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99)
- 2023(11902)
- 2022(10078)
- 2021(9197)
- 2020(7739)
- 2019(17279)
- 2018(17099)
- 2017(33052)
- 2016(18081)
- 2015(20734)
- 2014(21199)
- 2013(21100)
- 2012(19811)
- 2011(18102)
- 2010(18664)
- 2009(17963)
- 2008(17867)
- 2007(16353)
- 2006(14872)
- 2005(13953)
- 学科
- 济(91987)
- 经济(91875)
- 管理(61285)
- 业(51319)
- 企(42975)
- 企业(42975)
- 财(33345)
- 方法(31325)
- 数学(27622)
- 数学方法(27433)
- 中国(25949)
- 制(23447)
- 地方(20896)
- 农(20048)
- 业经(17781)
- 体(17028)
- 务(16916)
- 财务(16883)
- 财务管理(16832)
- 学(16466)
- 银(16465)
- 银行(16447)
- 企业财务(16001)
- 行(15726)
- 融(15435)
- 金融(15428)
- 财政(14382)
- 贸(13444)
- 贸易(13431)
- 地方经济(13326)
- 机构
- 大学(271666)
- 学院(270698)
- 济(125125)
- 经济(122500)
- 管理(98947)
- 研究(95851)
- 理学(82672)
- 理学院(81823)
- 管理学(80737)
- 管理学院(80232)
- 中国(77058)
- 财(69656)
- 京(57839)
- 科学(51157)
- 财经(50588)
- 所(48371)
- 经(45529)
- 江(42917)
- 中心(42700)
- 研究所(42200)
- 经济学(40615)
- 农(37577)
- 北京(37439)
- 财经大学(36981)
- 经济学院(36233)
- 院(34329)
- 州(33241)
- 业大(32727)
- 范(32592)
- 师范(32287)
- 基金
- 项目(159990)
- 科学(125671)
- 研究(121785)
- 基金(116008)
- 家(98949)
- 国家(98157)
- 科学基金(83744)
- 社会(79460)
- 社会科(75360)
- 社会科学(75340)
- 省(61072)
- 基金项目(59618)
- 教育(55983)
- 划(51026)
- 自然(49932)
- 编号(49389)
- 自然科(48701)
- 自然科学(48686)
- 资助(48511)
- 自然科学基金(47797)
- 成果(42766)
- 部(36975)
- 重点(35987)
- 课题(35380)
- 制(34996)
- 发(34791)
- 国家社会(33332)
- 创(32533)
- 性(32490)
- 教育部(32406)
- 期刊
- 济(153489)
- 经济(153489)
- 研究(95521)
- 中国(60613)
- 财(59153)
- 管理(40924)
- 学报(36088)
- 农(34505)
- 科学(33604)
- 融(32941)
- 金融(32941)
- 大学(28851)
- 财经(27746)
- 学学(27235)
- 教育(27108)
- 经济研究(26152)
- 经(23926)
- 技术(23713)
- 农业(22429)
- 业经(21908)
- 问题(20029)
- 贸(16805)
- 国际(14572)
- 技术经济(14459)
- 理论(13915)
- 会计(13241)
- 统计(12968)
- 世界(12950)
- 商业(12927)
- 现代(12627)
共检索到4449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达昌 王映松
论我国财政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李达昌王映松一、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财政的主要特征(一)预算管理体制的高度集中性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预算管理体制的主要特性表现为高度的集中统一。——财政收入和支出的权限都集中在中央。从建国初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卓元
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和党的十四大以来,中国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进入了崭新的加速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已初步形成;正在逐步形成和进一步探索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市场机制在经济运行中开...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力 秦青松 李海平
一、青岛价格工作六十年的历程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可将青岛价格工作60年的历程划分为:计划价格体制30年和社会主义市场价格体制30年。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怀德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会计管理模式的转换,企业的会计行为成为人们日益关心的问题。本文分别就不同经济体制下的企业会计作理论分析,并就有关问题提出粗浅的意见。 一、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会计 (一)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根据对社会最终产品需求的预测和各类资源与产品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丛树海
所谓市场经济,是指整个经济活动基本或主要由市场交换关系自发调节,国家辅以宏观间接调控而运转的经济。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之后,传统的直接计划安排转向国家宏观间接调控。这在财政支出方面,首先产生影响的是财政支出应当按照怎样的原则来进行。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巫建国
试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财政职能巫建国一、浅析确立财政职能的基本理论改革的历史经验证明,财政改革是社会经济形态发生变化的必然反映,而财政职能作为财政本质的具体体现,往往会随着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而适时调整。鉴于此,确立财政职能的逻辑出发点,则在于科学...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江春泽
原苏联是中央计划经济体制的发源地。对这种体制的改革始于50年代初,直到80年代末,中国和苏联在改革进程和效果上已显示出极大的差异。对这些差异作比较研究,也许有助于加深对中央计划经济体制转换中若干问题的认识。一、从发展的结果来检验转换的效果体制转换就是我们所说的改革。也就是把“体制优选”作为一个重要手段来更有效地配置有限的资源,从而达到发展生产力的目的。那末,是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就逻辑地成为检验改革效果的最主要的标准。中国经济尽管目前还存在很多问题。但是,改革已使中国进入了建国以来经济生机最旺盛、经济实力增强最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新时期。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凯闽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姜维壮
论我国财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地位、职能与作用姜维壮一、政策理论依据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的报告中,在论述建立与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策略方针时,对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地位问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及其前提条件问题、建立...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1993年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改革: 一是国家计委管理的指令性计划将减少百分之五十左右,工业总产值中指令性计划减少到百分之七左右,外贸进出口等计划指标也大幅度减少,以适应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经营机制的要求。二是应该放开的商品价格将尽理放开。重点抓好国家级、区域级的有色金属、钢、煤、粮、棉、肉、油、、糖等市场建设,推动期货市场的形成,积极培育金融市场,继续搞好深沪股票交易试点。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许能斌 陈定华
作者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调控机制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财政调控机制有本质区别。前者的调控作用途径是市场机制;调控方式为间接调控,即通过影响市场信号调节经济主体行为;调节手段主要的是经济参数;调控效应信号主要来自于市场。新时期的财政宏观调控应具备以下三个特征:调控方式以参数化的间接调控为主;调控目标须兼顾国民经济的长期增长和短期稳定;调控手段应灵活多样。作者指出,要保证财政调控机制的正常运作,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体系,包括:财政改革体系、财政政策手段体系、财政政策决策和执行体系。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黄瑞新
一、东西方财政分配原则的内容差别 财政分配原则总体上可分为财政收入原则与财政支出原则。从财政收入原则来看,我国财政分配理论把它归纳为四点,即要求财政收入的组织中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原则(即财政收入主要依靠资金的内部积累,以国外资金的筹集作为财政收入的补充来源);坚持降低成本,广开财源,提高效率的原则(即使财政收入的增长建立在经济增长与经济效率的提高的基础之上);坚持区别对待、合理负担的原则(所谓区别地待就是体现国家的产业政策、技术政策而区别对待,对于不同收入的经济单位与个人实行区别对待。区别对待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克崮
14年来财政改革取得较大进展,国家财力不断增强。但是,现行财政体制、财力状况和财政宏观调控的作用还很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建立新型的财政体制和政策体系,强化财政的宏观经济管理职能,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国民经济的协调、稳定、高速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晓莲 王乃春
重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财政支出结构刘晓莲,王乃春财政支出职能是财政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国家政权职责范围以及经济体制目标的重要手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然要求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财政支出结构进行重新调整和构造,以充分运用财政支出职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