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27)
2023(2882)
2022(2492)
2021(2516)
2020(2244)
2019(5450)
2018(5842)
2017(12191)
2016(6416)
2015(7475)
2014(7575)
2013(7912)
2012(7651)
2011(7026)
2010(7163)
2009(7055)
2008(7267)
2007(6487)
2006(5904)
2005(5581)
作者
(18449)
(15220)
(15014)
(14458)
(9577)
(7100)
(6970)
(5763)
(5571)
(5310)
(5113)
(4933)
(4807)
(4697)
(4668)
(4594)
(4468)
(4467)
(4409)
(4242)
(3987)
(3734)
(3604)
(3554)
(3464)
(3402)
(3330)
(3319)
(2967)
(2914)
学科
(29880)
经济(29860)
管理(17479)
(17332)
方法(15449)
数学(14594)
数学方法(14543)
(13029)
企业(13029)
中国(10617)
(8431)
(7753)
(7543)
银行(7540)
(7537)
贸易(7531)
(7443)
(7290)
(7209)
(6726)
金融(6726)
(5067)
财务(5062)
财务管理(5051)
企业财务(4820)
业经(4622)
(4523)
农业(4248)
(4219)
(4124)
机构
大学(101608)
学院(98831)
(48926)
经济(47953)
管理(38325)
研究(32035)
理学(31631)
理学院(31388)
管理学(31157)
管理学院(30981)
中国(29398)
(26016)
(21112)
财经(20339)
(18439)
经济学(16451)
(15867)
财经大学(15337)
经济学院(14989)
科学(14910)
中心(14702)
北京(14311)
研究所(13745)
(13637)
(13588)
金融(13386)
(11532)
(10993)
商学(10908)
师范(10898)
基金
项目(53186)
科学(41508)
研究(41467)
基金(39375)
(32558)
国家(32324)
科学基金(27255)
社会(27244)
社会科(25860)
社会科学(25857)
基金项目(20153)
教育(19317)
(18253)
资助(17845)
编号(17225)
(16018)
自然(15512)
成果(15296)
自然科(15099)
自然科学(15095)
自然科学基金(14852)
(13452)
教育部(12011)
课题(11600)
重点(11484)
人文(11482)
国家社会(11409)
社科(11308)
(11272)
(10930)
期刊
(54920)
经济(54920)
研究(35977)
(19077)
(18762)
金融(18762)
中国(16811)
管理(14557)
财经(10990)
学报(10063)
科学(10009)
经济研究(9914)
(9388)
(8785)
(8372)
大学(8325)
技术(8292)
教育(8148)
问题(8084)
国际(7984)
业经(7747)
学学(7741)
理论(6894)
实践(6130)
(6130)
农业(5769)
技术经济(5752)
商业(5632)
统计(5142)
现代(4835)
共检索到1581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乔桂明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邱崇明  张亦春  牟敦国  
本文认为,经济波动和金融危机均可视为源于资产相对收益率和风险变化所引发的公众大规模资产替代的结果。本文对资产替代的概念、效应、成因和政策含义进行了探讨,构建了理论模型并对我国资产替代的特点进行了实证分析。论文认为,要防范资产的异常替代,必须理顺相对收益率体系,关注资产价格,实行规则型的货币政策,用流动性总量与结构的控制来取代传统的单一货币量控制,并通过调节利率和汇率来促进有益的资产替代。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易行健  
本文首先对1996-2003年我国的货币替代程度与资本外流规模的季度数据进行估算,然后从货币需求的角度,分析了人民币有效汇率对货币替代与资本外流的影响机制,并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论显示,人民币有效汇率的波动显著影响我国的货币替代程度与资本外流规模。最后就货币政策的制定、实施,以及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周光友  张逸佳  
电子货币对现有货币的替代给传统金融带来了较大的挑战,特别是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尤为明显。本文以第三方支付为表现形式的电子货币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引入货币供给的理论分析框架,通过建立基于消费者和商家的博弈模型,分析微观主体持币动机和电子货币替代的驱动因素,并分析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同时构建了SVAR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现金漏损率和电子货币使用量是影响广义货币乘数的内生变量。综合来看,在中长期两个内生因素对广义货币乘数冲击反馈的贡献度分别稳定在1. 18%和4. 92%。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史新鹭  周政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电子支付规模不断扩大,作为支付媒介的电子货币日益普及。以中国电子支付发展为背景、以电子货币替代为视角,将电子货币划分为银行卡电子货币与第三方支付电子货币,分别研究了这两类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的影响与作用机理,并运用1999~2017年的季度数据实证分析电子货币与货币乘数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电子货币与货币乘数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电子货币能够放大货币乘数、增加货币供应量,其中,银行卡电子货币扩大了央行监控下的货币供给,第三方支付电子货币不仅扩大了央行监控下的货币供给,而且也扩大了央行监控外的货币供给。因此,央行应适时调整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原则,尽快建立起电子货币统计监测系统及指标体系,借鉴国外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成功经验,制定合理有效的货币政策,以适应新环境的需要。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月晓  申红  
