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58)
- 2023(4927)
- 2022(4291)
- 2021(4164)
- 2020(3557)
- 2019(8196)
- 2018(8427)
- 2017(17852)
- 2016(9469)
- 2015(10866)
- 2014(11016)
- 2013(10934)
- 2012(10523)
- 2011(9677)
- 2010(9995)
- 2009(9782)
- 2008(9785)
- 2007(9007)
- 2006(8503)
- 2005(7900)
- 学科
- 济(36810)
- 经济(36770)
- 管理(31692)
- 业(28588)
- 企(22400)
- 企业(22400)
- 方法(15020)
- 数学(13299)
- 中国(13157)
- 数学方法(13124)
- 财(13115)
- 农(12167)
- 制(10588)
- 贸(9121)
- 贸易(9115)
- 策(9015)
- 易(8969)
- 银(8955)
- 银行(8951)
- 行(8621)
- 业经(8523)
- 务(7698)
- 财务(7677)
- 财务管理(7660)
- 税(7533)
- 及其(7457)
- 融(7389)
- 金融(7389)
- 农业(7355)
- 企业财务(7254)
- 机构
- 学院(142515)
- 大学(142291)
- 济(60872)
- 经济(59457)
- 管理(56223)
- 理学(46592)
- 理学院(46161)
- 研究(46148)
- 管理学(45638)
- 管理学院(45339)
- 中国(38922)
- 财(33918)
- 京(30159)
- 财经(25568)
- 科学(24607)
- 所(23062)
- 经(22933)
- 江(22237)
- 中心(21929)
- 研究所(19962)
- 北京(19939)
- 财经大学(18588)
- 州(18195)
- 农(18121)
- 范(18116)
- 经济学(18047)
- 师范(18018)
- 院(16354)
- 经济学院(16271)
- 业大(16046)
- 基金
- 项目(80088)
- 研究(64293)
- 科学(62759)
- 基金(57184)
- 家(47586)
- 国家(47159)
- 科学基金(40183)
- 社会(39693)
- 社会科(37602)
- 社会科学(37596)
- 省(29899)
- 教育(29188)
- 基金项目(29079)
- 编号(28989)
- 成果(26415)
- 划(25446)
- 资助(24675)
- 自然(23837)
- 自然科(23207)
- 自然科学(23200)
- 自然科学基金(22804)
- 课题(19076)
- 部(18608)
- 项目编号(18539)
- 发(17238)
- 重点(17145)
- 性(17107)
- 教育部(16228)
- 人文(16131)
- 制(15916)
共检索到2295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吴荣峰
论我国的信息政策与信息法律吴荣峰为了使我国信息工作全面适应社会的变革和需求,需要科学地制定出信息政策与信息法律。因此,对信息政策与信息法律的理论和实践加以研究,弄清目前我国信息政策与信息法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信息政策与信...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马费成 裴雷
主要介绍我国信息资源政策与法律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进展,指出我国信息资源政策与法律研究分散、政府实践与理论研究步调不一、缺乏统一协调等问题,重点考察了信息资源政策与法律的研究状况。
关键词:
信息资源政策 理论研究 进展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郭连声 靖继鹏
我国信息市场的管理及政策法律保障郭连声,靖继鹏Abstract:Startingfromtherealityofthecountry'sinformationmarketthepaperdiscussesthemanagementprinciples...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马费成 裴雷
主要考察和介绍国家信息资源政策和法律的实践情况,通过建立信息资源开发功能层次模型以及国内外对比,提出了今后信息资源政策建设的需求与规划方向。
关键词:
信息资源政策 需求 规划 进展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卢小宾 霍帆帆 霍朝光
[目的/意义]信息公开政策是国家引导和调控信息公开工作的主要手段,是信息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和重要规范。[方法/过程]文章运用政策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761条信息公开政策进行多维度测量,解析我国信息公开政策中的权力主体、法律渊源和政策工具使用情况。[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信息公开政策相关权力主体,虽然涉入有一定滞后性,但是整体参与度很高,权力协同较深;相关法律渊源关系切实反映出我国由企业信息公开向政府信息公开转变的历程,以及企业信息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全面发展的特色;基于内容维度和工具维度的政策工具二维分析框架,发现我国信息公开政策存在供给型和需求型政策工具使用不足、政策工具组合结构欠佳等问题,未来应该加强供给型和需求型政策工具的使用,优化政策工具的组合结构。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相丽玲
