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75)
2023(8784)
2022(7445)
2021(6902)
2020(5993)
2019(13465)
2018(13774)
2017(26408)
2016(14785)
2015(17691)
2014(18040)
2013(17842)
2012(15968)
2011(14290)
2010(14625)
2009(14246)
2008(14395)
2007(13476)
2006(12244)
2005(11522)
作者
(43527)
(35855)
(35760)
(34258)
(22651)
(16838)
(16496)
(13839)
(13432)
(13078)
(12143)
(11947)
(11644)
(11607)
(11418)
(10973)
(10676)
(10621)
(10583)
(10296)
(9244)
(8884)
(8774)
(8306)
(8174)
(8143)
(8036)
(7902)
(7292)
(7122)
学科
管理(57939)
(52481)
经济(52382)
(46969)
(41192)
企业(41192)
(21326)
方法(20977)
(19753)
中国(19094)
数学(17389)
数学方法(17244)
(16162)
业经(14059)
(13549)
(13541)
财务(13473)
(13471)
银行(13453)
财务管理(13433)
(12749)
企业财务(12422)
(10600)
金融(10593)
(10417)
贸易(10410)
体制(10397)
(10379)
(10251)
(10204)
机构
学院(215145)
大学(213230)
(86266)
经济(84094)
管理(82835)
研究(69577)
理学(67950)
理学院(67265)
管理学(66369)
管理学院(65947)
中国(58743)
(48975)
(46602)
科学(39691)
财经(36136)
(35593)
(35538)
(34336)
中心(32476)
(32401)
研究所(31283)
北京(29820)
业大(28907)
(28014)
农业(26911)
财经大学(26456)
经济学(25619)
(25578)
师范(25275)
(25039)
基金
项目(127200)
科学(98603)
研究(97106)
基金(89693)
(76790)
国家(76119)
科学基金(64519)
社会(59984)
社会科(56767)
社会科学(56754)
(50411)
基金项目(46811)
教育(45320)
(41824)
编号(40944)
自然(39806)
自然科(38762)
自然科学(38752)
自然科学基金(38022)
资助(37108)
成果(35193)
课题(29545)
(28945)
(28784)
重点(28360)
(26698)
(26218)
(25481)
项目编号(25123)
创新(24661)
期刊
(106881)
经济(106881)
研究(68081)
中国(50442)
(41414)
管理(35916)
(31700)
学报(30338)
科学(27890)
(25246)
金融(25246)
教育(25080)
大学(23811)
技术(22870)
学学(22227)
农业(21111)
财经(18783)
业经(18055)
经济研究(16250)
(16164)
问题(13932)
(11908)
(11370)
理论(11336)
会计(11183)
财会(10692)
商业(10670)
现代(10621)
技术经济(10177)
实践(10108)
共检索到3497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遐见  
随着入世后我国粮食市场化、国际化进程的明显加快 ,粮食流向不合理、流动无序、资源浪费等问题将更加突出 ,因而迫切需要政府根据粮食这一特殊商品的特点 ,遵循粮食合理流向和区域平衡的一般规律 ,强化对粮食生产和流通的科学规划与正确引导 ,完善粮食物流管理体制 ,规范粮食物流行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胡学君  吴志华  
我国历史上出现了三次较大规模的以粮库新建为重要内容的物流设施建设,使我国初步形成了收纳库、中转库、港口库和储备库的网络体系及东北、长江、西南与京津粮食走廊的雏形,充分反映出我国政府对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十分有利于粮食安全能力的增强。但期间所反映出来较为严重的问题也不可小视,产生这种不合理情况的原因很多,但体制欠合理无疑是其中最基本的原因。从国家和省、市粮食现代物流规划与评价的角度,对怎样进行规划体制创新、投资体制创新、运营管理体制创新与监管体制创新等方面进行探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新利  赵海霞  
粮食物流不仅是物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粮食物流体系还很不健全,粮食生产、收购、储存、运输、加工、销售等整个流通过程缺乏统一协调,亟需构建粮食物流共同化体系。文章采用系统化方法,构建了一个从省级调控中心到各级国有粮库、从各粮食经销商到农户之间的共同化体系。构建共同化体系,能有效提高整个粮食物流系统的效率,促使我国粮食物流节能高效,实现粮食物流从产地到餐桌(消费者)的共同化管理与调配,有利于在国内建成高效、顺畅的跨省区粮食现代物流主通道,实现跨省粮食物流的散装、散卸、散运、散存和整个流通过程的无缝化连接,达到国家对粮食的及时调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罗斌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对粮食流通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相应地,粮食行政管理体制的管理方式和手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粮食行政管理体制,本文阐述了粮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剖析了我国粮食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与原因,探讨了粮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措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松庆  
多头管理、条块分割、政企不分及由此带来的政策不协调,是制约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应从强化物流管理的综合协调、建立综合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推进物流领域的政企分开、促进国内统一物流市场的形成、加强物流行业协会建设等方面入手,改革我国的物流管理体制。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韩继云  
根据1993年12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的公告》规定,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取消外汇留成和上缴、实现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建立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禁止外币在境内计价、结算和流通;停止发行人民币外汇兑换券等。一年来的实践证明,这次新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出台的措施是行之有效的,成绩显著,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叶兴庆  周旭英  
中国目前仍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阶段,政府如何对经济活动实施有效管理,还有待探索。鉴于粮食对中国经济的特殊重要性,政府对粮食生产应确立何种管理体制,就更值得研究。本文所称的粮食生产管理体制,是指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以及农村社区对粮食生产实施的管理的总和。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霜凝  
我国现行黄金管理体制基本上是建国初期“统购统配”管理体制的延续 ,这种体制曾在特定时期对于稳定金融物价、支持黄金生产发展、保证国家经济建设所需黄金供应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其弊端表现得愈来愈明显 ,现行黄金管理体制作为计划经济的最后一块领地 ,其改革已成为当前金融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学工  杨瑞  
面对日趋错综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安全等环境,首先剖析中国对外经济合作所面临的地缘环境,其次研究分析中外军民共享型物流资源整合的案例,再次明确军事物流与民用物流资源共享的重要性及巨大发展潜力,最后针对现有物流管理体制存在的诸多方面缺位与缺失,提出亟待重构基于全球视角下中国军民共享型物流管理体制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幼林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建立并完善科学有效的国家金融管理体制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落实金融监管改革措施和稳健标准,完善监管协调机制,界定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职责和风险处置责任"。结合北京金融工作的实际,笔者对理顺中央与地方金融管理关系、完善金融管理体系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思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全根  
在粮食购销市场化条件下,深化粮食储备管理体制改革的现实途径是必须紧紧围绕市场化、国际化、现代化的时代要求,用新思路、新方法营造能够适应于WTO框架,顺应经济全球化、粮食安全化的储备粮管理新体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聂振邦  刘小南  颜波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是一项关系国民经济,特别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改革。党中央、国务院对这项改革极为重视,具体部署和直接指导改革方案的研究制定和实施工作,并在改革的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政策措施,确保粮食改革顺利进行。一年多来,粮食流通体制改...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苏桂峰  彭海噽  
必须准确理解、全面把握国资管理体制整体设计的精神实质,避免误解、误读、误导我国国资管理体制改革历史与现状我国国资管理体制改革的历程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是同整体经济体制改革紧密相连的。随着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我国国有经济管理体制的发展方向也是"三化"(市场化、集中化、法治化)"三分开"(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国有资产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分开)。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88年之前),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管理阶段,其主要特点是政府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