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47)
- 2023(5393)
- 2022(4725)
- 2021(4592)
- 2020(3837)
- 2019(8810)
- 2018(8863)
- 2017(18238)
- 2016(9848)
- 2015(11260)
- 2014(11440)
- 2013(11458)
- 2012(11098)
- 2011(10254)
- 2010(10512)
- 2009(10279)
- 2008(10228)
- 2007(9238)
- 2006(8534)
- 2005(8019)
- 学科
- 济(39446)
- 经济(39400)
- 管理(28110)
- 业(26625)
- 企(20085)
- 企业(20085)
- 方法(17401)
- 数学(16045)
- 数学方法(15851)
- 中国(14151)
- 农(12837)
- 财(11980)
- 制(11281)
- 贸(10855)
- 贸易(10847)
- 易(10675)
- 银(9862)
- 银行(9859)
- 行(9546)
- 策(9088)
- 融(8273)
- 金融(8272)
- 业经(7630)
- 税(7550)
- 农业(7527)
- 及其(7323)
- 税收(7233)
- 收(7184)
- 度(6578)
- 制度(6569)
- 机构
- 学院(146259)
- 大学(146155)
- 济(66735)
- 经济(65213)
- 管理(55204)
- 研究(51321)
- 理学(46123)
- 理学院(45643)
- 管理学(44900)
- 管理学院(44603)
- 中国(43876)
- 财(35795)
- 京(31267)
- 科学(27148)
- 财经(26953)
- 所(26162)
- 经(24386)
- 中心(23436)
- 研究所(22885)
- 江(22606)
- 北京(21080)
- 经济学(20721)
- 财经大学(19879)
- 农(19408)
- 经济学院(18766)
- 院(18626)
- 范(18420)
- 师范(18316)
- 州(18280)
- 业大(17335)
- 基金
- 项目(83176)
- 科学(65332)
- 研究(64926)
- 基金(60139)
- 家(50916)
- 国家(50474)
- 科学基金(42417)
- 社会(40712)
- 社会科(38626)
- 社会科学(38621)
- 省(30523)
- 教育(30181)
- 基金项目(30178)
- 编号(27463)
- 资助(26838)
- 划(26549)
- 自然(25649)
- 自然科(24987)
- 自然科学(24979)
- 自然科学基金(24549)
- 成果(24513)
- 部(19811)
- 课题(19509)
- 重点(18482)
- 发(18015)
- 性(17569)
- 教育部(17371)
- 人文(16820)
- 项目编号(16701)
- 创(16451)
共检索到2391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森 张京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人民银行采取了包括降低利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在内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给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带来了重要影响,它既为市场提供了充足的流动性,促进了经济的回暖;同时,随着通货膨胀预期加强和资产价格泡沫滋生,又为今后经济的发展埋下了隐患。这些也引起了政策制定部门的警惕,并在2010年底将今后的货币政策基调定为稳定的货币政策,这样有利于在国际大环境仍然复杂的情况下,引导货币条件从应对危机状态稳步向常态回归,在支持经济增长的同时,管理通胀预期、抑制资产价格泡沫,维护经济和社会稳定,使金融业及整个国民经济得以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维全 蒋仁开
本文根据央行确定的2009年广义货币供应M2增长目标的设定,分析了其所依据的理论基础,并从我国货币改革实践、2009各影响因子不确定性方面进行了评价,最后指出,2009年人民银行在执行货币政策时,务必密切跟踪经济发展形势,以便采取灵活措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彭兴韵
2008年上半年的货币政策操作主要着眼于国内的通胀压力和所谓的流动性过剩,到9月份之后,货币政策不仅有保国内经济增长、促进就业的需要,同时也是维护金融体系稳定,参与全球主要中央银行危机管制的协调政策行动的一部分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范志勇 闫衍
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缓慢、金融动荡与经济增长趋缓的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虽然已进行了一定调整,但由于宏观经济形势的复杂性,有必要对其总体思路进行调整。下一步,应采取"杠杆率软着陆"的模式实现去杠杆,货币政策的基本定位应该从"名稳实紧"向适度宽松转型。
关键词:
货币政策转型 适度宽松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钢明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恶化,中国宏观经济发生剧烈变动,从物价高涨变成增长下滑。宏观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从年初起10个多月严厉紧缩,年底变为大幅度宽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铭利
为应对金融危机,我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动我国经济在全球率先复苏。随着经济逐渐步入正轨,过量货币对经济发展的副作用开始显现。但进入2010年,随着希腊债务危机爆发,全球经济有二次探底的可能性,我国货币政策面临两难选择。该文运用基本经济理论,对我国宽松货币政策退出的必要性、判断指标等进行了分析,认为宽松货币政策确实面临退出要求,但鉴于传统退出手段给市场带来压力过大,应当通过金融体制创新和金融产品创新吸收流动性,实现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平稳退出。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在浙江考察时,再次指明了宏观经济政策的大方向--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贯彻落实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其中,对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继续实施更具体的阐述是,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着重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在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推动下,2009年上半年,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货币信贷快速增长,信贷结构继续优化,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对扭转经济增长下滑趋势、提振市场信心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支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确保经济增长和稳定市场信心,我国货币政策取向根据形势需要适时调整,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进一步提高。2008年11月份,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中国人民银行实行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楚尔鸣
我国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系统中消费传导渠道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货币政 策传导的弱有效性。分析证明,我国货币政策消费传导的第一阶段的有效性是微弱的,“财富效应”和“流动性效应”几乎不发 挥作用,在经过第二阶段弱有效的乘数效应后,将使全过程的传导呈现出弱弱有效的特征。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马经
2008年是跌宕起伏、令人难忘的一年,年初的雨雪冰冻灾害、年末的国际金融危机使我们的工作经受了严峻考验。面对挑战,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在总行的正确领导和地方党政的大力支持下,以学习实践科学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冯香珍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美国先后两次推出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通过创造定量的货币来实现较为宽松的货币流动性。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美国货币政策的一举一动都将对世界各国产生重大影响。我国作为快速发展的新兴经济实体,很容易受到国际资本的追捧,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对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姚斌
随着次贷危机的不断蔓延和影响的逐渐深化,美国等发达国家纷纷采取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来稳定和刺激经济。此种极端货币政策将对全球经济金融产生深远影响并在各个层面引发共振。对此,本文在着重分析美、英、日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可能造成的影响的基础上,从我国立场出发提出了相应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
次贷危机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对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秀波
为应对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冲击,我国政府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财政政策方面,推出2年期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在货币政策方面,银行信贷投放呈大幅飙升之势。据统计,2009年1-4月份,金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石森昌
近年来,我国经济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中央银行调控货币政策的手段、能力日渐成熟。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于抑制通缩预期,提振市场信心,防止陷入通货紧缩与经济下行相互加强的恶性循环,促使经济回暖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全球经济总体回暖、货币条件较为宽松的大背景下,国内外通胀预期也有所增强。因此,正确把握新形势下我国货币供应量与价格总水平波动之间的关系,对于未来货币政策的实施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货币供应量 价格总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