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93)
- 2023(7624)
- 2022(6474)
- 2021(5864)
- 2020(4595)
- 2019(10347)
- 2018(10358)
- 2017(19373)
- 2016(10631)
- 2015(11915)
- 2014(12081)
- 2013(12012)
- 2012(11904)
- 2011(11128)
- 2010(11647)
- 2009(10411)
- 2008(10505)
- 2007(9696)
- 2006(9097)
- 2005(8369)
- 学科
- 济(51479)
- 经济(51320)
- 业(25824)
- 管理(25312)
- 企(19545)
- 企业(19545)
- 中国(18828)
- 地方(18125)
- 农(16765)
- 方法(14378)
- 业经(14294)
- 农业(11184)
- 学(11113)
- 地方经济(10200)
- 发(10088)
- 和(9868)
- 数学(9856)
- 数学方法(9712)
- 融(9632)
- 金融(9630)
- 制(9381)
- 银(9359)
- 银行(9338)
- 理论(9272)
- 行(9183)
- 财(8932)
- 环境(8127)
- 贸(8057)
- 贸易(8047)
- 易(7651)
- 机构
- 学院(159348)
- 大学(158432)
- 研究(63951)
- 济(63831)
- 经济(62305)
- 管理(54619)
- 中国(47450)
- 理学(45367)
- 理学院(44617)
- 管理学(43716)
- 管理学院(43397)
- 科学(39498)
- 京(36066)
- 所(34089)
- 研究所(30639)
- 财(30251)
- 农(30198)
- 中心(27683)
- 江(26913)
- 范(26131)
- 师范(25892)
- 北京(23554)
- 农业(23203)
- 业大(22828)
- 财经(22717)
- 院(22593)
- 州(21621)
- 师范大学(20900)
- 省(20611)
- 经(20397)
- 基金
- 项目(98636)
- 科学(77420)
- 研究(74486)
- 基金(69020)
- 家(60266)
- 国家(59650)
- 科学基金(49720)
- 社会(48364)
- 社会科(44470)
- 社会科学(44452)
- 省(39767)
- 基金项目(35989)
- 划(33729)
- 教育(33723)
- 编号(30786)
- 自然(29940)
- 自然科(29206)
- 自然科学(29194)
- 自然科学基金(28671)
- 发(27659)
- 资助(27603)
- 成果(27078)
- 课题(23105)
- 重点(22902)
- 发展(22323)
- 展(21898)
- 部(21373)
- 创(19996)
- 国家社会(19001)
- 性(18748)
共检索到2663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邓大松
论战后德国社会保障发展及其意义邓大松德国①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现代社会保险的国家。100多年以来,随着德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社会保险业也不断地演变和发展,并为全球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供了深刻的教训。探讨德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研究战后...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沈琴琴
二战以来,德国实行社会市场经济制度,以便把市场自由原则同社会公平原则较好地结合起来。40多年来,德国在这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难解的社会问题,高社会福利制度就是其中的难题之一。了解德国社会保障发展状况,探讨其对社会经济的影...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灿明
德国社会保障制度及其借鉴意义杨灿明德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为实施其社会平衡或者说社会公平政策服务的。1949年制定的德国基本法规定,国家有义务对每一个公民提供社会保障并为实行社会正义而努力。为此,“二战”后至今德国制定了一系列社会福利法规。从保障公民医疗...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吕建锁
实现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与发展,需要社会保障的可持续发展。而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社会保障基金来源的可持续性和运行机制的优化。我国当前以统筹方式筹集社会保障基金的做法有许多缺陷,如覆盖面狭窄、欠费问题严重、管理不规范等。应当设立社会保障税,用课税法取代统筹法,以促进经济发展可持续性与社会保障可持续性的相互协调。
关键词:
社会保障税 可持续发展 现代企业制度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综合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詹浩勇 陈再齐
大力发展社会保障住房,尤其是非盈利性住房是加拿大成功解决中低收入居民住房问题的基本经验,也是作为福利国家政府社会福利措施的重要体现。本文对加拿大社会保障住房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概括介绍,对加拿大社会保障住房的主要形式包括公共住房、非盈利住房、合作住房等从供给主体、融资来源、租赁对象、运作管理等进行了梳理与概括,对政府在加拿大社会保障住房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政策实际效果进行评价,并结合我国住房保障事业发展的实际思考加拿大经验对我们的启示。
关键词:
加拿大保障住房 公共住房 非盈利住房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延中
