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58)
- 2023(14536)
- 2022(12434)
- 2021(11605)
- 2020(9904)
- 2019(22454)
- 2018(22615)
- 2017(44261)
- 2016(23741)
- 2015(26841)
- 2014(26828)
- 2013(27070)
- 2012(24744)
- 2011(22261)
- 2010(22489)
- 2009(21349)
- 2008(21240)
- 2007(19120)
- 2006(17293)
- 2005(15354)
- 学科
- 济(102569)
- 经济(102440)
- 业(98922)
- 企(80419)
- 企业(80419)
- 管理(80210)
- 农(47925)
- 方法(45880)
- 数学(36749)
- 数学方法(36434)
- 业经(32816)
- 农业(31816)
- 财(30470)
- 中国(27536)
- 制(22542)
- 务(21426)
- 财务(21367)
- 财务管理(21337)
- 技术(20462)
- 企业财务(20177)
- 贸(18839)
- 贸易(18829)
- 易(18359)
- 和(18256)
- 地方(18251)
- 策(17707)
- 理论(17355)
- 学(17121)
- 划(16598)
- 体(16579)
- 机构
- 学院(353405)
- 大学(348941)
- 管理(147866)
- 济(147332)
- 经济(144370)
- 理学(127533)
- 理学院(126327)
- 管理学(124656)
- 管理学院(124023)
- 研究(111296)
- 中国(88006)
- 京(74004)
- 财(68138)
- 农(66818)
- 科学(66622)
- 所(55250)
- 业大(54739)
- 财经(54361)
- 江(52566)
- 中心(51378)
- 农业(51131)
- 研究所(49664)
- 经(49283)
- 北京(46569)
- 范(42789)
- 经济学(42581)
- 师范(42489)
- 州(42289)
- 经济管理(40506)
- 财经大学(39867)
- 基金
- 项目(231918)
- 科学(183514)
- 研究(174795)
- 基金(168488)
- 家(144255)
- 国家(142881)
- 科学基金(124387)
- 社会(111074)
- 社会科(104974)
- 社会科学(104946)
- 省(91459)
- 基金项目(90383)
- 自然(79124)
- 教育(77453)
- 自然科(77247)
- 自然科学(77229)
- 自然科学基金(75877)
- 划(74720)
- 编号(73333)
- 资助(68171)
- 成果(58450)
- 部(51594)
- 创(50291)
- 发(50184)
- 重点(50180)
- 课题(48017)
- 创新(46300)
- 业(45320)
- 国家社会(45034)
- 制(44458)
- 期刊
- 济(170337)
- 经济(170337)
- 研究(104446)
- 农(66890)
- 中国(64699)
- 管理(55671)
- 财(52181)
- 学报(50056)
- 科学(48889)
- 农业(45294)
- 大学(39161)
- 学学(37215)
- 融(34369)
- 金融(34369)
- 业经(33842)
- 教育(32266)
- 技术(31018)
- 财经(26352)
- 经济研究(24709)
- 问题(23350)
- 业(22818)
- 经(22447)
- 技术经济(19839)
- 科技(18222)
- 理论(18112)
- 现代(17741)
- 商业(17340)
- 版(16463)
- 实践(16410)
- 践(16410)
共检索到5229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侯军岐 陈秀芝 王雷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发展非公有经济 ,引导非公有部门进行农业科技创新 ,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在现实中存在诸多因素阻碍非公有部门农业科技创新研究 ,因此消除障碍促进非公有部门农业科技研究 ,是当前国家、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国家、企业两个层面提出一些有利于非公有部门农业科技创新的对策 ,促进非公有部门更好地进行农业科技创新 ,从而成为未来我国农业科技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力量。
关键词:
非公有部门 非公有经济 农业科技创新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董学之 刘俊杰 秦秀策
对农业银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探索董学之刘俊杰秦秀策当前,我们正处于大力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基本目标之一,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我国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的主要内容。...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郭跃进 徐冰
本文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2002年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在公有资本与非公有资本结合的上市公司中,非公有资本控股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明显优于公有资本控股的上市公司;在公有资本控股的上市公司中,公有资本与非公有资本的结合程度越深,企业的经营绩效越好;而在非公有资本控股的上市公司中,企业的经营绩效与二者的结合程度无关。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公有资本 非公有资本 结合效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卓文飞
集成服务是新时期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的主要方式,在数字环境下,集成服务成为现在以及未来一个阶段图书信息机构的发展主流与建设重点。文章论述了国内外农业科技信息集成服务系统的发展实践,以及我国农业科技信息集成服务发展现状,针对系统构建的障碍因素,在机制建设、资源系统、服务模式、集成技术以及用户研究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农业科技信息 集成服务 系统构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念哲
法律手段是保护农业科技人才合法权益最有效的手段。首先阐明了我国农业科技人才的基本权益及其法律保护的含义和意义,指出了目前我国农业科技人才权益保护在立法、行政、司法等方面存在的障碍,明确了加强对农业科技人才合法权益法律保护的有效途径,对调动和充分发挥广大农业科技人才的积极性,稳定和壮大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农业科技人才 权益 障碍 法律保护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潘斌
