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10)
- 2023(7331)
- 2022(5675)
- 2021(5197)
- 2020(4367)
- 2019(9573)
- 2018(10196)
- 2017(20075)
- 2016(11144)
- 2015(12897)
- 2014(13361)
- 2013(12786)
- 2012(11800)
- 2011(10751)
- 2010(10915)
- 2009(10495)
- 2008(10322)
- 2007(9692)
- 2006(9016)
- 2005(8199)
- 学科
- 济(44402)
- 经济(44249)
- 管理(28911)
- 业(26532)
- 企(20678)
- 企业(20678)
- 中国(18870)
- 方法(16550)
- 农(15750)
- 制(13240)
- 业经(12579)
- 数学(12550)
- 数学方法(12457)
- 财(11277)
- 体(10039)
- 银(9822)
- 银行(9803)
- 学(9691)
- 农业(9491)
- 行(9481)
- 理论(9331)
- 和(8758)
- 地方(8213)
- 融(8142)
- 金融(8135)
- 贸(7809)
- 贸易(7804)
- 易(7625)
- 发(7553)
- 教育(7197)
- 机构
- 大学(163330)
- 学院(162929)
- 济(65941)
- 经济(64338)
- 研究(57757)
- 管理(57363)
- 理学(47963)
- 理学院(47426)
- 管理学(46570)
- 管理学院(46280)
- 中国(45029)
- 京(35912)
- 财(34656)
- 科学(33882)
- 所(29682)
- 农(27744)
- 财经(26533)
- 研究所(26487)
- 江(25903)
- 中心(25605)
- 经(23809)
- 北京(23193)
- 范(22775)
- 师范(22523)
- 业大(22508)
- 农业(21662)
- 院(20590)
- 州(20543)
- 经济学(20477)
- 财经大学(19311)
- 基金
- 项目(98263)
- 科学(76186)
- 研究(75741)
- 基金(68931)
- 家(59507)
- 国家(58973)
- 科学基金(48987)
- 社会(48553)
- 社会科(44758)
- 社会科学(44742)
- 省(38619)
- 基金项目(35708)
- 教育(35145)
- 编号(32854)
- 划(32373)
- 成果(28839)
- 自然(28637)
- 自然科(27914)
- 自然科学(27904)
- 资助(27707)
- 自然科学基金(27384)
- 课题(23374)
- 重点(22223)
- 部(21976)
- 发(21746)
- 项目编号(19788)
- 性(19721)
- 创(19585)
- 国家社会(19500)
- 年(19047)
共检索到2597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许琳,薛许军
在我国现代社会救助体系中,国家承担着第一责任主体角色。此外,由慈善机构、扶贫机构、社会救助团体等非政府组织和社会成员之间开展的社会互助是我国社会救助的又一重要主体,是对政府救助必不可少的补充。承认并确立社会救助的多元主体,给予社会互助以必要的扶持并营造其良性发展所需的社会环境,是完善我国社会救助体系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社会救助 多元化主体 政府救助 社会互助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徐祖荣
在我国社会救助的主体结构中,政府固然是第一责任主体,但受政府财力所限,政府救助存在许多盲点,有相当一部分社会成员游离在政府救助的保障网之外。从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尚不发达的国情出发,帮助社会困难群体的职能不能只由政府单独承担,应发挥各方面的力量,使社会救助逐渐形成由政府包揽过渡到政府和非政府力量共同参与的社会机制。
关键词:
社会救助 主体多元化 非政府社会救助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徐祖荣
在我国社会救助的主体结构中,政府固然是第一责任主体,但受政府财力所限,政府救助存在许多盲点,有相当一部分社会成员游离在政府救助的保障网之外。从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尚不发达的国情出发,帮助社会困难群体的职能不能只由政府单独承担。应发挥各方面的力量,使社会救助逐渐形成由政府包揽过渡到政府和非政府力量共同参与的社会救助新机制。
关键词:
社会救助 主体多元化 非政府社会救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尹华 朱明仕
20世纪70年代末兴起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开创了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的新纪元。而公共服务供给中政府失灵、市场失灵与社会失灵的同时存在造成了公共服务供给效率、效益和质量的低下,为此需要政府、私人部门和第三部门三者紧密合作,构建起合作互动的协调机制,增强公共服务多元主体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形成我国"一主多元"型公共服务供给的新模式。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姜竹
