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79)
- 2023(13347)
- 2022(11392)
- 2021(11085)
- 2020(9441)
- 2019(21918)
- 2018(22128)
- 2017(41862)
- 2016(23133)
- 2015(26455)
- 2014(26805)
- 2013(25778)
- 2012(24005)
- 2011(21862)
- 2010(22154)
- 2009(20527)
- 2008(20345)
- 2007(18481)
- 2006(16207)
- 2005(14468)
- 学科
- 济(91872)
- 经济(91692)
- 管理(61890)
- 业(58497)
- 企(48631)
- 企业(48631)
- 方法(46112)
- 数学(38992)
- 数学方法(38484)
- 中国(29774)
- 农(24860)
- 财(23837)
- 学(23693)
- 教育(22096)
- 理论(20660)
- 业经(19799)
- 贸(17248)
- 贸易(17241)
- 制(17204)
- 易(16780)
- 和(16041)
- 农业(15779)
- 地方(14793)
- 技术(14700)
- 务(14482)
- 财务(14435)
- 财务管理(14398)
- 银(14162)
- 银行(14131)
- 企业财务(13633)
- 机构
- 大学(338274)
- 学院(332323)
- 济(132041)
- 经济(129128)
- 管理(125254)
- 研究(108807)
- 理学(108003)
- 理学院(106802)
- 管理学(104880)
- 管理学院(104234)
- 中国(77511)
- 京(71637)
- 科学(64662)
- 财(62900)
- 所(53633)
- 范(51708)
- 师范(51311)
- 财经(50609)
- 中心(49802)
- 江(49702)
- 研究所(48574)
- 农(48453)
- 经(45719)
- 业大(45694)
- 北京(45606)
- 师范大学(41744)
- 经济学(41320)
- 州(39495)
- 教育(39372)
- 院(38638)
- 基金
- 项目(213701)
- 科学(169200)
- 研究(162954)
- 基金(152758)
- 家(130965)
- 国家(129775)
- 科学基金(111238)
- 社会(102382)
- 社会科(96053)
- 社会科学(96025)
- 省(84196)
- 教育(82352)
- 基金项目(80361)
- 划(72073)
- 自然(69957)
- 编号(69906)
- 自然科(68286)
- 自然科学(68266)
- 自然科学基金(67036)
- 资助(62442)
- 成果(59205)
- 部(49550)
- 重点(48990)
- 课题(48906)
- 发(46019)
- 创(44587)
- 教育部(43426)
- 项目编号(42909)
- 大学(41587)
- 人文(41410)
- 期刊
- 济(142138)
- 经济(142138)
- 研究(104127)
- 中国(64747)
- 教育(62152)
- 财(49050)
- 学报(48045)
- 科学(44113)
- 管理(43920)
- 农(42873)
- 大学(37748)
- 学学(33970)
- 技术(32554)
- 农业(29320)
- 融(26000)
- 金融(26000)
- 财经(25601)
- 业经(23130)
- 经济研究(22791)
- 经(22021)
- 问题(19472)
- 图书(17692)
- 理论(16458)
- 技术经济(15998)
- 统计(15991)
- 贸(15939)
- 职业(15834)
- 商业(14969)
- 实践(14892)
- 践(14892)
共检索到4892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解德渤
从理论形态、理论标准、理论结构等方面看,高等教育学尚未建立有效的知识增长与理论生产机制。知识社会学告诉我们,知识是群体互动和社会协商的产物,理论生产有赖于群体意识的共鸣与社会历史的互动。诸多实例从不同侧面揭示出当前高等教育学理论生产与应用的可能性和局限性。因此,要真正描绘出具有中国底色、世界水平的高等教育学理论图景,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应做好提炼已有理论成果、梳理相关学科理论、重点加强案例研究、强化学术争鸣意识四项工作。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兴德
有关高等教育学身份属性的争论由来已久,潘懋元主张的"学科论"和阿特巴赫主张的"领域论"最具代表性。学科分类既是知识生产的客观需求,也是学者主动建构的结果,更深受文化传统和科学管理体制影响。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受强制性学科专业目录影响,走的是学科化发展道路。美国学科专业目录的市场化和指导性特征,以及二战后跨学科研究兴起导致其高等教育研究的领域化生存状态。此外,"学科论"与"领域论"的争论还折射出中国高等教育学者面对西方学术霸权时的身份焦虑。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学既要树立学科自信和文化自信,丰富和完善理论体系,更要增强现实解释力以及引领高等教育改革实践的适切性。
关键词:
学科 领域 高等教育 文化差异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均 谢丽舟
高等教育学是一个高度开放的学科。开放性推动了高等教育学的建立和发展,提升了高等教育学服务实践的力度,提高了高等教育学科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开放性也是一把双刃剑,无节制、无原则、单向索取式开放会威胁学科生存、弱化学科创造能力。高等教育学应追求建构性、批判性、互惠性的开放,坚守学科的独立地位,通过整合功能的建设,探寻可进行超学科整合的"认知图式",实现多学科理论知识的"高教化建构"。
关键词:
高等教育学 学科地位 开放 整合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有本章 冯典
为了理解高等教育质量,我们需要关注作为其前提的知识的作用。因为知识是大学学术工作的基础,它直接或间接地关系到高等教育文化的多样性。换句话说,知识形成了认知、诊断和处理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的基础。本论文从知识的作用及知识重建的视角,分别就以下五个方面以日本为案例来研究质量保障的方法:知识的作用;知识社会和高等教育的关系;打造学习中心:日本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冲突;多样化的知识:分裂、分化和冲突;探索新的大学模式。
关键词:
知识型社会 学习中心 COE 文化个性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建华
论及高等教育学与教育学的关系,一般认为高等教育学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但事实上,长期以来,教育学只是普通教育学的简称,在这种意义上,高等教育学与(普通)教育学完全是并列的关系。要想摆脱这种逻辑上的困境,使得“高等教育学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成为客观的事实,重建完备的教育学是必需的前提。
关键词:
教育学 普通教育学 高等教育学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熊进 林陈原野
