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2754)
- 2022(2438)
- 2021(2444)
- 2020(2154)
- 2019(5178)
- 2018(5482)
- 2017(10322)
- 2016(5907)
- 2015(6306)
- 2014(6491)
- 2013(6438)
- 2012(5879)
- 2011(5417)
- 2010(5702)
- 2009(5784)
- 2008(6148)
- 2007(5557)
- 2006(5367)
- 2005(5130)
- 2004(4655)
- 学科
- 济(24861)
- 经济(24827)
- 税(21629)
- 税收(20192)
- 收(20023)
- 管理(16854)
- 业(11812)
- 企(11164)
- 企业(11164)
- 财(10466)
- 制(8529)
- 中国(6479)
- 体(6472)
- 学(5826)
- 财政(5738)
- 体制(5704)
- 方法(5618)
- 地产(5395)
- 房(5395)
- 房地(5395)
- 房地产(5395)
- 理论(4959)
- 业经(4653)
- 政(4566)
- 农(4523)
- 教育(4438)
- 银(4367)
- 银行(4357)
- 融(4294)
- 金融(4292)
- 机构
- 大学(83073)
- 学院(80588)
- 研究(31800)
- 济(31789)
- 经济(31080)
- 财(25526)
- 管理(24770)
- 中国(24631)
- 理学(19269)
- 理学院(19007)
- 管理学(18649)
- 科学(18608)
- 京(18526)
- 管理学院(18462)
- 所(17721)
- 财经(17303)
- 经(15462)
- 江(15273)
- 研究所(15230)
- 省(12749)
- 北京(12715)
- 财经大学(12466)
- 中心(12445)
- 范(12103)
- 师范(12027)
- 农(12026)
- 州(11711)
- 税(11428)
- 院(11158)
- 经济学(10465)
- 基金
- 项目(40847)
- 研究(32065)
- 科学(30416)
- 基金(27957)
- 家(24683)
- 国家(24451)
- 科学基金(19412)
- 社会(19163)
- 社会科(18032)
- 社会科学(18025)
- 省(15082)
- 教育(14858)
- 成果(14144)
- 基金项目(13677)
- 编号(13487)
- 划(13036)
- 资助(12232)
- 自然(11006)
- 自然科(10713)
- 自然科学(10708)
- 自然科学基金(10504)
- 性(10378)
- 课题(10184)
- 重点(9360)
- 部(9210)
- 阶(8752)
- 段(8731)
- 阶段(8712)
- 项目编号(8700)
- 制(8550)
共检索到1508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常世旺 丁群
房地产税功能定位不同,具体税制设计和改革步骤就会存在差异。本文以房地产税作为财产税的"受益论"和"调节贫富差距论"两种理论为基础,分析不同理论思想下,具体税制设计上的特点与差异,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剖析,最后提出完善我国房地产税的建议。
关键词:
房地产税 受益论 贫富差距 收入分配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邓菊秋
房地产税的改革目标应是为地方政府提供稳定透明的收入来源,完善财权与事权相对称的地方财政体制。因此,建议循着新思路,通过对相关制度的配套改革来实现。
关键词:
房地产税 地方财政 受益原则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华伟 巩腾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房地产税改革的政策背景并提出改革思路:完善房地产税制结构,稳定和优化房地产宏观税负,改革步伐与城镇化进程相适应并兼顾地区差异,推进房地产税收资本化和证券化。由此提出政策建议:房地产税立法先行,为房地产税改革保驾护航;开发环节简政放权,清理不合理行政事业规费,设立配套税;在总税负稳定的前提下,逐步提高保有环节和存量房的税负;发行以房产税为担保的中长期离岸人民币债券,弥补地方财政缺口。
[期刊] 改革
[作者]
何雄浪
房地产税又称财产税或物业税,主要以土地、房屋等不动产为征税对象,要求不动产承租人或所有人在持有环节按年缴付规定的税款,应纳税额随着不动产市场价值的升高而提高。开征物业税一般不易发生税收转嫁,而且可以直接增加房产所有者的持有成本,有效抑制住房的投资和投机需求,从而调节住房供求结构,降低住房空置率,更好地满足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需求。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蒲方合
我国房地产税税费结构、税收结构不合理,未能形成促进土地资源、房屋节约集约利用的税收激励机制,未能形成促进地方财政可持续发展的房地产税费体系。为了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我国房地产税的功能应主要定位于业主在房地产保有环节对土地资源和房屋的节约集约利用。在房地产保有环节开征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分别计算,合并缴纳。通过对建设用地的区位、地段等因素之综合评价,可构建房屋实际分摊的建设用地面积之折算值数学模型。以房屋实际分摊的建设用地面积之折算值、建筑面积分别作为土地使用税、房产税的计税依据。对家庭自住用房实际分摊的建设用地面积之折算值超过土地使用税税收优惠值的部分,超额累进征收土地使用税;对自住用房面积超...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唐明
