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72)
- 2023(15769)
- 2022(12895)
- 2021(11661)
- 2020(9726)
- 2019(21595)
- 2018(21442)
- 2017(41112)
- 2016(21992)
- 2015(24707)
- 2014(24920)
- 2013(24822)
- 2012(23383)
- 2011(21315)
- 2010(22135)
- 2009(21447)
- 2008(20687)
- 2007(18866)
- 2006(17430)
- 2005(16476)
- 学科
- 济(117048)
- 经济(116918)
- 业(84398)
- 管理(75004)
- 企(74469)
- 企业(74469)
- 方法(38880)
- 中国(36301)
- 业经(33506)
- 农(31588)
- 财(30238)
- 数学(30166)
- 数学方法(30018)
- 地方(29742)
- 融(28533)
- 金融(28526)
- 银(27493)
- 银行(27474)
- 行(26759)
- 制(25932)
- 农业(22443)
- 务(20251)
- 财务(20208)
- 财务管理(20180)
- 体(19533)
- 技术(19397)
- 企业财务(19109)
- 贸(18621)
- 贸易(18601)
- 理论(18367)
- 机构
- 学院(328839)
- 大学(322612)
- 济(151097)
- 经济(148112)
- 管理(124870)
- 研究(114340)
- 理学(104453)
- 理学院(103378)
- 管理学(102191)
- 管理学院(101562)
- 中国(96150)
- 财(72809)
- 京(68857)
- 科学(63086)
- 所(57960)
- 财经(56097)
- 江(52513)
- 中心(52225)
- 农(51634)
- 研究所(51227)
- 经(50563)
- 经济学(47074)
- 北京(44456)
- 州(42293)
- 经济学院(42133)
- 业大(41705)
- 财经大学(41014)
- 院(40679)
- 范(40344)
- 师范(39948)
- 基金
- 项目(196772)
- 科学(155719)
- 研究(150782)
- 基金(141231)
- 家(120152)
- 国家(118979)
- 科学基金(102850)
- 社会(98358)
- 社会科(93378)
- 社会科学(93357)
- 省(78845)
- 基金项目(73420)
- 教育(67495)
- 划(63901)
- 自然(61404)
- 编号(61304)
- 自然科(59953)
- 自然科学(59938)
- 自然科学基金(58909)
- 资助(57734)
- 成果(50599)
- 发(48350)
- 重点(44015)
- 创(43755)
- 课题(43610)
- 部(43404)
- 国家社会(40674)
- 发展(40261)
- 创新(40218)
- 业(40173)
- 期刊
- 济(186421)
- 经济(186421)
- 研究(109329)
- 中国(72902)
- 财(58123)
- 管理(54011)
- 农(49426)
- 融(47671)
- 金融(47671)
- 学报(41747)
- 科学(41271)
- 教育(33474)
- 大学(32961)
- 农业(32950)
- 技术(31516)
- 学学(31247)
- 业经(30801)
- 经济研究(30151)
- 财经(29591)
- 经(25726)
- 问题(24156)
- 贸(19730)
- 技术经济(19691)
- 业(18551)
- 国际(18247)
- 世界(17489)
- 商业(17120)
- 现代(16767)
- 经济管理(16071)
- 理论(15675)
共检索到5381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健桂
经历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越来越多的国家与地区开始反思自身的金融政策。尤其是一些以美国金融市场为模板,奉行自由市场制度的国家。金融危机让世界认识到,金融市场作为虚拟经济的一部分,一旦脱离实体经济的发展,其对整体经济将产生巨大的风险隐患。但是稳健的金融市场对提高实体经济的运行效率方面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比如资本配置、风险分摊、降低成本、信息提供以及产权明晰等方面。
关键词:
金融市场 实体经济 协调发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冉芳 张红伟
当前阶段,我国实体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金融风险凸显,大量金融资源聚集在金融体系内循环,金融脱离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功能,存在金融异化现象。文章从现阶段我国金融异化的现状出发,分析金融异化带来的风险,强调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完善金融机构激励机制、鼓励互联网金融等新生事物、平衡金融监管与创新、优化宏观政策目标是金融改革促进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功能的重要选择。
关键词:
金融 实体经济 金融异化 非协调发展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谷慎 岑磊
依据协同论构建了我国金融业发展协同度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金融业发展协同度不高,尚未形成良好的金融业协调发展机制;考察期内,银行业发展有序度最高,保险业发展有序度次之,证券业发展有序度最低,证券业有序发展是影响整个金融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金融业 银行 保险 证券业 协调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蒙恬 姚聪莉
推动数字金融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方面,实体经济通过资本利润、技术进步、制度优化和管理效率提升为数字金融系统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保障;另一方面,数字金融通过融资产品创新、交易机制、信息供给、数据治理等便利性服务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章分别构建数字金融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中国31个省份2011—2022年的面板数据,利用熵值加权法计算了数字金融综合评价指数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数,并利用耦合度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估和分析了二者的协调水平。结果显示:从时间演化上看,2011—2022年中国数字金融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耦合协调水平经历了“中度失调—良好协调—优质协调”的发展阶段,与此相适应主导发展类型也经历了“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滞后型—数字金融主导型—同步型”的发展轨迹。从省际差异上看,2022年中国数字金融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耦合协调水平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表现为东中部地区较高、西部地区较低的发展态势。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亚明
2011年下半年,"跑路"骤然成为我国经济的热门话题。起端于温州的"高利贷危机"开始蔓延至广东东莞、佛山,甚至内地的鄂尔多斯,掀起一股民营企业老板"跑路"和企业倒闭的风潮。正是基于温州地下金融泛滥问题,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陆远权 夏月
文章基于VAR模型,以2000-2013年的季度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我国金融业和实体经济动态发展中的相关关系,并得到结论:我国金融业与实体经济具有长期协整和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实体经济有力推动金融业发展,而金融业对实体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两者之间呈现非协同发展关系。在实证检验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该关系背后的经济学原理,提出了促进我国金融业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业 实体经济 非协同发展 VAR模型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泊溪 岳颂东
