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04)
2023(10399)
2022(8850)
2021(8023)
2020(6561)
2019(14936)
2018(14439)
2017(28857)
2016(15572)
2015(17145)
2014(16873)
2013(16595)
2012(15474)
2011(14323)
2010(14284)
2009(13382)
2008(13177)
2007(11796)
2006(10617)
2005(9429)
作者
(47084)
(39095)
(39067)
(37143)
(24735)
(18646)
(17679)
(15127)
(14681)
(13904)
(13173)
(12666)
(12475)
(12266)
(12147)
(11968)
(11961)
(11627)
(11387)
(11369)
(9811)
(9616)
(9470)
(9043)
(8739)
(8721)
(8623)
(8581)
(7746)
(7682)
学科
(62779)
经济(62707)
管理(45923)
(44473)
(33718)
企业(33718)
方法(29167)
数学(26854)
数学方法(26618)
(19523)
中国(19098)
(17942)
(16380)
贸易(16373)
(16061)
(13918)
业经(13573)
农业(12607)
(12408)
银行(12365)
(11885)
(11236)
(10857)
(10800)
金融(10800)
环境(10358)
地方(10078)
技术(9983)
(9941)
财务(9927)
机构
学院(230028)
大学(229281)
(101798)
经济(99932)
管理(88214)
研究(78176)
理学(76682)
理学院(75893)
管理学(74762)
管理学院(74352)
中国(60647)
(48652)
科学(46730)
(46638)
(43011)
(40029)
财经(38716)
研究所(36328)
业大(36037)
中心(35366)
(35305)
农业(34332)
(33290)
经济学(32204)
经济学院(29542)
北京(29222)
财经大学(28892)
(27713)
(27484)
师范(27121)
基金
项目(152269)
科学(120093)
基金(112558)
研究(107423)
(99693)
国家(98883)
科学基金(83866)
社会(70907)
社会科(67592)
社会科学(67577)
基金项目(59085)
(58320)
自然(54437)
自然科(53222)
自然科学(53204)
自然科学基金(52304)
(50180)
教育(49244)
资助(46371)
编号(41714)
(34519)
重点(34242)
成果(33416)
(32866)
(31961)
国家社会(29983)
创新(29969)
教育部(29531)
科研(29481)
课题(28932)
期刊
(106294)
经济(106294)
研究(69492)
中国(39414)
学报(38268)
(37997)
(34421)
科学(33874)
管理(31103)
大学(28597)
(27584)
金融(27584)
学学(27398)
农业(25568)
经济研究(19304)
财经(19188)
教育(19147)
业经(18326)
技术(16891)
(16512)
问题(14967)
(14385)
(12728)
国际(12484)
商业(11990)
理论(11412)
技术经济(11327)
统计(10734)
(10246)
科技(10245)
共检索到3358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雪  
论我国货币政策效应时滞的影响因素徐雪货币政策是一国政府通过中央银行采取管理货币的手段或措施(货币政策工具)达到调节和改善国家经济状况、实现稳定物价、充分就业、平衡国际收支、促进经济增长等最终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货币政策的实施,能否达到预期的经济效果,...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麦元勋  田晔  
在分析西方货币理论的基础上 ,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和方差分解技术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效应时滞进行实证研究 ,得出我国货币政策无论是对经济产业还是对物价水平均存在一定的效应时滞 ,我国货币政策的价格时滞效应长于产业效应时滞 ,不同的货币供应量效应时滞不同等结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郝雁  
货币政策的效应时滞是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本文运用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析法,利用1998年至2003年的月度数据对我国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的效应时滞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无论是对国内总产出还是价格水平的影响均存在一定的效应时滞,以此试图对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以及把握货币政策的实施时机提供参考。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晨铖  李文军  
本文基于VECM模型对我国货币政策效应做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效应主要体现为促进经济增长,经济系统对货币需求和物价水平缺乏显著的抑制作用。我国中央银行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而实施的一系列宽松的货币政策,一方面有效地推动了GDP的止跌回升,另一方面也产生了通货膨胀的预期,助长了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价格的高涨。因此在后金融危机时期要逐步调整货币政策,注意通货膨胀的风险,防范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泡沫。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马勇  
