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76)
- 2023(14465)
- 2022(12439)
- 2021(11901)
- 2020(10184)
- 2019(23439)
- 2018(23696)
- 2017(45636)
- 2016(25088)
- 2015(28617)
- 2014(28517)
- 2013(27746)
- 2012(25424)
- 2011(22985)
- 2010(23590)
- 2009(21453)
- 2008(20974)
- 2007(18474)
- 2006(16270)
- 2005(14353)
- 学科
- 济(94019)
- 经济(93918)
- 管理(73293)
- 业(70259)
- 企(59399)
- 企业(59399)
- 方法(46135)
- 数学(40302)
- 数学方法(39563)
- 中国(28438)
- 农(25346)
- 财(23084)
- 技术(21271)
- 业经(21266)
- 制(20135)
- 学(19651)
- 理论(19082)
- 地方(17445)
- 贸(17128)
- 贸易(17113)
- 易(16655)
- 农业(16368)
- 银(16347)
- 银行(16299)
- 行(15553)
- 和(15345)
- 教育(14817)
- 融(14441)
- 金融(14439)
- 务(14166)
- 机构
- 大学(351834)
- 学院(351293)
- 管理(139863)
- 济(134603)
- 经济(131315)
- 理学(121130)
- 理学院(119800)
- 管理学(117436)
- 管理学院(116796)
- 研究(112873)
- 中国(83921)
- 京(75635)
- 科学(70074)
- 财(63019)
- 所(56230)
- 江(51836)
- 农(51763)
- 中心(51248)
- 研究所(51031)
- 业大(50843)
- 财经(50364)
- 范(48838)
- 北京(48497)
- 师范(48439)
- 经(45640)
- 州(42527)
- 院(41097)
- 农业(40295)
- 技术(40076)
- 经济学(39539)
- 基金
- 项目(235265)
- 科学(184936)
- 研究(175859)
- 基金(167504)
- 家(144702)
- 国家(143431)
- 科学基金(123510)
- 社会(107554)
- 社会科(101803)
- 社会科学(101773)
- 省(94039)
- 基金项目(88602)
- 教育(84349)
- 自然(80339)
- 划(79099)
- 自然科(78518)
- 自然科学(78499)
- 自然科学基金(77069)
- 编号(73874)
- 资助(69904)
- 成果(60712)
- 重点(52764)
- 课题(52104)
- 创(51912)
- 部(51910)
- 发(49787)
- 创新(47731)
- 项目编号(45642)
- 教育部(44825)
- 科研(44440)
- 期刊
- 济(147794)
- 经济(147794)
- 研究(105417)
- 中国(72056)
- 教育(53704)
- 管理(53555)
- 学报(52343)
- 科学(48814)
- 农(46421)
- 财(45936)
- 大学(40331)
- 学学(37418)
- 技术(34818)
- 农业(32631)
- 融(29816)
- 金融(29816)
- 业经(24897)
- 财经(23894)
- 经济研究(23514)
- 经(20301)
- 图书(19230)
- 问题(18851)
- 科技(18326)
- 技术经济(17967)
- 理论(17583)
- 业(17184)
- 统计(16146)
- 实践(16141)
- 践(16141)
- 商业(15899)
共检索到5162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南海 薛勇民
在我国,高等学校正式开始培养研究生层次职教师资是以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简称"中职硕士")的培养模式开始的。在世界研究生教育史上,"中职硕士"职教师资培养模式本身就已经是一种创新。实践证明该模式是最符合中国实际和切实可行的。但该模式同时也暴露出缺陷,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企业介入这种研究生层次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深度和广度均极其有限;二是决策层与教育理论界对这种模式的未来发展尚未做出科学合理的预测。为了构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体系,对该模式进行不断完善是至关重要的。其实,该模式在经历了三个时期的发展之后,已经拓展了其最初的培养范围。基于互惠互利的原则,承担研究生层次职教师资培养的高等院校应...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建华
现代科学方法论中,模式方法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用模式的方法分析问题,简化问题,有利于解决一些过程较复杂的问题。从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定位来看,"双师型"的培养目标已经成为共识,但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仍普遍存在。从机构维度来看,我国职教师资人才培养属于封闭式、定向型的模式,在培养阶段维度上属于普通高等教育与专业培训整合的模式。根据国际师范教育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现阶段的国情与教情,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应坚持以职技高师院校为主体的发展方向,构建以强化专业实践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颖伟 鹿雪文
转变学生的思维模式、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对于研究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课程内容随着科学发展而不断变化,有利于研究生掌握学科前沿动态。研究生培养质量管理的核心是进一步完善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客观公正的评价机制。研究生教育是继本科教育之后的高一级教育,处于高等教育体系中最高层次。当前,以培养高层次人才为己任的研究生教育在全世界范围内备受瞩目,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和数量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高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卢虎胜
在职研究生教育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成人教育,它是以在职人员为主要培养对象,以进校不离岗为主要学习形式并使合格者能够获得学位的一种教育制度。在职研究生教育强调特定职业的高层次技术与管理人才的培养。然而,我国的在职研究生教育发展较晚,目前在职研究生培养存有诸多问题,为此,在职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需要进行不断完善与创新。
关键词:
在职研究生 培养模式 成人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龙鸥
