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19)
2023(7924)
2022(6615)
2021(6189)
2020(5174)
2019(11653)
2018(11390)
2017(22822)
2016(12503)
2015(13709)
2014(13950)
2013(13852)
2012(13428)
2011(12213)
2010(13020)
2009(12445)
2008(11780)
2007(10713)
2006(9567)
2005(8773)
作者
(36257)
(30127)
(30006)
(29135)
(19700)
(14398)
(13649)
(11523)
(11470)
(11383)
(10350)
(10052)
(9958)
(9742)
(9671)
(9419)
(8900)
(8808)
(8767)
(8635)
(7651)
(7498)
(7370)
(6969)
(6924)
(6909)
(6862)
(6634)
(6143)
(6012)
学科
(58008)
经济(57948)
管理(38937)
(36388)
(29732)
企业(29732)
方法(20200)
数学(16942)
数学方法(16707)
(15025)
(14519)
中国(14087)
业经(12603)
(12055)
(11747)
地方(11608)
(10284)
(10195)
金融(10194)
(10184)
银行(10176)
产业(9934)
(9791)
农业(9651)
(9472)
贸易(9469)
(9217)
理论(8845)
技术(8716)
(8670)
机构
学院(185249)
大学(184097)
(80427)
经济(78772)
管理(69065)
研究(65326)
理学(58150)
理学院(57505)
管理学(56595)
管理学院(56230)
中国(49701)
(40215)
(38575)
科学(37905)
(33229)
财经(31015)
研究所(29681)
(29581)
中心(29431)
(28332)
(28105)
(25559)
师范(25377)
经济学(25215)
北京(24506)
业大(24264)
(23618)
(23251)
财经大学(22857)
经济学院(22623)
基金
项目(114983)
科学(91535)
研究(86391)
基金(83738)
(72150)
国家(71525)
科学基金(61206)
社会(55789)
社会科(53043)
社会科学(53032)
(44634)
基金项目(43087)
教育(39479)
自然(38219)
(37651)
自然科(37313)
自然科学(37304)
自然科学基金(36666)
资助(35043)
编号(34214)
成果(29583)
(26254)
重点(25908)
(25904)
课题(24947)
(24356)
(23670)
国家社会(22900)
教育部(22663)
人文(22196)
期刊
(94841)
经济(94841)
研究(61253)
中国(35778)
(31504)
管理(27137)
学报(27036)
(26373)
科学(25576)
(22550)
金融(22550)
教育(21285)
大学(20954)
学学(19740)
农业(17599)
财经(16784)
经济研究(15633)
业经(15090)
技术(14707)
(14682)
问题(12701)
(10551)
技术经济(9154)
国际(9079)
现代(9036)
(8886)
理论(8572)
商业(8412)
世界(8396)
(8354)
共检索到2891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卢寿祥  隆定海  
根据马克思剩余价值率论,厂商暴利的获取源于厂商对员工过多剩余劳动时间的无偿占有,而厂商以外的社会经济环境仅是厂商赖以实现这种占有的条件。其实,在劳力市场规范、竞争的情况下,人们更应注意厂商暴利的社会性。厂商的暴利会使厂商的经济行为具有社会强夺性,即以相对过少的社会付出获取相对过多的社会财富支配能力。厂商暴利会扩大社会经济的虚拟性,即扩大社会产值与社会物质财富之间的差异。我国房地产行业的高回报率,已使整个宏观经济存在着巨大的泡沫危险,损害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健康发展。对此,政府应及时采取有效的管制措施,逐渐改变各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局面,使房地产行业发展逐步回归正常和理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郭春丽  
本文以房地产类上市公司为例,对房地产业利润水平进行总体分析、比较分析、地区分析和个案分析。结果表明:房地产业既不是利润水平最高也不是利润水平最低的行业,盈利能力最强和最弱的上市公司都不属于房地产业;房地产类上市公司的利润水平没有明显的地区差异,而且良莠不齐,是一个“同行不同利”的行业。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胡建军  
近年来,由于房价上涨过快,舆论导向以及公众的口诛笔伐,使房地产企业背负着"暴利"的妖魔化形象。那么究竟房地产业是否"暴利"呢?本文通过分析房地产业链上交各项国家财政税费的数据,反映房地产业的收入去向和"暴利"动因,阐述房地产业对国家财税的贡献程度。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银海  
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我国房地产经济运行及其调控管理要以广大劳动者生活需要的较快提高为出发点、归宿点和推动力。针对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存在的问题,政府要进一步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同时调控好二、三级市场,建立一个公正、公平、公开的市场运作机制;加强房地产金融、财税体系的调控,发挥金融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有效调节作用;完善房地产法规体系,加强执法监督。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肖元真  顾凤惠  王菊英  
2006年是我国进入新一轮宏观调控后,针对过热的房地产业出台宏观调控政策最多和力度最大的一年。中央政府通过房地产开发政策调整,土地出让政策调控,外资购房政策严控,房地产金融适时紧缩和房地产税收的不断规范,使我国的房地产业开始从快速增长期进入理性发展期,在房地产价格逐步趋于合理、房地产投资增速开始下降的情况下,房地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开始对和谐社会的建立起到支持和促进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崔光灿  
