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13)
- 2023(10736)
- 2022(8921)
- 2021(8188)
- 2020(6996)
- 2019(15642)
- 2018(15651)
- 2017(30284)
- 2016(16296)
- 2015(18498)
- 2014(18552)
- 2013(18107)
- 2012(16830)
- 2011(15134)
- 2010(15658)
- 2009(15301)
- 2008(14272)
- 2007(13195)
- 2006(11941)
- 2005(11197)
- 学科
- 济(58381)
- 经济(58270)
- 管理(52688)
- 业(48334)
- 企(40671)
- 企业(40671)
- 融(28514)
- 金融(28507)
- 银(27765)
- 银行(27745)
- 行(26853)
- 中国(26543)
- 制(23835)
- 财(23285)
- 方法(22649)
- 数学(19783)
- 数学方法(19602)
- 农(17093)
- 体(15899)
- 业经(15029)
- 务(14792)
- 财务(14748)
- 财务管理(14708)
- 企业财务(14035)
- 体制(12576)
- 贸(12158)
- 贸易(12143)
- 易(11941)
- 地方(11887)
- 度(11558)
- 机构
- 学院(228291)
- 大学(228207)
- 济(96095)
- 经济(93791)
- 管理(84113)
- 研究(76480)
- 理学(70373)
- 理学院(69650)
- 中国(69094)
- 管理学(68624)
- 管理学院(68207)
- 财(54130)
- 京(48478)
- 科学(42096)
- 财经(41050)
- 所(38214)
- 中心(37659)
- 经(37023)
- 江(35905)
- 农(34580)
- 研究所(33699)
- 北京(31135)
- 经济学(30737)
- 财经大学(30504)
- 业大(29604)
- 州(29042)
- 院(28020)
- 经济学院(27760)
- 范(27114)
- 农业(26934)
- 基金
- 项目(141096)
- 科学(110436)
- 研究(107317)
- 基金(101576)
- 家(87157)
- 国家(86405)
- 科学基金(73534)
- 社会(68528)
- 社会科(65048)
- 社会科学(65037)
- 省(55029)
- 基金项目(53062)
- 教育(49400)
- 划(45999)
- 自然(44592)
- 编号(44476)
- 自然科(43527)
- 自然科学(43516)
- 自然科学基金(42757)
- 资助(41547)
- 成果(38304)
- 部(32163)
- 制(32125)
- 重点(31935)
- 课题(31687)
- 发(30241)
- 创(29800)
- 性(28911)
- 国家社会(28436)
- 创新(28004)
共检索到3689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徐慧娟 程建伟
金融监管机构的自体问责是问责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外部的异体问责成互补关系。金融监管机构的自体问责若采用最高监管权力层内部各部门间互为问责的形式,可以克服“问责人与责任人合为一体”的缺陷,而这必须以良好的内部治理结构为基础。本文分析了十多个国家的金融监管机构的治理结构与自体问责制度,并据此对我国金融监管机构自体问责的完善提出建议。
关键词:
金融监管机构 自体问责 治理结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程相镖
金融监管问责是对金融监管部门在行政行为实施过程中的失职或不作为进行问责,属于行政问责的范畴,是金融监管领域的一种行政机构治理方式。只有完善监管问责机制,才能更好地落实监管职责,提升监管效能,有效防控金融风险。金融监管问责的国际经验立法机关对金融监管机构开展履职问责和调查问责。在欧美等国家和地区,金融监管机构运行的法律框架由议会统筹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齐萌
通过对现行金融监管者问责规范性文件的梳理,可以透视出我国金融监管者问责制度存在法律缺失、规则不周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包括问责理念存在缺陷、金融监管制度设计不科学、法律机制选择中缺乏公众参与机制。为此,我们必须重新审视金融监管者问责的理念,着重完善以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其他利害关系方及国际金融组织和同行为问责主体的问责制度。
关键词:
金融监管 监管机构 问责制度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晓纯 王颖
目前金融混业经营已成为国际主流的金融经营模式,我国金融业也正在逐步走向混业经营之路。而合理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是实现监管资源有效配置和提高金融监管效率的基础,在保障国家金融安全,防范金融危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我国金融混业经营的趋势下,如何完善我国的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如何构建高效的协调机制以实现金融监管机构间的合作,成为现在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目前国内外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探讨,指出了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存在的问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明镜 齐萌
