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51)
2023(2638)
2022(2311)
2021(2374)
2020(2148)
2019(4790)
2018(4902)
2017(10497)
2016(5780)
2015(6722)
2014(6963)
2013(7293)
2012(6969)
2011(6084)
2010(6463)
2009(6410)
2008(6654)
2007(5947)
2006(5465)
2005(5031)
作者
(15997)
(13068)
(12719)
(12585)
(8086)
(6032)
(5980)
(4900)
(4830)
(4726)
(4221)
(4189)
(4140)
(4026)
(4017)
(3887)
(3835)
(3775)
(3708)
(3617)
(3414)
(3122)
(3113)
(3042)
(2989)
(2961)
(2886)
(2845)
(2574)
(2569)
学科
(22344)
(21976)
经济(21951)
管理(21486)
(18809)
(15035)
企业(15035)
财政(12080)
方法(10977)
中国(10684)
数学(10215)
数学方法(10191)
(9944)
(9698)
(9288)
财务(9286)
财务管理(9243)
企业财务(8806)
(7522)
银行(7520)
(7075)
(6936)
制度(6781)
(6781)
(6104)
(5632)
贸易(5626)
(5532)
体制(5461)
(5225)
机构
学院(84497)
大学(84460)
(38510)
经济(37697)
(31148)
管理(31089)
理学(25823)
研究(25818)
理学院(25610)
管理学(25429)
管理学院(25273)
中国(24725)
财经(19999)
(17829)
(17721)
财经大学(14410)
(13340)
(12962)
科学(12903)
经济学(12567)
中心(12098)
北京(12015)
经济学院(11569)
研究所(11047)
(10281)
财政(10149)
(9404)
(9395)
(9259)
金融(9216)
基金
项目(42397)
研究(34279)
科学(32159)
基金(30061)
(24282)
国家(24077)
社会(21728)
社会科(20615)
社会科学(20610)
科学基金(20017)
教育(15806)
基金项目(15691)
(15647)
编号(15099)
成果(13869)
资助(13162)
(12864)
自然(10764)
(10585)
自然科(10435)
自然科学(10430)
(10284)
自然科学基金(10226)
课题(10082)
项目编号(9716)
教育部(9359)
社科(9307)
人文(9092)
重点(9085)
(8929)
期刊
(45795)
经济(45795)
研究(33282)
(28189)
中国(16091)
(14195)
金融(14195)
管理(11428)
财经(10677)
(9008)
学报(8754)
经济研究(8542)
(7979)
科学(7616)
大学(7272)
(7237)
财政(7237)
业经(7089)
(7016)
问题(6984)
会计(6890)
学学(6828)
教育(6446)
理论(6051)
财会(6033)
技术(5879)
(5450)
实践(5441)
(5441)
农业(5028)
共检索到1426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汪兴益  
论我国的财政信用汪兴益财政信用实质上是一种国家信用,它是国家或财政部门运用信用手段进行财政分配的一种形式,包括运用信用手段筹集财政资金(发国债或地方财政债券)和运用信用手段供应财政资金(借给财政周转金)两方面。1968年,我国还清了所有的内外债,并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皮国忠  
在我国建立公共财政的过程中,由于二元经济性质和农村经济制度、经济水平的限制,政府对农村的收支具有相对独立性,将农村公共财政作为相对独立的体系来研究具有理论优势。从农村公共财政的制度环境出发,阐明了农村公共财政具有全新意义上的保障和发展职能,进而指出农村公共财政向内倾斜的体系特征,并认为我国农村公共财政的实质就是动员社会资源支持农村全面发展的财政。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严雅娜  
文章对我国公共财政的效率问题进行了探讨 ,主要有公共财政的范围界定 ,财政收入、财政支出等内容 ;认为公共财政体系只有坚持“效率原则 ,才能为经济健康发展服务。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一宏  朱大兴  
一、民生财政是我国公共财政的时代特征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因此有专家学者称我国公共财政体制之前的财政体制为计划经济财政或生产建设型财政,有将当前财政体制称之为民生财政的。从这些称谓来看,如果称"计划经济财政",那么对应的就是市场经济财政,而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财政体制属于公共财政体制,这已得到各界的一致认同,因此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属性,决定了我国财政体制为公共财政体制。至于"生产建设型财政"和"民生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周萍华  李家胜  
近年来,财政投资评审机构在参与投资项目评估和工程概预决算审查等方面的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国家节约了大量建设资金,提高了财政性投资资金的使用效益,为财政部门的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而我国政府以增发国债、扩大政府对基础设施的投资为主要内容的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对财政投资评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5个方面探讨了发挥财政投资评审在财政基本建设支出预算管理中的监督作用,确保财政投资资金的使用效果。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一宏  朱大兴  
