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46)
- 2023(7418)
- 2022(5931)
- 2021(5714)
- 2020(4964)
- 2019(11608)
- 2018(11688)
- 2017(23952)
- 2016(12248)
- 2015(14169)
- 2014(14008)
- 2013(13949)
- 2012(12737)
- 2011(11450)
- 2010(12201)
- 2009(11937)
- 2008(10753)
- 2007(9693)
- 2006(8850)
- 2005(8182)
- 学科
- 济(51036)
- 经济(50989)
- 业(35925)
- 管理(35676)
- 企(29712)
- 企业(29712)
- 融(27410)
- 金融(27409)
- 方法(26232)
- 银(26077)
- 银行(26074)
- 行(25316)
- 数学(24439)
- 数学方法(23940)
- 中国(23052)
- 制(15987)
- 财(15570)
- 农(13207)
- 中国金融(11305)
- 业经(11284)
- 贸(10677)
- 贸易(10662)
- 易(10497)
- 务(10144)
- 财务(10105)
- 财务管理(10076)
- 地方(9643)
- 体(9629)
- 企业财务(9603)
- 理论(8971)
- 机构
- 学院(174479)
- 大学(172946)
- 济(75709)
- 经济(74017)
- 管理(68391)
- 理学(58142)
- 理学院(57633)
- 管理学(56504)
- 管理学院(56204)
- 研究(52593)
- 中国(51639)
- 财(39793)
- 京(35957)
- 财经(31182)
- 科学(28214)
- 经(28168)
- 中心(27164)
- 所(25419)
- 江(25091)
- 经济学(24270)
- 北京(23441)
- 财经大学(23409)
- 融(22670)
- 研究所(22480)
- 金融(22236)
- 经济学院(22044)
- 银(21837)
- 农(21742)
- 州(21513)
- 业大(21029)
- 基金
- 项目(106439)
- 科学(83654)
- 研究(80452)
- 基金(77080)
- 家(65109)
- 国家(64598)
- 科学基金(56003)
- 社会(51095)
- 社会科(48750)
- 社会科学(48738)
- 省(41372)
- 基金项目(39872)
- 教育(37821)
- 自然(34803)
- 划(34426)
- 自然科(34050)
- 自然科学(34045)
- 编号(33949)
- 资助(33725)
- 自然科学基金(33424)
- 成果(27909)
- 部(24178)
- 重点(23732)
- 课题(23108)
- 发(22762)
- 创(22564)
- 项目编号(21437)
- 教育部(21324)
- 创新(21111)
- 人文(20856)
共检索到2696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杨道法
论我国的金融监管模式中国人民银行攀枝花市分行杨道法我国现阶段的金融监管模式是中国人民银行的组织体系。换言之,我国的金融监管就是中国人民银行承担的。目前,我国金融监管不力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认为,金融监管不力的根本原因在于现阶段的监管模式,具体表现以...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艳
本文认为在坚持分业监管的前提下,引进功能监管手段,选择以"机构监管为主,功能监管为辅"的金融监管模式是我国的现实选择。从我国金融监管实际情况来看,建立以银监会为主监管机构和信息协调员的监管联席会议制度,是解决商业银行混业经营及金融控股公司监管问题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金融 监管模式 功能监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振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新一轮金融监管改革。美国、欧元区和英国等主要经济体纷纷对本国金融监管模式做出调整,强化了中央银行监管职能,明确了中央银行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和系统性金融风险负有主要监管职责。当前主要经济体金融监管模式通过研究全球GDP排名前40位的主要经济体(银行业资产规模合计占全球银行业总资产的比重超过85%)的金融监管模式(见表1),我们发现,当前全球金融监管模式主要有两类。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丁俊
迈入新世纪以后,混业经营成了全球金融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可以预见混业经营也 将成为我国金融经营体制发展的方向。但与之对应,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却表现 出了明显的滞后性。特别是金融监管体制的组织结构,不能顺应经营体制转变的趋势 而进行适时的变革,无法为金融经营体制的顺利转变提供必要保障。基于此,笔者对 已实行混业经营国家的金融监管组织结构加以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金融 监管组织结构的改革提出了“三步走”的设想。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卢海浪
我国现行的金融分业监管体制存在着诸多问题。在目前"一行三会"的金融监管体制下,采取牵头监管模式,是解决监管中存在问题的有效办法。该监管模式是一种介乎于分业监管与统一监管之间的过渡模式,兼有统一监管的雏形,此种"温和式"的改革,更符合我国国情和更具可操作性。
关键词:
金融监管 分业监管 统一监管 牵头监管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许文彬