在我国现行的分业金融监管体制下,建立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但目前我国实行的分业监管体制,在法律规定、金融控股公司监管、信息收集和共享制度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建议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立法,强化监管协调机制的权威;并成立新型的金融监管协调委员会;加强各监管机构间的信息共享,消除信息不对称。
关键词:
金融监管 协调合作 制度完善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金艳
如何立足我国国情和国际化的金融背景,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完善我国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也就成为近几年专家和学者们研究的焦点,特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唐峻
科学的农村金融监管制度直接决定着农村金融市场的稳定性与创新性。现今,中国农村金融监管制度已不能较好地契合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对中国农村金融监管制度的完善应紧密结合中国农村金融自身所具有的鲜明特性。金融监管应追求安全与效率的和谐统一。金融监管的方式应从单纯的合规性监管、统一监管更新为以风险性监管和分类监管、差别监管为主。在健全农村金融监管法规的基础上应有选择地对民间金融合法化。多元化的监管体系和足够的监管资源,均衡投入的监管力量也是成熟的农村金融监管制度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
农村金融 民间金融 监管制度 内控机制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新军 王征
近年来,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港等对外开放高地建设不断提速。自2013年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挂牌成立至2019年末,全国共设立18个自贸试验区,实现沿海省份全覆盖,推动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深入。区内改革试验与区外复制推广有机衔接,形成了改革红利共享、开放成果普惠的局面,自贸试验区围绕"放管服"改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唐峻
对我国农村金融监管制度的完善应紧密结合我国农村金融自身所具有的鲜明特性。金融监管应追求安全与效率的和谐统一。金融监管的方式应从单纯的合规性监管、统一监管更新为以风险性监管和分类监管、差别监管为主。在健全农村金融监管法规的基础上应有针对性地对民间金融合法化。多元化的监管体系和足够的监管资源、均衡投入的监管力量也是成熟的农村金融监管制度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
农村金融 民间金融 监管制度 内控机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葛红玲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周建松
随着我国金融开放的扩大和金融事业的发展,如何构建一个更为有效的监管机制已成为重要问题。本文从分析我国金融体制、机制、矛盾和问题着手,提出了构建更为和谐、有效新体制的思路,并提出了人民银行县(市)支行的金融监管职能定位。
关键词:
金融监管 有效体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军战
一、增强金融监管的专业化。金融市场全面开放条件下,我国金融监管体制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如何协调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信托业之间的监管?如何建立有效的金融风险预警机制?如何对金融集团实行有效监管?要解决上述问题,切实提高金融监管专业化水平是必由之路。金融监管是一项技术性、专业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监管方法无法适应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林文生
近年来频频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如何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成为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和金融界人士目前探讨的焦点。我国近年来也把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商业银行潜在风险,建立稳健的银行体系作为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试对国际国内金融情势和金融监管立法进行分...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波
我国碳市场具备了金融化的发展特征,但现有制度并未对碳市场金融化作出具体安排,这使得碳市场交易产品、交易行为和交易主体存在监管上的合法性疑问,其中金融交易风险亦无法得到有效防范。为了防范碳市场金融风险的发生,强化市场诚信和信心,欧盟明确对碳市场的金融监管,其在欧美碳市场金融监管中具有典型性。欧盟碳市场在普遍适用金融监管规则的前提下,采用可适用规则、主体和行为区别对待的理念,对碳市场交易适用金融规则作出例外性规定。本文基于我国碳市场现实基础和法治建设需求,分析了我国与欧盟碳市场监管的异同,吸收了一定的可取之处,为解决我国碳市场金融监管的问题,提出在现有碳市场专门规范中需对碳交易产品、交易方式和交易主体等的金融属性和监管条件进行识别,并在已有监管体系下,协调与细化碳市场规范与金融法规之间的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