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94)
- 2023(6250)
- 2022(5024)
- 2021(4912)
- 2020(3998)
- 2019(9073)
- 2018(9328)
- 2017(18293)
- 2016(9833)
- 2015(11260)
- 2014(11288)
- 2013(11611)
- 2012(11044)
- 2011(10362)
- 2010(10727)
- 2009(10208)
- 2008(10044)
- 2007(9472)
- 2006(8851)
- 2005(7980)
- 学科
- 农(48679)
- 济(46252)
- 经济(46215)
- 业(33950)
- 农业(32224)
- 管理(21837)
- 业经(16887)
- 中国(16102)
- 方法(14191)
- 企(12693)
- 企业(12693)
- 数学(12563)
- 数学方法(12512)
- 农业经济(12314)
- 制(11889)
- 发(10786)
- 地方(10746)
- 村(9456)
- 农村(9437)
- 发展(9063)
- 展(9052)
- 策(8584)
- 贸(8540)
- 贸易(8533)
- 银(8437)
- 银行(8434)
- 易(8418)
- 建设(8274)
- 行(8207)
- 体(8140)
- 机构
- 学院(149967)
- 大学(145020)
- 济(65525)
- 经济(64119)
- 管理(58289)
- 研究(50041)
- 理学(49292)
- 理学院(48879)
- 管理学(48335)
- 管理学院(48083)
- 农(44435)
- 中国(41960)
- 农业(33310)
- 京(30548)
- 财(29518)
- 科学(27860)
- 业大(27397)
- 所(24810)
- 中心(24689)
- 江(24054)
- 财经(22316)
- 研究所(21840)
- 农业大学(20324)
- 经(20125)
- 范(20077)
- 师范(19960)
- 州(19179)
- 经济管理(19178)
- 北京(19075)
- 经济学(18378)
- 基金
- 项目(89927)
- 研究(73863)
- 科学(70103)
- 基金(62772)
- 家(52899)
- 国家(52272)
- 社会(46846)
- 科学基金(43998)
- 社会科(43836)
- 社会科学(43827)
- 省(36792)
- 编号(34423)
- 基金项目(34053)
- 教育(31851)
- 划(28906)
- 成果(28562)
- 农(27305)
- 自然(24190)
- 资助(23724)
- 自然科(23504)
- 自然科学(23499)
- 自然科学基金(23070)
- 课题(21956)
- 发(21550)
- 部(20730)
- 重点(19169)
- 制(19056)
- 性(19012)
- 国家社会(19004)
- 创(18670)
共检索到2405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艳林
目前,我国社会发展尤其是新农村建设急需大量的人才,而"知识失业"是困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大难题。积极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农村就业是解决这个矛盾的重要途径,文章就我国新农村建设实践中存在的一些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知识失业 新农村建设 知识劳动力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凡勇昆 邬志辉
新农村建设对农村教育布局调整政策的提出和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指向人的现代化,体现在作为人力资本生产能力的现代化、作为社会主体精神文明的现代化和作为政治主体公民意识的现代化三个维度,人的现代化要求教育结构形态的社会化。合村并居作为新农村建设中新型的农村布局形式,对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在农村教育布局调整过程中,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充分考虑农村教育对于整个农村社会的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意义,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发挥农村教育对于内外环境的各种功能,让农村学校真正成为农村社区的文化中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范天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鲁奇
文章简要总结了50年来中国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经验。认为50年前,中国农村已与传统农村不同,已初具社会主义性质和采用了新的发展模式;但近50年来我国的城乡差距长期呈扩大态势,严重制约了整体经济社会的发展。受中国传统重农观念重点在稳定皇权统治和攫取农业财富、我国现代化历程的特殊历史条件、社会管理方面的现代性不强和理性化缺乏等一系列因素影响,我国农村建设理念与实践的脱节现象长期存在。今天在已具备较好经济社会基础条件下,借鉴历史经验,认真克服理念与实践脱节的痼疾,真正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念付诸实践,是未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功的关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叶敬忠 那鲲鹏
目前关于新农村建设完成时间的研究,多是从学者的视角出发,缺乏农民视角的探讨。本文以社区为基础,对农民期望的新农村建设的完成时间展开了深入调查研究,发现八成农民认为新农村建设可以在20年以内完成。这也要求各地政府在以当地实际情况,加大力度建设新农村的同时,也要加强在政策上的宣传,不要给农民造成误解,让农民失望。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完成时间 农民视角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成吉 李雪莲 丛丽红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党中央根据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做出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不提高广大农民的整体素质,不培养一大批新型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任务就不能完成。农民知识化是我省现代农业建设的"十化"之一。如果没有农民的知识化,新农村建设就变成了"空中楼阁"。因此,农民知识化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智力支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贺骁勇