近年来职业教育在我国获得迅猛的发展,特别是2014年,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相继公布,为实现规划要求,结合传统"3+2"职教师资培养经验模式的研究,文章在认知师徒制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在地方高校实施"3+2"职教师资创新培养的新模式,为高职学生的继续教育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地方高校 职教师资 创新 培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南海
南海在《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年第15期中撰文,界定了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理论创新基本问题的概念,阐述了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理论创新的价值目标,分析了现阶段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理论创新的培养培训主体、主要任务和培养课程。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理论创新的基本问题是指关于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如何科学而合理地确定职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孙崇文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招生数量和在校生规模连年递增,培养质量也有所提高,但研究生教育机制和培养模式却存在诸多弊端,如办学体制改革进展缓慢,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均落后于时代潮流,与社会的联系处在比较被动的局面,国际化程度也较低。为此,当前迫切需要推进体制创新,加快高校、研究机构、企业“协作式”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以此提升研究生教育水平。本期刊发的三篇文章围绕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有关话题展开,希望能引发您更多的思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光礼
近几年来,在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国际化和数字化时代的冲击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问题成了我国高教界关注的重点。尽管人们对此提出了很多的改革设想,但是高校真正整体动起来的不多。究其原因,在于当前高校的评价指挥棒太功利,重科研、轻教学;教书育人本来是高校最根本的任务,但慢慢被边缘化了。教学和科研的协调问题呼唤一种新的高等教育哲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需要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一、树立科教融合的新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方
博士研究生教育是国家最高学历教育,直接关系着“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为提高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反思了多年培养实践,提出了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模式是由思想品德、业务理论、实践能力三个方面组成。通过本模式的方式方法教育培养博士研究生可能达到提高质量之目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陶学文 别敦荣
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是属于同一层次不同类型的两种学位,在培养目标上有显著的差异。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主要培养面向特定职业领域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近现代意义上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于1908年诞生于美国的哈佛大学。我国自1991年设立工商管理硕士以来,经过二十年的发展,专业学位教育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设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展涛
研究生教育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是高水平大学参与科技创新的宝贵资源。尽管我们为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作了许多努力,但不可否认,研究生教育仍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体系中相对薄弱的部分,我国大学人才培养方面的种种局限与问题,在研究生教育中表现得更为突出。作为一名研究型大学的校长,要深刻认识到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所面临的紧迫形势,从创新研究生培养理念、加强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着手,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努力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培养更多、更优秀的拔尖创新性人才。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毛培胜 张蕴薇 王赟文
随着草业科学理论与技术的发展,草业内涵更加丰富,涉及草地畜牧业、草坪业、草种业、草产品加工业等许多领域。而学徒式为主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需要。因此,我国草学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应向多种模式综合运用的方向转变,需要对研究生培养目标、研究生培养过程和研究生培养的评价等培养模式构成要素进行调整与革新。
关键词:
草学 研究生 培养模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邱建东 杜亚江
介绍了兰州交通大学机电技术研究所通过10年的摸索实践总结出的五步组合"双+"培养模式,该模式从职业学业规划、项目实践、环境建设、组织管理和导师团队建设等几个方面着手,针对性地解决研究生培养各阶段的突出问题,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
“双+”模式 研究生教育 创新能力培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喻忠恩 许玲
我国目前以本科层次为主体的职教师资培养已经滞后于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实现职教师资培养转型、规模化培养硕士层次职教师资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建立普通高校专业教育与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相结合的、开放的"3+1"模式的职教师资培养体系,是我国职教师资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