1998年,我国鉴于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加大了金融体系改革的力度,其中尤以金融体系的改革得到更多的重视和强调,被称为1998年金融改革的“主旋律”。那么,我国的金融监管究竟要确立在何种目标模式上呢?这不能不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拟对当今世界占主...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尹洪霞
在全球金融混业经营的影响下,我国金融业也呈现出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我国原有的机构性金融监管模式将面临挑战。功能性金融监管是基于金融体系基本功能而设计的更具连续性和一致性,并能实施跨产品、跨机构的监管,它是金融混业经营下金融监管模式的最优选择。本文对我国如何构建功能性金融监管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金融监管 机构性金融监管 功能性金融监管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霍洪涛
我国目前的金融监管侧重于安全的考虑,而忽视了效率的因素。为了实现监管的效率,我国应该建立市场约束、行业自律、金融企业内部控制以及法律法规有机结合的监管体系,实现金融监管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
金融法 金融监管 效率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黄梅波 范修礼
金融危机使当前金融监管体系备受质疑,金融监管改革势在必行。文章在回顾各种监管理论的基础上归纳出两类基本监管模式,即以公共利益理论为基础的官方监管模式和以私人利益理论为基础的市场监管模式。在此基础上,文章就这两种监管模式对金融发展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加强外部监管的市场监管模式比加强官方监管权力的官方监管模式更有利于金融市场的发展。因此,危机后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改革应该以建立市场监管体系为核心。
关键词:
金融监管 金融发展 官方监管 市场监管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虞群娥
随着金融混业经营与金融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世界各国的金融监管模式已发生了很大变革。现阶段 ,我国金融监管制度可借鉴美国的分层监管模式与欧洲的单层监管模式 ,选择综合监管与分立监管相结合的组织形式 ,采取“一局两会”制 ,并分三个阶段全面建立我国的金融监管框架
关键词:
金融监管 金融监管模式 “一局两会”制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郭艳 李娟
随着信息技术和现代金融业的发展,我国互联网金融在短时间内经历了从初生到急速跃进的过程,与此同时,相应的法律法规在理论和实践上都缺乏有效跟进,使得部分业务处于监管的真空状态,形成突出风险。本文通过分析金融混业发展的现状和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国际经验,探讨了对我国互联网金融业实施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结合的双重监管模式的可能性与操作性,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殷成东
在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的背景之下,金融混业经营已成为我国金融业发展的趋势。文章通过对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混业监管的模式和监管经验的比较,结合我国金融改革的实际,对我国的混业监管的发展趋势和模式选择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混业 混业监管 模式选择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伟 刘志荣
我国金融业实现全面混业经营已经是大势所趋,而统一监管是最适合混业经营的监管模式。我国当前的分业监管模式刚刚建立不久,实现从分业监管到统一监管的平稳转变应该分两步来进行。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梁晓静 周山清
关于金融监管职能承担主体的问题,目前在国内外金融界成为争论的焦点,持不同观点的学者都能在实践中找到支撑自己观点的范例。撇开评价各种观点本身的优劣,而是定位于从中国实践出发来探讨金融监管职能承担主体的模式,笔者认为,应该将金融监管职能从中央银行分离出来,成立独立的金融监管机构。
关键词:
金融监管 中央银行 金融全球化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叶文辉
当前我国金融改革正向深水区迈进,在《存款保险条例》已经实施、利率市场化稳步推进的背景下,金融监管也需要探究新的监管模式。十八届五中全会已明确提出改革并完善现有金融监管框架,健全符合我国国情和国际标准的监管原则。国际金融危机过后,"双峰型"金融监管模式由于其在应对危机时的优异表现得到广泛认同。本文在分析双峰监管模式框架和发达国家双峰监管实践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其对我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借鉴意义,提出应引入行为监管模式,继续完善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监管框架,并加强两者之间的协调配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