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60)
- 2023(5419)
- 2022(4686)
- 2021(4453)
- 2020(3732)
- 2019(8520)
- 2018(8553)
- 2017(18301)
- 2016(9929)
- 2015(11397)
- 2014(11579)
- 2013(11589)
- 2012(11047)
- 2011(10153)
- 2010(10571)
- 2009(10235)
- 2008(10124)
- 2007(9392)
- 2006(8776)
- 2005(8078)
- 学科
- 济(39610)
- 经济(39567)
- 管理(30106)
- 业(28172)
- 企(20780)
- 企业(20780)
- 中国(16372)
- 方法(16088)
- 数学(14719)
- 数学方法(14519)
- 农(14150)
- 财(13019)
- 制(11453)
- 策(9815)
- 贸(9378)
- 贸易(9371)
- 易(9217)
- 银(9135)
- 银行(9132)
- 行(8854)
- 农业(8688)
- 业经(7927)
- 税(7701)
- 及其(7655)
- 税收(7397)
- 地方(7385)
- 收(7340)
- 融(7261)
- 金融(7261)
- 政策(6997)
- 机构
- 学院(148186)
- 大学(147014)
- 济(66928)
- 经济(65451)
- 管理(57898)
- 研究(49788)
- 理学(48676)
- 理学院(48191)
- 管理学(47569)
- 管理学院(47256)
- 中国(40375)
- 财(36282)
- 京(31100)
- 财经(27184)
- 科学(26182)
- 所(24698)
- 经(24488)
- 江(23156)
- 中心(22545)
- 研究所(21583)
- 经济学(20710)
- 北京(20513)
- 财经大学(19893)
- 农(19475)
- 范(19147)
- 师范(19044)
- 经济学院(18688)
- 州(18648)
- 院(17776)
- 业大(16984)
- 基金
- 项目(85105)
- 研究(68110)
- 科学(67362)
- 基金(61200)
- 家(51035)
- 国家(50567)
- 社会(43360)
- 科学基金(43157)
- 社会科(41107)
- 社会科学(41099)
- 省(32125)
- 教育(31540)
- 基金项目(30946)
- 编号(29622)
- 划(27235)
- 成果(26481)
- 资助(26479)
- 自然(25185)
- 自然科(24540)
- 自然科学(24534)
- 自然科学基金(24113)
- 课题(20618)
- 部(20288)
- 发(18877)
- 重点(18625)
- 性(18396)
- 项目编号(17861)
- 教育部(17831)
- 人文(17465)
- 国家社会(17432)
共检索到2369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董雪梅
在市场经济的国家完全消灭失业现象是不可能的,我国同样也如此。必须把我国现在高企的失业率降低到自然失业率,达到"充分就业"目标。提出了我国在治理失业问题方面的公共政策选择。
关键词:
失业 就业 充分就业 公共政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曾寅初
劳动力的不充分就业是我国贫困地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尤其是农村就业问题更为严重。据计算,贫困地区农业劳动力的剩余率在50%左右。从某种意义上说,如何充分利用如此众多的劳动力资源,实现充分就业,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经济发展的关键。根据我国贫困地区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特点,以及贫困地区经济开发的宏观环境,本文认为,我国贫困地区应该采取多层次开放式的城乡全面就业政策。第一,全面发展农业,开发农村,在农村创造就业机会。即主要在大农业层次和农村工业层次上创造就业机会。在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初期,农村往往比城市更容易创造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赵何敏
充分就业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补充赵何敏我国作为劳动力资源极其丰富的大国,在经济高速增长的现在和将来,实现充分就业都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目标。本文提出把充分就业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目标之一,重在说明,我国实现充分就业,应有宏观经济政策的支持,尤其是...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江建中
本文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为前提,以社会效益为准则,探讨调整经济政策的可行性,以及产业结构调整中劳动力替代资金投入的范围和潜力。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晏鸣
本文认为,就业问题是世界各国面临的一个共同难题。一国的就业水平由该国的经济增长率和就业弹性系数共同决定。税制是国家最重要的经济制度之一,对制约经济增长和就业弹性的诸要素均有较大的影响。选择合理的税收制度,促进这些要素向有利于就业的方向发展,能有效地促进我国实现充分就业。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鸣
解决好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总量增长有所放缓,就业半径逐渐缩短,在第三产业就业的比重不断提高,就业形式趋于灵活。进入新发展阶段,农村劳动力高质量充分就业意味着就业机会公平和就业歧视减少,工作更加稳定和关系更加和谐,增收动力增强和收入差距缩小,保障更加完善和社会融入增强。针对促进农村劳动力高质量充分就业中面临的问题和难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思路应是在需求侧扩大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在供给侧提高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在制度保障上加强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扶持,重点任务包括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外出务工、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制度保障、稳定农村脱贫人口等低收入群体充分就业。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鸣