一、我国社会、经济、科技发展中的协调与失调建国40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了极大的加强,城乡人民生活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水平得到了提高,科学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总体和总的趋势上说,我国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相对于某些发展中国家而言,是比较好的。但是,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也存在着某些不协调。1.国民经济波动频繁,波动幅度大。建国40年来,由投资周期所决定的大幅度的经济波动在我国曾出现过8次,几乎每一次波动,都伴随着经济扩张、农轻重结构和工业内部结构的恶化,从而引起整个国民经济整体结构的失衡,随后不得不进行紧缩与调整,加强农业和基础产业,农轻重结构和工业内部结构渐趋合理...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爱俭 兰莉 林楠 何燕
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表明当前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失衡所带来的严峻挑战。以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互协调发展的视角切入来分析汇率决定问题,延续M-F-D传统,进而可以构建"虚实二分法"下的汇率分析模型。在以名义汇率和货币增长率分别作为横纵坐标轴的二维图示中,该研究模式对于汇率及相关宏观经济现象具有一定的解释效力,并且能够分析中央银行政策调控的货币准则选择问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健 龚晓莺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迫切需要建立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以助推经济持续稳健发展。现阶段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错位发展不均衡发展日益凸显,出现虚拟经济过分发展。实体经济日趋萎缩等现象,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极易引发经济危机、经济发展动能不足等问题,基于此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举措助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协调发展。但是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协调发展也面临金融市场不完善等问题,不过只要路径精准措施得当必能有效破解这些问题。通过分析和调研拟采取如下路径促进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协调发展:一是借助互联网
关键词:
实体经济 虚拟经济 协调发展 均衡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程薇瑾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两者之间已经建立起了一种非常紧密的关系。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两者独立存在又协调发展能够在新时期下让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创新性的突破,也只有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相互促进、一同进步,才能够使得我国的整体经济结构实现健康稳定的可持续发展。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不应该是互相支配和隶属于谁的关系,而应该是紧密相连、共同进步的良性循环关系。本文主要针对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联系、发展现状以及协调发展的策略进行相应的分析,希望能够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建设提供一定的帮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靖宇 于艳
在国家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进程中,区域金融业必须积极跟进走正走好协调发展之路,努力完善金融服务功能,加深金融开放程度,调整金融产业结构,从而更好地发挥金融业对创建中国第四大经济增长极的媒介、导向和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纪敏
三个失衡问题提出的简要回顾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金融与实体经济均衡发展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金融与经济关系的重要论述,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努力方向。2016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虽然有周期性、总量性因素,但根源是重大结构性失衡,导致经济循环不畅。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结构性失衡指的是实体经济结构性供需失衡、金融和实体经济失衡、房地产和实体经济失衡"三个失衡"。当时的背景是,2015年股市波动,资金大量流向房地产市场。
关键词:
房地产 房地产金融化 实体经济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培培
文章基于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并进一步借助灰色关联度模型筛选影响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的内部因素。结果显示:数字经济综合发展水平与实体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均随时间推移而持续提高;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协调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整体偏低,且呈现东部沿海>北部沿海>南部沿海>长江中游>黄河中游>东北>大西南>大西北的空间分异特征;数字创新与实体创新是影响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付岩岩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不仅可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而且能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升级,赋能中国高质量发展。在分析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协调机理的基础上,采用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面板数据,测度“数实融合”协调发展水平以及内部驱动因素。研究发现“:数实融合”水平呈持续增长态势,但实体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略滞后于数字经济;区域与省级层面“数实融合”协调发展不平衡,呈“东高西低”分布特征;数字经济要素层、创新层是制约耦合效应发挥的“胁迫因素”,实体经济要素层、环境层是制约耦合效应发挥的“约束因素”。鉴于此,应从差异化政策扶持、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发展环境“弱项”补足等方面出发,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协调发展助力赋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德勇 崔莹
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的支持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发展的协调性。文章通过分析我国金融支持在各区域内的不同实施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方面提出差异化制定区域性利率及信贷政策、合理布局区域间金融机构、加快建设区域性多层次金融市场、完善区域性金融监管方式等建议。
关键词:
金融支持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