针对目前我国消费率仍然偏低的状况,不可不重视作为支柱产业和消费热点的房地产业。该产业如何在促进经济增长、满足消费需求和防范化解风险的同时,进一步发展,已成为当前普遍关注的问题。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白津夫  
房地产业发展与宏观经济运行白津夫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房地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并且正方兴未艾。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房地产业发展将进一步加快。因此,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加强对房地产业发展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从经济学的角度,联系我...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汪利娜  
在各国经济发展中,以住宅为主的房地产业作为宏观经济的基础产业具有经济发展晴雨表的美誉。在我国,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其投资与消费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不断提高,房地产波动周期与宏观经济周期的互动性越来越强,与货币供给的关联度也越来越高。因此,审慎分析房地产市场的基本走势,找出结构失衡的症结,制定有效的宏观调控政策,并从制度安排人手建立长效机制,是促进房地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关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吴利华  
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产业链长、资本密集、关联度高,房地产业又历来是宏观调控首先指向的产业之一,房地产业的发展既受宏观经济形势和产业政策影响,也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本文在对房地产业市场特性、房地产开发经济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并分析了当前宏观调控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可能产生影响。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于琳方  徐长玉  
目前全国房价仍在不断上涨,一些热点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房价仍在高位运行,其上涨速度还有所加快。这几年中央政府也出台了不少调控政策,但房地产领域的一些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其原因主要是我国现行调控思路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政府行政干预和房屋管制过多,"两房"制度问题多,住房社会保障的范围过于宽泛等。因此,现行调控思路需作调整。笔者提出了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完善"两房"制度,建设国家商品租赁住房,引导消费者树立合理的住房消费观念等建议,希望能够对完善我国现行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提供有益的参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石丹  胡细英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二阶段,即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不断推动着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之间存在着作用与反作用及双向反馈的关系,且不是简单的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而是一个有机整体。文章结合中国历年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及其执行效果,提出对中国房地产进行宏观调控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之上对房地产宏观调控现状进行评价。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艳  张斌  
商品房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一种商品,本应由市场机制发挥价格形成作用,但在我国经济高速成长的今天,新旧体制交接问题,历史遗留问题,文化特征等多重因素作用下,市场似乎没有形成一个令人满意的价格形成机制,我们不得不借助于宏观调控来引导房价朝健康的方向发展,而宏观调控的尺度力度必须恰到好处,才能和市场机制共同作用,产生出合理的价格,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进而促进国家稳定,社会和谐发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高波  
该文从全球视角分析了金融风暴通过心理和预期、资本流动和收入增长等渠道对中国房地产业产生的负面影响。提出在宏观经济周期性下行时期,由于市场预期悲观和房地产市场的特殊性,房地产市场难免出现房地产投资增长放缓、房地产交易萎缩、房价波动或下跌、商业性房地产贷款增速减慢等周期性市场调整现象,以及收缩性的羊群行为。因此,政府要对上一轮的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做一次全面的梳理,彻底调整抑制房地产市场的政策,选择合宜的土地政策、金融政策、税收政策、产业政策,降低房地产市场的交易成本,以扩大住房消费为突破口,刺激消费需求,从而扩大内需和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卫娟  杨之奕  
由于海南自身禀赋的特殊性,旅游业和房地产业一直是海南经济的重点发展产业。基于海南省1990-2010年的数据,本研究运用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旅游业、房地产业和宏观经济的联动性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房地产业促进了海南经济发展,并且这种促进作用越来越强,而旅游业对海南经济的促进作用不强;同时还发现旅游业对房地产业产生了挤入效应,房地产业则对旅游业产生了挤出效应,从长期来看这种挤出效应越来越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