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84)
- 2023(6092)
- 2022(5336)
- 2021(5132)
- 2020(4284)
- 2019(10096)
- 2018(10140)
- 2017(21298)
- 2016(11436)
- 2015(13076)
- 2014(13034)
- 2013(13266)
- 2012(12780)
- 2011(11682)
- 2010(11975)
- 2009(11574)
- 2008(11466)
- 2007(10698)
- 2006(9861)
- 2005(9213)
- 学科
- 济(51508)
- 经济(51461)
- 业(34651)
- 管理(33759)
- 企(26461)
- 企业(26461)
- 方法(21151)
- 数学(18898)
- 数学方法(18721)
- 中国(16806)
- 农(16614)
- 财(13688)
- 制(11987)
- 贸(11927)
- 贸易(11914)
- 策(11841)
- 易(11686)
- 地方(11490)
- 农业(10627)
- 业经(10424)
- 银(10319)
- 银行(10310)
- 行(9952)
- 税(9876)
- 税收(9530)
- 收(9472)
- 融(8378)
- 金融(8378)
- 及其(7938)
- 学(7750)
- 机构
- 学院(171720)
- 大学(169280)
- 济(80177)
- 经济(78598)
- 管理(66402)
- 研究(60269)
- 理学(55929)
- 理学院(55377)
- 管理学(54769)
- 管理学院(54413)
- 中国(48942)
- 财(40122)
- 京(36020)
- 科学(32438)
- 财经(30460)
- 所(30346)
- 经(27497)
- 江(27015)
- 研究所(26844)
- 中心(26782)
- 农(26276)
- 经济学(24539)
- 北京(23428)
- 财经大学(22268)
- 经济学院(22258)
- 院(21600)
- 州(21296)
- 范(21294)
- 业大(21189)
- 师范(21155)
- 基金
- 项目(99780)
- 科学(78649)
- 研究(77687)
- 基金(71773)
- 家(60999)
- 国家(60481)
- 科学基金(50941)
- 社会(49490)
- 社会科(47073)
- 社会科学(47067)
- 省(37920)
- 基金项目(36681)
- 教育(35332)
- 编号(32584)
- 划(32069)
- 资助(30880)
- 自然(30478)
- 自然科(29681)
- 自然科学(29673)
- 自然科学基金(29162)
- 成果(28050)
- 部(23450)
- 发(23138)
- 课题(23017)
- 重点(22437)
- 性(20740)
- 教育部(20270)
- 创(20227)
- 国家社会(20131)
- 人文(20036)
共检索到2740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冯海发
一、对布朗观点的评价 我国的粮食增产潜力以及未来粮食供求关系变化趋势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内外理论界和决策界的广泛关注。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理斯特·布朗去年底在《世界观察》杂志上发表的一篇题为“谁将养活中国?”的文章,对我国的粮食增产潜力以及未来粮食供求趋势得出了一个非常悲观的结论:到2030年,中国将不能养活自己,中国粮食供求缺口很大,超过了世界粮食出口贸易总量,以致于所有粮食出口国都将不能养活中国,中国粮食问题将对世界粮食市场以及整个世界经济产生严重影响(WORLD WARCH,September/October,1994)。布朗的观点在西方社会造成很大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任兵雪,高培琦
我国的粮食“危机”及增产潜力分析任兵雪,高培琦[编者按]中国面临着每年耕地减少四、五百万亩、人口增长一千四、五百万的严峻局面,已经引起国内外理论界和决策界的广泛关注。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理斯特,布朗在(世界观察上)曾发表了题为“谁来养活中国?”的文...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董梁 许铁敏 徐广才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粮食产量站稳1.3万亿斤台阶,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目的]着眼全球粮食安全大视野大格局,在系统分析谷物生产、区域布局、贸易消费的基础上,综合研判全球谷物增产潜力和动能,立足国内国际提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政策建议。[方法]基于此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球谷物生产贸易情况,综合运用历史、实证等研究方法,提出全球视角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点任务。[结果]我国粮食安全总体有保障,但也存在粮食供需紧平衡、国内外价格倒挂等困难和挑战。[结论]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坚持国内稳产与海外拓展统筹、适度进口与多元进口并举、自主创新与技术交流兼顾、市场实力与治理能力协同,以企业集团为依托布局全球粮食产业链,以科技服务为重点参与全球粮食生产,以渠道多元化为原则优化重点品种进口,以大豆为切入点增强农产品议价能力,把牢国家粮食安全主动权。
关键词:
谷物生产 粮食贸易 增产潜力 粮食安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程序 朱希刚
我国2000年粮食增产目标的科技潜力分析农业部科技司程序中国农科院农经所朱希刚实现2000年粮食产量增加500亿公斤的目标,要从三个方面同时努力:首先是通过科技因素提高单产;第二是通过增加物质投入提高单产;第三是通过提高复种指数和开荒增加粮食播种面积...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印军 易小燕 方琳娜 杨瑞珍
【目的】分析未来中国耕地数量和粮食增产潜力,为国家粮食安全决策提供参考。【方法】以1980/1996—2013年耕地面积和粮食生产系列数据为样本,应用时间序列预测方法,基于中国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预测2020年全国耕地面积、耕地复种指数、粮食作物与非粮食作物面积比、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并从"高产示范区单产水平"、"品种区试单产水平"、趋势单产等多视角分析未来全国粮食增产潜力。【结果】到2020年,全国耕地面积为1.32×10~8 hm~2,粮食作物与非粮食作物面积占比为66﹕34,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1.12×10~8 hm~2;从"高产示范区单产水平"看全国粮食总产有68.9%的增产潜力,从...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曹志强
