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39)
2023(10599)
2022(8433)
2021(7784)
2020(6400)
2019(14627)
2018(15109)
2017(29229)
2016(16212)
2015(18044)
2014(18304)
2013(17681)
2012(16122)
2011(14714)
2010(15165)
2009(14706)
2008(14807)
2007(13343)
2006(12465)
2005(11937)
作者
(45749)
(37975)
(37849)
(36473)
(24075)
(17945)
(17264)
(14464)
(14461)
(13591)
(13070)
(12633)
(12450)
(12350)
(12006)
(11851)
(11098)
(11094)
(11022)
(10948)
(9825)
(9328)
(9160)
(8643)
(8637)
(8636)
(8608)
(8484)
(7734)
(7297)
学科
(65554)
经济(65457)
管理(51950)
(45044)
(37096)
企业(37096)
方法(23960)
中国(22601)
(21840)
数学(20765)
数学方法(20587)
(20061)
(19684)
业经(16730)
(15449)
(14446)
银行(14429)
(13900)
环境(13581)
(13444)
金融(13442)
体制(12902)
(12351)
贸易(12342)
(12163)
(12058)
农业(11970)
地方(11298)
(10898)
财务(10867)
机构
大学(234261)
学院(233476)
(101880)
经济(99757)
管理(86637)
研究(81861)
理学(72604)
理学院(71839)
管理学(70802)
管理学院(70369)
中国(65857)
(54210)
(50425)
科学(45320)
财经(41155)
(41091)
(37194)
(36776)
中心(36602)
研究所(36174)
(34516)
北京(32774)
经济学(32303)
财经大学(30411)
(30043)
业大(29827)
师范(29792)
(29629)
经济学院(28909)
(28879)
基金
项目(142512)
科学(112664)
研究(108590)
基金(103627)
(89311)
国家(88598)
科学基金(75538)
社会(70643)
社会科(66950)
社会科学(66932)
(54265)
基金项目(54143)
教育(49838)
(45758)
自然(45648)
自然科(44445)
自然科学(44433)
编号(44196)
自然科学基金(43641)
资助(41533)
成果(37577)
(32712)
重点(32588)
(32558)
课题(31314)
(31128)
国家社会(29746)
(29330)
(28483)
教育部(28476)
期刊
(123797)
经济(123797)
研究(79081)
中国(51575)
(42394)
管理(35384)
(32559)
学报(31773)
科学(30755)
(29754)
金融(29754)
教育(27010)
大学(25407)
学学(23707)
财经(21862)
农业(21155)
业经(20360)
经济研究(19525)
技术(19166)
(18808)
问题(17171)
(14075)
理论(12457)
国际(12305)
现代(11438)
商业(11178)
实践(10946)
(10946)
技术经济(10765)
改革(10749)
共检索到3750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方笑  朱锡平  
目前,我国还没有真正走出公共所有、政府管制的计划供给模式,自然资源产权制度运行基本还停留在"公"权"市场"阶段,整个自然资源产权市场还没有真正发育起来。而要切实解决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仅靠政府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依靠市场的力量,从源头解决我国生态建设的激励问题。我国的生态产权市场制度必须从产权界定、交易权安排和产权交易制度安排等三个层次上采取有效的对策,构建生态产权市场的"公"权、"私"权混合产权市场模式。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段小莉  
本文认为,我国生态资源效率低下根源于"公"权,但提高其效率的出路未必就在于"私"权化。因此,在我国生态产权制度改革中,既要引入激励性机制,建立市场化的生态环境公共产权规制;又要打破传统"公有"—"公用"—"公营"中的"公用"、"公营"生态资源运行范式,把使用权和经营权按生态资源公共性、外部性做技术性分离,明确使用权和经营权各自的权能,引入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非国有企业参与生态产权的经营和竞争,使国有企业从部分生态资源的经营领域退出,形成多元化、市场化的生态资源经营制度;同时,将部分生态环境资源的所有权私有化,形成公私产权接轨的完善的生态产权混合型制度模式。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冀湘  汪海粟  
在我国集体所有制经济发展过程中,集体企业产权制度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而目前集体企业产权制度还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产权关系不顺成为集体企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认识并解决好集体企业的产权问题,是进一步推动集体企业改革的重要条件。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何问陶  黄励岗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主要缺陷是由于国有股份“一股独大”而造成的“所有者缺位”问题,城商行产权制度改革的唯一出路是实行民营化改造。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地方性小银行这样的制度安排,而建立人格化、多元化的产权制度是保证地方性小银行制度运行高效率的前提条件。我国银行业的所有制改革也应“抓大放小”。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联兵  
