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14)
- 2023(6809)
- 2022(5843)
- 2021(5500)
- 2020(4471)
- 2019(10413)
- 2018(10315)
- 2017(21897)
- 2016(12112)
- 2015(13747)
- 2014(14215)
- 2013(14257)
- 2012(13685)
- 2011(12565)
- 2010(12944)
- 2009(12336)
- 2008(12372)
- 2007(11546)
- 2006(10706)
- 2005(10366)
- 学科
- 济(50131)
- 经济(50071)
- 管理(39129)
- 业(34507)
- 企(26639)
- 企业(26639)
- 方法(19917)
- 数学(17974)
- 数学方法(17709)
- 中国(16933)
- 农(16348)
- 财(15301)
- 制(14344)
- 环境(12367)
- 贸(12330)
- 贸易(12321)
- 银(12154)
- 银行(12146)
- 易(12023)
- 行(11714)
- 融(10771)
- 金融(10770)
- 策(10446)
- 业经(10009)
- 农业(9634)
- 学(9605)
- 税(9215)
- 税收(8708)
- 收(8645)
- 务(8582)
- 机构
- 学院(182248)
- 大学(181393)
- 济(82578)
- 经济(80667)
- 管理(69477)
- 研究(64336)
- 理学(57339)
- 理学院(56777)
- 管理学(56027)
- 管理学院(55672)
- 中国(54229)
- 财(43859)
- 京(39020)
- 科学(34165)
- 所(33511)
- 财经(32982)
- 中心(29803)
- 经(29675)
- 江(29242)
- 研究所(29016)
- 农(27204)
- 北京(26174)
- 经济学(25293)
- 财经大学(24129)
- 州(23475)
- 经济学院(22712)
- 范(22687)
- 院(22600)
- 师范(22533)
- 业大(21993)
- 基金
- 项目(102525)
- 科学(80533)
- 研究(79861)
- 基金(73754)
- 家(62575)
- 国家(62040)
- 科学基金(52357)
- 社会(49715)
- 社会科(47155)
- 社会科学(47146)
- 省(38898)
- 基金项目(37346)
- 教育(36557)
- 编号(33563)
- 划(33480)
- 资助(32361)
- 自然(32167)
- 自然科(31355)
- 自然科学(31347)
- 自然科学基金(30791)
- 成果(29549)
- 部(24255)
- 课题(23853)
- 发(23089)
- 重点(22834)
- 性(21667)
- 教育部(20933)
- 创(20523)
- 人文(20319)
- 项目编号(20157)
共检索到3013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文波 陈燕
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作为市场经济体制下最有效率的污染控制手段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采用。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虽然已经初步形成,但在实施和完善过程中还面临着许多问题。比如,从宏观经济角度看,存在政府监督管理力度不足、碳排放源难于监测和控制、气体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缺失等问题;从微观经济角度看,存在技术条件相对落后、碳排放权交易定价不合理、排污收费标准较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通过借鉴较为成熟的欧盟和美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应采取加强政府政策的宏观导向,发挥市场机制的有效配置、健全碳排放权交易的法律体系以及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平台等措施来完善我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机制,以实现我国碳排放交易...
关键词:
碳排放权 低碳经济 配额 环境交易所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锦琦
建立碳交易市场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途径之一,理清其发展现状和特点是建立完善碳交易市场的前提。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经历了试探性CDM阶段、试点配额交易阶段、2017年全面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三个阶段,碳交易市场已初具规模。但是,我国碳交易市场在实施和运行过程中存在法律法规不完善、政府监管缺位等问题,应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健全碳交易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政府对市场监管力度,制定控制排放总量目标,科学分配初始配额,引导金融机构参与,鼓励碳金融产品创新,通过市场机制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立起规范、科学、活跃、可持续的碳交易市场。
关键词:
碳交易市场 问题 对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邹亚生 孙佳
全球变暖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关注的焦点之一,在此背景下,人们开始寻求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共赢之路,如何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世界经济的新课题。现阶段,碳交易作为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暖的主要手段,在世界范围内的节能减排工作上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旨在探讨构建适合我国国情与低碳经济发展的碳交易市场体系,在总体把握碳交易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借鉴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的基本现状,对我国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提出建议。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碳排放权 交易机制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聂力
当前我国面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与保持经济稳速发展的双重压力,加快创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已经成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通过分析和展望基于项目的清洁发展机制和基于配额的欧盟排放交易机制的经验与前景,并在评述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创建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机制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
碳排放权交易 配额交易 项目交易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唐将伟 黄燕芬 张祎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及其价格机制是实现碳排放权交易公平、有序、高效运行的重要基础,是引导企业要素资源流动、加快企业转型升级的驱动力,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和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保障。通过分析当前国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现状,指出国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价格机制仍然存在“不活跃、不灵敏、不畅通”等问题,进而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政府驱动机制、市场分割特征、参与体系不健全等视角深入分析了其成因。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逐步探索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细化碳排放实施路径、加快大数据技术实施应用、健全碳市场交易体系等对策建议,以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和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惠萍 宋艳
