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71)
2023(8964)
2022(7580)
2021(6907)
2020(5575)
2019(12865)
2018(12665)
2017(24121)
2016(13176)
2015(15216)
2014(15268)
2013(15389)
2012(15009)
2011(14032)
2010(14546)
2009(13431)
2008(13270)
2007(12073)
2006(11219)
2005(10685)
作者
(41211)
(34030)
(33780)
(32124)
(21595)
(16071)
(15576)
(13301)
(12982)
(12233)
(11586)
(11413)
(11107)
(10965)
(10644)
(10379)
(10095)
(10067)
(9921)
(9742)
(8978)
(8451)
(8426)
(7824)
(7813)
(7803)
(7750)
(7697)
(7002)
(6792)
学科
(61216)
经济(61150)
管理(33064)
(32406)
(23958)
企业(23958)
中国(22897)
方法(19059)
地方(18950)
(18413)
数学(15810)
数学方法(15596)
业经(15093)
(13130)
(13031)
(12643)
银行(12619)
(12382)
农业(12327)
(11728)
金融(11728)
(11543)
(11398)
(11248)
贸易(11230)
(10824)
地方经济(10590)
(9845)
理论(9729)
环境(9476)
机构
学院(199752)
大学(198278)
(80809)
经济(78899)
研究(75164)
管理(70346)
中国(58725)
理学(58427)
理学院(57647)
管理学(56661)
管理学院(56281)
科学(46245)
(44643)
(40278)
(39517)
研究所(35372)
中心(33396)
(33155)
(32005)
(30837)
师范(30528)
财经(30420)
北京(29559)
(27418)
(26791)
业大(26559)
(26321)
农业(25647)
师范大学(24638)
经济学(24117)
基金
项目(119701)
科学(93240)
研究(91297)
基金(82659)
(71987)
国家(71326)
科学基金(59342)
社会(55347)
社会科(52351)
社会科学(52338)
(48134)
基金项目(43509)
教育(42537)
(40881)
编号(38985)
自然(36386)
自然科(35421)
自然科学(35412)
自然科学基金(34725)
资助(33666)
成果(33531)
(32170)
课题(28605)
重点(27949)
(26133)
发展(25722)
(25269)
(24668)
(23294)
创新(23096)
期刊
(102454)
经济(102454)
研究(68205)
中国(47831)
(31829)
教育(31122)
管理(28892)
学报(28749)
科学(28390)
(27651)
(23151)
金融(23151)
农业(21876)
大学(21779)
学学(19989)
技术(18850)
业经(18350)
经济研究(16272)
财经(14535)
问题(13942)
(12564)
(11391)
(11299)
图书(10832)
商业(10414)
国际(10118)
理论(9906)
现代(9706)
(9689)
论坛(9689)
共检索到3284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秀红  马云鹏  范雪媛  
综合科学课程与分科形式的科学课程相比,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其课程内容的组织。本文主要从课程内容组织的视角,分析80年代之后我国综合科学课程内容组织的发展变化,具体从课程内容组织的宏观、中观和微观层次对我国综合科学课程综合范围、综合的基础、综合方式、综合程度等方面的特点进行探讨。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潘苏东  
综合科学课程内容的组织结构方式主要有七种:科学概念方式、主题方式、环境科学的方式、STS方式、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的方式、科学探究方式以及强调科学本质的方式。本文系统分析了这七种初中综合科学课程内容组织方式的利与弊,提出主题方式和科学探究方式组成的“双螺旋结构”是初中综合科学课程较为理想的内容组织结构方式。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勇  
本文通过对新世纪我国义务教育综合理科科学课程四个基本内容领域的考察,揭示了我国义务教育综合理科科学课程在课程内容选择方面的若干特点。我国新世纪义务教育综合理科科学课程在课程内容选择上,不仅突破了学科逻辑界限的严格限制,实现了科学课程内容的统整,而且注重全面反映科学素养目标的要求,统整地选择和设计课程内容,走出了狭隘"双基现"的误区,克服了以往科学课程改革中在处理联系实际的问题上存在的"去背景化"倾向,并且注重把反映现代科学本质和深层次内涵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互动关系的内容纳入课程之中,同时还倡导了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学习方式。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有宝华  张静  
本文从如下几个层面探讨了综合课程的基本问题。第一 ,综合课程所含盖的主要内容包括整合的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知识以及相关的直接经验 ,各种活动的内容、方式和规范 ,旨在培养和提高综合能力的经验或素材 ,在整体背景和视野中形成的态度与情感。第二 ,综合课程作为一种课程模式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所应遵循的主要原则。第三 ,综合课程内容的组织主要通过以概念为中心、以主题为中心、以问题为中心、以方法为中心和以模式为中心等方式进行。最后 ,本文围绕综合课程的内容结构问题指出在学校课程体系中 ,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内容综合的程度将渐次下降 ,而分化的程度将逐步增高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陈洁  
一、日本、韩国综合商社的成功经验 1.日本综合商社的特点 作为综合商社的发源地,日本的综合商社有着不同于其他国家、其他外贸企业、大型企业的一些显著特点。其中,内外贸相结合是最主要的一个特点,也是其成功的经验之一。外贸与内贸相结合,以内贸作为外贸后盾,外贸作为内贸补充。在日本,综合商社的国内贸易是其营业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耀村  