为什么房地产税改革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启而难动"?房地产税改革深刻地影响到多方利益,涉及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房地产开发商、银行、居民纳税人等多个方面,其本质是一次制度转型。中央政府在房地产税改革中的收益远大于成本,是改革的有力推动者;而地方政府在改革中却得不偿失,因而其对改革的动力严重不足。居民纳税人在房地产税改革决策阶段可能不会产生直接影响,但其决定管理阶段的效率。要推动房地产税改革,目前关键是充分考虑地方政府和纳税人的权利和利益,让其都能真正分享到改革的制度红利。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新
长期以来,由于税收体系的复杂性,我国房地产税收存在结构不均衡、征收范围有限和地方政府主动权有限等特征,成为我国推进房地产税改革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随着本次房地产税试点改革的不断推进和落实,预计其对于我国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来源扩张、房地产市场价格的稳定与价格形成机制的完善会产生直接影响,同时对我国税收体系完善、地方政府治理能力提升和我国居民收入分配与共同富裕的长期影响也将逐渐凸显。
关键词:
房地产税 财政收入 投机需求 收入调节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许建标
纳税人可接受性是影响税制改革能否顺利推进的重要因素。正当充分的改革理由、民主规范的决策程序以及公平合理的税负分配,是构成衡量税制改革可接受性的三项基本标准。当前,我国房地产税改革存在改革理由阐释尚不够充分、决策信息相对封闭、公众参与决策不足、税负分配争议大等突出问题,直接影响到纳税人可接受性程度的提升,不利于改革推进。为此,需要从满足公共需要的目的出发进一步阐释改革理由,在决策机制方面着力加强信息公开和决策民主,立足国情设计更为合理公平的税负分配方案,积极稳妥地规划推进步骤。
关键词:
房地产税 可接受性 税制改革 纳税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铭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社会体制的转型,房地产市场的诸多问题日益凸显。2010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研究推进房地产税改革"。房地产税成为"十二五"期间推进财税体制改革诸项举措中令各界人士关注的热点。本文对中国涉及房地产的主要税种、税费收入、存在问题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国外房地产税的设计分类、收入归属、收入规模等进行了详细比较,就如何借鉴国际经验,明确房地产税的作用定位及开征方案的初步设想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
房地产税 地方税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田芳
本文通过对我国房地产税税收现状的分析,指出我国现行房地产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按照中央会议精神,确立房地产税筹集财政收入、提升政府服务、调节收入分配、优化资源配置及完善税制结构等改革目标;将房地产税改革重点确定为将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合二为一、将农村地区纳入征税范围、对个人住宅普遍征税、按照评估值计税及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政管理权几个方面;结合我国国情,提出经营性房地产税改革和沪渝两市改革试点先行,个人住宅房地产税后行的改革路径。
关键词:
房地产税 税制结构 计税依据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张富珍
房地产税计税依据是房地产价值,按照评估价值计征是国际通行的做法。房地产税应划分为地方税种,以便于地方政府实施属地管理征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俞光远
(一)将房地产税改革纳入财税改革顶层设计房地产税改革的基本目标是推动地方财税体制改革,完善房地产税和地方税体系,促进房产和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为此,要将房地产税改革方案纳入财税改革顶层设计,与其他财税相关改革互相联动,并与其他相关改革配套协调,才能使房地产税改革方案更加
关键词:
房地产税 差别税率 征税范围 税收收入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樊慧霞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锁定了六大税种以深化税收制度改革,房地产税就是其中之一。事实上,房地产税改革一直都是近年来税制改革的焦点问题,但终未能顺利推进。曾被称为房地产税"破冰之旅"的沪渝房产税试点改革也在高调推出之后,经历了三年半的低调运行。可以说,房地产税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只有各方面问题综合考虑,改革才能如愿如期稳步推进,才能真正建立起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诚尧
本文就2010年报刊发表的对物业税或房产税改革持有怀疑的各种观点,概括归纳为六类:"法理不通论"、"重复征税论"、"税负转嫁论"、"不能调控和调控缺能论"、"调控无效和有害论"和"条件尚不具备论",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分类分项加以评论,分析其缺乏根据、论点失误,或存在缺陷,悬念过多,有碍现实要求。期望通过共同研讨,有利于清理怀疑观点和悬念,完善税制、顺利地分阶段逐步推进房地产持有环节税改革。使这个税种,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收入分配改革完善、实现保障和改革民生的根本要求中,更好地与其他税种和经济杠杆配合运用,充分发挥它应有的一定积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