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38)
2023(8613)
2022(7094)
2021(7176)
2020(5860)
2019(13802)
2018(14076)
2017(26479)
2016(15702)
2015(18415)
2014(18795)
2013(17724)
2012(16188)
2011(14957)
2010(15764)
2009(14223)
2008(14050)
2007(13018)
2006(11813)
2005(11104)
作者
(41718)
(34286)
(33951)
(33165)
(21779)
(16200)
(15731)
(13169)
(13133)
(12649)
(11647)
(11449)
(11043)
(10841)
(10741)
(10396)
(10373)
(10161)
(10058)
(9851)
(8939)
(8518)
(8499)
(8078)
(7879)
(7778)
(7761)
(7615)
(7004)
(6774)
学科
(52632)
经济(52575)
管理(37173)
(33627)
(25949)
企业(25949)
方法(24850)
中国(23864)
教育(23124)
数学(22606)
数学方法(21953)
(17454)
理论(14631)
(13143)
(12990)
教学(12342)
业经(11375)
(10996)
农业(10691)
(10667)
银行(10656)
(10618)
贸易(10609)
(10379)
(10208)
技术(8990)
(8869)
(8603)
金融(8601)
地方(8462)
机构
大学(213880)
学院(213622)
(77120)
经济(74927)
管理(73700)
研究(71330)
理学(61963)
理学院(61219)
管理学(59595)
管理学院(59184)
中国(51488)
(47670)
科学(40965)
(40236)
(38473)
师范(38267)
教育(36393)
(36004)
(35047)
北京(32216)
中心(31865)
研究所(31752)
师范大学(30604)
财经(30551)
技术(29193)
(28374)
(28140)
(27392)
职业(27162)
业大(26514)
基金
项目(124943)
研究(103610)
科学(97966)
基金(82799)
(69345)
国家(68553)
社会(59682)
教育(58150)
科学基金(57453)
社会科(56103)
社会科学(56087)
(52379)
编号(48111)
(45313)
成果(42953)
基金项目(41768)
课题(37611)
资助(35823)
自然(33858)
自然科(33041)
自然科学(33035)
自然科学基金(32351)
(32026)
重点(29671)
(29128)
项目编号(28637)
(28249)
规划(27856)
(27228)
(26123)
期刊
(91578)
经济(91578)
研究(77662)
教育(66035)
中国(55044)
(29922)
管理(28641)
(27018)
技术(26640)
学报(26342)
科学(24326)
大学(22123)
(21401)
金融(21401)
职业(19108)
学学(18810)
农业(18490)
业经(16528)
财经(15167)
经济研究(14430)
(13099)
技术教育(12550)
职业技术(12550)
职业技术教育(12550)
问题(12403)
(11691)
论坛(11691)
统计(11514)
图书(10677)
(10505)
共检索到3450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进忠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探索其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必须面对的课题,本文系统地分析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现状,并就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索,进而提出了构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思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永宽  秦玛  
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培养目标、培养制度、培养过程和培养评价等基本要素。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构建,必须围绕基本要素的系统整体创新,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三维"属性、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从学校的中观层面设计一个模式创新构建总体框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前新  
当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大多沿袭普通高等教育模式,在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构建上缺乏较为统一的观念。完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需对国内外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重新认识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特征,在此基础上对高职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予以构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韩昭良  韩凯辉  
人工智能时代,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势在必行。变革的机遇包括人才培养水平全面提升,因材施教、精准教育将成为可能,有助于打破壁垒形成人才培养的新形态;变革的挑战包括无业可就的挑战,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的挑战、人才培养内容调整的挑战;为此,可采取的路径包括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目标、调整人才培养内容和专业设置、优化人才培养方式和教育教学方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玉保  刘斌  刘国栋  
健全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就是要妥善解决中高等职业教育中人才培养衔接问题,以符合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我国,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模式集中在一贯制和对口招生模式,通过层层分析我国中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要树立"终身教育"的思想观念、构建"一个目标、双边合作、四方联动"的平台、创新"两阶段四过程"人才培养方法、建立"学习补助-奖学金-企业创新基金"创新人才培养激励机制、构建开放式合作办学平台,拓展学生行业认知、加强"双师型"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来创新中高等职业教育"四双"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李国渝  朱肖川  
经过10年的发展,远程开放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等应用性人才培养的两大途径。本文比较分析了以广播电视大学为主要代表的远程开放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模式、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等四个方面的异同及利弊,提出了四点研究结论和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桂霞  
通过对人才培养模式内涵、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征和影响因素的分析,探讨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式等方面的特色。在借鉴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从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出发,追求多样性,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特性的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石建敏  赵立影  孙国良  袁新苗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和评价体系四个方面。高等职业教育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应当从培养目标注重"职业性"与"高等性"的有机融合,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学制度注重教师与学生利益的统筹兼顾,评价体系以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为目标寻求完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平  鲁伟  
随着前10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先后通过了验收,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进入了后示范时代。本文对后示范时代的特征进行了深入探析,揭示了后示范时代的三大特点,讨论了现阶段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四大误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后示范时代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五大原则。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明伦  
面对 WTO的挑战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 ,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出发 ,分析了影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因素 ,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研究了“宽口径、强基础、重实践、图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建框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夏侯珺  
在现代社会中,人才的个性化成长已受到各界的一致推崇,因为这是促进社会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唯有将社会建设者的个性充分释放出来,才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有必要构建处方教学模式,基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做出相应诊断,进而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服务。故而,高职院校需要实现课程设置弹性化、教学实施立体化;实现培养过程特色化、素质拓展全面化;实现实践实习系统化、就业指导全程化,推动处方教学模式的构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德清  刘安华  高仁泽  
文章从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含义及影响因素入手,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要素进行了分析,进而以河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进行了阐述,以期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以素质培养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导向,教学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云霞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向必须体现现代教育理念,从根本上规定高等职业教育特征,准确地反映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为促进这种结构形成而采取的培养过程及运行机制。为此,应把"产学结合,双证融通"作为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取向。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义先  李一平  
21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亟须大量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必须以其特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来应对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本文结合当今高职教育的时代要求,通过实例剖析了南海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实践,如"1321"、"2+1"的学期模式、"SOVO"、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工学结合的课程模式、在课程体系中引入双证书教育、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等,分析了其实践经验、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