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00)
- 2023(6404)
- 2022(5549)
- 2021(5140)
- 2020(4469)
- 2019(10021)
- 2018(10258)
- 2017(20248)
- 2016(11228)
- 2015(12864)
- 2014(13038)
- 2013(12943)
- 2012(12113)
- 2011(11017)
- 2010(11359)
- 2009(11058)
- 2008(11049)
- 2007(10180)
- 2006(9236)
- 2005(8586)
- 学科
- 济(42011)
- 经济(41928)
- 管理(38075)
- 业(33047)
- 企(27646)
- 企业(27646)
- 方法(17644)
- 制(15918)
- 数学(15399)
- 数学方法(15242)
- 财(15173)
- 中国(14785)
- 农(11832)
- 体(10414)
- 银(10280)
- 银行(10267)
- 业经(10041)
- 行(9854)
- 贸(9099)
- 贸易(9093)
- 易(8944)
- 体制(8890)
- 务(8634)
- 财务(8611)
- 财务管理(8585)
- 融(8526)
- 金融(8523)
- 企业财务(8117)
- 学(7881)
- 税(7496)
- 机构
- 大学(166690)
- 学院(166459)
- 济(70281)
- 经济(68740)
- 管理(62022)
- 研究(55225)
- 理学(52316)
- 理学院(51781)
- 管理学(51070)
- 管理学院(50764)
- 中国(44215)
- 财(39125)
- 京(35200)
- 科学(30947)
- 财经(29697)
- 所(28020)
- 经(26633)
- 江(25708)
- 研究所(24691)
- 中心(24687)
- 农(24060)
- 北京(22626)
- 经济学(22174)
- 财经大学(21877)
- 业大(21386)
- 州(20491)
- 范(20127)
- 院(20082)
- 经济学院(19980)
- 师范(19935)
- 基金
- 项目(101402)
- 科学(79281)
- 研究(77037)
- 基金(72852)
- 家(62519)
- 国家(62009)
- 科学基金(52429)
- 社会(49263)
- 社会科(46687)
- 社会科学(46676)
- 省(39455)
- 基金项目(38162)
- 教育(35909)
- 划(33137)
- 编号(32096)
- 自然(31738)
- 自然科(30897)
- 自然科学(30886)
- 自然科学基金(30321)
- 资助(29768)
- 成果(27925)
- 制(24697)
- 部(23510)
- 重点(22879)
- 课题(22706)
- 发(21376)
- 创(21201)
- 性(20502)
- 教育部(20383)
- 国家社会(20319)
共检索到2605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丽华 李香月
随着日益发展的经济,人们的财富日益增长,同时带来了很多遗产继承管理方面的问题,如怎样让财产在死后能继续保值增值、怎样让财产按照遗嘱人的意愿存续下去等等。遗嘱信托的出现有效的解决了这些问题。遗嘱信托属于信托的一部分,起源于英国的现代信托制度,被称为英美法系最伟大的制度发明。遗嘱信托制度可以很好的解决委托人生前的担忧,尊重委托人的意见,运用受托人的专业知识,为手艺人制定出一套完美的遗产管理方案,实现遗产的保值增值。遗嘱信托制度在英美法系国家发展迅速,被人们广泛的应用,在日本也日益进步。而在我国,人们对遗嘱信托制度极其陌生,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和法学研究者对遗嘱信托制度产生了兴趣并开始研究,但相较于英美法系国家和日本,我国对这方面的研究还是有一定的距离。在此,为了遗嘱信托制度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文章给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信托财产 遗嘱信托 法律构建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何琪 张赛君 朱云帆
2020年新修订的《民法典》在继承编第1133条第四款新增“自然人可以依法设立遗嘱信托”条款,标志着我国遗嘱信托制度正式摆脱小众化的标签,遗嘱信托与遗嘱继承、遗赠并列成为个人遗产处分的新方式,为财富传承提供了一种更好的路径选择。然而,由于制度框架设计不足、有关法律链条衔接不畅、监督救济机制缺位等原因,导致其功效的发挥受到诸多限制。为此,需在剖析遗嘱信托的基本概念与制度特征的基础上,反思当前我国的遗嘱信托制度所面临的困境,重构符合市场和社会利益的遗嘱信托规则,以期为遗嘱信托制度在我国落脚生根创造条件。
