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88)
2023(6213)
2022(5273)
2021(5001)
2020(4346)
2019(9648)
2018(10024)
2017(19994)
2016(11121)
2015(12477)
2014(12864)
2013(12607)
2012(11953)
2011(10883)
2010(11042)
2009(10460)
2008(10319)
2007(9384)
2006(8338)
2005(7719)
作者
(33771)
(28109)
(27673)
(26709)
(17644)
(13384)
(12802)
(10837)
(10546)
(10145)
(9442)
(9369)
(9206)
(8997)
(8838)
(8555)
(8293)
(8198)
(8055)
(7948)
(7172)
(6985)
(6745)
(6384)
(6378)
(6359)
(6235)
(6104)
(5771)
(5670)
学科
(42279)
经济(42222)
管理(28997)
(27068)
(20463)
企业(20463)
方法(17345)
数学(15412)
数学方法(15275)
中国(14671)
(13245)
(12289)
(12275)
(12211)
(9988)
银行(9969)
(9926)
(9633)
(8470)
金融(8463)
土地(8222)
(8024)
贸易(8020)
业经(7864)
(7859)
农业(7282)
体制(7222)
理论(6832)
(6692)
财务(6666)
机构
大学(161510)
学院(160977)
(63995)
经济(62470)
研究(57640)
管理(56798)
理学(47875)
理学院(47267)
管理学(46409)
管理学院(46108)
中国(45284)
(35985)
科学(35554)
(34137)
(30753)
(30439)
研究所(27456)
财经(26529)
中心(25752)
业大(24910)
(24795)
农业(24561)
(24007)
北京(22906)
(21114)
(21083)
师范(20839)
经济学(20007)
(19776)
财经大学(19697)
基金
项目(100559)
科学(77614)
研究(72885)
基金(71749)
(63845)
国家(63336)
科学基金(51953)
社会(44895)
社会科(42445)
社会科学(42433)
(38948)
基金项目(37477)
教育(33994)
(33778)
自然(33348)
自然科(32489)
自然科学(32475)
自然科学基金(31887)
资助(29992)
编号(29930)
成果(25749)
(23017)
重点(22911)
课题(21832)
(21457)
(20604)
(20374)
科研(19270)
创新(19203)
教育部(19009)
期刊
(73372)
经济(73372)
研究(49736)
中国(36381)
学报(28406)
(28061)
(25603)
科学(25198)
管理(21166)
大学(20832)
学学(19767)
教育(19157)
农业(18694)
(17935)
金融(17935)
财经(13575)
业经(12709)
技术(12543)
经济研究(12487)
(11671)
问题(10665)
(8880)
(8874)
理论(8305)
(7785)
商业(7701)
实践(7420)
(7420)
国际(7268)
统计(7172)
共检索到2488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聂佳  
国家公权力既是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建构的原动力,也是影响其行使的主要因素之一。与规范意义所有权不同,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取得采用了政治动员和群众运动的非传统方式;集体与组织的话语转换和权利主体与行使主体的虚实转换,使我国集体土地权利主体的支配意志在立法上受到技术性限制,组织中的领导权力对农民成员表决权的行使会产生制约作用;转移处分权的缺失和用途处分权的行使禁区,使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处分权能不完整,进而会削弱其收益权能。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特殊性构成了农村土地权利体系改革的约束条件,如果这一约束条件不变,农村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燕飞  陈平  
论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不完全与完善张燕飞,陈平一、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与客体《土地管理法》第八条规定:"集体所有的土地依照法律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由农村农业生产合作社等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已经属于乡(镇)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明秋  孙海燕  牛海鹏  
研究目的:从经济学和法学的视角探讨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完全性。研究方法:运用规范分析法和综合分析法,对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收益权能和处分权能的完全性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果:(1)集体土地无论是农用还是非农用,其收益权都是完全的;(2)由于集体土地所有权客体的特殊性,国家土地征收权和土地管理权的存在并不构成对集体土地所有权完整性的损害,因而其处分权也是相对完整的。研究结论:由于收益权和处分权是土地所有权最重要的两项权能,它们的完全与否将直接决定着土地所有权的完全性,因此,目前中国集体土地所有权是相对完全的所有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瑞雪  陈银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喻晶  陈晋  
当前我国的土地改革已陷入瓶颈,导致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其根源在于集体土地所有权被"虚化",具体表现为:在实践中,农民对土地所有权认识模糊,大多数集体土地所有权没有登记,行政权力严重侵蚀了集体土地所有权。应变革现行土地政策,恢复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收益权能,真正实现集体土地所有权。在现有法律框架下,有两种实现路径:第一,收取土地承包经营费,第二,建立新型统一经营模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宏东  
