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98)
2023(12271)
2022(10103)
2021(9466)
2020(7947)
2019(18384)
2018(18200)
2017(36178)
2016(19277)
2015(22018)
2014(22120)
2013(21992)
2012(20577)
2011(18554)
2010(19581)
2009(18739)
2008(18128)
2007(16387)
2006(15045)
2005(14093)
作者
(55569)
(45710)
(45575)
(43165)
(29213)
(21729)
(20812)
(17499)
(17403)
(16604)
(15514)
(15375)
(14657)
(14541)
(14219)
(14098)
(13497)
(13413)
(13124)
(13077)
(11624)
(11324)
(11187)
(10509)
(10351)
(10287)
(10278)
(10141)
(9205)
(8836)
学科
(88987)
经济(88902)
(64035)
管理(60922)
(54256)
企业(54256)
方法(37567)
数学(33755)
数学方法(33210)
中国(31965)
(28752)
金融(28751)
(28688)
(27716)
银行(27704)
(26805)
(22641)
(22551)
地方(22504)
(20958)
财务(20906)
财务管理(20866)
业经(20134)
企业财务(20067)
农业(15223)
(15194)
贸易(15171)
(14888)
(14729)
理论(13279)
机构
学院(280589)
大学(277131)
(119863)
经济(117258)
管理(107736)
研究(91864)
理学(91047)
理学院(90160)
管理学(88577)
管理学院(88082)
中国(80553)
(62477)
(59416)
科学(51246)
财经(48143)
(46342)
中心(43806)
(43416)
(42435)
研究所(40700)
(39420)
北京(38947)
经济学(36589)
财经大学(35808)
(35745)
业大(35031)
(34362)
师范(34029)
经济学院(32849)
(32582)
基金
项目(168271)
科学(132597)
研究(126489)
基金(120946)
(102883)
国家(101982)
科学基金(88402)
社会(80150)
社会科(76329)
社会科学(76312)
(66480)
基金项目(62858)
教育(59064)
自然(55597)
(55102)
自然科(54341)
自然科学(54332)
自然科学基金(53341)
编号(52599)
资助(52208)
成果(44050)
(40066)
重点(37785)
(37740)
课题(36734)
(35233)
教育部(33050)
创新(32916)
(32907)
项目编号(32721)
期刊
(138427)
经济(138427)
研究(90542)
中国(58921)
(51064)
(46850)
金融(46850)
管理(43655)
(36901)
学报(35210)
科学(34081)
教育(30056)
大学(28233)
学学(26586)
技术(25861)
财经(24656)
农业(24353)
业经(23327)
经济研究(22967)
(20953)
问题(18116)
统计(15351)
理论(14995)
(14847)
技术经济(14344)
商业(14067)
(13817)
财会(13775)
国际(13753)
实践(13349)
共检索到4477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铁英  
金融控股公司是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体制下金融机构走向综合经营的重要载体。金融控股公司由于组织结构与传统金融组织不同,其效率和风险都会因不同的控股模式而不同。本文从金融控股公司的效率和风险的角度出发,结合我国国情,分析了我国金融控股公司模式选择的可能性和各自的利弊。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林建军  
近年来,我国各种机构在金融改革政策引导下,就金融综合经营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有效推动了金融控股公司组织机构创新发展。金融控股公司作为金融综合经营的实现方式,其组织架构有多种形式。文章对我国金融综合经营的探索发展进行了系统梳理,详细分析了全能银行、银行控股公司和纯粹型控股公司等各种组织模式的优势与弱点,结合母合优势理论,指出相关型多元化的企业集团绩效水平显著优于无关的多元化公司。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商业银行为载体的金融控股公司的优势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银行控股公司是在我国当前"分业监管、分业经营"体制条件下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国茂  
在全球金融混业经营的发展背景下 ,金融控股公司得到很大发展。本文从比较国外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入手 ,在分析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诸多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了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最优发展模式和进一步发展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代平  
作为混业经营的一种有效模式,金融控股公司正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青睐,并成为发达国家金融业混业经营的主要模式,在我国也已经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与国际金融发展形势相适应,金融控股公司也将是我国金融业未来发展的理想组织模式,应加快规范和推动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廖强  
金融控股公司凭借其在效率和稳定性方面的优势成为世界各国金融业发展的大势所趋,本文从金融控股公司产生的动因出发,深入分析其发展的一般规律,并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对金融控股公司模式选择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  
随着我国加入WTO及经济的全球化 ,面对国际金融集团涌入国内市场 ,加快整合我国金融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变得越来越迫切。金融控股公司将成为我国金融业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过度的现实选择。根据我国的“准金融控股公司”的现状 ,借鉴国外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经验和我国金融业的实际情况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组建、监管、发展模式等方面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地深入研究并附之实现。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方洁  漆腊应  
金融控股公司作为一种金融组织创新形式,是当前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框架下整合金融资源的有效方式和重要栽体,是解决地区金融发展需求与监管能力之间矛盾的过渡性经营模式,是做大做强地方金融、建立区域金融体系的重要支撑。文章分析了组建地方金融控股公司的必要性、可行性,提出了整合地方金融资源、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思路和政策主张。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冯静生  
为应对全能化、国际化的金融竞争,我国金融创新有必要借助金融控股公司这种组织结构。在仍实行分业监管的条件下,既要大力发展金融控股公司,又要对其实施有效的监管,确保其健康发展,达到增强我国金融业国际竞争力的目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邢桂君  
我国台湾地区于2001年6月通过《金融控股公司法》,标志着台湾地区以金融控股公司为特点的金融混业经营开始规模化推进。本文从台湾金融控股公司的设立动因、发展现状、发展模式和特点等几个方面对台湾金融控股公司进行研究,并分别从发展模式、法律体系、治理结构、内控制度和监管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大陆金融控股公司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梅鹏军  骆振心  
金融控股公司的实质是实现"1+1>2"的协同效应,协同效应是金融控股公司存在的合理性基础。金融控股公司协同机制能否发挥效力主要取决于整体性、目标一致性和混和治理三原则,以此三原则为衡量标准,"母公司上市,子公司不上市,母公司全资或高比例持股子公司"是与金融控股公司的实质要求较为匹配的上市模式。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文成  
国际上金融控股公司大体上分为纯粹型、事业型和全能银行型三种模式,而监管模式的确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营模式的选择。借鉴国际经验,选择事业型经营模式和"伞型"监管模式相对符合中国国情。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姚俊  姚康  蓝海林  
金融业的变革和一体化促进了金融集团的发展,金融控股公司是混业经营及金融集团化的有效组织形式。本文探讨了我国实践中各种模式的金融控股公司和分析各种模式的特点,并提出了发展和完善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黄金睿  
在经济全球化、服务全球化的今天,金融企业跨行业、集团化的运营趋势已经形成,为满足日趋复杂而全面的客户需求,在金融控股公司成为金融业创新发展的趋势性选择的同时,金融服务集成化发展也逐渐成为金融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在对相关背景和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和综述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围绕"三个中心、两个平台、多个子公司"的金融控股公司金融服务集成化发展的目标模式,并对该目标模式各节点的运作方式进行了解析。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周子学  阳军  
国有企业改造为国有控股公司,要求在国家和国有股代表之间减少不必要的管理层次,建立起竞争性的国有股权代表市场。而公司制目标模式的实现,除了需要尽快开展国有控股公司向目标模式的过渡以外,还需要相应的市场环境条件的配套建设,特别是大力发展资本市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