关键词:
民法典 遗嘱信托 遗产继承 信托制度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欧阳天健
遗嘱信托作为规避遗产税的重要手段,历来是各国税法所规制的重要因素。在长期的反避税措施之下,遗嘱信托又演化出了多种态势,出现这一博弈态势的根源在于信托的灵活性与税法的滞后性之间的矛盾,而信托理论中的导管理论与税法上实质课税原则的契合则为解决这一矛盾提供了思路。这就要求立法者制定完备的法律制度,并通过指导性案例制度的引入来查缺补漏,同时秉持税法的谦益性,正视法律制度背后所付出的制度成本,实现遗产税税收效应和民事信托行业发展的和谐共处。
关键词:
遗产税 信托 避税 法律制度 价值取向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景杰
2008年世界性金融危机的爆发,凸显了大型金融机构道德风险带来的严重危害。针对这个问题,国际性的金融监管组织和西方各主要国家相继推出了生前遗嘱制度来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作为一个舶来品,一个从民法领域借鉴过来的概念,特别是作为一种初创的制度安排,生前遗嘱制度尚有种种缺陷和不足,对于其存在的合理性目前也褒贬不一。在对生前遗嘱制度的概念、来源和内容分析的基础上,对生前遗嘱制度进行评判,认为生前遗嘱制度虽然在操作成本、信息保密、跨境合作机制、风险预测等方面存在不足,但是这些都可以通过技术操作加以解决,更重要的是生前遗嘱制度可以使得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不断审视自身的缺点、增加其面临危机时的主动性、缓解其面...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仁真 周忆
"生前遗嘱"制度是次贷危机后国际社会为解决金融机构"大而不倒"问题而推出的一项崭新法律措施,是指金融机构以自身面临倒闭为前提事先提交"生前遗嘱",处置当局以此为基础制定并在必要时实施处置计划,以促使机构恢复日常经营能力,或者实现部分业务功能分拆或机构整体有序关闭的制度安排。这一制度的有效实施,需要强化金融机构内部治理机制,规范分拆或重组;建立管理信息系统,促进信息共享;构建危机处置损失分摊机制,实现稳健处置。
关键词:
“生前遗嘱” 恢复与处置计划 大而不倒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潘斯华
后金融危机时代,为确保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在经营失败时能够得到快速有效的处置,欧美国家开始实施"生前遗嘱"制度,即恢复和处置计划。中国金融界也开始借鉴这一新制度,民营银行试点方案中更是把制定生前遗嘱作为选择试点的五大指标之一。但是作为一种制度创新,监管层对民营银行生前遗嘱的各项要求并没有具体化,完善该项制度,可以从明确制定生前遗嘱的原则、设计内容框架、建立与银行破产制度及存款保险制度的衔接机制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
民营银行 生前遗嘱 银行破产 存款保险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雅
以遗嘱设立信托,委托信托受托人或者代理人,特别是专业机构通过遗嘱信托一次性或持续性管理身后财产,既是信托制度的主要功能,也是继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这项制度,对聚焦特殊群体、群众关切,完善我国基本民生保障和基本社会服务,促进公益慈善事业发展,完善我国财产管理制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受英美法系影响,当前,我国台湾地区信托制度,已经形成完备的信托法制体系与成熟的业务自律规范。遗嘱信托在其项下,也取得了长足发展。我国大陆地区与我国台湾地区在法律基础与文化风俗上同根同源,因此,构建我国大陆地区遗嘱信托制度,我国台湾地区遗嘱信托发展经验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文章从遗嘱信托制度研究视角入手,结合我国台湾地区遗嘱信托发展的法制与实务分析,对我国大陆地区遗嘱信托制度构建与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
台湾地区 遗嘱信托 遗产继承 信托制度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史树林
我国的信托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其原因不是缺乏实践,不是缺乏学术研究,也不是缺乏控制和监管,而是我国的信托生不逢时并且出现了制度设计上的失误,使得信托的功能受到扭曲,信托的作用无法正常发挥。重建信托制度势在必行,而且我国已经具备了条件。
