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60)
- 2023(7539)
- 2022(6422)
- 2021(5902)
- 2020(5176)
- 2019(11689)
- 2018(11980)
- 2017(23240)
- 2016(12475)
- 2015(14230)
- 2014(14282)
- 2013(14231)
- 2012(13197)
- 2011(12125)
- 2010(12401)
- 2009(11990)
- 2008(12010)
- 2007(11014)
- 2006(10007)
- 2005(9298)
- 学科
- 济(49346)
- 经济(49263)
- 管理(44809)
- 业(38276)
- 企(32928)
- 企业(32928)
- 方法(20098)
- 数学(17134)
- 数学方法(16965)
- 制(16680)
- 中国(16358)
- 财(16294)
- 农(12911)
- 业经(11879)
- 银(10972)
- 银行(10963)
- 体(10961)
- 贸(10684)
- 贸易(10677)
- 行(10533)
- 易(10475)
- 体制(9320)
- 务(9270)
- 融(9266)
- 金融(9263)
- 财务(9246)
- 财务管理(9218)
- 技术(9145)
- 学(9106)
- 企业财务(8698)
- 机构
- 大学(186097)
- 学院(184872)
- 济(78558)
- 经济(76872)
- 管理(72513)
- 理学(61399)
- 理学院(60797)
- 管理学(60009)
- 管理学院(59660)
- 研究(59331)
- 中国(47622)
- 财(42450)
- 京(38922)
- 科学(32507)
- 财经(32367)
- 所(29084)
- 经(29017)
- 江(28403)
- 中心(27081)
- 研究所(25506)
- 北京(24776)
- 经济学(24357)
- 财经大学(23843)
- 农(23493)
- 范(23176)
- 师范(22990)
- 州(22739)
- 业大(22522)
- 经济学院(21904)
- 院(21462)
- 基金
- 项目(114172)
- 科学(90654)
- 研究(88246)
- 基金(82989)
- 家(70407)
- 国家(69853)
- 科学基金(60333)
- 社会(57403)
- 社会科(54526)
- 社会科学(54513)
- 省(44118)
- 基金项目(43801)
- 教育(40870)
- 编号(37123)
- 划(36875)
- 自然(35941)
- 自然科(35055)
- 自然科学(35045)
- 自然科学基金(34416)
- 资助(33071)
- 成果(32332)
- 制(27621)
- 部(26184)
- 课题(25447)
- 重点(25384)
- 创(24505)
- 发(24207)
- 国家社会(23903)
- 项目编号(23668)
- 教育部(23133)
共检索到2897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杨惠玲 冯超
知识共享许可协议是近年来国际著作权法发展中出现的一种新型授权许可方式。该协议由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和相同方式共享四个核心要素构成。通过知识共享协议的授权许可,作品所有人以自主放弃部分权利的代价换得作品广泛、便捷地传播;作品使用人在知识共享协议许可的范围内直接获得使用作品的许可。该文在对国际著作权法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知识共享协议对我国著作权法律体系发展的作用,并从经济学、法哲学和宪法学角度深入分析知识共享协议的理论基础,最后提出完善我国知识共享协议许可制度的措施。
关键词:
知识共享 知识共享协议 许可制度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傅蓉
版权法对作品的过度保护已经妨碍了创作,开放内容许可协议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其中最常用的是知识共享许可协议。本文介绍了知识共享许可协议的由来、协议内容和使用情况等。
关键词:
知识共享许可协议 开放内容许可协议 版权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傅蓉
知识共享许可协议的兼容性问题比较复杂。不同知识共享协议之间的不兼容是由创作者选择偏好决定的,应该尊重创作者的选择,保留这种不兼容。如果取消移植项目,同一知识共享协议的版本数量将大为减少,兼容性问题也会有所缓解。知识共享组织目前正尝试解决知识共享许可协议与GNU自由文档许可协议、自由艺术许可协议和GNU通用公共许可协议等协议之间的不兼容问题,并决定在4.0版本中修改知识共享兼容协议的定义。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江林
进口许可证手续是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为管理进口贸易而实施的行政措施,即规定凡适用进口许可证的进口商品都必须预先申领进口许可证方可安排进口。进口许可证有两种形式:一是自动许可证,即一经申领便可自动获得的进口许可证;二是非自动许可证,即提出申领要求后须经政府主管当局视情况予以批准或驳回。实施自动许可证措施的目的通常是要对有关商品的进口流向和流量进行跟踪,以便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永红
