业(18539)
研究所(18399)
经济学院(18278)
基金
项目(90783)
科学(74330)
研究(71012)
基金(67171)
(55866)
国家(55235)
科学基金(50392)
社会(47978)
社会科(45582)
社会科学(45567)
(37156)
基金项目(35413)
教育(31326)
自然(30515)
自然科(29879)
自然科学(29874)
自然科学基金(29442)
(28644)
编号(28414)
(27641)
资助(25878)
(22725)
成果(22013)
(20338)
(20324)
创新(20103)
(19964)
国家社会(19854)
重点(19691)
课题(19024)
期刊
(87267)
经济(87267)
研究(47122)
(32339)
管理(30992)
中国(28919)
(24410)
科学(19057)
业经(17522)
学报(17118)
农业(16930)
技术(16386)
财经(15401)
大学(14478)
(14338)
金融(14338)
学学(13922)
(13462)
经济研究(12417)
教育(12246)
技术经济(11274)
问题(11272)
(10999)
财会(10170)
现代(9465)
世界(8812)
商业(8380)
(8282)
经济管理(8186)
会计(8074)
共检索到2393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弘钰,鲁新华  
自改革开放以来,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发展明显滞后,其根本的原因之一是企业所有权配置失当。企业的所有权指的是对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从企业制度演变过程中可以看出所有权的配置与企业效率有着正相关的关系。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振兴的主要途径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即政府减少对企业的干预,从企业直接控制者转变为财务上的监督者;通过“国有企业民营化”解决“所有者缺位”问题;引进目前老工业基地“稀缺人才”,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本的重要性,让他们拥有部分企业所有权,参与企业收益分享。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波  
随着计划经济时代的结束和市场经济时代的来临,东北老工业基地慢慢丧失了往日的优势,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已被中央政府提到了战略的高度。然而,企业的振兴与再造必须与文化的再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塑造企业家文化、重构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观念、突破计划思维模式、促进东北区域文化的演进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内在动力。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亚男  
东北老工业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文化的参与和创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企业文化的问题。从历史文化观的角度审视,东北有许多优秀的企业文化传统。然而,又由于这种文化存在种种缺陷,造成东北地区经济上的落后。因此,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新型工业社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以企业文化的创新为先导,以企业观念的更新为动力,转变东北老工业企业文化的观念,大力倡导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思维、新理念,这也是振兴东北经济的关键所在。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孙少岩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侯锐  曹玉霞  
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调整和改造,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后提出的又一项区域发展战略。这一战略的实施,对推动东北经济的繁荣,实现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农业作为东北经济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过程中,将面临那些发展机遇?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又能在多大程度上支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笔者认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发展东北农业和农村经济之间具有相互依从的内在联系。一方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不仅是东北工业经济腾飞的福音,也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赵德海  李亚茹  
本文阐述了东北老工业基地国企改革的紧迫性,并指出了国有企业问题积累时间长、需要支付巨额改革成本、国企改革内动力不足等五大难点。最后提出国企改革要在实现产权多元化、技术创新、资金瓶颈、管理等五方面进行创新突破。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汤吉军  
东北老工业基地特殊性在于:计划经济体制浓厚、国有经济比重大、重化产业比例大形成的“铁三角”架构,从而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同时,会产生显著的沉淀成本。补偿或降低这些沉淀成本,构建完全的市场竞争环境是新形势下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关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牛冲槐  陈金库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意义重大,困难和矛盾很多。正确处理观念与行动、继承与创新、重点与非重点等九个关系是实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保证。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爱军  
作为社会主义社会本质属性的"社会和谐",指的就是社会诸矛盾以及矛盾的诸方面之间,在一定的、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因相互依存、相互融合所达到的矛盾化解状态。"民生",指的则是普通民众或百姓的生存与生活。"民生"与"社会和谐"之间具有重要的关联性,民生问题的凸显正是社会不和谐的一个重要方面,而民生问题的解决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东北地区社会和谐的构建,往往取决于能否切实解决普遍性的和特殊性的民生问题。不过,在解决东北老工业基地民生问题的时候,重中之重是一定要结合东北地区自身的区位优势来兴办实业,广开就业渠道。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能否发挥出地域特色来兴办实业,是解决东北地区民生问题和构建社会和谐的关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耀辉  徐波  
国家制定了振兴东北的伟大战略,东北三省面临着繁重的老工业基地改造和调整任务。然而在抓住机遇建设新型工业化的同时,一定要强化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对其发展态势存在问题要深入研究。因为发展民营科技企业是老工业改造和调整的补充,是推动与东北三省产业结构科学布局和经济体制多元化不可缺少的因素。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董香书  肖翔  
本文立足1999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对"振兴东北"战略进行评估。实证结果表明该战略有利于企业产值扩张,但并不利于利润提高。在此基础上,本文讨论了"振兴东北"战略对企业的影响机制。实证研究证明该战略显著的降低了企业的税收与负债,促进了资本深化,增加了中间品投入。本文进一步发现企业税收下降刺激了产值的增加但不利于利润提高,负债下降与资本深化对于产值的正影响显著大于利润;中间品投入的增加对利润的负影响显著大于产值。本文认为"振兴东北"战略使企业陷入"经营困难—政府‘输血’—企业进一步扩张—利润下降—经营困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福利  崔玉艳  孙红梅  
民营企业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生力军,然而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很多,其中筹资难是很普遍的现象。盘点民营企业筹资难的态势分析,探索民营企业筹资战略布局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对困扰民营企业筹资的因素及其解决对策分析,认为完善金融体系改革、创新金融产品和增强民营企业融资意识是当务之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郭庆海  
东北商品粮基地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所占据的位置越来越突出。国家关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部署 ,给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抓住这个机遇解决商品粮基地建设中存在的内在矛盾 ,把商品粮基地建设的基点建立在可持续发展、价值实现、转化增值、规模经营目标之上 ,是从战略高度谋划我国未来粮食安全的客观需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