一、货币政策时滞的定义及规定阶段的划分货币政策时滞,又称货币政策的“时间落后”,是指货币政策从研究、制定到实施后,发挥实际效果的全部时间过程。它对货币政策实施的效果有着极大的影响。我国货币政策需经过多长时间才能产生效果,各阶段的时滞长度是否合理,是关系到货币政策目标能否实现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晓岩  
本文认为我国货币政策效力下降的原因在于 :货币供给扩张受到限制和货币流通速度降低。商业银行和企业行为的变化增强了货币供给的内生性 ,降低了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力 ;由于“流动性陷阱”导致了货币流通速度降低 ,使货币供给增加不能相应提高总需求。通过建立一个现代的凯恩斯货币需求的模型 ,重新分析了“流动性陷阱”。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红艳  
货币政策效果受货币政策工具、传导机制、实体经济对货币的需求等多种因素影响 ,受上述因素制约 ,我国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对付通货紧缩的效果并不显著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桢  岳喜伟  
我国货币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面临传导机制不畅的问题。其原因在于,一是我国的货币市场发育程度还很低,资本市场发展缓慢而且运行质量较差,外汇市场还没有真正形成汇率决定的市场机制;二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缺乏充分性和政策操控的独立性,以及商业银行市场主体地位的欠缺;三是与国有企业的低效率、民间投资约束大以及转轨时期居民预期改变等因素有关。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思群  
货币政策是调节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国民经济能否持续、稳定、高效地发展,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能否运用好宏观货币政策.要使宏观货币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运行中起到积极的作用,首先要确立正确的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目标作为货币政策的指导思想是货币政策本身运行的出发点,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和货币政策手段的运用,因此它是运用货币政策调节宏观经济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 货币政策目标实际上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在理论界历来有以下三种观点.第一:“单一目标论”.即货币政策目标仅是稳定通货.这种观点认为只有稳定通货才是中央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许祥秦  
本文从货币政策影响产出的可能途径出发 ,考察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现状 ,从六个方面分析了其成因 ,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措施。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梁立俊  樊文静  
货币政策的传导途径问题是货币理论的核心问题。本文从市场环境因素出发,通过分析货币供应量在银行信贷体系和资本市场中的传导阻滞,解释了我国货币政策效率低的市场原因,并对此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提出了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政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卞志村  
本文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方法 ,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外部时滞进行了具体经验分析。根据 1995年 1月至2 0 0 3年 3月的月度数据测算出的结果是 ,狭义货币供应量、信贷规模和利率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作用时滞分别为 7个月、 4个月和 8个月 ,对物价水平CPI的作用时滞分别为 3个月、 5个月和 6个月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廖旗平  
基于前瞻性货币政策理论,运用VAR模型和方差分解技术对1998年1月~2009年9月间我国货币政策的内部时滞进行实证研究。在1998年1月~2009年9月间我国货币政策存在一定程度的内部时滞。消费者信心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与前瞻性货币政策存在长期稳定的因果关系。因此,货币当局实行前瞻性货币政策时短期政策应盯住企业家信心指数,中长期政策应盯住消费者信心指数。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苗杨  李庆华  蒋毅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效率和时滞关系着央行货币政策的使用方向与力度等方面。本文以价格错叠机制的动态产出模型为基础,给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并以1992年1月至2014年3月我国GDP和M1月度数据为依据,估出该模型。模型显示:我国M1增加1个百分点以后4个月才对GDP有大约0.2740个百分点的影响,而且M1对GDP影响的平均滞后长度为6个月。并且得出现实经济中货币具有非中性的结论。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晓夏  
货币政策区域不对称效应在中国近年来的货币政策实践中表现突出,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是找到矛盾的成因,在形成这一效应的多个因素中,金融结构的区域差异原因尤为突出。借助国内新近的乘数货币政策效应不对称模型研究成果,详尽分析了其中的金融结构因素,从而论证金融结构的区域差异是形成货币政策区域不对称效应的重要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