作为网络环境下一种新型的作品版权许可授权机制,知识共享许可协议在世界各地受到了极大的关注。本文在分析知识共享协议的内容基础上,从知识共享、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在我国的适用性角度对其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
知识共享协议 知识共享 知识产权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婧 姜恩波
文章从知识共享协议的发展动态出发,通过网络调研分析,介绍此协议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探寻此协议在我国的发展前景,提出未来发展的可行性策略。
关键词:
知识共享协议 知识产权 发展趋势 中国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杨嫚 何华刚
通过对知识共享协议成立的合理性、作用等方面进行探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分析认为,知识共享协议必然会对我国知识创新产生积极的作用,但这种作用在当前还是有限的。如果要使知识共享协议在激励我国知识创新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还有赖于完善、加强我国的网络著作权保护,并在此基础上对知识共享协议进行创造性的运用。
关键词:
知识共享协议 著作权 网络传播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常艳丽 张俊丽
文章首先阐述了知识共享许可协议的内容及特点,然后详细介绍了澳大利亚以知识共享许可协议为版权保护机制,从而推动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的实践,最后总结了澳大利亚的实践对促进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的启示。
关键词:
公共部门 信息 知识共享协议 版权保护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黄丽萍
TRIPS协议第31条关于专利强制许可的规定实际上是给WTO各成员方实践强制许可设置了过多障碍,尤其是要求强制许可应主要供应国内市场的需要,给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解决公共健康危机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并指出TRIPS协议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的最新发展及其对解决公共健康危机的作用。同时,阐述了TRIPS协议之修订对我国专利强制许可立法的影响,促进了我国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关键词:
TRIPS协议 专利强制许可 最新发展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俊 齐爱民
在互联网上创作作品,对传统的版权模式提出了挑战,CC许可是应对这些挑战的一种回应。CC许可制度以著作权法为基础,以合同法为依托,具有便于访问及促进以教育目的而对作品利用等积极效果。但CC许可毕竟是在传统的版权模式下进行运作的,由于传统版权法中的诸多概念过于简单化,诸如公共领域、精神权利、合理使用及公平交易等。此外,条款的精确性较为缺乏、"商业性"与"非商业性"的界限亦不明确,导致CC许可的国际化面临系列争论。但CC许可组织针对上述争议,对协议版本不断修改和完善,其法律效力已经为多国司法实践所积极承认,其在中国的本土化过程也不存在制度兼容性上的矛盾,不失为数字时代知识创新与传播的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知识共享 CC许可 著作权 版权法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史树林
与WTO成员举行双边谈判是“入世”的必要程序 ,谈判结果体现为中国的“承诺” ,构成了中国“入世”的基本条件 ,并将引发我国外贸制度的改革。例如 ,对外贸主体范围的限制将逐步取消 ,外贸权与内贸权将逐步融合 ,数额管理和许可证管理的任意性将受到限制 ,服务领域将成为对外开放的主要领域等等。此外 ,政府外贸管理的力度将逐步减弱 ,外贸服务的职能将日益加强。总之 ,本文试图说明 :加入WTO对我国贸易经济带来的挑战正在步步逼近。
关键词:
双边WTO协议 入世 外贸制度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琼娣
由于专利权的垄断性,技术的共享一直难以获得突破。分析共享经济与开源项目的主要模式发现,技术共享的缺失不仅阻碍创新成果的转移和实施,也给现有共享项目的发展带来了障碍。从物品共享、软件开源一路发展形成的专利开放许可实践,无疑是对技术共享最有力的回应。专利开放许可通过网络平台将特定领域的专利技术集中在一起,科研人员能更容易地获取技术信息,技术的转移与实施也更为便捷,这一实践在计算机软件、生物工程与绿色技术领域已经得到一定发展。尽管实践的效果尚难评价,但从其制度价值看,专利开放许可不仅能促进新技术的转移和实施,也是对自上而下传统技术创新模式的突破,同时还能为企业提供新的盈利模式。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朱雪忠 李闯豪
由于现有制度并不能解决司法实务中面临的所有问题,因此在我国进行专利默示许可制度构建势在必行。分析指出,我国应首先完善《民法总则》中与专利默示许可相关的基础性规定,并在《专利法》中对具有普遍意义的特定情形下的专利默示许可进行明文规定。同时,应明确专利默示许可规则的确立与TRIPS协议的基本要求并不冲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