在不同的经济社会制度环境下,存在着多元化的保障主体及其与之相匹配的保障模式,家庭、政府、社会组织及企业都可成为保障的主体,就社会保障而言也是如此。不同国家的国情决定了可选择的社会保障主体形式不是唯一的,仅以政府为主体的社会保障模式难以充分体现社会要求。本文从各种形式的保障主体存在的必然性出发,得出不同经济形态下可选择的社会保障主体形式,培育多主体的社会保障模式将是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根本方向。
关键词:
保障主体 多元化选择 进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祁峰
本文通过对养老保障的界定,全面分析了养老保障主体的历史变迁、单一养老保障主体存在的缺陷,最后阐述了培育我国多元化养老保障主体的对策。
关键词:
养老保障 政府 老龄化 公共管理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牛征
实现职业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化 ,一是使多种经济企业参与办学 ,二是赋予学校自主办学法人地位 ,三是加强政府在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上的主导作用。非公有制企业成为职业教育办学主体的宏观调节形式和公办职业学校办学主体多元化改革制式等应成为办学主体多元化的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兴华
文章阐述了课程评价主体多元化研究的意义,根据课程评价的客观要求,提出了课程评价多元化主体的成员构成,并论述了各评价主体的主要评价功能。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要注重参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要强调关注过程、面向"未来"、重在发展的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
关键词:
课程 评价主体 多元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景宗贺
作者认为,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我国的政府投资都不应该也不可能退出投资领域。今后,政府投资仍是多元化投资主体中的重要主体,同时我们应对政府投资范围界定、立法。要改革现行财政体制,大力下放财权,重新划分收支,明确中央财政与地方、部门、企业之间的收支范围;缩小政府投资范围,扩大企业、地方投资能力。我国投资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是:谁的钱,谁决策,谁承担风险,谁受益。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兴 杨德广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云志
主体多元化治理理论是高职院校全新的教育管理理论,它为高职院校管理提出了与传统高职院校管理理念完全迥异的治理逻辑。主体多元化治理理论在当前高职院校治道变革中最大的亮点就是突破传统政府单主体治理模式,构建高职院校、政府与社会三维框架下的主体多元化治理模式。多元主体的高职院校管理体制可为高职院校管理现代化保驾护航。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万峰 汪彤
不同阶段的教育具有不同的公共产品性质,区分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公共产品性质为实现教育投资主体多元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而我国现实的国情和国力也决定了现阶段实现教育投资主体多元的必要性。由此,“十一五规划”期间,在教育投资主体上,探讨划分不同的层次和类别,形成一种政府、社会、企业、个人多元投资教育的局面,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内容之一。
关键词:
教育投资主体 多元化 投资体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赖光金 黄国其
本文以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中融资渠道的拓宽为研究内容,对我国体育产业公司上市、我国体育彩票行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以及对策做出了分析,同时论述了体育金融机构的建设、体育产业债券市场的发展以及体育产业投资基金设立,在我国体育产业融资渠道拓宽中的意义与实施策略。
关键词:
体育产业 融资渠道 多元化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许长青
多元化是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主体发展的必然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加快办学体制改革,办学主体多元化已形成了一定的发展格局。但时至今日,多元化的局面尚未真正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多元化之路仍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办学困境。本文将从原因和对策两方面作初步的探析,高等教育办学主体如何摆脱发展中的办学困境,走上真正的多元办学之途。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办学主体 多元化 探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