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23)
2023(7388)
2022(6246)
2021(5991)
2020(5022)
2019(11374)
2018(11429)
2017(23346)
2016(12724)
2015(14191)
2014(14362)
2013(14258)
2012(13652)
2011(12580)
2010(12844)
2009(12131)
2008(12244)
2007(11095)
2006(10065)
2005(9349)
作者
(37617)
(31088)
(31014)
(29790)
(19983)
(14794)
(14278)
(11889)
(11707)
(11477)
(10528)
(10148)
(10141)
(10060)
(9893)
(9602)
(9320)
(9235)
(9187)
(8962)
(7889)
(7803)
(7585)
(7238)
(7073)
(7071)
(7033)
(6958)
(6399)
(6158)
学科
(50226)
经济(50170)
管理(37492)
(36343)
(28382)
企业(28382)
方法(22499)
数学(20295)
数学方法(20048)
中国(16565)
(15374)
(15196)
(13278)
(12555)
贸易(12547)
(12332)
(11582)
银行(11571)
(11167)
(10536)
业经(10367)
(9934)
金融(9934)
(9859)
农业(9263)
(8637)
财务(8617)
财务管理(8596)
企业财务(8189)
(8114)
机构
学院(188374)
大学(188184)
(82051)
经济(80251)
管理(70626)
研究(65401)
理学(59918)
理学院(59247)
管理学(58321)
管理学院(57946)
中国(52751)
(42928)
(39474)
科学(37591)
(33842)
财经(32978)
研究所(30112)
(30079)
(29891)
中心(29404)
(28361)
北京(25651)
经济学(25598)
业大(25234)
财经大学(24485)
(23687)
农业(23677)
师范(23474)
(23174)
经济学院(23133)
基金
项目(114271)
科学(90117)
研究(84463)
基金(83612)
(72446)
国家(71848)
科学基金(60739)
社会(53766)
社会科(50997)
社会科学(50985)
(43079)
基金项目(42796)
教育(39451)
自然(38711)
自然科(37813)
自然科学(37799)
(37193)
自然科学基金(37152)
资助(36053)
编号(34073)
成果(29460)
(26735)
重点(25631)
(24611)
课题(24335)
(23901)
(23351)
教育部(22988)
人文(22059)
国家社会(21903)
期刊
(92726)
经济(92726)
研究(62792)
中国(35713)
(31395)
(27642)
管理(27226)
学报(27193)
(27064)
金融(27064)
科学(25146)
大学(20851)
教育(19865)
学学(19689)
农业(18428)
财经(16857)
经济研究(16188)
业经(15240)
技术(14927)
(14401)
问题(12751)
(12429)
国际(10992)
理论(10187)
商业(9388)
技术经济(9170)
实践(9074)
(9074)
现代(8809)
统计(8777)
共检索到2930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茂生  柏冬秀  
货币政策是国家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为实现预期的宏观经济目标,所采取的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手段和措施。在现代西方市场经济中,货币政策一直是公认的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经过长期的实践——认识——再实践,西方已经有一套较定型的理论,而且在宏观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在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中,由于重实物指标,轻价值形式的管理,虽然银行仍然有集聚资金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但作用很有限。银行隶属于财政,信贷仅是资金"计划"供给的补充,货币发行则仅仅由信贷差额事后决定。因此,在那种情况下,没有独立的货币政策,甚至很难说有货币政策。在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学著作中也难觅货币政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畅会珏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基础直接决定着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从我国的具体实际出发,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基础主要由运行基础、市场组织结构基础、政策配套基础等方面构成。畅通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须采取有力措施改善传导基础。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思群  
货币政策是调节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国民经济能否持续、稳定、高效地发展,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能否运用好宏观货币政策.要使宏观货币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运行中起到积极的作用,首先要确立正确的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目标作为货币政策的指导思想是货币政策本身运行的出发点,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和货币政策手段的运用,因此它是运用货币政策调节宏观经济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 货币政策目标实际上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在理论界历来有以下三种观点.第一:“单一目标论”.即货币政策目标仅是稳定通货.这种观点认为只有稳定通货才是中央银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晨铖  李文军  
本文基于VECM模型对我国货币政策效应做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效应主要体现为促进经济增长,经济系统对货币需求和物价水平缺乏显著的抑制作用。我国中央银行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而实施的一系列宽松的货币政策,一方面有效地推动了GDP的止跌回升,另一方面也产生了通货膨胀的预期,助长了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价格的高涨。因此在后金融危机时期要逐步调整货币政策,注意通货膨胀的风险,防范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泡沫。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陆昂  
中国货币政策操作与基础货币管理陆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中国货币政策操作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经济手段替代行政手段,间接调控替代直接计划,基础货币管理逐渐成为货币政策操作的核心。在这一进程中,现行货币政策操作也正面临着挑战。本文在研...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胡立法  
货币政策是一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政策。在我国,当前由于经济运行状态和机制中存在的某些问题,使得人民银行低利率的货币政策效果不显著。应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调整经济结构、调节收入分配、发展资本和货币市场,为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提供条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晓岩  
本文认为我国货币政策效力下降的原因在于 :货币供给扩张受到限制和货币流通速度降低。商业银行和企业行为的变化增强了货币供给的内生性 ,降低了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力 ;由于“流动性陷阱”导致了货币流通速度降低 ,使货币供给增加不能相应提高总需求。通过建立一个现代的凯恩斯货币需求的模型 ,重新分析了“流动性陷阱”。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罗海钢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运用各种工具通过货币存量调整总需求进而对宏观经济进行调节的一种手段,一般由政策工具、中介指标和政策目标三部分内容构成。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我国货币政策的作用日益突出。经过数年来的实践摸索,我国中央银行已积累了一定的宏观调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秦汉锋  
货币政策是一国为了实现其政治和宏观经济目标而确立的组织、管理、调节和控制社会货币信用量的一种金融措施。在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大胆吸收“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借鉴西方货币政策的成熟作法,对于充分享受“后发性利益”、...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定核  
试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与操作手段胡定核顾名思义,中间目标是货币政策从制订到最终目标实现的中间变量。由于货币政策有着自身运动特点的传导机制.把握住处于中间位置的变量变化,就显得十分重要。影响中间变量变化的是操作手段,操作手段具体的目标被称为操作目标...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苑德军  陈铁军  
股票市场的发展给中国货币政策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如作用对象向多元化的转变、传导机制向双轨制的转变、削弱了货币供应量指标的效力等。立足我国现实情况,央行应从改善货币政策的实施环境、加强理论研究、强化利率的调控作用等方面入手,以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厦楠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传导机制是否畅通,而利率机制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最重要的传导机制;对利率的行政管制严重制约着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有效性,破坏了利率机制内在的平衡机制,导致利率结构失衡,无法形成合理的利率体系;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改革利率行政管制,推进利率市场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雪  
论我国货币政策效应时滞的影响因素徐雪货币政策是一国政府通过中央银行采取管理货币的手段或措施(货币政策工具)达到调节和改善国家经济状况、实现稳定物价、充分就业、平衡国际收支、促进经济增长等最终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货币政策的实施,能否达到预期的经济效果,...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海平  
政策工具是货币政策体系的重要因素之一。西方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工具选用体现出显著的特点。研究这些特点对于解决当前我国货币政策工具选用问题是极其必要的 ,货币政策工具的选用不但受到经济体制、经济金融发展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而且与一国的经济传统是分不开的。当前经济金融运行的特点决定了我国货币政策工具选用的特殊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