本文对我国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中的权利主体行为和权利客体行为的现行法律规范进行了分析 ,指出我国政府信息资源管理者的职责与存在的问题 ,并构建了我国政府信息资源的立法体系
关键词:
信息管理 信息资源管理 法律/政府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王清 吴秀姣
除了所面临的巨大外交压力之外,我国的网络信息监管问题还面临着国外日益强化网络信息监管的法律制定与修订、日益注重网络信息监管政策制定的国际环境。通过指出国内网络产业的规模扩张、网络服务提供者监管责任的模糊、网络信息监管执法措施不规范等现状,并阐述国内相关法律存在规范层级低、被监管信息类别冲突、过分强调管制而漠视网络主体权利的保护、部分地方法规明显违背上位法规定等立法缺陷,以及多头监管体系缺乏协调、监管机关偏离公共利益导向追求部门利益、缺乏系统性的运动式执法措施等监管政策缺陷,表明国内网络产业对完善我国网络信息监管法律政策的客观需求,强调全面清理并完善我国网络信息监管法律与政策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寇亚明
随着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步提高,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从事对外直接投资。作为一个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我们就更需要制订完善的政策及法律来引导,鼓励和保护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一、行政鼓励政策1.改革管理体制。我国目前主管海外企业的口子不一。就经贸部而言,就有合作司、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相丽玲 屈宝强
我国信息立法的内容应主要集中在:建立完整的信息法典,网络信息立法,信息公开立法,信息安全立法。要建立以信息法为核心的信息活动调控系统,构建法律规范和技术标准一体的规范体系,与世贸组织法律原则接轨。图1。参考文献4。
关键词:
信息立法 法律预测 信息法 信息法典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丁丁 黄生娜
我国目前仅有为数不多的法律法规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做出规定,相比之下,美国则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体系,通过对比可以总结出,两国在有限披露上存在共同点,而在法律规定详尽程度、通过立法技术实现的法律包容性和责任体系设置等三方面,我国都确有需要完善之处。
关键词:
企业环境信息 披露 法律规制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孙一钢 黄国彬
云计算环境下图书馆面临的信息资源安全问题将更为新颖、复杂,而解决此问题的有效途径将以政策法律为主。从云计算环境下开展图书馆信息资源安全政策法律研究的现实意义出发,结合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从研究的理论价值、研究的基本内容和研究的基本思路出发,试图构建云计算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安全政策法律的研究框架,并指出当前研究可能遇到的障碍以及突破障碍的研究切入点。为我国图书馆界更为安全、高效地借助云计算在资源建设与信息服务方面带来的发展机遇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
云计算 信息安全 政策法律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刘冬青
当今的信息网络环境面临着严重的安全问题及相关法律法规方面的问题。这就需要有健全的政策体系 ,用法规去解决。我国网络环境政策体系包括网络系统建设和发展政策、网络信息资源政策、网络信息产业政策和网络信息市场政策等。参考文献 5。
关键词:
信息网络 法律法规 政策体系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相丽玲 屈宝强
我国信息法的法律预测主要包括:信息法律环境的预测、信息法法律地位的法律预测、信息法建设的法律预测和信息法学研究的分析预测。主要方法有:比拟分析预测法、趋势分析预测法、因素分析法、信息法律模型预测法等。图2。参考文献9。
关键词:
信息法 信息法律预测 法律预测研究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莹
在对英国与我国有关信息的法律法规政策数据库进行检索、统计和分析的基础上 ,主要对英国的信息政策、信息法律法规的构成及内容进行了研究 ,并比较了两国有关信息的法律法规的不同 ,最后对我国信息法的体系框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信息法 信息政策 数据库 中国 英国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常健 罗伟恒
我国信用违约互换(CDS)的推出对于缓解债券市场因刚性兑付打破而带来的流动性匮乏具有积极作用。然而,在我国目前信息披露规则下,信用违约互换(CDS)运行中产品固有风险和交易对手风险不能够被准确识别并防范,其在管理信用风险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风险,甚至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因此,必须通过配套制度将风险锁定在可控制范围内,契合信用违约互换(CDS)特性的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成为关键。信用违约互换(CDS)作为管理信用风险的衍生品,参与者在进行交易时最需要知晓的信息必然是与信用风险高度相关的信息,包括参考实体的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