制度是经济运行和发展中的内生变量,产权和交易费用理论是制度经济学的两大基石。当前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改革与变迁有其特定时代背景。改革的特征是:(1)诱致性与强制性的结合;(2)意识形态的影响;(3)渐进式改革。改革的效果是:(1)稳定粮食产量,但这次产权改革给农民带来的种粮激励不太明显;(2)农业规模经营逐步发展,但受到交易费用、非农就业岗位、农民意识形态的限制;(3)农民收入提高,涉农纠纷缓解,但仍受到复杂现实条件制约;(4)产权关系变化进一步促进村域治理机制变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淑梅  纪流河  
目前,解决我国农村土地制度与现实经济形势的矛盾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为此,以不同结构的产权本身并无优劣高下之分、其优化或变迁的原则与路径却存在着最优为逻辑起点,在改革三十年间中国农村土地制度调整的政策及其给农民带来的收益变化这两类基本事实基础上,我们检验了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产权结构,得出如下结论: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产权结构需要优化而非变迁,对其进行优化的重点应该是农地的使用权,优化使用权的主要方式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吕益民  王进才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土地制度的变革越来越多地为人们所注目,而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则重在建立新型的土地产权制度。土地产权概念及功能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冀县卿  钱忠好  
土地征收中农民土地权益受损与现行农地产权制度不尽合理有关: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不明,使当事人缺乏维权的法律支持;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缺乏排他性,使当事人缺乏维权的自我激励;政府对农地产权的不当限制直接侵害了当事人的土地权益。我国征地制度的改革思路应该是:以"尊重农民土地财产权利"为思想指导,通过重构农地产权制度以有效约束政府征地行为,通过规范政府征地行为以有效保护农民土地权益,并逐步实现城乡土地市场的一体化。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洪涛  
200 4年底我国流通领域将进一步对外开放 ,随着跨国公司的全面渗透中国 ,我国流通企业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笔者认为 ,应按市场化原则加快我国国有流通企业改革。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陈仁  
从汉中地区粮食生产的演变探讨我国农村产权制度和市场化的变革陈仁比较经济学充满了辩证唯物主义。我们从比较中可以明确利弊得失,得出正确的经验教训。这是实践检验真理的一个重要的好方法。我们运用这种方法对建国45年来汉中地区的粮食生产作比较研究,从中探索某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丁建中  陈贵江  
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应是在保障和健全农地公有制的基础上,确立农户对农地的永租权。土地永租权是对承包权的扬弃,从土地产权的运作效率看,永租权比承包权更能体现出土地公有制的优越性。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朝明  朱文亮  王永龙  
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农村改革发展引向新的阶段。目前,亟须深入地研究探讨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以期逐步完善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贾生华  
论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贾生华8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农村多数地区相继解决了温饱问题,开始进入奔小康的发展阶段。与此相适应,进一步改革农地制度的呼声越来越高,农村基层的实践探索也丰富多彩。从已经取得的成果和进展来看,单纯研究解决农地制度改革问题的...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丁建中  陈贵江  
论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中共江苏省江都县委丁建中中共江苏省扬州市委陈贵江我国农业生产经过80年代中前期的大发展以后,几经徘徊,近期增长势头仍欠力度,与农村工业生产迅猛发展的势头形成强烈反差。究其原因,多种多样。其中一个基本原因是:农地产权关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丁建中  陈贵江  
论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丁建中,陈贵江引   言我国农业生产经过80年代中前期的高速增长以后,几经徘徊,近期增长势头仍欠力度,与农村工业生产迅猛发展的势头形成强烈反差。究其原因,多种多样。其中一个基本原因是:农地产权制度未能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