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 ,货币发展也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在当前普遍的信用本位货币制度下 ,货币单一化表现为国际货币一体化 ,其实质是世界货币信用化。世界货币信用化和货币一体化是人类经济活动中货币发展的内在规律 ,其实现的途径是当前多样化国际货币的归一。以货币替代与再替代表现的国际货币竞争将贯穿货币一体化进程。世界货币信用化需要超国家权威的国际货币管理机构 ,国际货币的融合需要国际合作。铸币利差的归属与分配 ,将成为货币一体化道路上的巨大障碍。国际货币一体化的过程 ,就是一个世界货币信用本位化的过程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继伟  杜金岷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金融危机频繁爆发,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国际资本流动对经济和金融的负面影响。随着我国资本项目开放的步伐逐步加快,构建资本项目开放中的风险预警系统是涉及到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大课题。本文运用具有马尔科夫区制转换的向量自回归模型,构建了面向资本项目开放的货币危机预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预警模型发出风险信号的时机比较符合我国现实情况。文中对引发货币危机的潜在因素进行分析,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提高中央银行贷币政策独立性、加快利率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引入成熟市场经济调节方式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孟楠  闫帅  寇聪姗  张璐艺  
本文运用MS-VAR模型研究中国2003年1月—2015年6月资本项目开放与货币危机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整体而言,资本项目开放与货币危机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在高风险条件下,资本项目开放对货币危机的影响越强;在低风险条件下,适度扩大短期资本开放程度有助于降低货币危机压力。样本期内人民币市场大部分时间都处于低度和中度风险状态,处于高度风险状态的时间较短,这和中国经济整体运行情况基本符合。此外,货币危机发出高风险预警信号的期间,大多伴随着利率汇率的大幅波动、快速频繁的资本流动以及FDI和外债余额的急剧增长,表明资本项目开放存在较高的风险隐患。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孟楠  闫帅  寇聪姗  张璐艺  
本文运用MS-VAR模型研究中国2003年1月—2015年6月资本项目开放与货币危机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整体而言,资本项目开放与货币危机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在高风险条件下,资本项目开放对货币危机的影响越强;在低风险条件下,适度扩大短期资本开放程度有助于降低货币危机压力。样本期内人民币市场大部分时间都处于低度和中度风险状态,处于高度风险状态的时间较短,这和中国经济整体运行情况基本符合。此外,货币危机发出高风险预警信号的期间,大多伴随着利率汇率的大幅波动、快速频繁的资本流动以及FDI和外债余额的急剧增长,表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卜亚  
本文首先提出圭多蒂的反货币替代的“免行动区间”理论,然后根据这一理论来分析我国在资本账户开放过程中,反货币替代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邱兆祥  粟勤  
货币竞争的基础是经济主体的理性选择,其结果就是货币替代。人民币区域化实质上是人民币积极参与区域货币竞争,并试图替代区域内其他货币的过程。尽管在货币竞争中胜出的收益大于成本,但享受利益与承担成本的主体不同,常常使一国政府在面临本币国际化时犹豫不决。鉴于目前人民币在区域货币竞争中的地位,为取得人民币区域货币竞争的最后胜利,应在维持人民币势力范围的同时积极寻求区域货币联盟,同时加快经济与金融体制改革。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亚斌  刘希岩  罗少卿  韩峰  
货币替代对我国贸易水平是一种扰动性因素,其在不同的滞后期对贸易净值有不同的效应。货币替代的存在使贸易净值水平波动加大。要从货币替代的根源着手,从非贸易外汇来源分析,采取加强资本账户管理,控制通货膨胀率及使人民币国际化等措施来预防货币替代。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连发  
当前宏观调控面对的形势是资产价格过快上涨和通胀预期逐渐形成。在跨期转移购买力方面,人民币作为跨期价值储存载体的吸引力下降,而房产等有价资产的吸引力上升,这是推动通胀和资产价格过快上涨的主要原因。行政性的局部的结构性政策可能仍然会有些效果,但有效性将随时间推移而下降,这些措施可能难以缓解中长期通胀和资产价格过快上涨的压力。确保我国经济中长期平稳发展是硬道理。建议2011年在保持积极财政政策的同时,短期内将控制通货膨胀作为首要政策目标,回归稳健货币政策,进一步发挥利率在管理通胀预期中的重要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冯鑫明  卜亚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开始得到国内外的高度关注,中国也采取了一系列的积极行动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然而,人民币国际化不仅仅是单纯的货币兑换和流通条件的改变,而是一项涉及经济金融各个领域的综合性改革,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不匹配都有可能引致巨大的经济金融风险,特别是其中潜在的大规模的货币替代、反向货币替代风险,更易导致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逆转,必须加以重点关注并积极进行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文章分析了资本大规模流动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引发货币替代、反向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