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38)
- 2023(7956)
- 2022(6373)
- 2021(6135)
- 2020(5290)
- 2019(12305)
- 2018(12357)
- 2017(25345)
- 2016(12994)
- 2015(15038)
- 2014(14884)
- 2013(14815)
- 2012(13565)
- 2011(12209)
- 2010(12942)
- 2009(12667)
- 2008(11525)
- 2007(10373)
- 2006(9559)
- 2005(8777)
- 学科
- 济(54669)
- 经济(54619)
- 业(38623)
- 管理(38012)
- 企(31857)
- 企业(31857)
- 融(27653)
- 金融(27652)
- 方法(27437)
- 银(26396)
- 银行(26393)
- 行(25622)
- 数学(25410)
- 数学方法(24903)
- 中国(23989)
- 制(16804)
- 财(16477)
- 农(14541)
- 业经(12137)
- 中国金融(11343)
- 贸(11208)
- 贸易(11193)
- 易(11017)
- 务(10687)
- 财务(10647)
- 财务管理(10618)
- 地方(10387)
- 体(10213)
- 企业财务(10121)
- 理论(9585)
- 机构
- 学院(186655)
- 大学(185169)
- 济(81261)
- 经济(79487)
- 管理(73127)
- 理学(62234)
- 理学院(61696)
- 管理学(60508)
- 管理学院(60189)
- 研究(57000)
- 中国(54696)
- 财(42499)
- 京(38421)
- 财经(33347)
- 科学(30664)
- 经(30123)
- 中心(28986)
- 所(27667)
- 江(26906)
- 经济学(25985)
- 北京(25010)
- 财经大学(24992)
- 研究所(24496)
- 农(23624)
- 经济学院(23549)
- 融(23534)
- 金融(23084)
- 州(22957)
- 业大(22687)
- 银(22580)
- 基金
- 项目(114210)
- 科学(89833)
- 研究(86510)
- 基金(82662)
- 家(69978)
- 国家(69410)
- 科学基金(60059)
- 社会(55126)
- 社会科(52543)
- 社会科学(52531)
- 省(44389)
- 基金项目(42724)
- 教育(40846)
- 自然(37199)
- 划(36958)
- 编号(36389)
- 自然科(36389)
- 自然科学(36384)
- 资助(36065)
- 自然科学基金(35726)
- 成果(30219)
- 部(26117)
- 重点(25547)
- 课题(24967)
- 发(24466)
- 创(24125)
- 教育部(23091)
- 项目编号(22919)
- 创新(22537)
- 人文(22489)
共检索到2879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艳
本文认为在坚持分业监管的前提下,引进功能监管手段,选择以"机构监管为主,功能监管为辅"的金融监管模式是我国的现实选择。从我国金融监管实际情况来看,建立以银监会为主监管机构和信息协调员的监管联席会议制度,是解决商业银行混业经营及金融控股公司监管问题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金融 监管模式 功能监管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卢海浪
我国现行的金融分业监管体制存在着诸多问题。在目前"一行三会"的金融监管体制下,采取牵头监管模式,是解决监管中存在问题的有效办法。该监管模式是一种介乎于分业监管与统一监管之间的过渡模式,兼有统一监管的雏形,此种"温和式"的改革,更符合我国国情和更具可操作性。
关键词:
金融监管 分业监管 统一监管 牵头监管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杨道法
论我国的金融监管模式中国人民银行攀枝花市分行杨道法我国现阶段的金融监管模式是中国人民银行的组织体系。换言之,我国的金融监管就是中国人民银行承担的。目前,我国金融监管不力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认为,金融监管不力的根本原因在于现阶段的监管模式,具体表现以...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虞群娥
随着金融混业经营与金融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世界各国的金融监管模式已发生了很大变革。现阶段 ,我国金融监管制度可借鉴美国的分层监管模式与欧洲的单层监管模式 ,选择综合监管与分立监管相结合的组织形式 ,采取“一局两会”制 ,并分三个阶段全面建立我国的金融监管框架
关键词:
金融监管 金融监管模式 “一局两会”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振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新一轮金融监管改革。美国、欧元区和英国等主要经济体纷纷对本国金融监管模式做出调整,强化了中央银行监管职能,明确了中央银行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和系统性金融风险负有主要监管职责。当前主要经济体金融监管模式通过研究全球GDP排名前40位的主要经济体(银行业资产规模合计占全球银行业总资产的比重超过85%)的金融监管模式(见表1),我们发现,当前全球金融监管模式主要有两类。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殷成东