东北地区土地资源量丰质优,生态环境类型多样,实现粮食生产的障碍因素是:缺水、少肥和风沙、盐碱、渍涝及低温冷害。如果下大气力进行技术措施组装配套,治理风沙、盐碱、渍涝,增加科技投入,调整种植结构,东北地区的粮食生产还有很大的增产潜力。因此,建议:①主攻高产田,抓好中低产田改造;②抓好“北水南调”和高效节水栽培;③与林牧业结合,并注意保护生态环境;④调整结构,优化作物与环境资源的组合;⑤发展粮食的精深加工技术,加速粮食生产商品化进程。
关键词:
东北地区,粮食,增产潜力,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伟
粮食产量稳定增长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和保证,河南是我国粮食增长的核心地区,其粮食增长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该文从河南省粮食增长基本态势分析入手,探讨河南粮食增长的成因,并对粮食增长的潜力做出了系统分析,提出加快河南粮食增长的基本思路和战略对策。
关键词:
河南省 粮食产量 增长态势 潜力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琳 张凤荣 姜广辉 姚慧敏
本文从粮食总产量、单产水平分析了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历史变化,根据我国高产田、中低产田的投入和单产水平的利用现状,指出改造低产田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证我国食物安全的重要途径,在防止耕地退化、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中低产田 粮食安全 土地可持续利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黄明斌 董翠云 李玉山
以黄土高原10个试区的攻关资料为基础 ,从区域旱作产量潜势、试区攻关水平和试区所在县的产量现状三个层次 ,详细剖析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粮食现状和增产潜力。结果指出 ,该区粮食增产潜力很大 ,目前整体产量水平仅达到试区攻关水平的74.7 % ,达到旱作粮食产量潜势水平的54.2 %。在黄土台塬区和丘陵区中 ,丘陵区的粮食增产潜力较台塬区大 ,前者尚有117.6 %增产能力 ,后者仅56.6%。但考虑到人口增长和坡耕地的退垦等因素 ,未来30年内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的粮食供需仍处于负平衡。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区 粮食增产潜力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海燕 卓文飞 李世林
本文分析了河南省粮食增产的.主要因素,对物质投入、科技投入的增产潜力和单产提高的可能性进行了论证,提出了河南省粮食增产的相应策略。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蔡金升
论述了宁夏"九五"期间增加5亿公斤粮食所面临的困难及所具有的潜力。并就增产5亿公斤粮食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屈宝香 李文娟 钱静斐
该文从增加粮食播种面积与提高粮食单产两方面,综合分析了影响我国粮食增产潜力的11个主要因素。研究结论认为:粮食单产依然是今后几年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的最重要因素;粮食播种面积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程度在逐年加强,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替代单产成为第一主要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有效灌溉面积、国家政策、农业劳动力素质、农业机械化水平、生物防控技术和化肥使用量等,也都是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中国 粮食 增产潜力 影响因素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解宗方 张伟 滕永忠
河南省是产粮大省,充分挖掘资源增产潜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对河南省粮食产量的现状与动态进行分析后的结果显示,河南省粮食总产量的变化呈现上升态势,粮食总产的增长越来越依赖于单产的提高,近10年河南省粮食总产的增长主要是靠小麦、玉米产量的增长实现的。在分析影响粮食生产能力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挖掘土地资源潜力和作物资源潜力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战略途径及对策,为河南省粮食增产和全国粮食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资源 技术 产量 河南省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柏林川 武兰芳 宋小青
以县域为基本空间单元,采用GIS空间分析和ESDA方法,对山东省1995-2010年间县域粮食单产空间格局变化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全国农业生态区划,分析山东省粮食均衡增产潜力。结果表明:①山东省县域粮食单产水平之间的差异整体上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鲁北和鲁西北平原农业生产基础差,单产增长速度最快;鲁西南平原农业生产基础差,单产增长速度较慢;鲁中南丘陵和山东半岛农业生产基础好,单产增长速度较慢;②县域粮食单产变化的Global Moran's I值为0.5708,表明单产变化的区域分布并非完全随机,而是表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4种集聚类型中,"H-H"类型区和"L-L"类型区占主导,"H-H"类型区主要分布在鲁北和鲁西北平原,"L-L"类型区主要分布在鲁西南平原、鲁中南丘陵和山东半岛;③全省可划分为4个一级、9个二级均衡增产类型区,粮食单产增产潜力鲁北和鲁西北平原>鲁中南丘陵>山东半岛>鲁西南平原;总产量增产潜力约为9.50×106t,其中鲁中南丘陵>鲁北和鲁西北平原>鲁西南平原>山东半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学文 钟秋波
四川是我国西部唯一的粮食主产区,在国家粮食供给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研究四川粮食生产及增产潜力对指导粮食生产及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有重要作用。对四川省1990~2007年粮食生产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四川地区的粮食生产呈现明显的波动上升趋势,但粮食生产总体波动较大。四川省粮食单产潜力,技术进步潜力,农业机械化潜力,土地规模经营潜力,使得四川省未来粮食增产的潜力巨大,实现粮食的持续增长是可能的。
关键词:
四川省 粮食生产 粮食增产 潜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