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47)
2023(14463)
2022(12599)
2021(12185)
2020(10163)
2019(23776)
2018(24204)
2017(45630)
2016(25852)
2015(29195)
2014(29740)
2013(28689)
2012(26613)
2011(24218)
2010(24813)
2009(22774)
2008(22649)
2007(19988)
2006(18133)
2005(16538)
作者
(73598)
(60764)
(60591)
(57873)
(38845)
(29128)
(27551)
(23608)
(23361)
(22053)
(20831)
(20594)
(19511)
(19405)
(18939)
(18849)
(18291)
(17921)
(17586)
(17493)
(15625)
(15159)
(14683)
(13956)
(13865)
(13766)
(13610)
(13549)
(12236)
(12065)
学科
(92648)
经济(92510)
管理(72382)
(65973)
(55497)
企业(55497)
方法(41101)
数学(35276)
数学方法(34824)
中国(31274)
(27123)
(25805)
(25662)
教育(23904)
(22592)
业经(21571)
理论(19363)
(17247)
银行(17197)
(17088)
(17075)
贸易(17066)
地方(16999)
(16604)
(16414)
农业(16254)
(15731)
金融(15727)
(15724)
财务(15654)
机构
大学(370569)
学院(363427)
(138766)
管理(136770)
经济(135307)
研究(126292)
理学(117293)
理学院(115868)
管理学(113820)
管理学院(113128)
中国(90466)
(81265)
科学(76554)
(70012)
(64232)
研究所(58011)
(56253)
师范(55827)
(55566)
(55319)
中心(54968)
财经(54485)
北京(52716)
业大(51316)
(49290)
师范大学(45650)
(45435)
(44392)
教育(43089)
农业(43042)
基金
项目(236740)
科学(186151)
研究(180261)
基金(168360)
(145620)
国家(144305)
科学基金(122376)
社会(110125)
社会科(103952)
社会科学(103927)
(92557)
基金项目(89002)
教育(88660)
(79803)
自然(77982)
编号(76242)
自然科(76046)
自然科学(76023)
自然科学基金(74648)
资助(69051)
成果(65977)
课题(55159)
(54150)
重点(54040)
(50650)
(49068)
教育部(46856)
项目编号(46812)
(46057)
创新(45569)
期刊
(159088)
经济(159088)
研究(120733)
中国(80219)
教育(68823)
学报(55713)
(52907)
管理(51288)
科学(51182)
(50165)
大学(43220)
学学(39141)
农业(34381)
技术(33642)
(32567)
金融(32567)
财经(27039)
业经(24886)
经济研究(24277)
(23007)
问题(20728)
图书(19082)
理论(18326)
职业(17036)
(16784)
实践(16676)
(16676)
科技(16381)
(16259)
技术经济(16173)
共检索到5543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别敦荣  陈亚玲  
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实行的是长学制,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教育层次,为我国各类高校和科研机构高层次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学研究输送了数十万生力军,在未来一个时期仍然是影响我国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教育层次和教育形式。与此同时, 短学制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需求日益增强,这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必然结果。因此,硕士研究生教育应当积极探索长短学制并存的、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改革学制的同时,加强教育观念创新,深化培养和管理工作改革,建立中国特色的硕士研究生教育新体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玥  
认为弹性学制是实现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多样化的重要途径。提出应借鉴国外研究生教育的经验,在理念上,要明确弹性学制的真正内涵和要求,以进行学制弹性为发端的系统化改革;在实践上,要处理好弹性学制的实施与政府、高校、专业、导师和学生五方面的关系,从而构建提高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综合平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志伦  陈姝雨  
弹性学制作为一种柔性的教学管理制度,旨在为学生学习什么、如何学习、何时学习以及在哪里学习提供选择,强调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笔者从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争论出发,分析了弹性学制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点,提出了在硕士生教育阶段实行弹性学制的必要性及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陈少华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更新不断加速的当今世界,高层次专门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在各个国家综合国力竞争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和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化,会计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扩大。加速培养一大批优秀的跨世纪高层次会计人才,已成为一项紧迫的重要任务,同时也对大学会计硕士研究生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结合厦门大学的情况,就大学会计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某些问题提出粗浅的看法,以期抛砖引玉,促进我国会计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进一步完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亚敏  胡甲刚  
以流程再造理论为参照,提出顺应硕士研究生教育两年制改革的新要求,应重塑培养目标,实现从单一的学术性人才培养到以应用性人才培养为主的转换;优化课程设置和转变教学模式,实现课程的集约化、教学方式方法的转变和实践训练的强化;重树质量观念,以多元质量观取代单一的学术性质量观。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秦荣  姬红兵   张文修  
回顾了我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各个阶段,说明了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效果,如:初步建立起了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调节机制,增强了培养单位的自律意识、质量意识和竞争意识等,指出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惠琴  沈岩  张文修  
改革与创新是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中的两大主题,本文从对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的回顾中,分析了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深化内涵改革的重点与难点问题,阐述了转变观念与改革创新的辩证关系,指出树立新理念,探索新途径,采取新举措,办出新特色是解决重点与难点问题的关键所在。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周叶中  
指出以2009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扩招为标志,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进入了结构调整和改革发展的新时期。从培养目标来看,硕士研究生教育应实现从学术型到应用型的重心转换;从培养模式来看,硕士研究生教育应从倚重学术研究走向着力科学实践;从改革前景来看,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推进还需要转变原有观念,建立健全相应制度。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方展画  薛二勇  劳俊华  
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是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西方发达国家硕士研究生学制具有如下特点:学制普遍较短,一般不超过两年;学制有弹性;学制分类,不同学位类别学制也不同。我国应推进硕士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缩短学制;保证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实行弹性学制;发展职业型硕士,以一年学制为宜。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民宪  丁康  
辨析了有关学制的几个概念,分析了我国现行研究生学制存在的问题,指出学制改革是树立全面质量观的客观要求和培养目标调整的必然结果。认为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的方向是实施以两年制为基础的弹性学制及学分制。指出实施弹性学制及学分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一系列制度的相互配合和支撑: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弹性的培养计划;改革课程设置,充分体现弹性学制的本质;创新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快就业派遣制度的改革。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谢秋葵  
我国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在传统培养理念的导向下正在大规模地扩招,但教育学学科发展的特点和阶段特性否定了这种大规模扩招的必要性。未来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应该实行职业性取向和学术性取向并行发展的双型模式,在导师队伍的改革上也必须进行结构性的重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强  丁瑞常  
文章实证分析了当前我国比较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能力培养现状,及其与学术界、劳动力市场以及学生个人需求之间的匹配程度与差距。研究发现,当前我国比较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的成就水平整体偏低,且以通用能力尤甚,而专业能力中又以跨学科能力和具有实践导向的专业能力相对薄弱。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彭熙伟  耿庆波  王晓平  
结合两年学制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实践,从课程体系建设、实践实训能力培养、导师队伍建设、营造学术氛围等方面探讨了提高两年学制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途径与方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任兵  
现行的硕士生学制、培养目标已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要,缩短硕士生学制是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大、类型和规格日益多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笔者重点论述了缩短硕士生学制的现实必然性和操作上的可行性,并结合两年制硕士生培养试点工作的实践,探讨由此产生的培养管理问题,并对进一步完善改革的措施进行了思考。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章晓莉  郁诗铭  
指出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存在课程教学体系不合理、"双导师制"没有充分发挥实际效用、评价模式学术化、内外沟通互动机制不畅等问题。提出了优化课程教学体系,健全落实"双导师制",创新质量评价标准,建立校内外教学实践基地等方面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