在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的背景之下,金融混业经营已成为我国金融业发展的趋势。文章通过对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混业监管的模式和监管经验的比较,结合我国金融改革的实际,对我国的混业监管的发展趋势和模式选择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混业 混业监管 模式选择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伟 刘志荣
我国金融业实现全面混业经营已经是大势所趋,而统一监管是最适合混业经营的监管模式。我国当前的分业监管模式刚刚建立不久,实现从分业监管到统一监管的平稳转变应该分两步来进行。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丁俊
迈入新世纪以后,混业经营成了全球金融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可以预见混业经营也 将成为我国金融经营体制发展的方向。但与之对应,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却表现 出了明显的滞后性。特别是金融监管体制的组织结构,不能顺应经营体制转变的趋势 而进行适时的变革,无法为金融经营体制的顺利转变提供必要保障。基于此,笔者对 已实行混业经营国家的金融监管组织结构加以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金融 监管组织结构的改革提出了“三步走”的设想。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晓星 卢菲
结合74个国家的金融监管模式数据,运用有序多分类logit回归分析方法,构建以金融监管集中程度为因变量,6类影响因素为自变量的金融监管模式选择影响因素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央银行参与金融监管的程度、一国的经济规模以及政府制定、执行和完善政策的能力,对一国金融监管模式选择会产生显著影响;与我国的现实选择不同,自从我国2003年实行分业监管改革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金融体系的不断深化发展,对实施部分统一监管模式的需求概率值一直很高,统一监管模式的变革趋势日益明显。在我国现有的分业监管体制下,现阶段宜采取牵头式的机构监管和功能监管相结合的综合监管模式,待条件成熟时将监管模式由牵头模式过渡到统一监...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廖强
金融控股公司凭借其在效率和稳定性方面的优势成为世界各国金融业发展的大势所趋,本文从金融控股公司产生的动因出发,深入分析其发展的一般规律,并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对金融控股公司模式选择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金融控股公司 组织 监管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许文彬
1998年,我国鉴于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加大了金融体系改革的力度,其中尤以金融体系的改革得到更多的重视和强调,被称为1998年金融改革的“主旋律”。那么,我国的金融监管究竟要确立在何种目标模式上呢?这不能不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拟对当今世界占主...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尹洪霞
在全球金融混业经营的影响下,我国金融业也呈现出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我国原有的机构性金融监管模式将面临挑战。功能性金融监管是基于金融体系基本功能而设计的更具连续性和一致性,并能实施跨产品、跨机构的监管,它是金融混业经营下金融监管模式的最优选择。本文对我国如何构建功能性金融监管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金融监管 机构性金融监管 功能性金融监管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霍洪涛
我国目前的金融监管侧重于安全的考虑,而忽视了效率的因素。为了实现监管的效率,我国应该建立市场约束、行业自律、金融企业内部控制以及法律法规有机结合的监管体系,实现金融监管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
金融法 金融监管 效率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黄梅波 范修礼
金融危机使当前金融监管体系备受质疑,金融监管改革势在必行。文章在回顾各种监管理论的基础上归纳出两类基本监管模式,即以公共利益理论为基础的官方监管模式和以私人利益理论为基础的市场监管模式。在此基础上,文章就这两种监管模式对金融发展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加强外部监管的市场监管模式比加强官方监管权力的官方监管模式更有利于金融市场的发展。因此,危机后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改革应该以建立市场监管体系为核心。
关键词:
金融监管 金融发展 官方监管 市场监管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林光平
2003年银监会分设,正式确立了我国金融领域分业监管的体系架构,但目前金融混业经营趋势日益明显,分业监管效率低下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对重构金融监管体系提出了迫切要求。本文设计了重构金融监管体系的三种模式:“新央行”模式、“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模式和“一行三会”模式;在对三种模式利弊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新央行”模式是最优选择。
关键词:
金融体制 金融监管 混业经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