本文在描述改革以来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演变过程基础上,总结回顾30年来社会保障改革发展的成就,分析目前社会保障制度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议。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已经奠定了一个比较坚实的基本制度框架。展望其未来发展,应当根据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社会保障自身的发展规律,加快建立健全"老有所养、学有所教、病有所医、劳有所得、住有所居"的现代社会保障体系。
关键词:
社会保障 养老 医疗 救助 福利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小花 王铁军
人口是社会生活的主体 ,社会保障的对象是人口 ,人口需求是决定社会保障制度变迁的社会基础。通过对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人口发展的关系的考察发现 ,在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过程中 ,正确处理人口与社会保障的关系 ,充分发挥社会保障调控人口的功能 ,同时以人口发展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应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始终不可忽视的基础工程。
关键词:
社会保障 人口需求 制度变迁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穆怀中
经济学理论通常认为工资和社会保障具有刚性。文章依据分配结构、老年人口比重、人均GDP增长等因素 ,在理论上论证了社会保障支出水平不具有绝对刚性 ,进而提出了社会保障水平发展曲线假说 ,并通过发达国家社会保障水平从 1 960~ 1 995年期间的发展轨迹 ,对这一假说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
社会保障水平 曲线发展 趋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巫文强
社会保障和家庭保障共同实施了社会生产和分配对人生存和发展的保障。人生存和发展的社会保障是一种宏观的、有限性的保障,是家庭保障的补充。人生存和发展的社会保障内容包括社会公共安全保障、社会生产安全保障、社会公共事业保障、社会成员基本权利保障、特定群体和特定社会成员个体特别保障。人生存和发展的社会保障在社会生产和分配中的落实重点是要:完善包含人生存和发展社会保障内容在内的社会生产和分配理论;确立在社会生产和分配中基于社会成员生存和发展的社会保障思想;建立基于社会成员生存和发展社会保障的社会生产和分配制度;在社会
关键词:
人的生存和发展 社会保障 社会生产和分配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德峰 邓和平
二战后德国迅速崛起为世界经济强国,教育的基础性作用是重要原因之一。德国从开发人力资源入手,成功地奏好了大力改革中等教育、强化职业教育和发展高等教育的三步曲:审时度势,抓住教育这个龙头,以教育孕育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结构调整,以高质量的新产品占据世界市场,从而使自己站在世界经济强国的前列
关键词:
德国教育,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高晓燕 刘琪 李腾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健全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社会保障制度不仅是社会财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更具备保障社会和谐发展的功能。美国社会保障制度自建立起已经过80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覆盖面广、层次多、水平低的较为成熟的体系。本文结合来自美国社会保障局的相关具体数据,分析概括了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情况、发挥的主要作用及其优劣之处,并结合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形势,提出了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着重点,以期能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
美国 社会保障 养老保险 社会福利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高德荣
“以物赁人取其值曰租”,借人物件支付费用为“赁”。租赁指的就是这种有偿出让物件使用权的经济行为。它是随着人类历史上三次社会大分工而产生的。古时,世界上就有少数氏族首领把他们占有的财产租赁出去以谋利。在我国,租赁行为的产生也可以上溯几千年。早在周秦时期,已经出现了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丁邦平
论战后香港教育的发展与改革丁邦平考察战后香港的教育发展,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条清晰可辨的发展轨迹:经济的高速增长与繁荣推动着教育从初等阶段经过中等阶段向着高等阶段逐级递进。在教育改革方面,就普通教育而言,八十年代似乎是个分水岭。此前,由于港英政府只顾及...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亚非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贸易额和贸易量的增长速度不仅大大超过了战前,而且增长速度还快于工业生产的增长。本文试图通过宏观的角度去了解、剖析影响战后国际贸易加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对我们掌握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作为制定我国的外贸发展战略参考。进入战后五十年代以来,在各国经济较快发展的基础上。世界市场迅速扩大,国际贸易发展很快。1950年世界出口总额(离岸价格)为554亿美元,1980年增加到18300亿美元;1950年世界进口总额(到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