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27)
- 2023(8808)
- 2022(7236)
- 2021(7030)
- 2020(5615)
- 2019(12888)
- 2018(13119)
- 2017(25201)
- 2016(13526)
- 2015(15188)
- 2014(15042)
- 2013(15061)
- 2012(14263)
- 2011(13077)
- 2010(13575)
- 2009(12898)
- 2008(12754)
- 2007(11805)
- 2006(10981)
- 2005(10081)
- 学科
- 济(59401)
- 经济(59247)
- 农(49505)
- 业(37970)
- 农业(32825)
- 管理(27916)
- 中国(20829)
- 业经(20217)
- 方法(18853)
- 企(17682)
- 企业(17682)
- 数学(14717)
- 数学方法(14572)
- 制(14526)
- 地方(13360)
- 农业经济(12448)
- 发(11930)
- 财(11201)
- 理论(10631)
- 银(10168)
- 银行(10164)
- 贸(10150)
- 贸易(10138)
- 发展(9951)
- 易(9934)
- 展(9931)
- 体(9929)
- 行(9885)
- 教育(9679)
- 村(9609)
- 机构
- 学院(191428)
- 大学(187397)
- 济(80787)
- 经济(78958)
- 管理(69706)
- 研究(66248)
- 理学(58606)
- 理学院(57982)
- 管理学(57044)
- 管理学院(56690)
- 中国(54261)
- 农(48298)
- 京(40527)
- 财(38849)
- 科学(36674)
- 农业(36110)
- 所(32624)
- 中心(31735)
- 江(31659)
- 业大(31126)
- 财经(29081)
- 研究所(28623)
- 范(27909)
- 师范(27735)
- 经(26251)
- 北京(26042)
- 州(25054)
- 经济学(23450)
- 院(22565)
- 农业大学(22155)
- 基金
- 项目(114344)
- 研究(94261)
- 科学(88728)
- 基金(79032)
- 家(66508)
- 国家(65705)
- 社会(60170)
- 社会科(55375)
- 社会科学(55358)
- 科学基金(55234)
- 省(46160)
- 教育(43418)
- 编号(42892)
- 基金项目(41669)
- 划(37063)
- 成果(36611)
- 资助(30635)
- 自然(30214)
- 课题(29494)
- 自然科(29380)
- 自然科学(29374)
- 农(29025)
- 自然科学基金(28829)
- 发(26523)
- 部(26421)
- 重点(25315)
- 性(24988)
- 年(24887)
- 国家社会(23930)
- 制(23750)
- 期刊
- 济(105568)
- 经济(105568)
- 研究(63031)
- 农(55250)
- 中国(50272)
- 农业(37441)
- 教育(30790)
- 财(27079)
- 学报(26579)
- 科学(25424)
- 融(23859)
- 金融(23859)
- 业经(23476)
- 管理(23276)
- 大学(22444)
- 学学(20368)
- 技术(18484)
- 业(16935)
- 问题(15542)
- 农业经济(15005)
- 农村(14698)
- 村(14698)
- 财经(14307)
- 经济研究(14128)
- 经(12305)
- 图书(11453)
- 版(11422)
- 世界(11304)
- 经济问题(11006)
- 社会(10765)
共检索到3170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鲁奇
文章简要总结了50年来中国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经验。认为50年前,中国农村已与传统农村不同,已初具社会主义性质和采用了新的发展模式;但近50年来我国的城乡差距长期呈扩大态势,严重制约了整体经济社会的发展。受中国传统重农观念重点在稳定皇权统治和攫取农业财富、我国现代化历程的特殊历史条件、社会管理方面的现代性不强和理性化缺乏等一系列因素影响,我国农村建设理念与实践的脱节现象长期存在。今天在已具备较好经济社会基础条件下,借鉴历史经验,认真克服理念与实践脱节的痼疾,真正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念付诸实践,是未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功的关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顾益康 黄冲平
本文认为,浙江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经验可以归纳为抓好学习宣传、规划部署、调查研究、建设载体、机制创新、组织保障等“六步规程”。结合浙江的实践,讨论了新农村建设与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的关系,建设新农村与建设新城镇、培育新农民等10个方面的理论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思路。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实践经验 理论思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玉妍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最引人注目的亮点之一。《建议》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个字,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新农村的美好蓝图。从这20个字里可以看出,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完成这个系统工程,实现建设新农村的宏伟目标,要突出抓好"五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石山
“中国农村象非洲”、“共产党还要我们穷多久”,这两种声音应该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从传统农业发展模式转变到大农业发展模式是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县级领导的作用与县域经济的现状,关系到能否完成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任务;应将山区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战场,把发展农村合作组织作为工作重点,要处理好农村工作中的点面关系,要把尊重自然规律摆到主导位置。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山区建设 领导作用 合作组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少琴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特征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农民增收、生活宽裕,生动高扬历史唯物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本特征是协调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准确把握社会发展基本矛盾运动规律;时代特征是促进和谐,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全面拓展辩证唯物主义新视野。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科学发展观 哲学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再文 李刚
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的背景、意义与内涵,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和重点,新农村建设的途径等几个方面,对国内专家学者的理论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理论研究 综述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任家学 徐诚 詹荣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福柱
建设现代农业,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多年来,辽宁省北镇市立足于县域实际,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工业化、标准化、市场化、设施化、组织化、科学化的生产经营模式,着力构建现代农业,提升农民收入水平,为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王迎光
农村合作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力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合作社应以专业社为主,综合社为辅,为了取得规模效益应成立联合社,同时加强社间合作。农村合作社应实行国际化经营,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为加快农村合作社的发展,政府应尽快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
关键词:
农村合作社 新农村 综合社 专业社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晓山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党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作出的战略决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战略举措和重大历史任务。为确保这一历史任务的完成,有必要对新农村建设涉及到的几个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探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扈红英 许照红
新农村建设是美好的制度设计,要想成为现实不仅需要经济资本的支持,还需要政治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支持。从社会网络的角度看,农村社区社会资本的构建、提升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和可持续性具有关键性的意义。
关键词:
主体 参与 社会资本 新农村建设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龚友国
乡村旅游已经悄然成为农村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发展乡村旅游,能够有效地带动农村中非农产业的发展,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在我国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发挥旅游业在维护农村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的作用,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乡村旅游 新农村建设 农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煦照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把加快发展农村经济作为中心任务。农业产业化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文章探讨了如何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新农村 建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圣军 张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质是解决农业增产增值、农民增收和农村旧貌换新颜的问题。因此,本文认为,要实现新农村建设,就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休闲农业,让休闲农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为解决“三农”问题发挥作用。
关键词:
休闲农业 社会主义新农村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晏良
全面、深刻、准确领会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把改善西部农民生活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着力点、关键环节,加快推进西部大开发,缩小地区、城乡之间的差距,对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意义重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