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98)
2023(8331)
2022(7063)
2021(6651)
2020(5677)
2019(12716)
2018(13261)
2017(25095)
2016(13868)
2015(15550)
2014(16002)
2013(15378)
2012(14318)
2011(13018)
2010(13432)
2009(13007)
2008(12967)
2007(11782)
2006(10838)
2005(10245)
作者
(39544)
(32799)
(32778)
(31534)
(20670)
(15425)
(14973)
(12642)
(12362)
(11949)
(11227)
(10925)
(10734)
(10614)
(10427)
(10096)
(9695)
(9593)
(9582)
(9343)
(8608)
(8078)
(7988)
(7499)
(7498)
(7453)
(7396)
(7308)
(6649)
(6458)
学科
(49817)
经济(49726)
管理(43488)
(38542)
(32178)
企业(32178)
(20033)
中国(18947)
方法(17991)
(17681)
数学(15434)
(15350)
数学方法(15289)
(14599)
(13233)
银行(13215)
(12732)
业经(12398)
(11484)
金融(11477)
体制(11451)
(9802)
技术(9661)
(9463)
贸易(9457)
(9455)
财务(9424)
财务管理(9395)
(9267)
农业(9043)
机构
大学(198322)
学院(197570)
(82161)
经济(80225)
管理(71598)
研究(69408)
理学(59700)
理学院(59077)
管理学(58216)
管理学院(57842)
中国(55340)
(45948)
(43082)
科学(39023)
(35198)
财经(34162)
(31804)
中心(31063)
研究所(31003)
(30704)
(30437)
北京(28003)
业大(25762)
经济学(25520)
(25474)
(25258)
师范(25192)
财经大学(25046)
(24908)
农业(23576)
基金
项目(119073)
研究(92969)
科学(92968)
基金(83692)
(71793)
国家(71168)
科学基金(59861)
社会(57865)
社会科(54736)
社会科学(54727)
(46932)
教育(43456)
基金项目(43292)
(39406)
编号(38993)
自然(35332)
成果(34609)
自然科(34421)
自然科学(34409)
资助(33940)
自然科学基金(33789)
课题(28479)
(28336)
(27431)
重点(27006)
(25852)
(25550)
(24795)
创新(24027)
项目编号(23995)
期刊
(99456)
经济(99456)
研究(67807)
中国(48303)
(36756)
管理(30085)
(28562)
教育(28508)
学报(28033)
科学(25764)
(24140)
金融(24140)
大学(22217)
学学(20526)
农业(18580)
技术(17878)
财经(17815)
业经(16291)
经济研究(15957)
(15327)
问题(13421)
(11179)
理论(10735)
科技(10142)
(10003)
论坛(10003)
实践(9551)
(9551)
国际(9492)
改革(9356)
共检索到3221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白永秀  范省伟  
科技是重要的生产要素,是一个国家和地区获取市场竞争优势的基础和关键。但目前我国西部地区科技体制改革滞后、科技的总体水平低、创新发展能力不足,这种状况严重影响和制约了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本文在分析目前西部科技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的基础上,从科技创新主体、科技投融资体制、科技管理体制、科技创新成果法律保护等等方面提出了西部科技体制进行改革的具体思路和对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马名杰  张鑫  
建国以来,中国科技体制改革进程大致可以分为六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77年,是科技管理体系和科研组织体系形成的时期;第二阶段:1978—1984年,重点是恢复科技体系,启动试点改革;第三阶段:1985—1994年,重点是简政放权,支持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发展;第四阶段:1995—2000年,重点是调整科研体系,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第五阶段:2001—2011年,重点是建设创新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第六阶段:2012年至今,重点是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新中国成立70年来,科技体制的建立和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但基础性制度短板已经成为制约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所在。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应继续围绕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深化国家科技计划和科研经费管理改革,破除束缚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制度障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程萍  
本文在简要回顾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基本历程的基础上,从改革背景、改革目的、改革路径和特征、改革趋势等方面对30余年来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进行了比较,为进一步促进科技成为文化发展、创新、繁荣的重要引擎和支撑力,探索二者有机结合的体制创新提供参考。
[期刊] 第一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王玉民  周文磊  赵作权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本文以科技主体目的、科技系统结构与社会环境三者相互关系为理论依据,阐述了科技体制改革的实质、基本问题、原则及特征,并对深化我国科技体制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胡虹文  杨艳萍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农业科技 ,我国现行的农业科技体制存在科研机构条块分割、农业科技投入机制不完善以及运行机制不畅等弊端 ,需要进一步在农业科技组织机构、投入机制、激励机制以及科研机构内部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宋必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我国的科技工作面临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肩负着为振兴国民经济服务的重任。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随着我国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展开,相应地进行了科学技术体制改革,并于1985年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古冰  
今年一至二月,我国科技主管部门先后两次邀请部分美籍华人专家来京座谈,就提议中的科技体制改革决定提出意见。应邀参加座谈会的专家共25人,他们分别来自美国大学、企业界和联邦政府研究机构。这些专家中的许多人都曾多次来华,对国内各方面情况相当熟悉。此次,他们应邀参加科技体制改革的讨论,心情十分高兴。他们表示,在中国进行重大改革的历史性时刻,能参加这样重要的讨论,实为平生最感快慰和最为荣幸的事。他们认为,邀请国外专家讨论中央重大决策,这种做法是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超、刘润璞,胡本贵,徐受琛,付星魁  
吉林省农村科技体制的改革历程与发展对策李超、刘润璞,胡本贵,徐受琛,付星魁农村城市化的科学内涵就是城市与乡村融合,城乡协调发展,从而使乡村与城市共创和分享经济增长的利益,最终消灭城乡差别。这一目标向我们提出一系列的问题:现行的农村科技体制能否适应这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金挥  
一、世界性科技竞争对苏联的挑战当前,世界性的科技竞争,正推动着世界经济的深刻变化。一国的科技优势,不仅为本国带来经济、贸易的优势,而且为本国在政治、外交、军事方面争得主动权。因此,许多发达国家都不惜一切代价争夺科学技术的制高点,形成了在电子、航天、超导、核技术等方面你追我赶的激烈竞争局面。据悉,美国在电子计算机的研究上已花去3000亿美元,现在每年的投入仍维持50亿美元左右。如此浩大的投资,甚至超出登月所花去的资金。这种世界性的科技竞争,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重光  
为进一步落实“科教兴秦”战略,加速秦皇岛市现代化建设步伐,市委、市政府做出了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二次跨越的目标。为此,市科委认真贯彻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全面实施科教兴秦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了全市科技经济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顾焕章  夏恩君  
运用供需平衡原理对目前中国农业科研单位及推广部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农业科技有效需求不足的现实进行了分析,指出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不仅仅是单方面的科技供给方──科研与推广部门自身的事情,而重要的是要根据科技需求方的实际来确定其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模式,进而提出在中国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方面农业科技走向市场,另一方面农业科技有效需求不足,作为向社会提供公益性产品的农业科研与推广部门应主要依靠政府的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