一、公共财政框架是公共财政的初级阶段公共财政框架的建立是我国公共财政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但是,也必须对当前业已建立的公共财政框架有一个全面和清醒的认识,以更好地推动我国公共财政的完善。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成熟和完善,与发达国家相比,国民收入水平仍然较低,财政实力不够强大。因此,“公共财政框架”并不等同于“公共财政”,只能是公共财政的初级阶段。具体来看,当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安体富  
一、公共财政实质是市场经济财政什么是公共财政,它的涵义是什么?这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一)“公共财政”,就是财政,而财政从来都是国家(或政府)财政。这里主要是个翻译的问题。因为不同国家语言表达不一样,有时找不到相互对应的词汇。英文“PublicFi...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郭小东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的边界 公共财政的边界问题,既是深入全面认识公共财政时必然要面对的理论问题,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必须要注重解决的现实问题。 公共财政的边界问题,涉及到公共财政的定义问题、边界确定的标准问题,也涉及到公共财政的职能问题、规模问题等等,因而是个相当复杂的问题。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建生  陈定华  谭浩俊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命令经济”正逐渐由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所替代,经济生活中的直接行政干预逐渐削弱,国家宏观间接调控体系初步形成,各项经济政策已在国民经济调节中担负起主导角色。财政政策,作为国家宏观间接调控的最主要手段之一,应发挥最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童泽恒  高勇  严福春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心葵  李明  
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是以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为基础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好地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基本保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控社会供需总量和结构不可或缺的工具。当前我国在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存在一系列弊病。为此提出加强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六项战略构想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建平  
我国连续几年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 ,其效应有递减的趋势。许多学者认为这一政策已出现了无效性 ,取而代之的应该是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启动民间投资。本文从几个方面反驳了这一论点 ,同时也认为 ,应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以往财政投资中的经验教训 ,对财政投资进行制度性的调整。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邹江涛  
在我国财政分权改革中,地方政府逐渐成为相对独立的公共实体。由于我国现行体制下,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隐性财政担保关系缺乏有效的风险约束机制,引致了地方财政运行中道德风险蔓延,提高了我国的财政风险。防范地方政府道德风险需构建风险约束机制,并在改革进程中进一步完善财政管理体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黄君洁  
结合我国财政分权的现状和政府官员的目标函数研究我国财政分权对地方官员行为选择的影响,发现:我国的财政分权是在制度供给失衡的环境下进行的,在对地方官员行为选择的影响上更多的是诱发其腐败的动机。消除我国财政分权这一消极后果的政策建议为:建立健全法律制度,增强地方官员的责任感,弱化其腐败倾向;根据公共产品层次性理论合理确定中央和地方的事权与财权,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减少地方官员的机会主义行为;发挥外界监督力量,增加地方官员腐败难度。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东北财经大学完善体制阶段的和谐社会建设与公共财政安排课题组  吕炜  
一、完善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制度的现实紧迫性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制度的改革,虽已取得相当的成效,但伴随着高校的扩招和发展也累积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