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33)
2023(5131)
2022(4455)
2021(4285)
2020(3700)
2019(8096)
2018(8317)
2017(16471)
2016(8580)
2015(9628)
2014(9094)
2013(9051)
2012(8620)
2011(7822)
2010(8188)
2009(7929)
2008(7886)
2007(7160)
2006(6577)
2005(5851)
作者
(23507)
(19280)
(19181)
(18007)
(12204)
(8982)
(8651)
(7330)
(7129)
(6821)
(6356)
(6281)
(6113)
(6107)
(5956)
(5617)
(5606)
(5577)
(5574)
(5410)
(4815)
(4591)
(4526)
(4391)
(4350)
(4307)
(4283)
(4279)
(3777)
(3711)
学科
(32140)
经济(32112)
(31265)
管理(31093)
(26714)
企业(26714)
技术(14824)
中国(13290)
方法(13091)
技术管理(11559)
数学(11303)
数学方法(11203)
(9440)
(9376)
(9018)
(8225)
银行(8217)
业经(7971)
(7956)
(7062)
贸易(7052)
(6914)
(6472)
金融(6472)
(5936)
(5698)
(5666)
农业(5566)
地方(5306)
(5168)
机构
学院(122767)
大学(122619)
(54095)
经济(52922)
管理(49917)
理学(42297)
理学院(41882)
管理学(41473)
管理学院(41213)
研究(39276)
中国(32163)
(27630)
(26037)
财经(21270)
科学(20468)
(19136)
(18750)
(18580)
中心(17602)
北京(17126)
经济学(16473)
研究所(16196)
财经大学(15651)
(15304)
经济学院(14876)
(14843)
师范(14748)
(14657)
商学(14258)
商学院(14128)
基金
项目(72701)
科学(58601)
研究(57651)
基金(52133)
(43869)
国家(43487)
科学基金(37977)
社会(37488)
社会科(35627)
社会科学(35620)
(29240)
基金项目(27675)
教育(26452)
(24533)
编号(23427)
自然(22394)
自然科(21890)
自然科学(21881)
(21840)
自然科学基金(21521)
资助(20078)
成果(19582)
创新(19237)
课题(16738)
(16472)
(16234)
重点(15933)
国家社会(15228)
(15179)
(14807)
期刊
(62427)
经济(62427)
研究(43147)
中国(26891)
管理(22446)
(20165)
教育(15679)
(14585)
金融(14585)
科学(13988)
(12221)
学报(12198)
技术(11850)
业经(10844)
经济研究(10645)
财经(10536)
大学(10092)
学学(9179)
(9087)
问题(8661)
科技(8336)
农业(8300)
技术经济(7809)
(7559)
商业(7093)
理论(6830)
现代(6728)
(6383)
论坛(6383)
国际(6207)
共检索到1941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邹彦林  
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省区之间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在我国区域经济体系中省区经济历来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在经济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省区之间发展差距继续扩大、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条件下,我国经济区域化趋势进一步增强,省区经济的系统性和自主性特征更加明显,省区中长期规划更是居于承上启下地位的战略性规划,对实施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促进地区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正在制定的“十五”及2015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黄军英  
本文在分析国际和国内背景的基础上,对制定我国科技规划中应考虑的问题和应包括的内容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胡鞍钢  
作者认为未来20年是我国科技发展的一个"黄金时期",规划的指导方针可以概括为:"以人为本,强化创新,全面开放,跨越发展"。我国2020年的发展目标体系是"增长、强国、富民、国家安全、提高国际竞争力、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定性分析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科技发展目标体系,并提出了用50年时间将我国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型社会的长期战略性设想。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石耀东  
从我国能源政策的现状以及中长期面临的突出矛盾出发,我们将视野扩展到2020年、2030年,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能源系统,为适应安全、清洁和高效发展的需要,我国能源政策应该加快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战略转型。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企业级的中长期激励是以企业经营效益(盈余)、股权或期权为分配标的实施的中长期激励,代表性的激励方式包括岗位分红、员工持股、限制性股票及期权等。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电科)主要从事国家重要军民用大型电子信息系统、重大装备、通信与电子装备、软件和关键元器件的研发、制造和生产。现有47家事业单位、16家高新企业、8家上市公司、职工16万余人,科研人员占比超过6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总体要求,财政部在认真总结会计人才建设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深入分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会计人才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的基础上,制定了《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会计人才规划》)。制定实施《会计人才规划》,是深入贯彻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举措,是推动会计行业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会计行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战略选择,对于促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刊特全文刊发,以飨读者。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戚业国  
中长期教育规划的编制是对教育未来发展的系统设计,具有充分前瞻性、高度不确定性、系统协调性、政治选择性、技术依赖性、问责困难性等特点。我国在编制中长期教育规划时,需要充分运用各种预测技术及方法,重视教育发展的系统性,注重与不同利益关系人的协商,并应将此纳入教育决策程序。同时,还需要考虑利益基础、习惯势力、教育特性、推广放大变形、非预期效应、时间跨度等方面的问题。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东琪  
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进入重要历史转折期的时代背景要求,"十三五"规划编制必须转变理念、创新思维、改进方法,以创新求进精神谋划发展战略,找准发展目标任务和实施路径。建议要高度关注2030年、2050年两个远期时点,以"新五化"为目标充实和丰富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以改革、创新、提质、增效为方针贯彻全面科学发展理念,要更加强调规划方法的统一性、一致性、开放性和时效性,切实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中长期发展转入可持续轨道。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章宁  
我国建国以来先后组织过四次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它们分别是:(一)、1956年至1967年的12年规划;(二)、1963年至1972年的10年规划;(三)、1975年至1985年8年规划和(四)、1986至2000年的15年规划。这四次科技发展规划,注重结合我国不同阶段中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确定了科技发展的目标、任务及促进科技事业的相应政策措施。四次规划的执行,对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起了不同程度的推动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课题组  王蕴  王元  
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框架内,应逐步建立与经济周期相适应、与中长期规划相衔接的国家中长期预算框架。在统筹中央预算与地方预算的基础上,站在国家高度考虑各级财政健全性,实现国家财政整体健全性,强调国家财政预算概念。建立与经济周期相适应的长期国家预算的基本设想包括:建立独立的国家预算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长期国家预算编制;以国家发展和改革部门和财政部门为主体,预测和分析相对长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变化趋势与财政发展趋势;以长期国家预算作为中长期发展规划和中期预算编制的基础。实施与中长期规划相衔接的国家中期预算要求以5年为周期,预算内容与中长期发展规划有效衔接;实施逐年滚动编制方法;明确中长期预算的法律地位,...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占仓  
适应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需要 ,县域科技发展引起广泛重视。制定县域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 ,是指导县域科技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系统地论述了什么叫县域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 ?为什么制定这样的规划 ?怎样组织和制定这种规划 ?并就一般意义上 ,提出了县域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内容体系。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江曼琦  吕翔  
比较各地方《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的教育事业发展量化指标值,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首先,地方版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于国家版规划纲要具有充分的支撑力,除个别指标的个别地区外,2020年各省(市、区)都能按时完成国家相应的发展任务,但是一些地区的规划目标值偏高,实施的任务艰巨,对于教育发展薄弱地区急需政府给予其适当的资源、经费、政策等倾斜;其次,区域间基础教育差距将逐步缩小,但仍呈现东强中西弱的特征,尤其是高等教育,极化现象将进一步加剧;再次,学生人数将减少也是需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