作为一项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制度,项目制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高等教育历史与实践中不断发展与强化,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高层次人才引进、学科建设等事关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事项上发挥了巨大支持作用,由此也引发学界诸多讨论。检视现有研究文献,发现高等教育项目制研究因在总体上把项目制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主体和研究对象而强调其政策性、资源性、效率性、绩效性等特征,从而构建了一种财政学的研究范式与进路。然而,财政学式的研究进路聚焦于项目制本身而忽视了其与国家、大学、教师等主体间的关联机制所塑造的高等教育治理意涵等财政项目制之外的方法论议题,有可能会狭窄高等教育项目制研究的论域空间。因此,有必要实现研究从财政学向财政社会学的转变,让项目制成为一面理解高等教育治理中系列命题的透镜。高等教育财政项目制的完整诠释仰赖于财政学与财政社会学这两种研究进路能否合二为一:以财政学的论述为基础,迈向财政社会学的深度拓展,以达成研究的完整性与深刻性。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赵文华
对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取向的探讨是学科建设无法回避的课题。笔者认为构建体系与研究问题应该统一起来,既重视量的积累,以增加成熟性,又重视理论建设,以发挥其悟彻之主要工具的作用;过去沿用的理论体系、知识体系、教材体系单层次划分,无法解释目前体系的窘境,构建体系任重而道远;就学科发展一般规律而言,高等教育的外部关系与内部关系是无法分割的,“重内轻外”或“重外轻内”均不足取
关键词:
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外部关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卫东 董泽芳
答辩时间2012年11月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高等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最伟大的工具之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迅速推进,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得到了极大的增加,高等教育资源为更多的人所分享,这种公平只是"量"的公平而非"质"的公平。高等教育"质"的公平要求我们在关注入学机会公平的同时,更要关注高等教育过程的公平性,即处于高等教育过程中的学生所接受教育的公平性。包括:高校学生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袁兴国
我国高等教育在大众化进程中,其结构与功能在人才培养这一层面上存在着不协调和矛盾的状况。用社会学结构功能主义理论来分析解释这些不协调和矛盾为我们研究确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目标提供了有益的思路。我国高等教育要把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创新置于社会发展的大系统中,协调好高等教育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把人的价值与社会价值高度统一起来作为发展目标。
关键词:
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结构与功能 社会学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罗燕 杨钋
本文通过考察和研究建国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剖析了高等教育的两大主题———增长与公平、政府调控与院校自主在不同历史阶段中的呈现。研究发现,高等教育的增长与公平之间不存在必然关系,高等教育公平的正义目标更多地取决于制度的设计与安排。市场体制也不必然带来高校组织的自主权,一个国家管制的垄断市场机制可能不仅会在系统内制造组织间的不平等,而且作为一种强大的外部制度环境,其制度因素的投放甚至会损害高校组织的自主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林凡 陈暐
民办高等教育的公益性原则不仅源于其当代社会公共领域的非营利组织属性,还在于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与体现,并且具有促进社会公正、平等的功能。以社会流动理论分析,民办高等教育的公益性有助于社会流动的自致性特征的加强,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淳
作为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与社会大系统深度耦合,与其他子系统互动、交流、协调。在这一过程中,高等教育既表现出对社会系统的追随、顺应及依赖,又不时地以自觉、主动、超前的姿态展现出改造社会系统的主体性力量。随着我国逐步过渡到“知识型社会”,知识和技术成为引领社会进步的核心资源。
关键词:
社会学思考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军伟 薛欣欣
高等教育学的实践价值是高等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多年来一直争论不休。通过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高等教育学是高等教育事业顺利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的研究假设,并利用高教类文献数据、"双一流"建设高校数据和"双一流"建设学科数据对这一假设检验分析,得出"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高等教育学具有不可或缺性"的研究结论。通过研究进一步得出,扩大定量研究对增强高等教育学的不可或缺性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高晓杰
自2004年开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开展了高等教育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评选工作,目前已举办了5届。就34篇高等教育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情况来看,论文来源学校比较集中,论文指导教师比较集中,选题领域集中在高等教育史、高等教育思想观念、高等教育理论、高等教育政策、高等教育实践与问题等5个方面。进行国际比较的论文较为集中。从论文评选的趋势看,参评学校逐渐增多,选题逐渐凸显高等教育实践问题,社会影响力逐渐增大。在今后的评选工作中,学会将继续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继续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进高等教育学科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中国高教学会 高等教育学 博士论文评选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吴刚
本文首先回顾了教育社会学思想先驱的研究,然后探讨自帕森斯的功能主义以来教育社会学宏观分析的主要成果。从"能人治国"理论开始,教育社会学的研究着眼于分析教育对社会秩序与社会功能维持的作用;但批判社会学对这种理论假设提出了质疑,由布迪厄等人提出的"再生产"理论认为教育只是社会结构和不平等的再生产的工具。于是。对教育的功能的讨论成为不同观点交锋的焦点。但美国社会学家柯林斯的文凭理论则提出了另外一些视角,这些研究推动了一个多世纪教育社会学的发展,使之成为教育理论研究中最具影响力的学科。
关键词:
教育功能 机会均等 社会再生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