农业知识产权是指在农业科研、生产等农业科学技术领域所涉及的知识产权的统称。文章通过当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知识产权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特殊性进行研究分析,指出了新农村建设中涉及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重点领域,明确提出了做好顶层设计,加快制定知识产权服务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总体规划等七个方面的对策建议,对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
知识产权 新农村建设 农业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徐梅
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地方公共投资空间布局面临着"用足投票"困境,表现为激励机制缺陷、供求错位、融资不足、需求主体缺位与配置缺陷5种类型。化解和破除新农村建设中地方公共投资空间布局面临的"用足投票"困境,需注意以下几方面:充分考虑农村地区民众的需求偏好;正确划分各级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权利与义务;在投资与供给时必须遵循公平与效率原则;创造良好的金融与制度环境;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强百发
为了解决"三农"问题,我国掀起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潮。韩国在20世纪70年代发动了新村运动,解决了韩国二元经济结构问题,步入了农业现代化之路。我国目前同韩国当年新村运动时期国情、农情、社会基本矛盾及文化背景具有极大的相似性,韩国的新村运动对我国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同时也存在着时代、农民对农业的态度、草根民主基础、农民伦理水平、国际农业政策等方面的差异,我们不能刻舟求剑,照搬韩国的成功经验,但在草根民主建设和提高农民精神伦理水平等方面是值得学习的,也成为我国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
关键词:
我国 新农村 韩国 新村运动 比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曲延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传健
农业多功能性是指农业具有经济、生态、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功能。它来源于土地资源的多效用性,并由土地资源边际效用所决定的土地资源价值量来衡量。农业多功能性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它使整个社会受益,但社会并没有为其足额付费,因而政府应向农业提供支持。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的功能由经济功能拓展为与非经济功能并重,且非经济功能日益彰显。农业政策由以农补工政策演变为以工补农、以城补乡。我国新农村建设正是农业多功能性的集中体现,是近年来各种惠农政策的必然归宿。因此,农业多功能性应成为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基础,并对其发挥指导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岳启
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给城市增加了活力,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加速了我国小城镇建设。但是大量年青农民外出务工,必然影响我国的新农村建设。政府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来吸引农民回乡就业。
关键词:
新农村 农民工 建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宏升
现代农业的发展,可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加扎实的产业经济基础和更加充裕的物质条件,是新农村建设重要的产业支撑。针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难题,本文提出了"科技先导、龙头切入、重点突破"的发展思路和加快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现代农业 产业支撑 发展思路 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为杰 杨子生
土地整理作为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解决土地细碎问题,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及景观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技术和改革土地制度,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发展的有效措施,被世界很多国家看作是促进农村综合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农村建设。目前,国家既要协调各部门建设用地,实现经济的持续稳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陆耀邦
广西是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山区,经济欠发达,俗称"老、少、边、山、穷"自治区,新农村建设难度大。自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广西根据自身的特点,探索出了以基础建设拉动、产业发展推动、经济能人带动、企业开发联动、政府扶持促动等新农村建设模式,取得较好成绩。
关键词:
广西 新农村建设 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