解决好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总量增长有所放缓,就业半径逐渐缩短,在第三产业就业的比重不断提高,就业形式趋于灵活。进入新发展阶段,农村劳动力高质量充分就业意味着就业机会公平和就业歧视减少,工作更加稳定和关系更加和谐,增收动力增强和收入差距缩小,保障更加完善和社会融入增强。针对促进农村劳动力高质量充分就业中面临的问题和难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思路应是在需求侧扩大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在供给侧提高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在制度保障上加强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扶持,重点任务包括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外出务工、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制度保障、稳定农村脱贫人口等低收入群体充分就业。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鸣
解决好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总量增长有所放缓,就业半径逐渐缩短,在第三产业就业的比重不断提高,就业形式趋于灵活。进入新发展阶段,农村劳动力高质量充分就业意味着就业机会公平和就业歧视减少,工作更加稳定和关系更加和谐,增收动力增强和收入差距缩小,保障更加完善和社会融入增强。针对促进农村劳动力高质量充分就业中面临的问题和难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思路应是在需求侧扩大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在供给侧提高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在制度保障上加强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扶持,重点任务包括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外出务工,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制度保障,稳定农村脱贫人口等低收入群体充分就业。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鸣
解决好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总量增长有所放缓,就业半径逐渐缩短,在第三产业就业的比重不断提高,就业形式趋于灵活。进入新发展阶段,农村劳动力高质量充分就业意味着就业机会公平和就业歧视减少,工作更加稳定和关系更加和谐,增收动力增强和收入差距缩小,保障更加完善和社会融入增强。针对促进农村劳动力高质量充分就业中面临的问题和难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思路应是在需求侧扩大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在供给侧提高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在制度保障上加强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扶持,重点任务包括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外出务工,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制度保障,稳定农村脱贫人口等低收入群体充分就业。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孔祥智 马九杰
论我国实现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的出路孔祥智马九杰一我国属于典型的人多地少国家,人地矛盾十分突出,劳动力剩余现象非常显著。根据农业部测算,在目前4.33亿农业劳动力中,约1/3属于剩余劳动力,绝对量约为1.2亿人。事实上根据我们测算,劳动力投入已经对农户...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夏先良
2001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5097.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5%。其中出口2661.6亿美元,增长6.8%;进口2436.1亿美元,增长8.2%,累计实现贸易顺差225.5亿美元。2001年,我国进出口贸易在世界经济形势日趋严峻的困难中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首次超过5000亿美元,这是一次历史性跨越。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罗三桂
伴随着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其中最为突出的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要实现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即有业可就、有业畅就、有业能就和有业乐就,可以通过增加就业岗位、改善就业环境、培养就业能力与转变就业观念等路径实现。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大学生就业 岗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托马斯·G·罗斯基
过去的20年,中国是世界主要国家中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这一持续性的增长势头使各种物质财富激增。工作机会的迅速扩大与高水平的就业率曾是中国长期繁荣的两大突出成就。而现在,这两方面均出现险情。有资料报导,现已出现大量解雇,大规模城镇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