我国部分省市区开展了"村改居"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其中有关"村改居"后集体土地自然转为国有的政策是错误的,我们应坚持"村改居"不能自然改变土地所有权的观点。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先贵  
研究目的:分析并提出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改革思路。研究方法:逻辑分析和规范分析。研究结果:从有效回应现实诉求和遵循渐进性改革路径来看,应主要从区分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二元性、走出集体土地所有权私权法律性质定位的误区、进一步完善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规范装置、处理好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土地征收中关系4个方面来完善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改革。研究结论:在宏观层面一味的"做虚"和"做实"集体土地所有权乃是忽视其应有的体系效应和实践本质,可能给具体微观问题的解决带来负效应。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继瑞  
从中国的现实国情出发,从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维护社会的稳定、解决"三农"问题等几个因素综合考虑,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必须坚持并完善农地集体所有制,不要在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改革上大动干戈。事实上,对市场经济而言,对农业经济效率直接相关的,不是土地的所有权机制而是良性的土地产权机制。所以,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进行改革,可以考虑在明晰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主体的基础上,变农村集体土地的使用权为相对独立和完整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黄和亮  
我国土地立法对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和使用权主体的规定符合我国农村的实际。完善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制度的着力点不在于明晰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和使用权主体,而在于完善土地所有权内涵和使用权内涵及所有权和使用权关系的规定;规范政府征用集体土地的行为;加强执法,减少社会强势利益集团对农户承包土地使用权的侵占,维护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蔡锦云  
本文从经济学和法学角度对我国土地非农化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导致我国土地非农化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集体土地所有权残缺。解决我国土地非农化问题的根本方法是明确界定集体土地所有权,本文最后对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界定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本文是作者博士论文《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集体土地非农化问题研究》中的一个章节。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施建刚  蔡顺明  魏铭材  
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农民集体现行的三级所有制造成农村土地权属混乱,导致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不明、主体虚位。本文从促进农村土地市场发展同时兼顾保障农民集体所有权权益的视角出发,分别对三级农民集体是否适宜作为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展开论证,认为村级农民集体是作为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合理选择,村民小组虽不宜作为产权主体但仍需保留并作相应改进。本文的研究为合理选择集体建设用地所有权主体提供了有益的研究依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英豪  
主张对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进行法人化改制理论认为应把农民集体这一虚的主体做实,路径是进行土地股份化,农民集体社团法人化。该理论和其具体路径去家庭化的集体土地统一经营体制面临着障碍。合乎现实的路径应当是坚持成员集体共有所有权模式,立足点应当是强化农民个体成员权,构建和完善成员权制度,充分保障农民个体的权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鹭  钟涨宝  
文章研究目的:从法学和经济学的视角对现行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性质、主体及其内容的实现进行分析,为相关政策制订提供理论前提。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调研法。研究结论:集体土地所有权作为一种所有权,具有总有的性质,且兼具公益性和私益性。而集体所有权的主体在现行法律框架内是明确的。本文提出应当在完善财产代理制度、实现形式多样化以及平衡其与土地承包经营权关系等方面更大程度地实现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经济价值。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丁关良  周菊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