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技术与农业经济相互促进和相互转化的过程,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农业科技创新。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既承担着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产业支撑的历史重任,又面临着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面对新形势,惟有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才能推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实现农村经济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业科技 经济发展 问题与途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小云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建华
农业科研成果产生和转化载体、空间和动力的缺欠与乏力,是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根本症结所在。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目的就是要使农业科技产品化,农业产品科技化,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是农业科技观念、组织、制度和机制的全面创新。我国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正处于起步阶段;加快我国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
科技成果,产业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兴鑫 穆养民
通过对当前我国农业科技中介服务的五种主要模式与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应根据市场导向机制加强政府主导型、农业科教单位主导型、龙头企业主导型、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等农业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路,并从不同层面上提出了加强农业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的六方面对策建议,即强化农业科技中介服务的规范化运行管理,加强农业科技中介从业队伍建设,强化行业自组织功能,强化政府支持和宏观调控力度,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加快农业科技中介服务组织多元化投资体系建设。
关键词:
中介服务体系 农业科技推广 发展思路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丽 张森林
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能够冲破牢笼,得到较快发展,很大原因是借助于外部环境的不断改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更加重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和政策措施,给非公有制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同样,阻碍非公有制经济更大发展的外部环境障碍依然存在,特别是在利润减少、增长趋缓、竞争加剧的新常态形势下,与公有制经济相比,非公有制经济仍处弱势,在政策、法律、服务等方面还存在着明显的不平等待遇。基于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各类主体要求获得更加平等准入资格、更加公平竞争机会,进一步清除障碍,创新非公有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经纬 文冰
分析我国非公有制林业研究的现状,包括公有制林业和非公有制林业的界定、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的必要性、非公有制林业产权问题、非公有制林业产业化研究、非公有制林业的实践研究,讨论目前非公有制林业经济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即当前研究多为定性分析,定量分析不足、非公有制林业与非公有制农业的关系研究较少、对考察区内的实践研究不够深入等。
关键词:
非公有制 林业经济 产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钢 郭晓鸣
文章认为,在90年代和下一个世纪中,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完善与稳定,科学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将成为推动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文章以四川为例,论述了80年代中科学技术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了今后农业发展面临的种种困难和挑战,认为进一步依靠科学技术是我国农业再上新台阶的关键。目前,我国农业科技的推广与应用面临着农业科技人才严重不足,农业科技经费严重短映,农业科技体系不够健全,农业技术转化的物质条件较差,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率低,以及农业科技市场发育迟缓、秩序混乱等制约因素,但政策问题、体制问题和缺乏法律保障则是更深层次的障碍。因此,进一步推动我国的农业科技进步,必须循着调整政策、理顺体制和强化立...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尹明华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与农业银行信贷服务对策尹明华“十五大”以后我国非公有制经济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及时调整农业银行信贷政策和市场定位,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步入新的成长阶段,不仅是时代赋予农业银行的重任,而且也是农业银行自身加快商业化进程的必然要求。非公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蒋晓荣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孙健敏 张明睿
北京、上海、天津三个直辖市非公有制企业科技人员的社会保险,在养老、医疗、失业三大险种的参保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养老保险的覆盖面最广,医疗保险次之,失业保险覆盖面最窄。同时,影响非公有制企业科技人员是否参保的因素在三个直辖市也有很大差异,劳动合同、本地户籍和收入水平是影响非公有制企业科技人员是否参保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非公有制企业 科技人员 社会保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