课程改革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科学课程,但至今实际选择实施综合科学课程的地方极少。从浙江省实施综合科学课程的经验看,要有效实施综合科学课程,必须从计划与实施的统一来认识初中综合科学课程的内涵,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高度理解综合科学课程的意义,同时运用包括以政策推动促进观念转变、以教学研究提供专业支持和以资源建设保障教学需要等综合性策略来推进综合科学课程的实施。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蔡铁权  姜旭英  
浙江省是全国最早全省统一实施综合科学课程的地区。浙江省综合科学课程实验经过了论证决策、实验试点、相持攻坚、发展推广等阶段,2002年融入到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洪流之中。改革遇到了师资、教材、评价、社会理解和设备设施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采用了强化组织和领导、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动教研组织建设、完善教材、改革评价制度以及加强宣传力度等措施,使改革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改革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形成了一支综合科学骨干教师队伍,为农村义务教育的顺利实施创造了有利条件,为繁荣我国综合科学课程作出了贡献。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高潇怡  孙慧芳  
共通概念是当前国际科学教育研究中受到高度关注的内容。传统的科学课程主要以学科领域作为组织科学内容的出发点,当前科学课程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表现为共通概念在科学课程中居于核心地位。共通概念的发展经历了从作为课程建构理念到以重要内容在课程中呈现进而统领科学课程内容的变化历程。美国当前基于共通概念架构科学内容的课程框架既体现了共通概念作为核心要素与其他内容维度之间的密切关系,也表现为共通概念具体内容的细化以及在不同年级之间的进阶要求。美国基于共通概念建构科学课程的发展对我国科学课程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楚江亭  
本文从科学哲学、科学知识社会学以及实在论的建构主义等的研究出发,阐述了科学知识是由社会建构的;并通过对科学课程形成的主体分析论述了科学课程也是由社会建构的,并指出了树立科学课程的社会建构观所具有的教育意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钟媚  高凌飚  
自19世纪中叶起,西方小学科学课程发展经历了实物教学、自然学习和现代小学科学课程三种形态,教育目的从最初的促进个人心智发展到今天的促进个人-社会共同发展。进入21世纪,重视小学科学课程的基础性作用、构建平衡的科学课程将成为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鸿雁  雷磊  
从规模、投入、产出和潜力四个方面,构建智慧产业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TOPSIS法、纳尔逊分类对31个省市2006、2010、2014年智慧产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与比较。采用ESDA空间分析方法,揭示各地区智慧产业的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智慧产业整体呈发展态势,但各地区发展水平空间差异大。2智慧产业发展水平呈现出较为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智慧产业发展水平相似的地区呈现集聚分布。3智慧产业发展的空间格局有明显的东西差异。高—高聚集区集中东部,低—低集聚区偏于西部,低—高类型区偏于北部,广东则处于高—低类型区,无明显集聚特征区域集中在中部地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鸿雁  雷磊  
从规模、投入、产出和潜力四个方面,构建智慧产业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TOPSIS法、纳尔逊分类对31个省市2006、2010、2014年智慧产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与比较。采用ESDA空间分析方法,揭示各地区智慧产业的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智慧产业整体呈发展态势,但各地区发展水平空间差异大。2智慧产业发展水平呈现出较为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智慧产业发展水平相似的地区呈现集聚分布。3智慧产业发展的空间格局有明显的东西差异。高—高聚集区集中东部,低—低集聚区偏于西部,低—高类型区偏于北部,广东则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耀村  
科学教育担负着提升每一位学生科学素养的重任。1988年浙江省开启了以提升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的初中综合科学课程建设。30多年来,初中综合科学课程建设经历了以"人与自然关系""科学的统一性""发展核心素养"为中心的三个发展阶段,确立了以提升科学素养为目标导向的课程框架,创建了以"融合"为大观念来统摄课程的内容,编制了以"融合"为特征的综合科学教材,建立了促进综合性学习的科学教学模式,建构了指向素养发展的科学考试评价体系,形成了将理化生各学科教师培养成综合科学教师的机制。浙江省初中综合科学课程通过内容的整合不仅减少了教学课时,而且提升了科学教育质量,学生的科学素养、学业成绩全国领先,为21世纪国家课程改革特别是初中综合科学课程建设提供了"浙江经验"。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赵娜  孔凡哲  
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课程内容的发展足以映射课程改革的方向与诉求。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即"以算术知识技能为中心"阶段(1949—1977年)、"重视双基,着眼数学思想与能力"阶段(1978—2000年)、"四基并重,强调四能"阶段(2001—2013年)、"素养统筹"阶段(2014年以来),呈现出"由专宠显性到关注隐性"的发展趋势。据此,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形成了兼顾显隐性的"两类四面七要素"的现实样态。显性课程内容(即"双基")的课程教材建设已相对成熟,竭力完成素养统领的隐性课程内容的课程教材建设则成为课程发展的时代诉求。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黄伟  
美国综合课程经历了一个从对立钟摆到趋向融合的波澜起伏的发展过程而我国综合课程却走着一条从师法美国突然中断到勃然兴起 通过两国综合课程历史进程实验模式发展趋势的比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