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69)
- 2023(7156)
- 2022(5914)
- 2021(5435)
- 2020(4341)
- 2019(9936)
- 2018(9969)
- 2017(19590)
- 2016(10536)
- 2015(12180)
- 2014(12266)
- 2013(12632)
- 2012(12440)
- 2011(11711)
- 2010(12164)
- 2009(11606)
- 2008(11491)
- 2007(10470)
- 2006(9968)
- 2005(9315)
- 学科
- 济(54001)
- 经济(53949)
- 管理(28981)
- 业(27222)
- 中国(20937)
- 企(18740)
- 企业(18740)
- 地方(17819)
- 农(16380)
- 方法(15913)
- 数学(13767)
- 数学方法(13693)
- 业经(12445)
- 银(11418)
- 银行(11407)
- 制(11376)
- 发(11220)
- 行(11202)
- 农业(11055)
- 融(10521)
- 金融(10521)
- 地方经济(10206)
- 贸(10124)
- 贸易(10110)
- 财(9854)
- 易(9765)
- 环境(9702)
- 学(9042)
- 和(8879)
- 资源(8601)
- 机构
- 学院(164755)
- 大学(163025)
- 济(71666)
- 经济(70061)
- 研究(62040)
- 管理(59232)
- 中国(49770)
- 理学(48598)
- 理学院(48003)
- 管理学(47386)
- 管理学院(47068)
- 京(37117)
- 科学(36402)
- 财(35250)
- 所(32647)
- 研究所(28933)
- 中心(27472)
- 农(26748)
- 财经(26653)
- 江(26488)
- 北京(25010)
- 经(23941)
- 范(23829)
- 师范(23637)
- 州(22159)
- 院(22009)
- 经济学(21856)
- 业大(21098)
- 农业(20541)
- 经济学院(19654)
- 基金
- 项目(95865)
- 科学(74335)
- 研究(74081)
- 基金(66261)
- 家(56897)
- 国家(56363)
- 科学基金(46742)
- 社会(46365)
- 社会科(43975)
- 社会科学(43963)
- 省(38165)
- 基金项目(34468)
- 教育(32584)
- 划(31719)
- 编号(31535)
- 发(27659)
- 资助(27440)
- 自然(27345)
- 成果(26919)
- 自然科(26344)
- 自然科学(26334)
- 自然科学基金(25831)
- 发展(22690)
- 课题(22506)
- 展(22292)
- 重点(21688)
- 部(21110)
- 创(19380)
- 国家社会(18824)
- 性(18635)
共检索到2755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玉范 屈广臣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锡桐
本文认为,我国农业在资源短缺,资源后备十分有限,农产品需求日益增长的情况下,不可能走外延式扩大自然资源投入之路,而只能走内涵式节约资源,珍惜和保护好现有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产出率的道路。因此,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浪费资源、破坏资源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向以节约资源、保护资源的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志青
可持续发展的标准有强弱之分 ,本文对这两种可持续发展观进行了理论梳理和介绍 ,以模型分别指出了实现这两种性质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分析表明 ,忽略自然资源消耗生态极限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弱”性质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强可持续发展 弱可持续发展 生态极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唐永红 张振平 刘海轮
通过陕西省烟叶产区温度、光照、降水和土地等自然资源持有状况的介绍,依据优质烤烟生长所需要气候土壤环境条件要求进行了分析评价,并结合烟叶生产现有的种植基础和可持续发展社会经济要求,最后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规划结果。对陕西省烟叶生产的自然资源合理利用方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谭荣 曲福田
论文从理论上区分自然资源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代价性损失、市场失灵导致的过度性损失I和政府失灵导致的过度性损失II开始,分析了合理利用资源的度就是保证资源利用在代价性损失范围以内。然后从计算是否存在过度性损失入手,间接衡量了合理利用资源的度,进而判断资源利用是否符合代价性损失的标准。其中,分别以森林资源和土地资源为例,讨论了计算过度性损失I和II的方法,测算了S市某林场的过度性损失I和中国1989至1996和1999至2002年间的农地非农化的过度性损失II。结果显示,随着碳价格的变化,所研究林场的过度性损失I(提前砍伐年数)从0年增加到12年,社会净损失也从0增加到9954元h/m2。中国在两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沈振闻 黄高峰
我国自改革开放20年来,经济、社会、科技均获长足发展,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都有了极大的提高。但与此同时,多种自然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却早早地亮起了红灯。 分析我国现状,从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叶,既是我国国民经济和城市化、工业化高速发展的时期,也是我国人口增长高峰时期。在人口基数大、人均土地资源少、经济和科技水平都还不高的条件下,要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使得本来就显得短缺的土地资源面临更大的压力。专家研究表明,城市用地规模增长速度与城市常住人口增长速度之比即城市用地系数为1.12是比较合理的。然而,我国1951~1980年和1981~1995...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叶依广 曹乾 唐明