随着全球低碳经济转型的逐步推进,碳交易市场成为极具发展潜力的商品交易市场。作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我国一直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2011年国家发改委批准北京、上海、重庆、天津等七个碳交易试点,为推动全国碳市场进行初步探索。2015年12月,我国在巴黎气候大会上明确表示将于2017年启动全国碳交易市场。通过对碳交易试点运行现状的分析,对全面推行碳交易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及相关对策进行探讨,并对启动全国碳交易市场的前景做出展望。
关键词:
碳排放权交易 全国碳市场 市场体系 碳税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惠萍 宋艳
随着全球低碳经济转型的逐步推进,碳交易市场成为极具发展潜力的商品交易市场。作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我国一直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2011年国家发改委批准北京、上海、重庆、天津等七个碳交易试点,为推动全国碳市场进行初步探索。2015年12月,我国在巴黎气候大会上明确表示将于2017年启动全国碳交易市场。通过对碳交易试点运行现状的分析,对全面推行碳交易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及相关对策进行探讨,并对启动全国碳交易市场的前景做出展望。
关键词:
碳排放权交易 全国碳市场 市场体系 碳税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苏建兰 郭苗苗
以《京都议定书》为背景,实证分析了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现状和成效,成功注册了中国CDM项目3802个,估计年减排为78147万t;北京、上海等7个地方碳交易试点正式运营,交易量不断增长,初步构建了碳交易政策体系。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中国应确立宏观减排目标,导入市场拍卖机制充分体现碳排放配额稀缺性和价值,促进区域的合作,实现参与主体多元化,完善中国碳交易市场的构建和良性运行。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雪峰 荆林波
经过近40年的培育发展和规范调整,我国商品交易市场已经形成了纵向层次化和横向多元化的立体式、金字塔型的市场体系,规模化、专业化、高效化、实体与网络市场融合发展的态势明显。与此同时,我国商品交易市场存在着概念不清、开办无标准,规划无效、职责边界模糊,管理混乱、履责意愿不强,诚信水平低、融资困难,品牌意识差、引领消费能力弱等系列问题。针对这些的问题,应从明确交易市场的概念和规范标准,强化规划效能,减少行政干预,完善法规,分类规范,培育中间组织,促进行业自律,统一平台监管,增强信用自律等方面规范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季凯文
目前,碳排放权交易已经成为全球控制碳排放的重要方式。结合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产生背景及内涵特征,探讨了江西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取得的初步成效及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应加快建立碳排放统计核算及监测体系,合理确定碳排放权初始分配以及交易价格,探索建立省级碳排放权交易平台及期货市场,大力开展森林碳汇、林权和碳排放权交易,研究制定碳排放交易管理办法和政策措施,以期为江西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碳排放权 交易市场 森林碳汇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承智 潘爱玲 谢涤宇
碳排放权交易将在我国未来的减排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当前碳排放权交易价格剧烈波动的现实条件下,如何实现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平稳运行,是现阶段面临的紧要问题。本文对我国试点碳排放权交易的深圳、天津、北京等地区的碳排放权交易价格波动现状进行描述和分析,针对其量少价差大的特点,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剖析了其原因和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并提出应构建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价格的稳定机制,同时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的碳排放交易市场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碳交易价格 稳定机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蒋志雄 王宇露
为推动我国强制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形成有效市场,本文结合碳排放权交易的特点,运用价格价值理论、价格市场理论和证券市场微观结构等理论,揭示了强制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双层价格形成机制架构,并以此为基础,剖析了我国7个试点的强制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运行现状与问题,提出了优化价格形成机制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强制碳排放权交易 价格形成机制 价格控制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杨果 陈瑶
文章在对构建林业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所面临的制度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道德风险和法律风险进行识别的基础上,借助AHP专家调查建立风险判断矩阵,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构建林业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风险量化评估模型。结果表明:风险的综合评价得分为63.27,整体风险偏高;制度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道德风险和法律风险的综合评价得分分别为65.96、67.68、72.92、53.75和65.90分。这和构建林业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所面临的制度不健全、经济效益不明显、计量与认证等技术落后、监管缺失易引发道德风险和相关
关键词:
林业碳排放权 市场构建 风险防范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党建民 张新润
文章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国际减排压力、科学减排模式和全面参与减排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必要性;又从政法环境、技术条件和实际经验三方面探讨了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立的可行性;最后通过构建模型分析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条件下我国企业成本效益情况;认为我国已具备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条件,通过市场机制调节可以更好地履行企业和国家的减排责任。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杨果 陈瑶
文章在对构建林业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所面临的制度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道德风险和法律风险进行识别的基础上,借助AHP专家调查建立风险判断矩阵,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构建林业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风险量化评估模型。结果表明:风险的综合评价得分为63.27,整体风险偏高;制度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道德风险和法律风险的综合评价得分分别为65.96、67.68、72.92、53.75和65.90分。这和构建林业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所面临的制度不健全、经济效益不明显、计量与认证等技术落后、监管缺失易引发道德风险和相关法律法规缺失的宏观环境相符合。基于评价结果,文章从充分发挥政府的政策导向、进一步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强化碳排放权交易核心技术攻坚和尽快建立碳排放权交易的法制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构建林业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的风险防范措施及政策建议。
关键词:
林业碳排放权 市场构建 风险防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