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78)
- 2023(8735)
- 2022(7371)
- 2021(6458)
- 2020(5521)
- 2019(12370)
- 2018(12154)
- 2017(23684)
- 2016(12689)
- 2015(14079)
- 2014(14215)
- 2013(14185)
- 2012(13619)
- 2011(12592)
- 2010(13085)
- 2009(12671)
- 2008(12312)
- 2007(11510)
- 2006(10635)
- 2005(10128)
- 学科
- 济(78278)
- 经济(78194)
- 管理(42650)
- 业(36672)
- 企(31067)
- 企业(31067)
- 方法(23786)
- 数学(20433)
- 数学方法(20293)
- 地方(20285)
- 财(18958)
- 中国(17457)
- 制(17088)
- 业经(15394)
- 农(14862)
- 学(14362)
- 地方经济(14037)
- 体(13151)
- 融(11539)
- 金融(11536)
- 银(10825)
- 银行(10813)
- 环境(10662)
- 行(10410)
- 体制(10332)
- 农业(10019)
- 务(9862)
- 财务(9838)
- 财务管理(9814)
- 产业(9595)
- 机构
- 大学(201782)
- 学院(199879)
- 济(97331)
- 经济(95574)
- 研究(72800)
- 管理(71150)
- 理学(59962)
- 理学院(59231)
- 管理学(58420)
- 管理学院(58016)
- 中国(55074)
- 财(46910)
- 京(41901)
- 科学(39828)
- 所(36713)
- 财经(36395)
- 经济学(32773)
- 经(32654)
- 研究所(32598)
- 江(31437)
- 中心(31297)
- 经济学院(29034)
- 北京(26748)
- 农(26650)
- 财经大学(26608)
- 范(26435)
- 师范(26232)
- 院(25510)
- 州(24622)
- 业大(23559)
- 基金
- 项目(121832)
- 科学(97006)
- 研究(91525)
- 基金(90263)
- 家(77354)
- 国家(76745)
- 科学基金(65845)
- 社会(62845)
- 社会科(59655)
- 社会科学(59639)
- 基金项目(46923)
- 省(45961)
- 教育(41366)
- 自然(38636)
- 划(38241)
- 自然科(37684)
- 自然科学(37675)
- 自然科学基金(37038)
- 资助(36798)
- 编号(34846)
- 成果(30325)
- 部(28239)
- 制(28141)
- 重点(28093)
- 发(27664)
- 国家社会(27184)
- 课题(25422)
- 教育部(25019)
- 创(24683)
- 性(24226)
共检索到3205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郭兆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金全 薛蔚雯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过程中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收敛呈现以2013年为节点先快后慢的变化趋势。基于包含产业结构变迁的三部门Mankiw-Romer-Weil扩展收敛模型的实证研究表明,产业结构变迁整体上能够促进省际经济收敛,但存在产业异质性;劳动力流入工业在短期内对收敛具有显著正向作用,而流入服务业难以促进收敛。进一步研究表明,1998—2013年,相较东部地区以农业劳动力流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变迁,中西部地区以农业劳动力流入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更强,促进了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差距缩小,从而加快我国整体经济收敛;而2013年后,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变迁方向与东部地区逐渐同步,均以农业劳动力流入服务业为主,省际经济收敛速度放缓。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成思危
依靠经济手段缩小地区差距化学工业部副部长中国软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成思危编者按:本文对地区差距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并着重指出要用经济手段来缩小地区差距,要采取措施推动生产要素向欠发达地区流动、减小流动阻力。尤其是侧重实际的文风,谈出了许多具体的工作取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罗正英 陶凌云
地区经济的差异与差距是有显著区别的。地区差异的经济学涵义即地区经济的比较优势 ,差距与地区经济的分工格局有关 ,而比较优势的充分发挥又是以地区经济的合理分工为前提 ,故可以得出扩大差异是可以缩小差距 ,实现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结论。
关键词:
差异 差距 比较优势 协调发展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立足山区实情努力缩小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对丽水地区经济现状的调查及发展的思考人民银行丽水地区分行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各种因素,丽水地区与我省其他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正呈现出不断加大的态势。作为贫困地区的金融部门责无旁贷地承担着把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同...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孙自铎
地区间社会发展差距的缩小必须以经济发展差距的缩小为前提 ,没有经济发展差距的缩小就不可能有社会发展差距的缩小。在我国现阶段 ,试图在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继续扩大的前提下缩小地区间社会发展差距 ,这是不现实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卫华
居民工资性收入的城乡差距与地区差距都很大;居民经营净收入存在一定的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但二者都没有工资性收入差距大;居民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的城乡差距都很大,地区差距相对较小。深化教育培训体制、劳动力市场机制、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和经常性转移支付等项制度的改革,能够提高中西部地区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有利于缩小居民收入的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
关键词:
居民收入 城乡差距 地区差距 制度创新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魏立萍
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经济增长的对策魏立萍一、我国现阶段收入差距在收入分配差距的比较中,常用五等分的测量方法,就是按收入水平的高低,将人口分为五等分,然后计算各个1/5人口层的收入在全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表1和表2分别是美国家庭收入按五等分法计算的各人口层...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扬 徐现祥 舒元
本文通过对2000~2007年间广东省21个地级市实际人均GDP的总体差异和各市38个二位码工业行业的集聚度测算发现,2005年左右省内各市实际人均GDP差距出现了缩小的趋势;在广东省内经济差距的缩小的同时,2005年左右广东省的工业集聚度也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研究表明,广东省城市间的产业空间转移是引起省内人均GDP差距缩小的主要原因。其中,高耗能行业与劳均资本存量较低的传统制造行业转移态势明显。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在省内产业转移和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中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
经济差距 基尼系数 产业转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孔晓莎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景维民 莫龙炯
基于中国经济市场化转型的视角,利用中国省际数据和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实证考察所有制结构改革对地区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研究发现,国有经济规模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随市场化进程而变化。在市场体系尚未完善情况下,国有经济的"宏观稳定作用"使其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显著正效应;我国中西部地区市场化进程缓慢,市场化指数在[1.277 5,10.557 0]区间,国有经济规模对地区经济增长正向效应较小,尚未进入由正转负阶段,应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随着市场化程度提高,国有经济的"增长拖累效应"逐步显现,抑制地区经济增长,应完善产权制度、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黄海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董藩
受生产力发展水平、资金积累与供应及科技等诸多因素制约,西部地区缺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充分条件;优先发展轻工业并将其作为主导产业,实为尽快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的方略良策。为此。应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促进西部地区轻工业的快速发展。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瑞 王叶军 张小鹿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聚焦银行业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合新结构经济学最优金融结构理论,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广义矩估计、工具变量法和分位数回归等方法,以中国2008—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以中小银行发展所推动的银行业结构优化能够有效降低城乡收入差距,该作用随城乡收入差距分位点的提高而增大。异质性分析显示,市场化水平高的地区、基础设施完善的地区,银行业结构优化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了显著负向影响;金融素养高的地区比金融素养低的地区,银行业结构优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作用更加明显。基于此,建议通过提升中小银行的数量规模来优化银行业结构及完善配套措施,发挥其缓解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田钊平
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无论从内部还是外部来看差距均呈扩大之势,经济发展水平处于较低层次,这主要是由于民族地区教育陷入低均衡发展陷阱所致。民族地区要缩小经济发展差距,必须针对教育低均衡发展的制度性根源,采取外部强力介入的措施,有效地破解教育低均衡发展陷阱,以推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向高水平均衡演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