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了我国农业不可能走外延式扩大资源投入之路,而只能走内涵式节约和保护资源,提高其利用率和产出率的道路。因此,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浪费和破坏资源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向以节约和保护资源的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而实现资源深度开发,走可持续道路的关键又是对资源进行资产化管理,实行价值补偿制度。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小利
可持续发展与投资决策中可耗尽自然资源定价张小利虽然至今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仍有争议,但一般认为,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对可持续发展所作的定义最具权威性:“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余敬 易顺林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是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问题已引起了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在此 ,以系统论为基石 ,构建出以“发展力”和“协调力”为两大支撑功能的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以及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关键词:
自然资源 可持续发展 模糊综合评价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彭水军 包群 赖明勇
本文通过将不可再生资源引入生产函数 ,构建了一个基于产品种类扩张型的四部门内生增长模型。首先 ,通过对模型的社会最优均衡分析 ,给出了最优增长路径的经济增长率以及最优解存在的条件 ,系统地分析了在自然资源不断耗竭的条件下内生技术进步促进长期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其次 ,通过对最优增长路径进行比较静态分析 ,讨论了各经济变量以及经济环境参数的变化对稳态增长率的影响效应并给出经济学解释 ,本文还进一步对系统的动态与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最后 ,给出模型的综合结论及其政策含义 ,并提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孟庆瑜
本文以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目标 ,以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为依据 ,对我国自然资源产权制度进行检视与反思 ,并提出改革与创新思路。
关键词:
自然资源 可持续发展 产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晏磊 赵虎 李国元
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出发 ,对资源的分类原理做了系统的分析 ,提出了基于自然资源动态分类的定量化定义公式 ,并做了分类对比。该方法为可持续发展由定性向定量化发展提供了依据 ,为利用信息高速公路技术对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以及自然资源信息共享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自然资源 定量 分类
[期刊] 第二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孟旭光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建立在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之上的,但是是否做到了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如何才能做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任何决策者无法凭主观印象判断的,必须借助于科学的评价、预测方法与手段,进行科学研究后再做出结论。因此建立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系统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是由自然资源的完整性特征和信息时代的必然要求所决定的。目前我国已具备该系统建立的基本条件。应本着科学性、注重综合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开放式的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网络系统,以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自然资源 可持续 利用 评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雪莲
以新疆为例,从系统基本健康状况、系统运行效率、系统适应力及其他系统的影响四个维度出发考虑警情,构建初始预警指标体系。并利用主基底方法,在保证原始变量信息损失尽可能小的前提下,排除初始指标体系中存在的大量冗余信息,对初始指标体系进行了简化,克服了变量之间的多重相关性。
关键词:
指标体系 可持续发展 主基底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大循环成本理论及运用课题组
人类的劳动消耗需要补偿。同理,自然资源的消耗也需要补偿。自然资源的消耗得到了合理的补偿,完成资源的良性循环过程,人类才能达到可持续的发展。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指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既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又不构成对人类生存和满足人类需求能力的危害的继续发展,是人类同自然资源统一协调、保持良好关系和最佳状态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领域包括人文社会,自然资源与环境等多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