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50)
2023(3139)
2022(2691)
2021(2535)
2020(2262)
2019(5078)
2018(5228)
2017(11543)
2016(6040)
2015(7168)
2014(7193)
2013(7643)
2012(7530)
2011(6972)
2010(7049)
2009(6939)
2008(6733)
2007(6225)
2006(5728)
2005(5276)
作者
(18764)
(15445)
(15379)
(14708)
(9536)
(7214)
(7086)
(5943)
(5684)
(5625)
(5054)
(4990)
(4979)
(4894)
(4776)
(4669)
(4496)
(4476)
(4437)
(4431)
(3981)
(3823)
(3740)
(3611)
(3492)
(3408)
(3366)
(3356)
(3067)
(3045)
学科
(32169)
经济(32142)
(16688)
管理(16544)
方法(12787)
数学(11485)
数学方法(11456)
(11404)
企业(11404)
(10478)
中国(10215)
产业(8375)
业经(7650)
(7499)
(6786)
贸易(6782)
地方(6772)
(6635)
农业(6211)
(6054)
银行(6052)
(5898)
结构(5764)
(5740)
技术(5704)
(4950)
(4846)
金融(4846)
环境(4770)
地方经济(4488)
机构
学院(99930)
大学(98450)
(48721)
经济(47884)
管理(38158)
研究(33678)
理学(32282)
理学院(32004)
管理学(31738)
管理学院(31566)
中国(27309)
(22778)
(21110)
科学(18147)
财经(17988)
(17149)
(16210)
(16124)
经济学(15405)
研究所(15141)
中心(14773)
(14708)
经济学院(14178)
北京(13885)
业大(13468)
财经大学(13181)
农业(12825)
(11797)
(11713)
(11521)
基金
项目(57638)
科学(45033)
研究(44907)
基金(40979)
(34559)
国家(34301)
社会(29377)
科学基金(28543)
社会科(28041)
社会科学(28037)
(22558)
基金项目(21864)
教育(18891)
编号(18775)
(18371)
资助(16838)
自然(16060)
自然科(15485)
自然科学(15477)
成果(15236)
自然科学基金(15208)
(14441)
(13365)
重点(12664)
课题(12659)
发展(12422)
(12261)
国家社会(12141)
(11955)
人文(11589)
期刊
(56951)
经济(56951)
研究(32564)
中国(16874)
(15405)
(14766)
管理(14271)
科学(11806)
学报(11483)
(11235)
金融(11235)
业经(11223)
农业(11040)
经济研究(9372)
问题(9244)
大学(9038)
财经(9016)
学学(8621)
技术(8127)
(7935)
(7405)
商业(6593)
教育(6191)
理论(6029)
技术经济(6018)
经济问题(5916)
国际(5839)
现代(5559)
实践(5371)
(5371)
共检索到1527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顺江  游红霞  王雅鹏  
粮食生产与发展的经济环境已发生了变化 ,相应地对粮食实施的保护政策与保护模式也应进行调整。本文在分析粮食保护的经济背景的基础上 ,提出了我国新粮食保护模式的构想 ,认为新时期粮食保护的模式应由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护、粮农收入保护、粮食进出口贸易保护等构成。最后提出了实现新粮食保护模式的几条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扈立家  李强  刘彩华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国庆  
我国粮食行政系统内一系列频发的大案显示粮食安全责任机制正处在失灵的边缘。问责对象不加区分、问责内容刚性不足、发现违法行为的触发机制失效等因素,严重制约了现行粮食安全责任制效能的发挥。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的推进,迫切需要建立起与其相匹配的粮食安全问责制度。粮食安全的考核问责,将依法行政和政府绩效的科学性评价融为一体,是矫正我国粮食安全问责失灵的制度性创新。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黄鑫   陆素芳  
粮食历来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为了适应粮食流通发展的需要,粮食的期货市场也就随之而得到相应的发展。早在二、三百年以前,期货交易就在日本、印度的农产品流通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从国际范围看,期货市场的发展势头极为迅猛。近几年来的统计资料显示,世界农产品价格中有85%是依据期货市场的价格来确定的。认真研究、探讨期货市场的地位和作用,对发展我国粮食期货市场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正山  
一些学者认为,粮食产量低于一定的数量,就意味着出现了粮食安全问题或者存在粮食危机;播种面积低于一定的数量,意味着中国出现了粮食安全问题。但本文认为,建国以来的数次粮食价格上涨,与耕地面积没有直接关系。通过计量分析发现,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是价格、政策、投入等因素,而非耕地面积。不能简单地将粮食产量与播种面积或者耕地面积挂钩,不能认为保有了一定的耕地面积或保证了一定的播种面积就必然保障一定数量的粮食产量。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何官燕  
粮食产业链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多层次的网状结构,它们相互融合。但是在实际中,我国粮食产业链还存在生产和消费、生产和流通、流通和消费之间的各链环相互脱节的现象,影响国家粮食安全。为了整合粮食产业链,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须做到:加大粮食规模种植力度,建立新型粮食生产机制;促进粮食企业重组并购,发展大型粮食企业集团;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加强粮食产业链联结。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新华  周聪  
随着国际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粮食领域市场改革的逐步推进,外资进入的步伐呈逐步加快趋势。本文以外资进入对我国粮食产业的影响为研究目的,利用实证方法来定量研究我国粮食产业引进外资带来的积极影响以及消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外资进入粮食产业带来的积极影响大于消极影响。最后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提出应对外资进入粮食产业的对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马忠玉,郭庭双  
适度消费与粮食替代战略中国农科院农业自然资源与区划研究所马忠玉农业部畜牧兽医司郭庭双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布朗先生关于“谁来养活中国?”公布之后,我国学者曾就粮食问题纷纷撰文讨论,结论是“中国人能够养活中国人”。国内外不同机构模拟估算也表明目前我国粮食生...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何树全  高旻  
在综述国内外粮价与粮食贸易关系文献的基础上,本文为研究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构建VAR模型对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国内外大豆、玉米、小麦、大米这4种粮食作物的进出口量和月度价格数据进行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方差分解的分析。结果表明:各粮食作物的国内外现货价格对其贸易量所产生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国内大豆的进口与大米的出口对其国际价格具有较为显著的"大国效应",小麦的进口与玉米的出口对其国际价格的反馈作用并不明显。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志洲  周丽  
Information industry is a new and developing industry in China.When we are opening our market to the outside world,we must give it a moderate protection.In this paper,the connotation and scope of moderate protection are analyzed.Major protection methods are discussed.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叶兴庆  
试论我国现行粮食定购定销制度的改革叶兴庆一、现行粮食定购定销制度的形成与含义现行粮食定购定销制度是1994年以后重新确立起来的政府在粮食购销两个环节的管理体制。此前,粮食购销体制经历过从统到放的演变过程。从收购体制看,经历过从统购统销到合同定购与市场...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韩建民  
针对我国在强烈的耕地资源约束条件下如何促进农地资源高效利用和粮食增长持续稳定发展的途径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指出只有跳出传统农业观念的束缚 ,即在重视改善传统粮食生产要素土地、水、化肥的利用率来促进粮食增长的基础上 ,更加注重知识技术和制度创新、价值创新及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素质 ,才能为我国处于传统性农业资源贫乏因境中的粮食增长提供发展之路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遐见  
传统粮食流通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面对现代物流和“入世”的挑战,暴露出许多弊端,但同时又有多年累积下来的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所以通过对其进行资产重组和技术改造,拓展其功能,转换经营机制,能够使其发展成为具有无限商机和强大生命力的现代物流配送中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