关键词:
信托 困境 制度重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钱凯
遗产信托是一种继承和信托相结合的遗产处理方式,与其他遗产处理方式相比具有显著优势:一是具有单方意志性,有助于充分实现被继承人关于遗产处分的意愿;二是由专业机构、人士管理和处分遗产,有助于实现财产价值最大化及其传承和发展;三是有助于保护弱势继承人的利益;四是有助于避免继承纠纷、降低继承成本。遗产信托制度在我国已经具备必要的法律基础、经济基础、文化基础和专业基础,但也面临着一些制度性障碍,具体表现在:遗产信托的"双层所有权"特征与物权法定、一物一权的法律原则相冲突,遗嘱与遗产信托成立生效要件存在冲突,信托强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郑亦清 王建文
我国慈善信托税收优惠目前存在法律体系缺位,具体的优惠政策不明确,税收征收环节存在重复征税、监管不力等问题。在国家鼓励慈善信托发展的大背景下,应当完善税收优惠法律体系,赋予慈善信托受托人的信托公司开具捐赠票据的资格,并提高所得税优惠幅度,明确以股权方式建立慈善信托税收优惠制度。通过明确纳税主体、区分纳税财产来避免重复征税,并严格取得慈善信托税收优惠的资格,加大税收优惠滥用的处罚力度,实现税收优惠与监管的平衡。
关键词:
慈善信托 税收优惠 反避税 重复征税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檀钊
共同遗嘱是一种复杂的行为,因其形式多样,导致对其性质的界定较为困难。针对共同遗嘱性质的界定,必须依据共同遗嘱的不同形式,分别探讨其性质。单纯的遗嘱人相互继承的共同遗嘱,性质就是一份契约;单纯指定第三人最终受益的共同遗嘱,具有单方行为的性质;既约定相互继承,同时又指定第三人最终受益的共同遗嘱,则要分阶段论性质。
关键词:
共同遗嘱 性质 形式 限定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范静
在现代社会,商事信托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在我国,由于信托制度本身的局限性,严重制约了它的正常发展。为了改变这一不利的现状,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有必要对制度深层分析后进而构建更能适应潮流的商事信托制度。
关键词:
商事领域 信托制度 权利失衡 制度构建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余砚新
本文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出发,阐明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制度变迁的特点,深入分析了我国信托业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其根源,指出我国信托业陷入了一条与地方政府的非正常关系不断强化、坏账和风险不断增加的路径,形成了制度变迁的路径锁定。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信托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和自身发展特点,提出了突破信托业现有制度变迁的路径锁定。
关键词:
信托制度 制度变迁 路径锁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丁建臣
金融机构"生前遗嘱"制度(Living Wills)可谓舶来品,2010年7月,美国通过了《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明确了"生前遗嘱"规则的适用条件和责任主体,要求资产规模超过500亿美元的系统性重要金融机构率先实行。2011年,英国金融服务局(FSB)就这一制度的框架设计和价值追求提出了基本构想。FSB将资产规模、复杂度、关联性、可替代性程度等作为金融机构是否设立"生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振华
信托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信托监管。由于认识和历史的原因,我国信托监管还存在着立法滞后、地位不高、体系不完整、措施不到位等方面的问题。科学、高效信托监管机制的构建,应当针对信托业的特殊发展背景和趋势,将其置于法律的全面监管之下,推进监管的法制化、规范化、和谐化和社会化。
关键词:
信托 监管机制 构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